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国际传播的三重使命
1
作者 陆小华 《新华文摘》 2024年第16期130-131,共2页
融会认知、贯通领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国际传播在新时代新阶段所肩负的三重使命。在认识上,需要从政治高度、战略层面深刻理解;在实践上,需要把握好三者间的有机联... 融会认知、贯通领会“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中国国际传播在新时代新阶段所肩负的三重使命。在认识上,需要从政治高度、战略层面深刻理解;在实践上,需要把握好三者间的有机联系一体践行;在理论上,需要一体贯通研究阐发,基于三重使命总结经验、指导实践、推进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重 现代文明 文明交流互鉴 战略层面 有机联系 传播 贯通研究 指导实践
原文传递
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及其宝贵启示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其泰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6-136,共11页
新历史考证学在20世纪初独特而优厚的学术文化条件下兴起,取得了卓著成就,于整个20世纪影响至巨。以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为代表,其治史基本特征是实证考察与贯通研究相结合,既注重严密考证,又重视治史观念的更新和指导,因而其... 新历史考证学在20世纪初独特而优厚的学术文化条件下兴起,取得了卓著成就,于整个20世纪影响至巨。以王国维、陈寅恪、陈垣、傅斯年为代表,其治史基本特征是实证考察与贯通研究相结合,既注重严密考证,又重视治史观念的更新和指导,因而其成就远高于乾嘉朴学。至1949年以后,一批原先熟悉考证的学者自觉接受了唯物史观指导,遂使新历史考证学达到新的境界,可以蒙文通、谭其骧等为代表。20世纪新历史考证学的学术路向证明历史观的进步对于史学的创新和发展有根本性意义。同时,此项研究对于正确评价新中国历史学发展道路也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历史考证学 实证考察 贯通研究 唯物史观 新中国史学道路
原文传递
论文艺的贯通意识
3
作者 张啸虎 《江汉论坛》 1988年第3期66-71,共6页
近年来,我在参加古代、近代及现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会中,以及参加讨论当代湖北一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座谈会或对话会中,日益深切感到,纵横贯通,是开拓古典文学研究新局面与提高文艺评论及创作水平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评论者,作家和诗... 近年来,我在参加古代、近代及现代文学的学术研讨会中,以及参加讨论当代湖北一些作家及其作品的座谈会或对话会中,日益深切感到,纵横贯通,是开拓古典文学研究新局面与提高文艺评论及创作水平的重要课题.这就要求研究者,评论者,作家和诗人一以贯之,纵向贯通古今,横向贯通中外.所谓"一以贯之"者,是指贯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要课题 现代文学 文艺评论 古典文学研究 当代作家 古代文学研究 变革意识 贯通研究 审美意识 研究
下载PDF
论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
4
作者 曾茂林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3-25,共3页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性,要求将特定视角下形成的教育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应层次和对应方面的实践理论演绎,形成从"基础理论—中层理论—解题理论"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当前,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存在一定的障碍,... 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条件性,要求将特定视角下形成的教育理论向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对应层次和对应方面的实践理论演绎,形成从"基础理论—中层理论—解题理论"贯通的教育理论体系。当前,教育理论体系的贯通研究存在一定的障碍,其主要来自于社会体制对研究机构的制约、研究机构和发表研究成果的刊物对研究者贯通研究的制约。改变教育理论同行评价机制、利用市场机制中的利益驱动形成松散型贯通研究组织、增办一批贯通研究刊物、增强研究者开展贯通研究的使命等,有助于打破贯通研究的障碍,促使教育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研究 教育理论 教育实践
下载PDF
中国20世纪上半叶的训诂研究
5
作者 宋永培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刘师培、章太炎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训诂研究的杰出代表。接受刘、章的治学方法与研究成果的沾溉,并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汲取西方的学术文化与研究方法的滋养,黄侃、吴承仕、黄节、程树德、刘赜、沈兼士、杨树达等人在现代训诂学领... 刘师培、章太炎是中国20世纪上半叶训诂研究的杰出代表。接受刘、章的治学方法与研究成果的沾溉,并不同程度、不同侧面地汲取西方的学术文化与研究方法的滋养,黄侃、吴承仕、黄节、程树德、刘赜、沈兼士、杨树达等人在现代训诂学领域也多有建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贯通研究 语源意义 形义构造
下载PDF
散曲研究之我见
6
作者 吕斌 《中国韵文学刊》 2008年第1期10-12,共3页
在回顾散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的研究略陈管见。以文献搜集整理为例指出本体研究仍需在细化、深化和系统化等方面进行加强,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贯通研究,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当代性研究对建设和发... 在回顾散曲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当前及今后的研究略陈管见。以文献搜集整理为例指出本体研究仍需在细化、深化和系统化等方面进行加强,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贯通研究,发掘新的学术增长点,开辟新的研究领域。而当代性研究对建设和发展当代新文化有重要意义,也应进入研究视阈,并将成为一个有望取得突破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曲研究 本体研究 多学科贯通研究 当代性研究
下载PDF
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铁群 解丽霞 +1 位作者 谢胜利 邬智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8-61,共4页
在分析研究生“贯通式”培养模式实践的基础上,探讨它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优越性,并揭示这一模式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希望能为当前的研究生教育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 培养资源 就业市场 贯通式”研究生培养模式
下载PDF
关于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文化建设研究的思考
8
作者 牛利坡 《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7,共5页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历史起点,审视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争取“人心”、凝聚“共识”看作文化工作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文化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主流。... 站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的历史起点,审视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文化建设,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双重意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将争取“人心”、凝聚“共识”看作文化工作的最高目标,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文化也逐渐成为中国文化建设的主流。当前深化中国共产党与百年中国文化建设研究,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注重做好历史贯通性研究,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百年中国文化建设道路的历史贯通中汲取进一步前行的智慧和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百年中国文化建设 历史贯通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