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彩陶的起源与传播——从浙江地区的发现说起 被引量:2
1
作者 蒋乐平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4,共9页
距今约9000年前后,彩陶开始在上山文化中期出现。距今约8000年前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的稳定发展,彩陶工艺成为区域间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这一阶段的聚落规模小、分布相对稀疏,传播速度较慢,但已经抵达赣西北乃至洞庭湖地区,不能... 距今约9000年前后,彩陶开始在上山文化中期出现。距今约8000年前后,随着长江中下游稻作文化的稳定发展,彩陶工艺成为区域间重要的文化交流内容。这一阶段的聚落规模小、分布相对稀疏,传播速度较慢,但已经抵达赣西北乃至洞庭湖地区,不能排除对黄河流域产生影响。仰韶时代,鄂皖一带还保持着与仰韶文化彩陶混杂、对峙的要素分布,“小彩、简画”的波折、网格、条带纹是南方彩陶的传统风格。后起的黄河流域彩陶,则以“大范围、大色块”图案的规律性重复为特征。从仰韶文化开始,史前中国的人群规模和聚落分布密度都有了很大发展,随着海平面稳定,更适合人类居住与交流的江淮下游平原区形成,文化传播的力度与速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色彩中的观念出现了更具中国化的变化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陶 上山文化 长江中下游 起源传播
原文传递
对我国古代马球等几项传统体育项目起源与传播的探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艾热提.买提热依木 李强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4期67-69,80,共4页
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个当代体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笔者采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文献,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古代马球等几项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其起源与... 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将其发扬光大是每个当代体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笔者采用民族学,考古学,历史文献,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针对我国古代马球等几项传统体育项目的起源与传播进行较为系统的理论研究,提出了其起源与传播的个人管窥。旨在为我国体育学者和体育决策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球 传统体育项目 起源传播
下载PDF
植物考古中的科技密码
3
作者 农旷远 蒋洪恩 《知识就是力量》 2023年第10期22-23,共2页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它。正因人与植物存在如此密切的关系,考古学若要全面复原人类历史,植物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植物考古“考”什么?针对古人吃什么植物,如何获取、加工植物,栽培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人类... 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之一,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它。正因人与植物存在如此密切的关系,考古学若要全面复原人类历史,植物是不可忽略的存在。植物考古“考”什么?针对古人吃什么植物,如何获取、加工植物,栽培作物的起源与传播,人类与环境的互动等一系列问题,若想从实证角度分析,需从古代植物遗存出发,探讨植物与古代人类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借此进一步阐释古代人类文明的发展史,这便是植物考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作物 人类环境 植物遗存 植物考古 考古学 起源传播 实证角度 发展史
原文传递
番薯的起源与传播
4
作者 李昕升(文/图) 《大众考古》 2023年第3期25-31,共7页
中国虽然是番薯的主产国,但番薯起源于美洲,学名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样一个“神农未见、本草不载”的植物,伴随“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 中国虽然是番薯的主产国,但番薯起源于美洲,学名甘薯(Ipomoea batatas(L.) Lam.),系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合瓣花亚纲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这样一个“神农未见、本草不载”的植物,伴随“哥伦布大交换”(Columbian Exchange)传入旧大陆,先入欧洲,再传他国,开启了其传奇之旅。现已广泛栽培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主产于北纬40°以南),甚至在一些较北的地区如中国黑龙江省也已栽种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门 番薯 旋花科 主产国 起源传播 哥伦布大交换 合瓣花
下载PDF
魔芋名实考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崇仁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魔芋为传统天然食品,用于佐食历史悠久。本文回顾历史文献,细加考证,并通过产地田间调查,得出粗浅见解。认为魔芋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金沙江文化的产物。当地的原住民彝族可能是最早利用魔芋的族群。魔芋的中文名称可能来自彝族语言... 魔芋为传统天然食品,用于佐食历史悠久。本文回顾历史文献,细加考证,并通过产地田间调查,得出粗浅见解。认为魔芋原产于我国西南地区,是金沙江文化的产物。当地的原住民彝族可能是最早利用魔芋的族群。魔芋的中文名称可能来自彝族语言对魔芋称呼的谐音。魔芋在汉代传到中原地区,成为素食的食材。后通过佛教传播到日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魔芋 考证 起源传播
