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传统法律激励思想的挖掘与启思——以“赏”为对象的考察 |
丰霏
|
《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 |
武振玉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3
|
通过练、演、评、赏相结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成效 |
赵沧海
|
《音乐时空》
|
2014 |
3
|
|
4
|
从六朝文人对“赏”的审美认知看《诗品序》“赏究天人”之不误——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 |
赵树功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5
|
“放、信、点、赏”在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尝试 |
杨琢孺
乔庆刚
|
《科教导刊》
|
2010 |
2
|
|
6
|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 |
杨春云
|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
2009 |
2
|
|
7
|
“赏”的意蕴转向与六朝文风新变——兼谈刘勰“正奇”文学观 |
隋雪纯
|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1
|
|
8
|
钟嵘《诗品序》“赏究天人”、“学究天人”辨析——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 |
赵树功
|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5 |
1
|
|
9
|
浅析中国书画中的“鉴”与“赏”——以《簪花仕女图》为例 |
张卉
|
《艺术评鉴》
|
2018 |
1
|
|
10
|
“商馈始于王”的“商”字作何解──兼论《逸周书·丰保》的成篇年代 |
蔡升奕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
|
|
11
|
对作文评语的探索研究——以《谢谢你,__》的习作评语为例 |
余小鹏
|
《基础教育研究》
|
2015 |
1
|
|
12
|
浅谈音乐教学四法 |
徐爱珍
|
《新余高专学报》
|
2002 |
1
|
|
13
|
我们凭什么“赏”艺术作品? |
方向红
|
《哲学分析》
CSSCI
|
2022 |
0 |
|
14
|
中国接受美学元范畴“赏”的形成逻辑及理论根基 |
陈玉强
|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5
|
探究,让课堂更灵动——美术版画拓展性课程内容《版上花开》例谈 |
劳亚炯(文/图)
|
《少儿美术》
|
2018 |
0 |
|
16
|
殷商与西周铭文中“赏”、“赐”二字语法辨析 |
杨于萱
|
《国际汉语学报》
|
2013 |
0 |
|
17
|
古典诗歌教学“三字诀” |
唐雪芹
|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
2020 |
0 |
|
18
|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
周丽娟
|
《科教文汇》
|
2013 |
0 |
|
19
|
本期石友通讯录 |
|
《宝藏》
|
2013 |
0 |
|
20
|
写景抒情散文之阅读指导 |
阮金生
|
《中学教学参考》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