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贾平凹访谈录──关于《怀念狼》 |
廖增湖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0 |
71
|
|
2
|
本土、文化与阉割美学——评从《废都》到《秦腔》的贾平凹 |
陈晓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7
|
|
3
|
关于小说创作的答问 |
贾平凹
韩鲁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7
|
|
4
|
乡土叙事的终结和开启——贾平凹的《秦腔》预示的新世纪的美学意义 |
陈晓明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6
|
|
5
|
心灵的挣扎——《废都》辨析 |
雷达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58
|
|
6
|
尊灵魂,叹生命——贾平凹、《秦腔》及其写作伦理 |
谢有顺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2
|
|
7
|
关于《秦腔》和乡土文学的对谈 |
贾平凹
郜元宝
|
《上海文学》
北大核心
|
2005 |
49
|
|
8
|
我心目中的小说——贾平凹自述 |
贾平凹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3 |
44
|
|
9
|
贾平凹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 |
贾平凹
黄平
|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48
|
|
10
|
面对今日中国的关怀与忧患──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土门》 |
孟繁华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34
|
|
11
|
论区域文化对当代小说艺术个性形成的影响 |
田中阳
|
《中国文学研究》
|
1993 |
32
|
|
12
|
从《废都》到《白夜》 |
旷新年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9
|
|
13
|
乡土经验与“中国之心”——《秦腔》论 |
吴义勤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9
|
|
14
|
缓慢的流水与惶恐的挽歌——关于贾平凹的《秦腔》 |
刘志荣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1
|
|
15
|
传统暗影中的现代灵魂——贾平凹访谈录 |
李遇春
贾平凹
|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
2003 |
29
|
|
16
|
90年代乡村小说综论 |
段崇轩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8
|
|
17
|
消极写作的典型文本——再评《怀念狼》兼论一种写作模式 |
李建军
|
《南方文坛》
|
2002 |
28
|
|
18
|
莫言小说“写意”散论 |
朱向前
|
《当代作家评论》
|
1986 |
25
|
|
19
|
贾平凹:走向神秘——兼论当代志怪小说 |
樊星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26
|
|
20
|
闲适文化潮批判——从周作人到贾平凹 |
张颐武
|
《文艺争鸣》
CSSCI
|
1993 |
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