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传统法律激励思想的挖掘与启思——以“赏”为对象的考察
1
作者 丰霏 《法制与社会发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131,共18页
中华传统治理理论和法律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激励思想,可资今治。中国古代“赏”的概念、观点与实践是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赏”蕴含了权力结构、治理目标、利益内容,具有非人格性、国家制度属性和“功利”... 中华传统治理理论和法律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律激励思想,可资今治。中国古代“赏”的概念、观点与实践是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思想资源。“赏”蕴含了权力结构、治理目标、利益内容,具有非人格性、国家制度属性和“功利”色彩。对时情世情的不同观点塑造了中国古代对“赏”的制度实践的不同态度,思想先贤们形成了不赏、少赏、厚赏等不同主张,但信赏之治是其中明确而稳定的主题。中国古代“赏”的思想和制度实践为当代中国法律激励理论与法治理论提供了一些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激励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 法理
原文传递
先秦时期的“赏”、“赐”之别 被引量:3
2
作者 武振玉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48-51,共4页
商代晚期金文始借"商"为"赏",西周早期始多用"赏";殷墟甲骨文已借"易"为"赐",周金文沿用,东周金文始偶见"赐"字。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赏"的出现频率较高,西周... 商代晚期金文始借"商"为"赏",西周早期始多用"赏";殷墟甲骨文已借"易"为"赐",周金文沿用,东周金文始偶见"赐"字。殷商晚期和西周早期"赏"的出现频率较高,西周中期以后则多用"赐"少见"赏"。句法形式上,殷周金文中"赏"、"赐"二词均以带宾语为主(双宾语尤多),但"赏"所带宾语多为单项,且集中于"贝";"赐"的宾语早期多为单项,后期多为多项,早期多为"贝",后期多为物饰类。先秦传世文献《诗经》《今文尚书》《论语》《孟子》《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国语》《战国策》《左传》中共有"赏"566例,"赐"250例。诸子书中"赏"远高于"赐",史传书中《国语》、《战国策》中"赏"、"赐"持平,《左传》中"赐"远多于"赏"。句法形式上,"赏"以不带宾语为主,"赐"以带宾语为主;带宾语时,"赏"多带由指人名词充当的单宾语,"赐"带双宾语和单宾语的比例相差不多,其宾语则以指物名词居多。具体词义上,"赏"较"赐"抽象。形式上,"赏"有明显特点,主要表现为反义对用形式的多见和"赏罚"的运用;但"赏赐"连用和对用还很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同义词
下载PDF
通过练、演、评、赏相结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成效 被引量:3
3
作者 赵沧海 《音乐时空》 2014年第4期194-195,共2页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主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加深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为学生今后从事幼教职业音乐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歌唱与练习... 声乐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主干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声乐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加深对声乐艺术的热爱,为学生今后从事幼教职业音乐活动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歌唱与练习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技能;歌唱与表演相结合,充分激发学生声乐学习的兴趣;歌唱与评价相结合,促进学生声乐学习的持续发展;歌唱与欣赏相结合,培养学生声乐演唱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通过练习、表演、评价和欣赏相互结合,能有效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声乐教学 成效
下载PDF
从六朝文人对“赏”的审美认知看《诗品序》“赏究天人”之不误——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 被引量:3
4
