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赫特纳美学地理学思想的意义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
作者 钟仕伦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15,共4页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学和地理学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从演绎分析向实验实证过渡的美学与从描述自然地理现象向注重人文研究和区域研究转向的地理学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美学的观念、理论被区域地理学家所借鉴,创立了美学地理学,其...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学和地理学都经历了重大的变革。从演绎分析向实验实证过渡的美学与从描述自然地理现象向注重人文研究和区域研究转向的地理学不约而同地走到了一起。美学的观念、理论被区域地理学家所借鉴,创立了美学地理学,其中的杰出代表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赫特纳。从赫特纳的美学地理学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康德当年在哥尼斯堡大学《自然地理学》讲座中所阐释的地域美学思想。赫特纳所提出的美学地理学的一般概念和原则以及强调地理学研究和美学研究的交叉融合,不仅对区域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美学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特纳 美学地理学 景观 地域美学
下载PDF
赫特纳地理教育思想评介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建军 《地理教学》 2002年第12期15-17,共3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Alfred Hettner,1859~1941年),是19世纪后半期区域地理学派的倡导者。他一生著述很多,尤以1927年出版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影响深远,是地理学思想史和方法论研究的权威著作。
关键词 地理知识 生活 教育价值 教学方法 赫特纳 地理教育思想
下载PDF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地理教学视角
3
作者 李宗录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5-17,共3页
教学视角指教学的切入点。同样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学的逻辑链条和课堂结构就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学生活动的预设、生成及教学效果。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曾说,"地理学着重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区域差异""地理学的基本... 教学视角指教学的切入点。同样的教学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学的逻辑链条和课堂结构就会有所不同,进而影响学生活动的预设、生成及教学效果。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曾说,"地理学着重描述和解释地球表面的区域差异""地理学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其空间的差别性,划分为大陆、地区、地方和地点来理解地表"。研究和学习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从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最终都是为了能够在区域中应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区域差异是地理学的核心思想。可见,高中地理"必修3"的地位相当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理 地理教学 高中地理 赫特纳 教学观 差别性 区域工业化 教学效果 课堂结构 地理学性质
原文传递
四岁谱大曲
4
作者 东春 《小学生导读》 2007年第Z1期18-19,共2页
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奥地利萨尔茨堡的宫廷乐师利奥波德早早就回到了家里,和他一同回来的还有好友沙赫特纳。他是利奥波德的孩子们崇拜的对象,因为他的小号吹得捧极了。
关键词 利奥波德 赫特纳
原文传递
试论地球表层学
5
作者 许红卫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1990年第1期92-96,共5页
地球表层学是当代科学研究综合化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创立和发展为地理学的完善和振兴提供了可能,同时也为研究对象涉及地球表层的其它各门天地生相关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门非常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
关键词 地球表层学 当代科学 相关学科 黄秉维 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无机界 赫特纳 应用技术 综合研究
下载PDF
区域研究的新路径:“新区域主义方法”述评 被引量:15
6
作者 郑先武 《国际观察》 2004年第4期65-73,共9页
本文以赫特纳等人提出的关于冷战后新区域主义研究的“新区域主义方法”为对象 ,阐述了该方法以批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为学术视角、以“区域性”和“区域间性”为理论基石、以“核心—中间—外围”三大区域结构为核心、以“安全、发展... 本文以赫特纳等人提出的关于冷战后新区域主义研究的“新区域主义方法”为对象 ,阐述了该方法以批判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为学术视角、以“区域性”和“区域间性”为理论基石、以“核心—中间—外围”三大区域结构为核心、以“安全、发展和生态可持续性”为价值准则 ,涉及经济、政治 /安全、社会、文化、环境等多纬度内容和全球、区域、国家和次国家等多层次动力的新区域主义及其世界新秩序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约恩·赫特纳 “新区域主义方法” 新区域主义 世界新秩序
原文传递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地理课程思想的启示
7
作者 陈大路 《全球教育展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C00期7-10,共4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在他著名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对中学地理课程的阐述至今仍深刘地影响着我们。本文对其主要地理课程思想进行了梳理,从地理课程的本质、价值和地位、目标、内容和结构以及地理课程的...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在他著名的《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一书中对中学地理课程的阐述至今仍深刘地影响着我们。本文对其主要地理课程思想进行了梳理,从地理课程的本质、价值和地位、目标、内容和结构以及地理课程的实施等方面加以诠释,以期服务于我国当前的地理课程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夫雷德·赫特纳 地理 课程
原文传递
地理学基本理论的百科全书--《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评介
8
作者 于雷 《地理教学》 2022年第2期1-1,共1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是近代地理学区域学派的创始人。1927年,他把自己的所有方法论思想总结成了一本地理学思想史专著,这就是《地理学:它的历史、性质和方法》(以下简称“《地理学》”)。它代表了赫特纳的地理学思想体系,对德国乃至国际地理学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思想史 近代地理学 方法论思想 百科全书 德国地理学家 赫特纳 地理学界 区域学派
下载PDF
地理学即地理学史——读赫特纳《地理学》有感
9
作者 李冬昕 《地理教学》 2016年第19期1-1,共1页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所著的《地理学》,较为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他在地理学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赫特纳地理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作。关于地理学史地理科学和人类历史的联系要比其他学科更明... 德国地理学家阿尔夫雷德·赫特纳所著的《地理学》,较为集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于地理学的基本观点,可以说是他在地理学方面研究的集大成者,是赫特纳地理学理论的主要代表作。关于地理学史地理科学和人类历史的联系要比其他学科更明显,也更容易理解。地理学是关于地表的知识。因此,便和陆地的发现与占有相联系,而这种发现和占有本身构成了世界史内容的极大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地理学即地理学史,因为要完全理解现在,只有从历史出发才有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史 赫特纳 德国地理学家 世界史 地理科学 陈述性知识 阿尔 地理教材 亚美利哥 教学阶段
下载PDF
《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评介
10
作者 孙俊 潘玉君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437-2437,共1页
在中国走向地理学强国的过程中,如何使古代地理学与近现代地理学获得一条连贯性的解释或者历史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地理学在近现代转型前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逢潘晟的《宋代地理学的... 在中国走向地理学强国的过程中,如何使古代地理学与近现代地理学获得一条连贯性的解释或者历史始终是一个难题,这一难题集中体现在中国地理学在近现代转型前后的"传统"与"现代"关系问题上。逢潘晟的《宋代地理学的观念、体系与知识兴趣》(商务印书馆,2014,以下简称为"潘著")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资助出版,兹就该著在学术脉络层面上的贡献略作评介。研究中国地理学史,特别是考虑到知识分科的问题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学史 古代地理学 社会科学成果 现代地理学 国家哲学 潘晟 赫特纳 宋代社会 编史学 文献目录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