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永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7-96,共10页
这篇札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斯一一三号文书,指出户籍中户主姓名冠以“兵”者为兵户,身份低下。户主姓名冠以“大府吏”者,其人为职吏,其户为吏户;冠以“散”者,其人为散吏,其户亦为吏户。吏户的身份亦较低下。兵户、吏户都...
这篇札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斯一一三号文书,指出户籍中户主姓名冠以“兵”者为兵户,身份低下。户主姓名冠以“大府吏”者,其人为职吏,其户为吏户;冠以“散”者,其人为散吏,其户亦为吏户。吏户的身份亦较低下。兵户、吏户都是役户。第二部分论述西魏大统十三年籍(斯六一三背)反映苏绰的打破门资的政治经济思想。第三部分分析考证包括三个断片的残文书,应拟名为:唐开元十六年北庭都护勾帐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裴晟
大府吏随嵩
散唐黄
资
荫
白直课
货便
残钱
原文传递
论苏绰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先昌
《殷都学刊》
1987年第2期31-37,共7页
苏绰(公元498—546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西魏大统六年(535年),宇文泰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历任著作佐郎、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度支尚书、著作、司农卿等职,向宇文泰提出了一套“革易时政,务弘...
苏绰(公元498—546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西魏大统六年(535年),宇文泰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历任著作佐郎、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度支尚书、著作、司农卿等职,向宇文泰提出了一套“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的政治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六条诏书”。苏绰的六条诏书,是西魏、北周的治国方针和一系列改革的总根据,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要论述的苏绰的政治思想,就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六条诏书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绰
仁政
政治思想
地主阶级
选官思想
六条诏书
资
荫
吏治
行台
宇文泰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道学话语的实践之维--就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而谈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旭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本文通过考察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揭示道学的实践之维。文章依次分析了程颢、程颐、吕大临和杨时对科举取士的议论,指出:程颢提案的要点在于以学校代替科举,与王安石的三舍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集中揭露现行制度的弊端,其言辞对...
本文通过考察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揭示道学的实践之维。文章依次分析了程颢、程颐、吕大临和杨时对科举取士的议论,指出:程颢提案的要点在于以学校代替科举,与王安石的三舍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集中揭露现行制度的弊端,其言辞对宋英宗不无触动;吕大临对选举制度曾有系统构想,具体做法既吸收了程颢、胡瑗等观点,同时对现实做了一定妥协;杨时总结了熙宁科举改革的得失,认识到三舍法的不足,对前科举考试的资荫为官方式给予了肯定。二程及其门下在选举取士问题上的议论,既有对现实制度的激烈批评,也有参酌古今而做的制度设计,由此可见道学之为实践智慧的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学
科举取士
复古
三舍法
资
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太宗君臣论治国理政
4
作者
张国刚
《月读》
2017年第12期35-36,共2页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擢为大理少卿(2)。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3),敕令自首,不首者死。(4)未几,有诈冒事觉者^(5),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7)对曰:"敕者出于一时...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擢为大理少卿(2)。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3),敕令自首,不首者死。(4)未几,有诈冒事觉者^(5),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7)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部郎中
公直
唐太宗
大理少卿
资
荫
忠清
觉者
不首
法者
涌泉
原文传递
赵绰:法不附权 法不挟私
5
作者
宋志坚
《海峡通讯》
2018年第2期62-63,共2页
杨坚以隋代周称帝后,接连提拔清正刚直的赵绰,但认定“律者天下之大信”的赵绰,哪怕面对杨坚本身对于法律的冒犯,也坚定不移地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以公正执法名世。
关键词
赵绰
隋文帝
杨坚
唐太宗
隋炀帝杨广
诸司
大理少卿
资
荫
奏闻
拂衣
原文传递
戴胄依法不依言
6
作者
缪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2-42,共1页
戴胄依法不依言缪军唐贞观元年(公年627年)九月,朝廷大规模地选拔人才,要各地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进京考核,量才录用、授职。当时,父辈、祖辈为国家建有功勋,或担任高官。有名望者,其子孙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此谓之曰“资荫”。...
