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心房间隔部起搏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建军 李学文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8期1104-1106,共3页
右心房因缺乏肌小梁结构,心肌平滑,故传统所使用的被动固定电极难以固定,而心耳部具有深凹的肌小梁,并呈囊袋状.有利于被动固定电极的放置与固定,且长时间起搏电极脱位率低:因此右心耳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右心房起搏部位。但随着对... 右心房因缺乏肌小梁结构,心肌平滑,故传统所使用的被动固定电极难以固定,而心耳部具有深凹的肌小梁,并呈囊袋状.有利于被动固定电极的放置与固定,且长时间起搏电极脱位率低:因此右心耳成为临床最常用的右心房起搏部位。但随着对生理性起搏追求的日渐深入,尤其是近年来右室心尖部起搏所存在的弊端明确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应用 起搏部位 右心房 间隔部 被动固定电极 右室心尖部起搏 起搏电极脱位 生理性起搏
下载PDF
零压力床垫在永久起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2
作者 郭春芳 任红艳 +1 位作者 杨晓明 徐文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2期136-137,共2页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制动等可以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腹胀、骶尾部皮肤发红等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压力 起搏电极脱位 间隔部起搏 术后并发症 护理风险事件 三腔起搏 骶尾部皮肤 流出道 护理质量 永久起搏器植入
下载PDF
起搏电极脱位的一种特殊心电图表现
3
作者 钱秉源 《临床心电学杂志》 1992年第2期70-71,共2页
患者男性,61岁,7年前因3°房室传导阻滞伴多次晕厥而住我院安装右室心内膜起搏器。安置起搏器时发现右室心尖部多数区域不起搏或起搏阈值高达3-5.5V,经反复尝试于右室心尖部近脊柱左旁觅到一起搏阈为0.8V,阻抗845Ω的区域,即固定起... 患者男性,61岁,7年前因3°房室传导阻滞伴多次晕厥而住我院安装右室心内膜起搏器。安置起搏器时发现右室心尖部多数区域不起搏或起搏阈值高达3-5.5V,经反复尝试于右室心尖部近脊柱左旁觅到一起搏阈为0.8V,阻抗845Ω的区域,即固定起搏电极,起搏方式为VVI,起搏率72/分。术后起搏情况良好,能正常工作及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电图 起搏电极脱位
下载PDF
零压力床垫在永久起搏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春芳 任红艳 +1 位作者 杨晓明 徐文燕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4期136-136,共1页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 安装心脏起搏器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甚至挽救患者的生命,现已在临床广泛运用,但是为了防止手术后起搏电极脱位,特别是三腔起搏器植入及流出道间隔部起搏术后,患者常规需要卧床休息72 h,避免右侧卧位,术侧肩关节制动。由于长时间卧床休息、制动等可以造成患者腰酸、背痛、腹胀、尾骶部皮肤发红等术后并发症。而零压力床垫可以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也有效提高了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1]。为了降低此类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我科应用记忆棉材料的零压力床垫护理25例永久起搏术后患者,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患者 永久起搏 床垫 压力 应用 术后并发症 起搏电极脱位 卧床休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