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蒋经国主持的赣南新政 被引量:1
1
作者 许静 罗惠兰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92-94,97,共4页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期间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地方建设计划,史称赣南新政。赣南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造赣南的政风民风,改善民众的生存状况,整顿混乱的社会秩序,振奋民族的抗战精神起了重要的作用;赣南新政善始却未能善终... 抗日战争时期,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期间实施了一项庞大的地方建设计划,史称赣南新政。赣南新政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改造赣南的政风民风,改善民众的生存状况,整顿混乱的社会秩序,振奋民族的抗战精神起了重要的作用;赣南新政善始却未能善终,其中原因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经国 赣南新政
下载PDF
20世纪20~40年代国共两党对赣南地区的社会改造——中国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与“赣南新政”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一博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8-16,共9页
从社会改造的视角比较江西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三者在路径上都带有浓郁的民众动员色彩、内容上都十分重视军事化、结果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改造成效,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 从社会改造的视角比较江西为中心的苏维埃运动、"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三者在路径上都带有浓郁的民众动员色彩、内容上都十分重视军事化、结果上也都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改造成效,但也有显著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指导思想上的改造与改良、依靠力量上的民众还是精英、目标愿景上的真诚还是虚伪、干部队伍是以身作则还是自我标榜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唯物史观还是唯心史观这五个方面。通过三者的对比,发现苏维埃运动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起点,它的社会改造不论是从当时惠及的人群和改造的深度,还是从对中华民族历史走向的影响来看,是远胜于"新生活运动"和"赣南新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改造 苏维埃运动 新生活运动 赣南新政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试析蒋经国赣南施政理念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宗华 王玉萍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59-63,共5页
围绕"建设新赣南"目标,蒋经国按照他的施政理念进行了6年的新政,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革新与建设,他的赣南施政理念成为其后来在台湾施政的理念渊源。
关键词 蒋经国 赣南新政 施政理念
下载PDF
蒋经国“赣南新政”时期抗战教育述评 被引量:1
4
作者 叶纲 《军事历史研究》 2010年第1期133-140,共8页
蒋经国在主政赣南时期,开展了颇具时代性、进步性的抗战教育实践,不仅促进了赣南文教事业的发展和赣南社会的现代化变迁,而且为支持东南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抗战教育实践既有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的优长,同时也存在教育目标过于... 蒋经国在主政赣南时期,开展了颇具时代性、进步性的抗战教育实践,不仅促进了赣南文教事业的发展和赣南社会的现代化变迁,而且为支持东南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抗战教育实践既有注重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的优长,同时也存在教育目标过于理想化、工作指导脱离实际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南新政 抗战教育 述评
原文传递
《南赣乡约》与“赣南新政”:历史时期赣南乡村治理的跨时域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袁炎林 林孝文 +1 位作者 赖韦文 向安强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3-82,共10页
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与蒋经国的"赣南新政"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治理产物。《南赣乡约》在王阳明"心学"思想指导下推行,有效地改善了南赣地区的乡村民风及社会治安;效仿王阳明《南赣乡约》,并带有"苏俄烙印&q... 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与蒋经国的"赣南新政"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乡村治理产物。《南赣乡约》在王阳明"心学"思想指导下推行,有效地改善了南赣地区的乡村民风及社会治安;效仿王阳明《南赣乡约》,并带有"苏俄烙印"的"赣南新政",也为抗战时期赣南地区创造了相对稳定的乡村社会环境。从乡村治理角度,对《南赣乡约》和"赣南新政"进行跨时域的比较,寻求其对当今中国乡村社会治理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赣乡约 赣南新政 王阳明 蒋经国 乡村治理 历史比较
下载PDF
不可复制的“新政”:蒋经国在赣南
6
作者 张庆军 《名人传记》 2015年第8期76-81,共6页
1939年到1944年,全国奋力抗战之际,蒋经国主政赣南。他在赣南大刀阔斧地查禁烟赌娼,修明吏治,发展经济,兴办教育……蒋氏的“赣南新政”广受赞誉,甚至有人认为蒋经国后来治理台湾用的就是“赣南新政”模式。
关键词 赣南新政 蒋经国 新政 复制 1939年 抗战
原文传递
心理史学视角下蒋经国赣南新政原因解读
7
作者 张维康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19-25,共7页
蒋经国之所以开展赣南新政,是因为他在自身强人政治心理的作用下,渴望整顿赣南社会秩序,以加强政府威权;在抗战救国心理的效应下,自觉动员赣南民众抗日,来增强抗战力量;在政党党际心理的触发下,意在维护国民党派利益,并打压中共人士。可... 蒋经国之所以开展赣南新政,是因为他在自身强人政治心理的作用下,渴望整顿赣南社会秩序,以加强政府威权;在抗战救国心理的效应下,自觉动员赣南民众抗日,来增强抗战力量;在政党党际心理的触发下,意在维护国民党派利益,并打压中共人士。可见,蒋经国实行赣南新政的原因,是其个人经历、赣南红色地域、全国抗战和国共相争的时势等主、客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心理发展过程及结果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经国 赣南新政 原因
下载PDF
浅议蒋经国在赣南的经济改革
8
作者 卢天志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2期149-150,共2页
蒋经国在赣南主政期间,实施"扶植自耕农,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全面统制商业,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在较短的时期内便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是他的试验毕竟是小范围内的,在当时中国的环境下,也不可能得到推广。
关键词 蒋经国 赣南新政 经济改革
下载PDF
蒋经国的赣南新政及其对台湾政治改革的心理影响
9
作者 陈国威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20-25,共6页
在蒋经国一生中,有三大事情对他人生影响颇大,一是留苏经历,一是赣南改革,一是台湾现代化改革。其中在民国期间实施的赣南新政,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蒋氏个人努力等因素,获得享有盛誉的成功。这种成功带来的成就心理,深刻地影响了蒋... 在蒋经国一生中,有三大事情对他人生影响颇大,一是留苏经历,一是赣南改革,一是台湾现代化改革。其中在民国期间实施的赣南新政,由于特定的社会背景以及蒋氏个人努力等因素,获得享有盛誉的成功。这种成功带来的成就心理,深刻地影响了蒋经国后期的政治活动,尤其是后期于台施政的措施。蒋氏台湾施政,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以及台湾现实情况,其后果一方面实现台湾经济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却又使台湾陷入包括族群斗争、政党斗争等政治纷争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经国 赣南新政 台湾现代化改革 成就心理
下载PDF
赣州抗战文艺简论与启示
10
作者 李霞 钟东林 《山东青年》 2019年第9期175-176,共2页
赣州抗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运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弘扬民族正气,鼓舞军民斗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探讨赣州抗战文艺的兴起、内容... 赣州抗战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是在多种因素、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以丰富、形式多样的文艺运动,宣传抗日救国主张、弘扬民族正气,鼓舞军民斗志,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研究探讨赣州抗战文艺的兴起、内容、历史地位等,对当下保护挖掘抗战文化、弘扬抗战精神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州抗战文艺 抗战文化 抗战精神 赣南新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