期刊文献+
共找到202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曲光线跟踪算法的超声成像实时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倪东 陈思平 汪天富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22-327,共6页
提出一种超声图像实时模拟新方法,通过调整曲光线参数实时改变超声扫描频率和声束聚焦位置.利用曲光线跟踪算法和基本声学模型,产生能量反射图和衰减图;运用瑞利概率分布函数产生超声斑点模式,通过高斯型点扩散函数进行显示.实验结果表... 提出一种超声图像实时模拟新方法,通过调整曲光线参数实时改变超声扫描频率和声束聚焦位置.利用曲光线跟踪算法和基本声学模型,产生能量反射图和衰减图;运用瑞利概率分布函数产生超声斑点模式,通过高斯型点扩散函数进行显示.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图形处理器加速显示技术,超声成像模拟速度可达20帧/s.与Field Ⅱ软件的生成结果和真实超声图像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成像技术 超声成像模拟 超声斑点 声束聚焦 曲光线跟踪 概率分布函数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的超声斑点追踪评价分析
2
作者 宿阳 李宏丽 +1 位作者 刘会文 高蓓贝 《吉林医学》 CAS 2016年第11期2654-2656,共3页
目的:评价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的超声斑点追踪。方法:选择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门诊收治的9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斑点追踪结果。结果:观察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整体左室收缩期纵... 目的:评价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的超声斑点追踪。方法:选择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再选择同期门诊收治的92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斑点追踪结果。结果:观察组基底段、中段和心尖段、整体左室收缩期纵向应变值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尖瓣、乳头肌、心尖等水平和整体左室收缩期径向应变值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以准确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局部收缩功能,这种评价方法对患者不会造成创伤,还能及早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病变情况,值得借鉴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脏 收缩功能 超声斑点 追踪
下载PDF
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扭转异常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25
3
作者 邓芸 陈宝峰 +5 位作者 肖雨雄 马绍椿 罗文胜 范文茂 庞军刚 徐新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2706-2708,共3页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扭转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3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美托洛尔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6.25 mg/次,2次/d服用起始,如不能耐受不纳...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左室扭转异常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83例CHF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美托洛尔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美托洛尔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从6.25 mg/次,2次/d服用起始,如不能耐受不纳入本研究,如能耐受则每2周倍增1次剂量至最大耐受量或目标量100 mg/d,观察6个月。采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估CHF患者治疗前后左室旋转和左室扭转的峰值角度及相应达峰时间,并检测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对照组左室旋转、左室扭转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组心尖位旋转和左室扭转峰值角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左室扭转相应达峰时间则均明显缩短(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美托洛尔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结论美托洛尔治疗6个月有助于改善CHF患者左室扭转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左室扭转 美托洛尔 慢性心力衰竭
下载PDF
超声二维应变技术评价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壁弹性 被引量:13
4
作者 朱英 邓又斌 +4 位作者 毕小军 熊莉 刘蓉 伍玉晗 赵策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379-138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 目的应用超声二维应变技术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短轴方向的圆周应变及圆周应变率的分布特点,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弹性的变化。方法病例组47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根据所采集切面斑块的有无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对照组44例正常人。以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测量各组颈总动脉管壁短轴方向整体及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结果病例组中,有斑块组、无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的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率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有斑块组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及3~5点、5~7点、7~9点收缩期峰值圆周应变、峰值圆周应变率较无斑块组明显降低(P〈0.05)。收缩期峰值整体圆周应变率与僵硬度参数(β,r=-0.26,P〈0.05)、压力应变弹性模量(Ep,r=-0.24,P〈0.05)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管壁弹性的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使早期血管壁病变的评价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技术 血管弹性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 被引量:9
5