下载PDF
“梁祝”母题的起源、传播及文艺样式考论 被引量:2
6
作者 匡秋爽 王确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70-175,共6页
在梁祝传说的形成、流传与变异、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核心的、稳定的"母题",诸如女扮男装、爱情受阻、殉情化蝶……这些故事情节在目前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梁祝文本和表演形式中,大都存在着。从母题学的角度对"梁祝&q... 在梁祝传说的形成、流传与变异、演化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许多核心的、稳定的"母题",诸如女扮男装、爱情受阻、殉情化蝶……这些故事情节在目前通行的各种版本的梁祝文本和表演形式中,大都存在着。从母题学的角度对"梁祝"文艺展开考察和分析,一方面可以研究"梁祝"在生成、演化和变异的过程中,容纳、形成了哪些作为最小的叙事单元、持续存在的"母题";另一方面能够探讨"梁祝"本身作为一个艺术和文化娱乐样式的"母题",如何穿越时空和文艺样式的壁垒,最终形成洋洋大观的梁祝文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两条路径的研究中,我们能够梳理出"梁祝"经典化的历史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祝母题 起源传播 文艺样式 经典
下载PDF
7~8世纪东南亚倚坐佛像起源与传播研究新视野 被引量:2
7
作者 尼古拉斯·雷维尔 冯筱媛(译) 《海洋史研究》 2020年第2期247-264,共18页
倚坐佛像(Skt.bhadrāsana)学者们曾将这种坐姿称为“欧式坐姿”或倚坐。出于多种原因,这两个术语都不尽如人意,并受到了批评。频繁出现于公元1千纪亚洲佛教造像中。其主要有两种手势,单手说法印(vitarkamudrā),或是双手说法印的变体... 倚坐佛像(Skt.bhadrāsana)学者们曾将这种坐姿称为“欧式坐姿”或倚坐。出于多种原因,这两个术语都不尽如人意,并受到了批评。频繁出现于公元1千纪亚洲佛教造像中。其主要有两种手势,单手说法印(vitarkamudrā),或是双手说法印的变体手势——转法轮印(dharmacakramudrāor dharmacakrapra-vartanamudrā)。有这类手印的造像在亚洲佛教中的传播是不均衡的。虽然这种坐姿和说法印的组合经常出现在大陆、东南亚海域以及中亚和东亚,但在印度次大陆却是极其罕见的。相反,与转法轮印的组合多出现在南亚及东南亚海域北部,而在东南亚大陆和东亚都没有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法轮 佛教造像 说法印 印度次大陆 佛像 东南亚 坐姿 起源传播
下载PDF
篦纹的起源与传播 被引量:2
8
作者 赵世纲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8,共13页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 篦纹是裴李岗文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它的产生、发展以及与周边文化的关系,是考古学界所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篦纹在中国的时空分布,其渊源应当是裴李岗文化。它随着裴李岗文化的衰亡而在中原消失,却在中国的南、北方的广大地区得到充分发展,并且距中原愈远则时代也愈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篦纹 裴李岗文化 时空分布 起源传播
原文传递
“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1
9
作者 曾宇 刘芳 《四川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4-118,共5页
2019年11月,"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邛崃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就中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东南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临邛汉代冶铁... 2019年11月,"中国西南与东南亚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暨临邛冶铁实验考古"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四川邛崃市召开。来自海内外的百余位学者,就中国西北与西南、中亚、东南亚地区冶金技术的起源与传播进行深入探讨,并在临邛汉代冶铁实验考古现场就汉代冶铁和炒钢的技术与工艺、考古遗迹与各个生产环节的对应关系、出土冶铸遗物的科技检测分析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研讨会的召开不仅展示了亚洲大陆冶金考古的新发现和新成果,临邛冶铁实验考古也为今后冶金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有效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南东南亚 冶金技术 起源传播 冶铁实验考古
原文传递
禾中人参——䅟
10
作者 徐龙 《餐饮世界》 2022年第8期50-53,共4页
在日本学者星川清亲所著的《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发现了一种自己从未听说的粮食作物——䅟。书中介绍:䅟起源东非,其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䅟从非洲传到印度后扩散到东南亚,又从东南亚传到中国。但具体年代不详。“䅟”字... 在日本学者星川清亲所著的《栽培植物的起源与传播》一书中,发现了一种自己从未听说的粮食作物——䅟。书中介绍:䅟起源东非,其栽培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䅟从非洲传到印度后扩散到东南亚,又从东南亚传到中国。但具体年代不详。“䅟”字很少见,查《辞海》得知:䅟有三个读音,一读shān(一声),意思是穗不实;二读作cēn(一声)的时候,指的是禾长的样子;三读cǎn(三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读 栽培史 栽培植物 《辞海》 东南亚 起源传播 粮食作物
