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课程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贯通型人才培养?——基于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红雨
孙雨晴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13-321,共9页
分析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的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发现课程师资方面已初步形成贯通式培养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方面以“知识–能力–价值”三维整合为中心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贯通式设计;课程内容方面循序渐进,以螺旋式深化为主要手...
分析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的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发现课程师资方面已初步形成贯通式培养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方面以“知识–能力–价值”三维整合为中心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贯通式设计;课程内容方面循序渐进,以螺旋式深化为主要手段进行课程内容的提升;课程考核逐步完善,考核方式相通、考核方法多样;课程结构则以个性选修课程为调节元素,实现本–硕课程的灵活衔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硕同步开课教师比例较小,贯通效果仍待加强;培养目标指导性弱化,课程目标贯通性不彰;部分硕士课程内容本科化,课程内容高阶性特征不明显;课程考核无法有效匹配教育层次;本–硕课程结构相对独立,互联互通性差。提出了优化师资配比、明确培养目标、延伸课程内容、分层化课程考核、贯通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贯通
本–硕
贯通
贯通
型
人才培养
培养
方案
课程大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课程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贯通型人才培养?——基于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分析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红雨
孙雨晴
机构
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313-321,共9页
基金
教育部高教司委托课题(20200302)。
文摘
分析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的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发现课程师资方面已初步形成贯通式培养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方面以“知识–能力–价值”三维整合为中心实现了人才培养目标的贯通式设计;课程内容方面循序渐进,以螺旋式深化为主要手段进行课程内容的提升;课程考核逐步完善,考核方式相通、考核方法多样;课程结构则以个性选修课程为调节元素,实现本–硕课程的灵活衔接。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硕同步开课教师比例较小,贯通效果仍待加强;培养目标指导性弱化,课程目标贯通性不彰;部分硕士课程内容本科化,课程内容高阶性特征不明显;课程考核无法有效匹配教育层次;本–硕课程结构相对独立,互联互通性差。提出了优化师资配比、明确培养目标、延伸课程内容、分层化课程考核、贯通课程结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课程
贯通
本–硕
贯通
贯通
型
人才培养
培养
方案
课程大纲
Keywords
curriculum integration
undergraduate-postgraduate integration
integrated cultivation of talent
cultivation program
curriculum outline
分类号
G643.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课程视域下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贯通型人才培养?——基于天津大学工程类专业本–硕培养方案及课程大纲分析
王红雨
孙雨晴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