作者 刘红云 邓又斌 +5 位作者 周鸿敏 昌盛 陈忠华 常青 黎春雷 潘铁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69-872,共4页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右室游离壁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5次超声检查;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高频二维图像,应用... 目的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检测移植心脏右室游离壁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的价值。方法9例心脏移植受者共进行55次超声检查;54例正常人作为对照。记录心尖四腔切面的高频二维图像,应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测量右室游离壁各节段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速度。结果无排异反应及急性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与正常人相比,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位移以及舒张早期、心房收缩期峰值应变率和速度均显著降低(P<0.05)。急性排异反应与无排异反应的心脏移植受者相比,反映右室游离壁各节段收缩功能的收缩期峰值应变、应变率、速度及位移均有下降趋势,但仅中间段和心尖段收缩期峰值位移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反映舒张功能的舒张早期和心房收缩期应变率、速度各指标中,急性排异组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应变率均较无排异组显著降低(P<0.05),各节段舒张早期的峰值速度以及心尖段心房收缩期峰值速度均与无排异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用于快速准确评价移植心脏右室功能,在排异反应诊断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心脏移植 排异反应
下载PDF
定量评价心脏扭转运动的新方法——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被引量:9
6
作者 伍玉晗 邓又斌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0-162,共3页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影响且无角度依赖性,是评价心肌扭转运动的新的量化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心脏的扭转运动形式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表明斑点追踪技术是检测心肌扭转形变特征的可靠方法,...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不受心脏整体运动影响且无角度依赖性,是评价心肌扭转运动的新的量化指标。本文对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正常及病理状态下心脏的扭转运动形式中的应用等问题进行综述,表明斑点追踪技术是检测心肌扭转形变特征的可靠方法,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心脏扭转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价值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爽 贺鹭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2020年第3期550-554,共5页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造成心功能障碍。为研究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前壁心肌梗...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可造成心功能障碍。为研究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评估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心功能的应用价值,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前壁心肌梗死组和下壁心肌梗死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超声和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和患者左室心功能。结果显示,相较于下壁心梗组患者,前壁心梗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值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明显降低;基底部、乳头肌水平和心尖部的前间隔和前壁的圆周应变峰值明显减小;基底部和心尖部侧壁的圆周应变峰值明显升高;基底部和乳头肌水平的后壁、下壁的圆周应变峰值明显升高;乳头肌水平和心尖部的后间隔圆周应变峰值明显减小。因此,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评估无创、精准,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左心室 超声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特点的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玲玲 张桂萍 +3 位作者 迪利努尔 吕辉洋 娄君鸽 高晓丽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12期1549-1552,共4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32~36 w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孕周32~36 w、血压≥140/90 mm Hg的孕妇50例作为妊娠高血...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的作用。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就诊的妊娠32~36 w健康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孕周32~36 w、血压≥140/90 mm Hg的孕妇50例作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选取孕周32~36 w、血压≥160/110 mm Hg、尿蛋白≥300mg/24 h或(++)的孕妇作为妊娠子痫前期组。使用心脏超声探头,常规测量胎儿心室腔大小、室壁厚度及心功能,采集并储存心尖四腔切面;使用2D-STI分别测量各组胎儿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心肌纵向应变率(longitudinal strain rate,SLR)、收缩期峰值(SLR-S)及舒张期峰值(SLR-A)。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妊娠子痫前期组胎儿室间隔及左室侧壁舒张末期室壁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子痫前期组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明显增厚(P〈0.05)。(2)与对照组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及子痫前期组胎儿室间隔、左室侧壁基底段、中间段及心尖段心肌纵向应变率SLR-S及SLR-A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子痫前期组较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妊娠高血压可造成胎儿心肌功能损害,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作为检测妊高症孕妇胎儿心肌力学变化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胎儿 心脏功能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诊断小儿川崎病左心室心肌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吕娟萍 张宝娟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699-3702,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小儿川崎病(KD)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4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另以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D-STI检查,记录两组研究对...