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流民的底层叙事——赵光鸣小说的一种写作姿态 被引量:3
1
作者 何莲芳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16-119,共4页
赵光鸣的中短篇小说主要以新疆底层流民为叙事对象,对底层流民缘起、生存样态、精神特点广泛探寻,其小说主要围绕民间底层社会的奸情、械斗、婚恋展开并构成主要情节内容、表现了底层流民社群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样态,... 赵光鸣的中短篇小说主要以新疆底层流民为叙事对象,对底层流民缘起、生存样态、精神特点广泛探寻,其小说主要围绕民间底层社会的奸情、械斗、婚恋展开并构成主要情节内容、表现了底层流民社群的价值观与审美观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样态,"新疆"成为以生存为目的底层流民和精神漂泊者的"彼岸"。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发展来看,赵光鸣的底层流民叙事是对当代中国文学的颠覆和补充,也是对于中国20世纪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丰富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流民叙事 情节模式
下载PDF
英雄浩气 长歌如虹——读赵光鸣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
2
作者 郭文岭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3期15-17,共3页
发生于1950年春天的新疆哈密伊吾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疆后最为壮烈的战例之一。七十年后,著名作家赵光鸣重走战地,深情创作出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艺术再现这一模范战例,讴歌了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 发生于1950年春天的新疆哈密伊吾保卫战,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入疆后最为壮烈的战例之一。七十年后,著名作家赵光鸣重走战地,深情创作出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艺术再现这一模范战例,讴歌了伟大的英雄主义精神,充分体现了创作者的艺术探索和历史担当。一、以旗帜鲜明的人民立场彰显新时代文学风格雄浑军事题材创作,首先要在历史真实性和小说虚构性之间把握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风格 艺术再现 艺术探索 英雄主义精神 历史真实性 小说虚构 新疆哈密
下载PDF
血色浪漫下的深情演绎——评长篇小说《伊吾河穿过群山》
3
作者 李佩红 《新疆艺术(汉文)》 2022年第6期15-19,共5页
小说家赵光鸣先生推出新作,名曰《伊吾河穿过群山》,该书也是新疆作家协会精心策划出版的“新时代文丛”中的一本。《伊吾河穿过群山》是赵光鸣先生第十部长篇小说,小说用二十二万字的篇幅,再现了七十二年前惨烈的伊吾保卫战。新疆哈密... 小说家赵光鸣先生推出新作,名曰《伊吾河穿过群山》,该书也是新疆作家协会精心策划出版的“新时代文丛”中的一本。《伊吾河穿过群山》是赵光鸣先生第十部长篇小说,小说用二十二万字的篇幅,再现了七十二年前惨烈的伊吾保卫战。新疆哈密伊吾县,藏在东天山的皱褶当中,1949年随着新疆和平解放,当地的百姓迎来了和平的新生活。谁料,翌年春,国民党时期任新疆哈密专员兼保安司令的尧乐博斯,指挥残部七百余名匪徒对伊吾驻军发动突袭,伊吾保卫战就此打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色浪漫 七十二 新疆作家协会 长篇小说 精心策划
下载PDF
西部大地上的异乡人——浅论赵光鸣的小说世界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沛萍 《西部(新文学)(上)》 2006年第1期67-70,共4页
  从根本上说,人类是一种不断在迁徙中向前发展的存在.从愚昧、落后的远古时代到科技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人类就是在一次次不间断的游动中发展到现在这种生存状态的.……
关键词 小说世界
原文传递
