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廖锐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18期237-24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PACG-C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乳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单纯小梁切除术治...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的PACG-C患者86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超乳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常规组给予单纯小梁切除术治疗,超乳组给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滤过泡、并发症、视力、眼压、角膜散光度。结果超乳组和常规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并发症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视力明显高于常规组,超乳组和常规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术前,超乳组术后1个月眼压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常规组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超乳组术前术后1个月角膜散光度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有效改善PACG-C患者的视力、眼压,对患者角膜散光度影响少,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作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小梁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谢启龙 叶小琴 谢礼丹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年第5期126-129,共4页
目的 :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患者32只眼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 目的 :探讨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接诊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30例患者32只眼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视野、滤过泡,以及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患者治疗后的视力较治疗之前的视力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视力> 0.5就有13眼,占40.63%,而治疗之前视力没有> 0.5的情况,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情况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患者眼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治疗后患者的眼压控制为10~21 mmHg有27眼,占84.38%,治疗前却有30眼,占93.75%,患者治疗前后眼压在10~21 mmHg的眼数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还有1例术后眼压的控制不是很理想,眼压有所偏高,患者治疗前后眼压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前术后视野缺损值和视野平均模式标准差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患者术前、术后视野情况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功能性滤过泡有29眼,占90.63%,非功能性滤过泡2眼,占37.50%,薄壁滤过泡有1眼,占3.13%;32眼人工晶体均属位正,未发生滤过泡损伤、晶状体后囊破裂、角膜失代偿、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2眼术后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和前葡萄膜炎,经药物治疗后都消失。结论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视力恢复快、眼压控制好、并发症很少,是一种临床有效的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小梁切除术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分析及其预防 被引量:9
3
作者 曹淑华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0期178-179,共2页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及相应预防对策,并探讨其疗效。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0例94眼,对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后角膜水肿的状况,分析其... 目的:研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水肿的原因及相应预防对策,并探讨其疗效。方法系统性回顾分析2011年2月-2013年2月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80例94眼,对患者临床资料与治疗后角膜水肿的状况,分析其水肿原因,制定相应预防措施,观察其疗效。结果单纯性老年性白内障、高度近视、合并症、外伤性、抗青光眼等病症术后发生水肿机率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医师熟练程度等对术后水肿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性别无显著性的影响(P〉0.05);术后第1~2天出现角膜水肿37眼,治疗7~9 d后,水肿症状基本消失。结论病症类型、年龄、晶状体核硬度、医师熟练程度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水肿具有重要影响,根据影响因素制定治疗预防措施,手术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角膜水肿 原因 预防
下载PDF
人文关怀护理用于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效果评价
4
作者 陈蓉 《中国药业》 CAS 2017年第A01期153-154,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以及人文关怀护理对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目的探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效果,以及人文关怀护理对不良情绪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高龄白内障患者,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总好转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为(47.65±6.13)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为(44.55±4.25)分,低于对照组的(57.69±5.87)分和(58.05±6.02)分(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23.33%(P<0.05)。结论对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高龄白内障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 植入 人文关怀 不良情绪 并发症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霞 叶剑 王维光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26-728,共3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6只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以及术后房角形态的改变.方法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慢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36只眼),对其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视野、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形态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术后随访3~7个月,32例(36只眼)有31例(35只眼)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36只眼术后中央前房深度均加深,术前前房深度(1.557±0.338)mm,术后前房深度(3.382±0.197)mm.35只眼术后眼压明显降低,术前眼压(26.655±3.274)mmHg,术后眼压(13.96±4.045)mmHg.房角镜和UBM术后1月检查32例(36只眼)房角均开放,术后3月房角镜和UBM检查未发现房角再次粘连.26例(28只眼)术后6月复查视野无缩小.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超声乳化 粘连分离术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术后前房深度 房角形态 术后眼压 房角分离术 手术前后 对照观察 术后随访 有效治疗 房角镜 IBM 未发现 视力 中央 检查
原文传递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6