戴胄依法不依言缪军唐贞观元年(公年627年)九月,朝廷大规模地选拔人才,要各地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进京考核,量才录用、授职。当时,父辈、祖辈为国家建有功勋,或担任高官。有名望者,其子孙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此谓之曰“资荫”。于是,有些人假冒资荫,企图骗取官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
荫
江苏省
如东县
大理寺
“人治”
现代意义
史料来源
法治
具有法律效力
成文法
原文传递
题名
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永兴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87-96,共10页
文摘
这篇札记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斯一一三号文书,指出户籍中户主姓名冠以“兵”者为兵户,身份低下。户主姓名冠以“大府吏”者,其人为职吏,其户为吏户;冠以“散”者,其人为散吏,其户亦为吏户。吏户的身份亦较低下。兵户、吏户都是役户。第二部分论述西魏大统十三年籍(斯六一三背)反映苏绰的打破门资的政治经济思想。第三部分分析考证包括三个断片的残文书,应拟名为:唐开元十六年北庭都护勾帐草。
关键词
兵裴晟
大府吏随嵩
散唐黄
资
荫
白直课
货便
残钱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苏绰的政治思想
被引量:
1
2
作者
张先昌
出处
《殷都学刊》
1987年第2期31-37,共7页
文摘
苏绰(公元498—546年),字令绰,武功(今陕西武功县)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西魏大统六年(535年),宇文泰任命他为行台郎中,历任著作佐郎、大行台左丞、大行台度支尚书、著作、司农卿等职,向宇文泰提出了一套“革易时政,务弘强国富民之道”的政治主张,这就是著名的“六条诏书”。苏绰的六条诏书,是西魏、北周的治国方针和一系列改革的总根据,对后代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要论述的苏绰的政治思想,就集中地反映在他的六条诏书中。
关键词
苏绰
仁政
政治思想
地主阶级
选官思想
六条诏书
资
荫
吏治
行台
宇文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道学话语的实践之维--就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而谈
被引量:
1
3
作者
方旭东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7,共5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儒学话语的形成与结构”(批准号:04CZX008)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通过考察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揭示道学的实践之维。文章依次分析了程颢、程颐、吕大临和杨时对科举取士的议论,指出:程颢提案的要点在于以学校代替科举,与王安石的三舍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程颐集中揭露现行制度的弊端,其言辞对宋英宗不无触动;吕大临对选举制度曾有系统构想,具体做法既吸收了程颢、胡瑗等观点,同时对现实做了一定妥协;杨时总结了熙宁科举改革的得失,认识到三舍法的不足,对前科举考试的资荫为官方式给予了肯定。二程及其门下在选举取士问题上的议论,既有对现实制度的激烈批评,也有参酌古今而做的制度设计,由此可见道学之为实践智慧的品格。
关键词
道学
科举取士
复古
三舍法
资
荫
分类号
B244.6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太宗君臣论治国理政
4
作者
张国刚
出处
《月读》
2017年第12期35-36,共2页
文摘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1),擢为大理少卿(2)。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3),敕令自首,不首者死。(4)未几,有诈冒事觉者^(5),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6)。"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7)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
关键词
兵部郎中
公直
唐太宗
大理少卿
资
荫
忠清
觉者
不首
法者
涌泉
分类号
K242.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赵绰:法不附权 法不挟私
5
作者
宋志坚
出处
《海峡通讯》
2018年第2期62-63,共2页
文摘
杨坚以隋代周称帝后,接连提拔清正刚直的赵绰,但认定“律者天下之大信”的赵绰,哪怕面对杨坚本身对于法律的冒犯,也坚定不移地维护法律的尊严,从而以公正执法名世。
关键词
赵绰
隋文帝
杨坚
唐太宗
隋炀帝杨广
诸司
大理少卿
资
荫
奏闻
拂衣
分类号
D920.0 [政治法律—法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戴胄依法不依言
6
作者
缪军
机构
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2-42,共1页
文摘
戴胄依法不依言缪军唐贞观元年(公年627年)九月,朝廷大规模地选拔人才,要各地推荐德才兼备的人进京考核,量才录用、授职。当时,父辈、祖辈为国家建有功勋,或担任高官。有名望者,其子孙可以享受一些优待,此谓之曰“资荫”。于是,有些人假冒资荫,企图骗取官职...
关键词
资
荫
江苏省
如东县
大理寺
“人治”
现代意义
史料来源
法治
具有法律效力
成文法
分类号
K8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读敦煌吐鲁番文书札记
王永兴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
原文传递
2
论苏绰的政治思想
张先昌
《殷都学刊》
1987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道学话语的实践之维--就二程及其门下的科举改革论而谈
方旭东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唐太宗君臣论治国理政
张国刚
《月读》
2017
0
原文传递
5
赵绰:法不附权 法不挟私
宋志坚
《海峡通讯》
2018
0
原文传递
6
戴胄依法不依言
缪军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1996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