底层劳动者意识与小说境界——《高地上的寓言》:西部小说论之九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政保 《朔方》 1991年第5期59-62,共4页
所谓“底层劳动者意识”,当然不是指底层劳动者的意识,而是指作家的一种富有洞观倾向性的审美意识,即那种意识到底层劳动者存在景况的意识——在作家的灵魂深处,这种意识一旦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就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滋生一种重新创造他... 所谓“底层劳动者意识”,当然不是指底层劳动者的意识,而是指作家的一种富有洞观倾向性的审美意识,即那种意识到底层劳动者存在景况的意识——在作家的灵魂深处,这种意识一旦占据了重要地位,他就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滋生一种重新创造他们的生存状态的愿望,一种以此而进入艺术表现领域的渴求。在我看来,这种渴求与愿望所体现的“底层劳动者意识”,不仅标志了作家的良知及文学之所以可能存在的重大理由,而且可以成为文学创造的一种永恒的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论 生存状态 表现领域 文学创造 张贤亮 西部小说 张冀雪 性描写 心灵深处
原文传递
当代世俗生活的众生相——赵光鸣近作《乱营街》读后
6
作者 何英 《新疆新闻出版》 2006年第4期92-93,95,共3页
早就知道赵光鸣写了一部《乱营街》,可时隔三年以后才见到它的真面目。忍不住又要发一番西部人的老生常谈,对比于内地蹿红作家的等米下锅,同样优秀甚至更优秀的西部作家的命运,可真够坎坷的了。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激动过了。
关键词 世俗生活 当代中国文学 西部人 可真 生死疲劳 性爱描写 《废都》 莫言 日常琐事
下载PDF
一种现实主义的坚守(访谈)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春梅 赵光鸣 刘士伊(整理) 《西部(新文学)(上)》 2020年第3期191-200,共10页
访谈时间:自2008年,历经十二年,进行数次交流,最后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艰难时期:2020年1月20日—2020年1月25日。彼时,赵光鸣老师宅在西双版纳的出租屋,张春梅在新疆伊犁的小县城。是时,冬去春来,疫情渐趋消散,万里长城坚韧如初。
关键词 新疆伊犁 张春梅 出租屋 访谈时间 现实主义 西双版纳 疫情
原文传递
谈谈编辑与作者的关系
8
作者 王晖 《新疆新闻出版》 2007年第3期94-94,96,共2页
当今世界是以高速度、高效率、信息化为标志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关键词 知识经济时代 青年作者 中篇小说选刊 刘亮程 青年作家 诗稿 杂志社主编 周涛 在底层
下载PDF
第十二届“作品奖”——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征文评选揭晓
9
《作品》 2013年第6期79-80,共2页
由广东省作品杂志社和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第十二届作品奖——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征文,于2013年4月18在广东省作协进行了终评,终评委就入选作品进行了充分讨论,投票决出获奖作品。杨怡芬《儿孙满堂》获中篇小说奖,江洋才... 由广东省作品杂志社和鲁迅文学院联办的第十二届作品奖——鲁迅文学院中青年作家高研班学员作品征文,于2013年4月18在广东省作协进行了终评,终评委就入选作品进行了充分讨论,投票决出获奖作品。杨怡芬《儿孙满堂》获中篇小说奖,江洋才让《炽热的马鞍》,赵光鸣《代尔维什的蚂蚁》获短篇小说奖,高凯组诗《乡关书》获诗歌奖,徐则臣《我看见的脸》获散文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征文评选 青年作家 高研班 鲁迅文学院 作品奖 徐则臣 高凯 颁奖词 底层人民
原文传递
自然清纯融融风——武红和她的书
10
作者 黄敬业 《西部(新文学)(上)》 2009年第2期105-106,共2页
与武红相识近二十年了,从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到现在的朋友关系,也算是老朋友了。每次见她,她都像你眼前的一道风景,在看这道风景的同时,又可感到她身上洋溢着的和煦。人说女人如水、如酒、如茶、如书,比喻无穷",如"之不尽。但... 与武红相识近二十年了,从作者与编者的关系到现在的朋友关系,也算是老朋友了。每次见她,她都像你眼前的一道风景,在看这道风景的同时,又可感到她身上洋溢着的和煦。人说女人如水、如酒、如茶、如书,比喻无穷",如"之不尽。但我想说女人又如风。风有四季,时时不同,风有百样,女人亦有万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女性 言行举止