下载PDF
水稻遗存的判定及相关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永超 靳桂云 杨晓燕 《东方考古》 2017年第1期131-157,共27页
当前,稻作农业的研究成果已卷帙浩繁,相关争论也繁多,但尚欠有序的梳理。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稻作农业的种种争论,归根结底是关于水稻遗存属性的争论,即如何判别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nica)与籼稻(Oryza sativa sub... 当前,稻作农业的研究成果已卷帙浩繁,相关争论也繁多,但尚欠有序的梳理。通过对已有成果的梳理,我们发现关于稻作农业的种种争论,归根结底是关于水稻遗存属性的争论,即如何判别粳稻(Oryza sativa subsp.japnica)与籼稻(Oryza sativa subsp.indica)、野生稻(Oryza rufipogon)与驯化稻(Oryza sativa)。对此,学者们已经提出了多种方法,并广泛应用于考古学研究中。基因学和各类判别方法的运用成果表明,中国是粳稻的起源地;长江下游地区的相关研究表明,由多年生普通野生稻至粳稻的转变过程是漫长而曲折的,历时约5000年。另外,野生稻和驯化稻的判别以及水稻驯化过程的研究应是未来史前水稻遗存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而粳稻和籼稻的判别及其分布格局演变则应属于历史时期稻作农业的研究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稻和驯化稻 粳稻和籼稻 稻作农业起源传播 中国
原文传递
中国佛教的文化景观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晶 《人文地理》 CSSCI 1991年第3期28-30,共3页
佛教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佛教的起源、传播及景观,详细地论述了佛教的寺院殿堂、雕塑与绘画、佛教音乐与风俗等文化景观.
关键词 佛教起源传播 文化景观
下载PDF
青虾文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0年第22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青虾又名河虾,学名叫日本沼虾,因其身体大多呈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故而得名,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青虾自然生存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缅甸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逐渐扩散到新加坡、菲律宾、乌兹... 【起源与传播】青虾又名河虾,学名叫日本沼虾,因其身体大多呈青蓝色并伴有棕绿色斑纹,故而得名,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淡水虾类。青虾自然生存于中国、日本、朝鲜、越南、缅甸以及俄罗斯远东地区,近年来逐渐扩散到新加坡、菲律宾、乌兹别克斯坦、伊拉克南部,以及摩尔多瓦、伊朗等地。我国的青虾资源较为丰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的湖泊、江河、池塘、沟渠等淡水水域均有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水域 淡水虾类 俄罗斯远东地区 乌兹别克斯坦 摩尔多瓦 青虾 日本沼虾 起源传播
下载PDF
荷花文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1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最为古老的植物之一。依据王其超《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分类标准,莲花分为3系、5群、13类及28组。《诗经》里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 【起源与传播】荷花是莲科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花卉,被称为活化石,是被子植物中最为古老的植物之一。依据王其超《中国荷花品种图志》的分类标准,莲花分为3系、5群、13类及28组。《诗经》里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彼泽之陂,有蒲有荷"的诗句。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为西施修筑"玩花池",荷花被作为观赏植物引种至园池栽植。千百年来,荷花以多种途径传遍于世界,成为中国与各国人民增进友谊的纽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花卉 观赏植物 荷花 分类标准 起源传播
下载PDF
竹子文化
15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3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竹原产于中国,共有22个属20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也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竹按繁殖类型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 【起源与传播】竹原产于中国,共有22个属200多种,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中国也是世界上产竹最多的国家之一。竹按繁殖类型分为三大类:丛生型、散生型和混生型。1954年在西安半坡村发掘了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其中出土的陶器上可辨认出“竹”字符号,说明在此之前,竹子已为人们所研究和利用,由此证明中国人研究和利用竹子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六千年前的新时器时代。竹子除了具有生态适应性强、用途广泛、经济价值较高外,更具有特殊的观赏和审美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遗址 半坡村 竹子 丛生型 字符号 起源传播 生态适应性 审美价值