作者 王青枝 熊挺 李明戈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19期2514-251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5例(145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在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35例(145眼)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67例(75眼)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结合房角分离术者纳入研究组,68例(70眼)采用小梁切除术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视力矫正、眼压变化、房角开放及并发症发生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视力分别为0.2204±0.042、0.2495±0.097,术后的视力分别为0.4446±0.108、0.3060±0.093,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明显提高,且术后研究组患者的视力提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前的眼压分别为(24.1±4.2)mmHg、(23.1±5.0)mmHg,两组患者术后的眼压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患者的眼压为(14.3±1.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1.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前房角全部开放的比例为8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4%,前房角关闭范围在>270°、180~270°、<180°的比例分别为1.5%、2.9%、5.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23.5%、3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结合房角分离术治疗APACG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好,患者视力明显提高,眼压得到控制,能够重新开放房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房角分离术 小梁切除术 视力矫正 眼压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高付林 胡莲娜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7期180-181,共2页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部分是由于白内障或晶状体膨胀引起晶体摘除后房角可以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不仅解除了因单纯行小梁切除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引起的前房变浅,滤过泡包裹、滤过泡失效所致高眼压等并发症,而且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部分是由于白内障或晶状体膨胀引起晶体摘除后房角可以重新开放,眼压恢复正常,不仅解除了因单纯行小梁切除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引起的前房变浅,滤过泡包裹、滤过泡失效所致高眼压等并发症,而且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了手术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白内障 滤过泡失效 治疗 联合手术 眼压恢复 前房变浅
原文传递
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涛 马勇 +2 位作者 杨乐 薛雨顺 王建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6年第25期4970-4972,共3页
目的:对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9例(123眼),按照房角粘连状况和眼压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房... 目的:对不同手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进行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09例(123眼),按照房角粘连状况和眼压大小选择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房角粘连≤180°、眼压≤30 mm Hg的58例(65眼)患者为A组,采用房角分离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房角粘连〉180°、眼压〉30 mm Hg的51例(58眼)患者为B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的矫正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两组术后7 d、1、3、6个月的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两组术后6个月的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结论:对于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应按照患者房角粘连状况和眼压大小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原文传递
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8
9
作者 冯静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年第8期1112-1113,1116,共3页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24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前焦虑自评... 目的:分析人文关怀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124例高龄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文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入手术室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眼红、角膜水肿、眼压升高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为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高龄白内障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缓解其不良情绪,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高龄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人文关怀护理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效果 被引量:18
10
作者 徐颖 巩丹慧 +4 位作者 赵欣 韦千秋 张旸 王菁菁 郝琳娜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7期154-156,共3页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于围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心理、术后并发症情况、护理满意度方面进行评价及比较分析。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干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干预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达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结论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疾病早日恢复,另一方面,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综合护理干预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存波 丁伟娜 杨学秋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23期88-89,共2页
目的 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 目的 研究分析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9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眼压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恢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应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的视力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房角分离术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秦莉 张林军 胡川燕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686-687,共2页
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抗青光眼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因对房水循环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会加重患者晶体的混浊,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何提升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并... 闭角型青光眼是青光眼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抗青光眼手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青光眼的方法,因对房水循环产生较大影响,从而会加重患者晶体的混浊,发生一系列的并发症。如何提升好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手术后的临床效果,减少患者的并发症是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分析 房角分离 治疗 青光眼患者 抗青光眼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阙鹏志 梁品琪 梁策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1年第18期2273-2274,共2页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术,观察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1.0,眼压... 目的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三联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41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施行三联术,观察手术后的视力、眼压、滤过泡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1.0,眼压(14.86±2.75)mmHg(1 mmHg=0.133 kPa),与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功能性滤过泡80.49%,术后并发症少。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 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
下载PDF
PHACO+IOL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14