原文传递
论赵光鸣小说中的“流浪”与“追寻”——以《旱码头:驮马时代的爱情》为例
11
作者 张淋珺 《汉字文化》 2020年第16期57-58,共2页
赵光鸣是当代西部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对底层流浪者的书写而著称。其近来新作《旱码头:驮马时代的爱情》延续此前一贯的风格,将其独特敏锐的眼光投向被人忽视的流浪者们。作品中的流浪者们在流浪,也在追寻,他们一直在路上。本文拟... 赵光鸣是当代西部文坛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以对底层流浪者的书写而著称。其近来新作《旱码头:驮马时代的爱情》延续此前一贯的风格,将其独特敏锐的眼光投向被人忽视的流浪者们。作品中的流浪者们在流浪,也在追寻,他们一直在路上。本文拟将从流浪、追寻、在路上三个方面对小说展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 追寻
原文传递
民汉互译:既是扶持工程 又是民生工程——“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特写
12
作者 陈颖 《新疆新闻出版》 2013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文学作品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长久地照亮、温暖着人心。好的文学作品是一座桥梁,它可以让一个民族走进另一个民族的内心,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消失,让心与心贴得更紧。在新疆各地,活跃着一... 文学的力量是巨大的,好的文学作品像一支熊熊燃烧的火炬,在漫长的时间之河中,长久地照亮、温暖着人心。好的文学作品是一座桥梁,它可以让一个民族走进另一个民族的内心,让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消失,让心与心贴得更紧。在新疆各地,活跃着一批各族文学创作者,他们用自己的笔书写着自己熟悉的生活,呈现着他们的内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民族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者 民生工程 少数民族文学 河中 迟子建 文学事业 文学期刊
下载PDF
丝路文明与亚洲腹地津帮话语——青年作家李颖超新著《新疆津帮》欣赏
13
作者 黄山 《新疆新闻出版》 2006年第6期97-98,共2页
关键词 青年作家 杨柳青 八大家 小资 木秀于林 天山南北 向西部 迪化 栖居地
下载PDF
阅微札记
14
作者 刘涛 《朔方》 2017年第1期113-129,共17页
"人类的代言人"——读巴略霍诗集《人类的诗篇》巴略霍是一个苦难型的诗人,这从它一开始创作就命中注定,相对于狂欢的诗篇,我更倾向于痛苦的诗篇,唯有痛苦方能在人类精神中留下深深的刻痕。而赵振江又是一位善于处理现代化的译者,他... "人类的代言人"——读巴略霍诗集《人类的诗篇》巴略霍是一个苦难型的诗人,这从它一开始创作就命中注定,相对于狂欢的诗篇,我更倾向于痛苦的诗篇,唯有痛苦方能在人类精神中留下深深的刻痕。而赵振江又是一位善于处理现代化的译者,他所译的巴略霍的诗篇,是诗人的一幅正面肖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 沈从文作品 布鲁姆 黄永玉 简·奥斯丁 菲尔丁 陀思妥耶夫斯基 聂鲁达 福斯塔夫
原文传递
传奇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读赵光鸣的《江安巴依的金子》
15
作者 刘道生 《西部(新文学)(上)》 2009年第16期133-136,共4页
赵光鸣先生是小说大家,他的作品总是令人抚卷赞叹,给人启迪。发表在《西部》09年第二期上的《江安巴依的金子》就是一篇耐人寻味,使读者颇觉震撼,深受感动的佳作。
关键词 完美结合
原文传递
一曲唱响山野的西部牧歌——评赵光鸣长篇小说《山围故国》
16