下载PDF
牡丹文化
16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9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其中记载:"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载‘本草’",可见牡丹最早是以药用价值被载于药典... 【起源与传播】牡丹是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之一。北宋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牡丹专著,其中记载:"牡丹初不载文字,惟以药载‘本草’",可见牡丹最早是以药用价值被载于药典古方,《神农本草经》《海山记》《龙城录》中都曾有过记载。历史上,牡丹的栽培发展总体经历了几次大的盛衰交替,其栽培中心也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转移、扩散、扩大,先后形成了洛阳、长安、天彭、亳州、曹州等栽培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名花 《神农本草经》 天彭 芍药科 牡丹文化 起源传播
下载PDF
琼花文化
17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1年第2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琼花为忍冬科荚迷属半常绿灌木。我国有关琼花的品种分类研究较少,根据1985年周武忠对琼花花器官变异现象,将琼花分为聚八仙、木绣球、大花琼花这三个栽培变种(即品种)。“琼花”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齐风·著... 【起源与传播】琼花为忍冬科荚迷属半常绿灌木。我国有关琼花的品种分类研究较少,根据1985年周武忠对琼花花器官变异现象,将琼花分为聚八仙、木绣球、大花琼花这三个栽培变种(即品种)。“琼花”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齐风·著》:“俟我于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崇之以琼华乎而。”在这里,“琼华”即“琼花”,琼者,美玉也。琼花原产我国,多分布在四川、甘肃、江苏、河南、山东以南等地。宋朝周密在《齐东野语》中曾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说明当时浙江杭州已有琼花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变种 品种分类 浙江杭州 木绣球 《齐东野语》 琼花 忍冬科 起源传播
下载PDF
海棠文化
18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1年第18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全世界约有35种,我国有23种且是世界海棠的分布中心。海棠是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是一个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尊贵花木,在历代史料和词诗中都有记载。历史上海棠的称谓有过多次演变,"奈&q... 【起源与传播】海棠为蔷薇科苹果属落叶小乔木,全世界约有35种,我国有23种且是世界海棠的分布中心。海棠是著名的观赏花木之一,是一个集多种优点于一身的尊贵花木,在历代史料和词诗中都有记载。历史上海棠的称谓有过多次演变,"奈""棠""林檎",不同时期,其名称的范畴不同。据古书记载,我国早在2500年前就有海棠的种植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小乔木 观赏花木 海棠 蔷薇科苹果 起源传播
下载PDF
海参文化
19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19年第23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海参的起源很早,距今已有6亿多年的历史,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侏罗纪的标准化石。海参深居海底,... 【起源与传播】海参的起源很早,距今已有6亿多年的历史,有"海洋活化石"之称。经古生物学家对海参的骨片化石进行系统研究,它已成为古生物工作者划分地层和研究古地质的一项重要依据,甚至成为侏罗纪的标准化石。海参深居海底,爬行速度很慢,其传播的方式主要通过人工移植进行。随着海参养殖面积的扩大,海参的生活区域也在逐步由深海、近海扩展到海边的池塘,成为我国海水养殖的一个重要对象。【生产应用】我国的海参养殖始于20世纪90年代,山东省以长岛为基地,进行海参养殖试验,取得成功后,逐步推开。江苏的海参养殖始于2008~2009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家 海水养殖 标准化石 海参养殖 爬行速度 起源传播
下载PDF
鲥鱼文化
20
作者 苏咏农 《农家致富》 2020年第7期64-64,共1页
【起源与传播】鲥鱼起源于2500万年以前。它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在先秦时期的释词《尔雅》中已有记载。到了宋代,鲥鱼已成为名贵食用鱼,进入高档宴会和祭祀活动。鲥鱼属于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鱼类。因它每年定期于初夏入江,其他时间不... 【起源与传播】鲥鱼起源于2500万年以前。它进入中国人的食谱在先秦时期的释词《尔雅》中已有记载。到了宋代,鲥鱼已成为名贵食用鱼,进入高档宴会和祭祀活动。鲥鱼属于硬骨鱼纲鲱形目鲱科鲥属鱼类。因它每年定期于初夏入江,其他时间不出现而得名。在我国,鲥鱼主要分布于东海、南海以及长江、钱塘江、珠江、西江等水系,尤以长江段鲥鱼产量最多,味道最为鲜美,与刀鱼、河豚构成了"长江三鲜"。长期以来,鲥鱼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尔雅》 硬骨鱼纲 食用鱼 鲱形目 祭祀活动 刀鱼 鲥鱼 起源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