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评价小儿川崎病(KD)左心室心肌功能的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宝鸡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45例KD患儿作为观察组,另以4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3D-STI检查,记录两组研究对象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两组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PLS)、整体圆周峰值应变(GPCS)、整体面积峰值应变(GPAS)及整体径向峰值应变(GPRS),分析LVEF和LVEDV与GPLS、GPCS、GPAS及GPRS的关系,探讨3D-STI评估KD患儿左室心肌功能的价值。结果观察组患儿LVEF和LVED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GPLS、GPCS、GPAS及GPRS绝对值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LVEF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729、-0.617、-0.567,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43,P=0.000)。LVEDV与GPLS、GPCS、GPAS呈显著负相关性(r=-0.691、-0.583、-0.572,P=0.000),与GPRS呈正相关(r=0.556,P=0.000)。Bland Altman法分析显示GPAS在两组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3D-STI用于KD患儿能客观、准确评估左室心肌功能,可作为监测KD患儿早期心功能改变的检查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川崎病 左心室心肌功能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心肌梗死对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安秀芝 王秋霜 +4 位作者 黄党生 张丽伟 杨菲菲 王淑华 段中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9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检查,根据结果将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透壁型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节段数<...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3D-STE)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心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57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SPECT)检查,根据结果将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透壁型心肌梗死组和心肌梗死节段数<50%为心内膜下心肌梗死组,24例健康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采用3D-STE测定左室心肌梗死区域心肌应变GAS、GLS、GCS和GRS及室壁运动评分指数(WMSI)。结果不同心肌梗死节段的GAS、GLS、GCS和GRS及WMSI与对照组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并与SPECT测定的MIS均良好相关性;ROC曲线分析显示,心肌梗死节段数≥50%心肌应变各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其中以GLS的诊断价值最高[0.82(0.71~0.90),R值<0.001,CutOff值-11.6,敏感性70.4%,特异性87.1%]。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准确评估心肌梗死程度,并对左心室局部收缩进行有效评价,以GLS为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局部收缩功能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左室的收缩功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韦华 马敏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87-90,95,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51例行PCI手术的CAD患者为研究组,选择51例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左室收缩功能,其中... 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对冠心病(CAD)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评价左室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51例行PCI手术的CAD患者为研究组,选择51例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斑点追踪技术检测左室收缩功能,其中研究组分别在PCI术前与术后3个月进行检测,对照组在体检时检测。比较2组左室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Ds)、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E)、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A)、E和A的比值(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研究组整体径向应变峰值(GPRS)、整体纵向应变峰值(GPLS)、整体环向应变峰值(GPCS)与LVEF检测变化的相关性。观察2组超声二维斑点追踪显像(STI)曲线与纵向应变牛眼图。结果研究组PCI术前、术后的A高于对照组,E/A与LVEF低于对照组;研究组PCI术后LVEF高于术前;研究组PCI术前、术后GPRS低于对照组,GPLS、GPCS高于对照组;研究组PCI术后GPRS高于术前,GPLS、GPCS低于术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GPRS、GPLS、GPCS与LVEF存在相关性(r=-0.722,-0.545,-0.667,P<0.05)。PCI术前,STI曲线各节段运动曲线形态幅度不一致,轮廓不规则,明显分离,PCI术后,STI曲线发现各节段运动曲线形态幅度基本一致,曲线已趋于正常;对照组17节段纵向应变牛眼图与运动曲线显示应变曲线轮廓规则,达峰时间统一,波峰波谷一致。结论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可有效评价CAD患者PCI术后左室收缩功能,并具有可重复追踪、方便、无痛苦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左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心脏磁共振成像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评价肺动脉高压病人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0
12
作者 邢宇 周桦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9期1439-1442,共4页