作者 张凡 《伊犁河》 2017年第4期78-81,共4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文学的形式来呈现历史、时代及社会的各种面向业已成为一种亟欲完成的可能性表达。'随着文学审美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国内文化寻根思潮的启示,新疆各族作家的文化审美意识普遍觉...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伴随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以文学的形式来呈现历史、时代及社会的各种面向业已成为一种亟欲完成的可能性表达。'随着文学审美视野的开阔,特别是国内文化寻根思潮的启示,新疆各族作家的文化审美意识普遍觉醒。汉族作家提出了’中国西部文学’的主张,主旨在于倡导在独具色彩的地域文化背景上,去挖掘和表现西部人的内在的文化精神和性格。'从这个层面来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石头城
原文传递
爱,像一捆麦子迸裂成面粉
17
作者 刘枫 《新疆新闻出版》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有人这样评价我:荒野行吟者。这是我如兄长般的朋友、著名作家、自治区作协常务副主席赵光鸣先生,为我的自传体散文集《荒野同行鸟》一书作序时的题目。我认为,这个评价很贴切,给我20余年的记者生涯下了一个定义。"荒野",除... 有人这样评价我:荒野行吟者。这是我如兄长般的朋友、著名作家、自治区作协常务副主席赵光鸣先生,为我的自传体散文集《荒野同行鸟》一书作序时的题目。我认为,这个评价很贴切,给我20余年的记者生涯下了一个定义。"荒野",除了本义外,还可以理解为一个未发生、正在发生、已经发生而不为人知的事实。有人曾问我,你整天脚不停地东跑西颠,难道就没有疲倦的时候?说句实话,我是挺喜欢记者这个职业的,看似每天都在做同一件事,发现线索,捕捉新闻,但你遇到的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是不尽相同的。往往是在新闻的采写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记者生涯 新疆日报社 女记者 作家协会会员 主任记者 中国新闻奖 中国石油工业 副主席 现场报道
下载PDF
我读赵光鸣
18
作者 王勇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91-94,74,共5页
关键词 新疆 作家 作品评论 当代文学 文学创作
下载PDF
喀纳斯:难以完成的旅行(散文)
19
作者 卢一萍 《西部(新文学)(上)》 2016年第10期24-30,共7页
乌鲁木齐夜晚乌鲁木齐昨夜的雨让城市清爽安静。余醉未消。疆场一样的圆形餐桌,美食缓慢地转动,白酒不断打开。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下机,加入,畅饮,直至凌晨,半夜……但仍有朋友赶来,所以今夜的方式正是以前一万个夜晚的方式。打开... 乌鲁木齐夜晚乌鲁木齐昨夜的雨让城市清爽安静。余醉未消。疆场一样的圆形餐桌,美食缓慢地转动,白酒不断打开。朋友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下机,加入,畅饮,直至凌晨,半夜……但仍有朋友赶来,所以今夜的方式正是以前一万个夜晚的方式。打开博格达(宾馆)的窗户,看月明,听夜雨,感受城郊以远戈壁、绿洲、南山、天池、博格达的呼吸。感觉这座城市的确太熟悉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湖 博格达 友谊峰 夜雨 泰加林 冰蚀地貌 骆驼峰 导游解说 音信杳无
原文传递
西域考古探险史上的一场大论战 是“英雄”还是“盗贼”
20
《帕米尔》 2005年第2期8-15,共8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段时间,是新疆考古史上最热闹、成果最丰的时期。以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因这"三斯"为代表的西方探险家在新疆频繁出入,进行了大量的窃掠式发掘,大量文物珍品被运往国外。对他们的这... 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这段时间,是新疆考古史上最热闹、成果最丰的时期。以普尔热瓦尔斯基、斯文·赫定、斯坦因这"三斯"为代表的西方探险家在新疆频繁出入,进行了大量的窃掠式发掘,大量文物珍品被运往国外。对他们的这些活动,有人认为是"强盗行径",有人认为是("功不司没"。2005年9月15日,《帕米尔》杂志社就此话题召开了一次讨论会,专家、学者们畅所欲言,观点针锋相对,高论纷呈,读来相信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尔热瓦尔斯基 石窟壁画 斯坦因 帕米尔 文化中心 我不知道 威德尔 克孜尔石窟 社会发展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