作者 赵树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8-53,共6页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以“赏究天人”为误,而改为“学究天人”,则与钟嵘在《诗品》中体现的反对以学为诗、倡导直寻的一贯思想不合。第四,与序言中的语境不合。第五,与当时的玄学审美思潮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序 辨正 审美范畴
下载PDF
“放、信、点、赏”在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尝试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琢孺 乔庆刚 《科教导刊》 2010年第3期161-162,共2页
在内地西藏班(校)就读的藏族学生,十分珍惜到内地学习的机会,他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但个别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或学习方向不明确等原因致使学无目标、光阴虚度。对此,在藏族班级教育管理中尝试"放、信、点、赏"四原则,放出... 在内地西藏班(校)就读的藏族学生,十分珍惜到内地学习的机会,他们勤奋刻苦,努力学习,但个别学生由于自信心不足,或学习方向不明确等原因致使学无目标、光阴虚度。对此,在藏族班级教育管理中尝试"放、信、点、赏"四原则,放出部分管理权,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加强赏识教育,点拨学生,让学生更有自信,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族 学生管理
下载PDF
作文教学三部曲——赏、仿、创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春云 《21世纪中学生作文(高中教师适用)》 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
在作文教学中,只要我们把赏与写紧密结合,注重先赏后写,由仿到创,循序渐进,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仿
下载PDF
“赏”的意蕴转向与六朝文风新变——兼谈刘勰“正奇”文学观 被引量:1
7
作者 隋雪纯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3-50,共8页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始有赏际奇至之言”显示出“赏”字在东晋以降的变化。“赏”从军政范畴的“锡赉”向美学意义“欣赏”的意义转型,兴于晋末,在六朝得以完成。“赏”的内蕴变迁与六朝文风转向具有内在关涉,反映出六朝诗文... 刘勰《文心雕龙·指瑕》“始有赏际奇至之言”显示出“赏”字在东晋以降的变化。“赏”从军政范畴的“锡赉”向美学意义“欣赏”的意义转型,兴于晋末,在六朝得以完成。“赏”的内蕴变迁与六朝文风转向具有内在关涉,反映出六朝诗文两种体裁均注重个人经验、情感体验的丰实和五言诗的兴起发展,内容方面注重即景灵思、观物兴感等新变,就本质而言是属文联章“情”化,以及审美意识及景物观照趋于自觉、词汇丰赡和修辞技巧发展的表现,刘勰对“赏”务遵字训的规制及与“情讹、文浇”文风的冲突,体现出其“执正驭奇”的理想和六朝文风新变之际辞情义理、承古与启新的互动消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指瑕》 六朝文论 刘勰
下载PDF
钟嵘《诗品序》“赏究天人”、“学究天人”辨析——兼论六朝之际“赏”这一美学范畴的确立 被引量:1
8
作者 赵树功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62,共6页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并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以... 钟嵘《诗品序》中有“赏究天人”之说,一些学者认为是“学究天人”之误。事实上这并不是失误,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说明第一,“赏究天人”不仅可通,而且更能体现六朝文人的审美倾向;第二,从校勘依据上看也有可商榷之处;第三,如果以“赏究天人”为误,而改为“学究天人”,则与钟嵘在《诗品》中体现的反对以学为诗、倡导直寻的一贯思想不合;第四,与序言中的语境不合;第五,与当时的玄学审美思潮不合;而“赏究天人”说法的出现,正可说明“赏”作为一个美学范畴在当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品序 辨正 审美范畴
下载PDF
浅析中国书画中的“鉴”与“赏”——以《簪花仕女图》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卉 《艺术评鉴》 2018年第17期33-34,共2页
在中国书画中,"鉴"与"赏"的定义不一样。"鉴"是鉴定的意思,确定书画作品的优劣好坏,辨别其真伪;"赏"是品评,欣赏作品,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中国书画中的&q... 在中国书画中,"鉴"与"赏"的定义不一样。"鉴"是鉴定的意思,确定书画作品的优劣好坏,辨别其真伪;"赏"是品评,欣赏作品,对作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情感。本文从两个方面论述中国书画中的"鉴"与"赏":第一部分,解读"鉴"也"赏"的关系以及各自的含义,"鉴"与"赏"是一种不可分离,相辅相成的关系;第二部分,以唐代绘画作品《簪花仕女图》为例,进一步论述"鉴"与"赏"。总之"鉴"与"赏"是两个不同的范畴,里面包含着许多内容值得我们去探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鉴” 关系 《簪花仕女图》