目的比较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2DSTI)对肺动脉高压(PAH)病人右室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7年5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PAH病人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经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均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4... 目的比较心脏磁共振成像(CMRI)及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2DSTI)对肺动脉高压(PAH)病人右室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7年5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诊治的PAH病人40例作为研究组,同期经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均无心血管疾病的健康人4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均进行CMRI及2DSTI检查,评价右室功能。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肺动脉收缩压(PAPs)分别为(85.30±12.49)mmHg和(12.49±2.57)mmHg,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三尖瓣反流速度、主动脉峰值流速、右肺动脉峰值流速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右室面积变化均率低于对照组,右室舒张末横径(RVED)、肺动脉主干内径(P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收缩峰值应变率(SRs)高于对照组,右室舒张晚期峰值应变率(SRa)、舒张早期峰值应变率(SR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研究组中,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APs与三尖瓣反流速度、右肺动脉峰值流速、RVEF、SRs呈正相关(P<0.05),与SRc、SRa、右室面积变化率呈负相关(P<0.05)。结论CMRI及2DSTI评价PAH病人右室功能具有快速、无创的特点,其中2DSTI可更好地评价右室整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高压 心脏磁共振成像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 右室功能 右心室射血分数 三尖瓣反流速度 右室舒张末横径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9
13
作者 于慧娟 杨帆 崔前辉 《安徽医药》 CAS 2022年第4期774-776,共3页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冠心病组),采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轻度病人32例...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在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治疗的冠心病病人110例(冠心病组),采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评分(Gensini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其中轻度病人32例,中度病人56例,重度病人22例,同时选取健康志愿者11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3D-STI检查。结果 冠心病组左室整体长轴应变(GLS)、左室整体轴向应变(GCS)和左室整体面积应变(GAS)分别为(-14.48±2.19)%、(-16.68±2.11)%和(-27.81±3.0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21±2.24)%、(-15.03±2.09)%和(-26.49±2.48)%,P<0.05。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左室整体径向应变(G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病人GLS、GCS和GAS分别为(-17.53±3.00)%、(-18.72±2.99)%和(-29.82±3.00)%,明显低于轻度病人的(-13.57±2.21)%、(-16.12±2.81)%和(-27.25±2.80)%和中度病人的(-13.80±2.71)%、(-16.22±2.73)%和(-27.34±2.91)%(P<0.05)。GLS和GCS诊断冠心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26,P<0.05,截断值分别为-13.10和-16.50,灵敏性分别为80.50%和67.50%,特异性分别为70.00%和60.00%。结论 3D-STI在冠心病诊断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相关参数可一定程度反映病人病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 实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每搏输出量 心脏容量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的价值 被引量:9
14
作者 程建中 王佩佩 +3 位作者 周海霞 闫卫 张娜 刘学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83-387,共5页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AMI、接受PCI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 目的:评价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预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s)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在驻马店市中心医院首次确诊为AMI、接受PCI治疗的1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院前采用常规二维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采用3D-STI测量左心室心肌整体纵向峰值应变(GLS)、环向峰值应变(GCS)、径向峰值应变(GRS)、面积应变(GAS)、旋转和扭转角度,同时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出院后常规随访1 a。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GLS、GCS、GRS和GAS与LVEF、NT-proBNP水平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GLS、GCS、GRS和GAS单独预测MACEs的效能。结果:124例中17例(13.7%)PCI术后1 a发生MACEs。与无MACEs患者相比,MACEs患者年龄较高、靶血管直径狭窄率增加,GLS、GCS、GRS、GAS、旋转和扭转角度降低,LVEF降低,NT-proBNP水平升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GLS、GCS、GRS和GAS与LVEF呈正相关,与NT-proBNP水平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GLS、GCS、GRS和GAS单独预测MACEs的曲线下面积(95%CI)分别为0.758(0.685~0.810)、0.782(0.716~0.855)、0.799(0.722~0.886)和0.812(0.741~0.901)(P<0.05)。结论:3D-STI GLS、GCS、GRS和GAS对AMI患者PCI术后MACEs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主要心脏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和MRI检查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像学特征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5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扩张性心疾病(DC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心肌疾病患者,将其中病理证实为DCM的96例患者设为病例组,... 