作者 苏安乐 赵帅 王昞 《海南医学》 CAS 2022年第21期2788-2791,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94例(101眼)APACG...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PHACO+IOL)分别联合小梁切除术、房角分离术(GSL)治疗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合并年龄相关性白内障(ARC)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西安市第一医院眼科收治的94例(101眼)APACG合并AR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HACO+IOL+小梁切除术组(小梁组,46例49眼)和PHACO+IOL+GSL组(GSL组,48例52眼)。比较两组患者术前(T1)、术后1周(T2)、术后4周(T3)、术后12周(T4)时的术眼眼压(IOP),T1、T4时的术眼最佳矫正视力(BCVA)、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度的差异,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T2~T4时,两组术眼IOP均较T1时降低,且小梁组术眼IOP分别为(16.08±3.62)mmHg、(15.98±3.41)mmHg、(15.26±3.15)mmHg,明显低于GSL组的(18.17.±4.31)mmHg、(17.85±4.14)mmHg、(17.42±3.94)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术眼BCVA均较T1时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时,两组术眼前房深度、前房角度均较T1时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眼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小梁组术眼前房角度为(29.37±4.58)°,明显小于GSL组的(38.46±5.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L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7%,明显低于小梁组的24.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治疗APACG合并ARC均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PHACO+IOL+小梁切除术在降低眼压方面优于PHACO+IOL+GSL术,PHACO+IOL+GSL术在改善前房结构、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则优于PHACO+IOL+小梁切除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小梁切除术 房角分离术 视力 眼压 并发症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海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26期112-11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接受外科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90例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接受外科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记录其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眼压、前房深度均较之前降低,而视力则较之前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给予同期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治疗可提高其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巩膜隧道内小梁切除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4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远航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3年第20期13-1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4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48例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8月-2012年8月本院所收治的患者共48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患者进行6~12个月的随访。记录患者的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分布情况,术前术后眼压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术后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前用药后眼压为(26.6±18.7)mmHg,术后眼压为(11.5±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角膜水肿9例,经过药物治疗均在1周之内吸收;虹膜炎症反应12例,经过药物治疗后炎症渗出物吸收。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今后临床当中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 白内障合并闭角型青光眼 疗效
下载PDF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9
17
作者 赵春梅 高捷 +2 位作者 赵志惠 景晓彬 石国强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09-711,共3页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特点,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19例(19眼)原...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特点,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0年1月1日~2004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19例(19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者常规行裂隙灯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观察晶体脱位范围、手术方式、术前术后视力、眼压等情况.结果 19例19眼均被手术结果证实,晶体全脱位3眼,半脱位16眼.晶体脱位范围90度~360度,11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8眼行小梁切除术联合晶体切除、前部玻璃体切除术、二期植入悬吊人工晶体.术前眼压大于21mmHg者17眼,术后眼压大于21mmHg者1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以下者5眼,0.1~0.3者11眼,0.3以上者3眼;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1以下者1眼,0.1~0.3者6眼,0.3以上者12眼.结论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晶体脱位可能由于急性发作期眼压骤然升高或应用降眼压药物引起眼压波动过大所致;也可能是患者年龄较大,晶体悬韧带部分断裂致晶体位置异常、瞳孔阻滞而引起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脱位 原发性 眼合 微镜观察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前部玻璃体切除术 2004年1月 小梁切除术 矫正视力 2000年 晶体全脱位 降眼压药物 急性发作期 晶体悬韧带 治疗效果 临床表现
原文传递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配合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雪玲 谢燕君 刘青 《现代医院》 2005年第11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更好地配合手术完成。方法从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物品器械的准备以及术中配合等方面对10例手术进行配合。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配合,提高手术的护理质量,更好地配合手术完成。方法从患者的心理护理、术前物品器械的准备以及术中配合等方面对10例手术进行配合。结果10例手术顺利完成,达到了预期效果。结论重视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充分的物品、器械准备以及熟练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及术后顺利恢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体植入术 配合体会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配合手术 心理护理 术中配合 器械准备 护理配合 护理质量 紧张情绪
下载PDF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丽艳 张虹 《基层医学论坛》 2019年第12期1706-1708,共3页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5月在某市三级甲等医院进行诊治的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92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5%,低于对照组的21.7%,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高于对照组的82.6%,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围术期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不仅可以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能够提高护理满意度,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综合护理干预措施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围术期间预见性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伟娇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9年第1期122-123,共2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间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7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预见性干预组(39... 目的观察围术期间预见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血糖相关指标影响。方法连续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五官科接受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77例,按接受手术时间和随机数字表分为预见性干预组(3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了围术期常规护理,预见性干预组增加了预见性护理干预,内容包括了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干预、运动及饮食干预、血糖监测及药物干预,手术前后接受了血糖相关指标评估,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对象手术前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无明显差异(P> 0. 05)。术后1周时两组患者外周血FPG,2hPG和Hb A1c浓度均明显低于手术前检测值,同时预见性干预组上述3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检测结果(P<0. 01,P <0. 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明确改善老年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的围术期间血糖相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老年 白内障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 预见性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