下载PDF
“商馈始于王”的“商”字作何解──兼论《逸周书·丰保》的成篇年代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升奕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23,共2页
文章从甲、金文中“商”字多假借为“赏”(意为“赏赐”)的情况,悟出《逸周书·丰保》中“商馈始于王”的“商”也是通“赏”,全句的意思是赏赐从王开始。这样解释与上下文十分贴切。《丰保》与甲骨文、金文相同的用字现象,说... 文章从甲、金文中“商”字多假借为“赏”(意为“赏赐”)的情况,悟出《逸周书·丰保》中“商馈始于王”的“商”也是通“赏”,全句的意思是赏赐从王开始。这样解释与上下文十分贴切。《丰保》与甲骨文、金文相同的用字现象,说明了《丰保》成篇的年代至少是在春秋中期或者远至西周的金文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保》 年代
原文传递
对作文评语的探索研究——以《谢谢你,__》的习作评语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小鹏 《基础教育研究》 2015年第15期61-62,共2页
写好作文评语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评语的实施必须讲究一个"巧"字,应凸显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习作评价的实效化。文章阐述了三类作文评语的实施,即"拙作"评语,突出一个"趣"字;"中作... 写好作文评语是指导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途径。评语的实施必须讲究一个"巧"字,应凸显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充分体现习作评价的实效化。文章阐述了三类作文评语的实施,即"拙作"评语,突出一个"趣"字;"中作"评语,落实一个"能"字;"佳作"评语,彰显一个"赏"字。真正使作文评语既发挥其评价功能,又体现其导向作用,从而使作文评语唤起学生的写作兴趣,点燃学生的写作热情,激活学生的创造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文评语 “趣” “能”
下载PDF
浅谈音乐教学四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徐爱珍 《新余高专学报》 2002年第4期35-36,共2页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学、听、赏、演四种方法能够有效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 音乐教学
下载PDF
我们凭什么“赏”艺术作品?
13
作者 方向红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5期106-114,198,共10页
在日常语境中,“赏”作为一种活动,一般可分为赏者、被赏者和所赏之物。赏者和被赏者之间有地位等级之别,赏者通常是地位高的人或长辈,被赏者通常是地位低的人或晚辈。我们常说的“赏赐”“悬赏”甚至“赏光”“赏景”都符合这种等级关... 在日常语境中,“赏”作为一种活动,一般可分为赏者、被赏者和所赏之物。赏者和被赏者之间有地位等级之别,赏者通常是地位高的人或长辈,被赏者通常是地位低的人或晚辈。我们常说的“赏赐”“悬赏”甚至“赏光”“赏景”都符合这种等级关系,但对于艺术作品的“赏”似乎是个例外。我们不是高位者,凭什么赏艺术作品?是我们错用了“赏”字还是此处别有深意?通过运用现象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给“赏”一个通用定义:高位者以象征的方式偿还给低位者一个心理的世界。通过这一定义,无论日常之“赏”还是艺术之“赏”的活动都得到了统一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作品 现象学
下载PDF
中国接受美学元范畴“赏”的形成逻辑及理论根基
14
作者 陈玉强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5-80,共6页
中国接受美学元范畴“赏”是以魏晋玄学为其理论根基,在主客交融、人文一体、道艺辉映的逻辑链条中建构起其理论内涵。“赏”范畴诞生于魏晋“人的觉醒”及“文学自觉”的双重语境下,其在东晋至南朝的流行,是时人以审美眼光看待自然、... 中国接受美学元范畴“赏”是以魏晋玄学为其理论根基,在主客交融、人文一体、道艺辉映的逻辑链条中建构起其理论内涵。“赏”范畴诞生于魏晋“人的觉醒”及“文学自觉”的双重语境下,其在东晋至南朝的流行,是时人以审美眼光看待自然、人生与文学的结果,是当时“文学鉴赏自觉”的表征。这种“心解”之赏,重在情感的往返共鸣,所以有“赏者辨情”之说。东晋以来,文人赏景重在赏心,一变山水比德传统,标志着山水审美新理念的出现;人物品鉴之赏人、赏言,文艺品鉴之玄赏、妙赏,重在品鉴形外之神与言外之意,这与魏晋玄学有着深刻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受美学 元范畴 形成逻辑 理论根基
原文传递
探究,让课堂更灵动——美术版画拓展性课程内容《版上花开》例谈
15