目的研究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3D-STI)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扩张性心疾病(DC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2月于我院普通外科接受治疗的120例心肌疾病患者,将其中病理证实为DCM的96例患者设为病例组,另外选取同期健康患者90例为对照组,分别用3D-STI和MRI技术检查病例组和对照组左心室舒缩功能,观察比较相关指标。结果两组年龄、性别及体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病例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3D-STI检查结果比较,病例组LVEDV、LVESV、GLS、GCS、GAS值明显高于对照组,LVEF、GRS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MRI检查结果比较,病例组LVEDV、LVESV、MM、EDD、ESD及LAD值明显大于对照组,LVEF、PER及PFR值明显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TPER、TPFR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患者两种检查方法结果比较,3D-STI组和MRI组LVEDV、LVESV、LVEF、心室间隔、前壁及后壁检查值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D-STI组心尖部、侧壁检查值明显小于MR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3D-STI和MRI技术用于DCM患者心室舒缩功能检查,能准确、简便、无创地评价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且两种影像学特征相近,均可用于DCM患者临床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 MRI检查 扩张性心肌病 心室舒缩功能 影像学特征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左心室局部功能的进展 被引量:8
16
作者 汤乔颖 邓又斌 《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超声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超声成像过程中入射超声波与心肌组织之间发生散射、反射等作用而在图像上形成"斑点"回声,心肌组织中含有众多均匀分布的斑点回声,也称为自然声学标志,每个斑点的大小约为20~40像... 超声斑点追踪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原理为超声成像过程中入射超声波与心肌组织之间发生散射、反射等作用而在图像上形成"斑点"回声,心肌组织中含有众多均匀分布的斑点回声,也称为自然声学标志,每个斑点的大小约为20~40像素,其位置随着心肌的运动而发生改变,通过追踪这些与心肌组织同步运动的自然声学标志可以获得心动周期中心肌组织的运动信息[1].在二维超声图像上勾画出感兴趣区心肌节段后,室壁运动追踪软件可以逐帧追踪心动周期中声学斑点的运动轨迹,通过定量分析获取心肌的运动信息[2].由于心肌运动的三维性,目前人们正在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研究心脏各节段的运动,以更准确全面地反映心脏的运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局部功能 左心室 二维超声图像 心肌组织 同步运动 心肌节段 心动周期
原文传递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张艳 赵存瑞 +1 位作者 张璐 邓爱云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左心室构型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3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应用常规M型超声...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在评价早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8例左心室构型正常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高血压组,3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采用GE 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应用常规M型超声、二维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两组左心室纵向收缩功能。结果正常组与高血压组常规M型超声测得的舒张末左心室内径、舒张末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和相对室壁厚度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二维及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均发现,两组基底段—侧壁、中段—前间隔、中段—后壁、中段—侧壁、心尖段—前壁的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比较,P均<0.05。三维超声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还发现两组基底段—前间隔、基底段—下壁、基底段—后壁、基底段—前壁的纵向收缩峰值应变比较,P均<0.05。结论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较M型超声与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早期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心室部分节段心肌纵向收缩功能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收缩 左心室收缩功能
下载PDF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 被引量:8
18
作者 邓冰晴 王开权 +2 位作者 李金国 杨兵 胡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期27-31,共5页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到2017年5月之间在我院诊断为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价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7月到2017年5月之间在我院诊断为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80例作为病例组,另外选择同时间段内在我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利用三维超声斑点技术对患者的心脏进行扫描,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数据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舒张末期厚度为病例组高于对照组,病例组患者的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左心室整体径向应变,三维应变低于对照组,左心室整体环向应变,左心室整体面积应变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常规心动图和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数据进行患者的判别分析,分类正确率分别为85.31%,100.00%。结论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已经成为临床辅助检查手段之中一种很有价值的方法,在对于射血分数正常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的评价上有着独特的优势,可以将该部分患者和正常人进行区分,这对该类别患者的诊治有着重大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斑点追踪技术 主动脉瓣狭窄 心肌收缩
下载PDF
