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的经济哲学建构及其与经济科学的一般差异
1
作者 牛子牛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2-41,共10页
为了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内涵,首先需要澄清“经济哲学”与“经济科学”乃至一般社会科学的差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于社会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时代,它延续了康德为现代哲学制订的任务,即为科学及其对象“... 为了澄清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哲学内涵,首先需要澄清“经济哲学”与“经济科学”乃至一般社会科学的差异。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完成于社会科学从哲学母体中分化出来的时代,它延续了康德为现代哲学制订的任务,即为科学及其对象“澄清前提、划定界限”。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下,现代经济科学的对象及其自身的前提条件统一为“资本”范畴,《资本论》的经济哲学展开为一种“资本的存在论”。这种经济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以资本增殖运动为根据,阐明现代社会各种经济对象的可能性条件乃至“充足理由”。它在哲学史上的独特贡献在于,第一次从一种非人存在者(资本)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种非人的存在论,进而凸显了“资本逻辑”与“人的逻辑”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哲学 政治经济学批判 资本 资本逻辑 资本存在论
原文传递
论《资本论》的哲学根基--兼与张旭、常庆欣商榷 被引量:4
2
作者 雪婷 《当代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50-58,116,共10页
张旭、常庆欣先后在《<资本论>是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驳<资本论>哲学化》和《<资本论>哲学化解读再研究》两篇文章中,通过对《资本论》存在论解读的质疑和批判试图驳斥对《资本论》的哲学化解读。尽管这种驳斥... 张旭、常庆欣先后在《<资本论>是光辉的政治经济学著作——驳<资本论>哲学化》和《<资本论>哲学化解读再研究》两篇文章中,通过对《资本论》存在论解读的质疑和批判试图驳斥对《资本论》的哲学化解读。尽管这种驳斥触及很多紧要的问题,但实质上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从马克思论述相关问题的原初语境出发回应这些驳斥,是澄清《资本论》哲学根基的必由之路。事实将表明:第一,《资本论》是马克思揭露人在“非神圣形象”中自我异化的哲学理论任务的深化和发展;第二,《资本论》所建构的新哲学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这构成《资本论》方法的理论基础;第三,《资本论》正是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因而,《资本论》是一部深度关切现代社会人类生存境遇的哲学著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存在论 唯物史观 政治经济学批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