作者 劳亚炯(文/图) 《少儿美术》 2018年第12期33-35,共3页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在美术版画拓展性课程教学中,通过玩、印、...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作为以培养美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美术课程,探究性学习尤为重要。在美术版画拓展性课程教学中,通过玩、印、观、赏等环节中的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创意思维,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美术表现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文传递
殷商与西周铭文中“赏”、“赐”二字语法辨析
16
作者 杨于萱 《国际汉语学报》 2013年第1期163-170,共8页
周代宗法下的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等级严明的礼乐制度,以巩固其政治伦理。当时君王对于臣属时有赏赐,此类事件往往铸于鼎彝,成为足以与经传文献相互佐证或补充的实物资料。殷商、西周金文中之赏赐行为,大致可分为君王对公侯伯等群臣之赏赐... 周代宗法下的封建社会,长期实行等级严明的礼乐制度,以巩固其政治伦理。当时君王对于臣属时有赏赐,此类事件往往铸于鼎彝,成为足以与经传文献相互佐证或补充的实物资料。殷商、西周金文中之赏赐行为,大致可分为君王对公侯伯等群臣之赏赐;公侯伯对其下属之赐;诸侯国及臣属间之互赠;公侯伯等臣属对王之贡献等四类,综观上述的各种赏赐行为,可见赏赐行为实为殷商、西周政治运作之重要支柱,居上位者借"赏赐"行为以显示自身之权威,下属因受"赏赐"而有沐浴上位者恩惠之感。诸多学者先进对于"赏赐者""被赏赐者"与"赏赐物"之间的关系,已有深刻且完善之研究成果,但是对赏赐语法的讨论较少而略显不足,实仍有讨论空间。故本文试以殷商及西周时期铭文为主要考察对象,探讨"赏""赐"二字在语法句型中之差异,并试图说明二字随历史演进下,时人用法之互有消长,以呈现殷商至西周时期的所谓馈赠方法,由赏赐并用,到单用赐字,其中的转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铭文 西周铭文 “赐” 语法
下载PDF
古典诗歌教学“三字诀”
17
作者 唐雪芹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年第18期45-46,共2页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在现实教学表现中,有的老师要么浮光掠影,学生领会不深;要么牵涉拼凑,学生又难解其要,"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其实,只要认识到诗歌教学&q... 古典诗歌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而在现实教学表现中,有的老师要么浮光掠影,学生领会不深;要么牵涉拼凑,学生又难解其要,"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教学效果往往不理想。其实,只要认识到诗歌教学"渐悟"的重要性,记住诗歌教学"读""赏""悟"三字诀,诗歌教学这个"难点"也就一点不难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教学
下载PDF
如何提高学生的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
18
作者 周丽娟 《科教文汇》 2013年第14期43-43,49,共2页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绵延发展了千百年,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意蕴最丰富的语言、形式最优美的语言,也是最具有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了解它、学...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绵延发展了千百年,充分展现了古代中国人民丰富的思想情感、独特的审美视角以及古人的聪明智慧。古诗文的语言是文化意蕴最丰富的语言、形式最优美的语言,也是最具有灵性和想象力的语言。了解它、学习它、继承它、发展它,不仅仅是我们学习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历史发展的需要。然而,古典诗歌、散文语言的凝练性、情感意蕴的含蓄性、思维的跳跃性、表达的巧妙性、文句的多变性决定了我们对诗歌进行鉴赏的难度很大。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鉴赏兴趣和鉴赏能力成为了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文
下载PDF
本期石友通讯录
19
《宝藏》 2013年第1期122-123,共2页
关键词 古玩城 武宣县 维也纳森林 陈村花卉世界 黄龙玉 中国铝业 阿勒泰市 深圳市福田区 河南省南阳市
原文传递
写景抒情散文之阅读指导
20
作者 阮金生 《中学教学参考》 2019年第28期19-20,共2页
文章指出,在阅读写景抒情类散文时,学生可以采用"读赏悟体"相结合的"四步阅读法",这样便不会漫无目的地读,从而可以大大提高阅读效果。
关键词 写景抒情散文 阅读指导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