超声斑点追踪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与心脏磁共振检查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存活心肌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高同 李东野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0期43-47,共5页
背景存活心肌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脏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但目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判断标准尚不统一,且关于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对NSTEMI患者存活心肌预测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超声... 背景存活心肌是判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再通后心脏功能的有效指标之一,但目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判断标准尚不统一,且关于超声及影像学检查对NSTEMI患者存活心肌预测价值的研究报道较少见。目的探讨超声斑点追踪(STE)联合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LDDSE)与心脏磁共振(CMR)检查对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共纳入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徐州市中医院和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NSTEMI患者59例。所有患者于PCI前及PCI后1、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于PCI前1周完成STE联合LDDSE、CMR检查。以PCI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室壁运动评分较PCI前降低>1分为判断存活心肌的金标准,分析STE联合LDDSE、CMR检查对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预测价值。结果PCI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发现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变化节段432个,其中存活心肌298个,非存活心肌134个。存活心肌静息及负荷状态径向应变(RS)、径向应变率(RSr)低于非存活心肌(P<0.05);存活心肌、非存活心肌静息状态RS、RSr高于负荷状态(P<0.05)。在超声心动图复查发现的432个左心室室壁运动异常变化节段中,CMR检查判断为存活心肌者273个,非存活心肌者159个;CMR检查预测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灵敏度为85.9%,特异度为87.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静息状态RS、负荷状态RS、静息状态RSr、负荷状态RSr、STE联合LDDSE检查、CMR检查预测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531〔95%CI(0.429,0.669)〕、0.876〔95%CI(0.800,0.950)〕、0.729〔95%CI(0.625,0.832)〕、0.823〔95%CI(0.749,0.912)〕、0.885〔95%CI(0.812,0.957)〕、0.902〔95%CI(0.840,0.969)〕。结论STE联合LDDSE检查、CMR检查对NSTEMI患者存活心肌的预测价值均较高,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 超声心动描记术 压力 超声斑点追踪 多巴酚丁胺 磁共振成像 预测
下载PDF
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评估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及其与RPR、APRI关系分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杨寸芯 张贺彬 +2 位作者 黄国庆 高枫 胡佩佩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02-506,共5页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估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并分析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PLT比值(RPR)、AST与PLT比值(APR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0例为肝硬化组,采... 目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2D-STI)评估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并分析其与红细胞分布宽度与PLT比值(RPR)、AST与PLT比值(APRI)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临床确诊的肝硬化患者70例为肝硬化组,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价肝硬化程度,MELD评分≤9分32例,>9~<20分26例,≥20分12例;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3例为健康对照组。采集受试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计算RPR、APRI;采用常规超声心动图获得左心常规参数,另使用2D-STI评估左心室应变指标。比较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RPR、APRI以及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应变指标,分析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应变指标与RPR、APRI的关系。结果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APRI、RP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肝硬化程度增加而升高(均P<0.05)。不同程度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者左心房内径(LA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d)、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d)、心排出量(CO)、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值/A峰值(E/A)、脉冲多普勒二尖瓣舒张期血流频谱E峰值/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E/Ea)等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心室整体收缩期峰值纵向应变(GLS)、心尖水平旋转角度达峰时间(TPAR)、左心室基底水平旋转角度达峰时间(TPBR)、心尖水平旋转角度峰值(PAR)、左心室扭转角度峰值(LVTW)等左心室应变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肝硬化患者GLS、PAR、TPAR、TPBR、LVTW与APRI、RPR均有相关性(r=-0.493、0.290、0.524、0.557、0.653和-0.467、0.263、0.575、0.576、0.683,均P<0.05)。结论应用2D-STI评估的左心室应变指标能灵敏反映肝硬化患者左心室功能受损情况,且与RPR、APRI呈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左心室功能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比值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比值 超声斑点追踪显像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