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魏珍珍 方晓艳 +2 位作者 王灿 苗明三 贾佼佼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6-402,共7页
目的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败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 目的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败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灌胃体积为2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末次给药后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观察并测定脑梗死面积百分比;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核因子(NF)-κBp65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脑梗死面积百分比、ICAM-1、IL-6、IL-1β、TNF-α、Bax、Bcl-2、Caspase-3水平以及NGF、NF-κBp65免疫阳性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1)。与模型组比较,败酱总黄酮各剂量组的大鼠脑组织ICAM-1、IL-6、IL-1β、Bax、Caspase-3含量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5,P <0.01),Bcl-2含量水平及NGF免疫阳性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1);败酱总黄酮高、中剂量组的大鼠脑梗死面积百分比、TNF-α含量水平及NF-κBp65免疫阳性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 <0.05,P <0.01)。结论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以减少脑梗死面积,保护脑组织免受炎症因子的损伤,增加神经细胞营养因子保护神经元,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激活脑细胞自我保护,减少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营养因子 炎症因子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自由基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方晓艳 魏珍珍 +2 位作者 苗明三 王灿 贾佼佼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败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 目的观察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将9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20 mg·kg^(-1)),脑络通组(500 mg·kg^(-1)),败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200,100,50 mg·kg^(-1))。灌胃体积为20 mL·kg^(-1),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7 d。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在模型制备前7 d给大鼠服用药物,连续7 d灌胃给药。再灌注22 h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测定脑组织中ATP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HE染色观察脑部海马区及皮质区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显著升高,Na^(+)-K^(+)-ATP酶和Mg^(2+)-ATP酶活力均显著降低,脑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含量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败酱总黄酮各剂量组可以显著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脑组织中SOD、ATP酶水平,降低MDA水平(P<0.01或P<0.05),改善脑组织中海马、皮质区的病理损伤。结论败酱总黄酮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可改善氧化应激水平,改善大脑皮质及海马区的病变情况,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自由基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脑缺血再灌注 能量代谢 自由基损伤 ATP酶
原文传递
基于PKC/ERK通路探讨败酱总黄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大鼠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3
作者 扎西吉 张赟 +1 位作者 马凤美 王正岭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6-794,共9页
目的:探究败酱总黄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屈菜红碱组(5 mg/kg)、败酱总黄酮低剂量组(50 mg/kg)、败酱总黄酮... 目的:探究败酱总黄酮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72只新生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白屈菜红碱组(5 mg/kg)、败酱总黄酮低剂量组(50 mg/kg)、败酱总黄酮高剂量组(100 mg/kg)、败酱总黄酮+白屈菜红碱组(100 mg/kg败酱总黄酮+5 mg/kg白屈菜红碱),每组12只。采用结扎右颈总动脉和低氧处理2.5 h的方法构建HIE模型。白屈菜红碱组大鼠腹腔注射白屈菜红碱,败酱总黄酮各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的败酱总黄酮,败酱总黄酮+白屈菜红碱组大鼠在灌胃败酱总黄酮的同时腹腔注射白屈菜红碱,1次/d,连续给药7 d。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大鼠神经功能;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HE)染色观察脑组织海马区病理学变化;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d T-mediated d 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神经特异核蛋白(neuronal nuclei antigen,Neu N)荧光双染观察海马神经元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通路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采用氧-葡萄糖剥夺/再灌注(oxygen-glucose deprivation/reperfusion,OGD/R)构建细胞模型,进行CCK-8实验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测定,以分析败酱总黄酮对原代海马神经元的神经保护作用,并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现象,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NeuN+TUNEL+细胞数、脑组织Bax及Caspase-3表达显著增加,Bcl-2表达、p-PKC/PKC、p-ERK1/2/ERK1/2的比值显著降低(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肿胀、数量减少;与模型组相比,败酱总黄酮低、高剂量组神经功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NeuN+TUNEL+细胞数、脑组织Bax及Caspase-3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p-PKC/PKC、p-ERK1/2/E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元凋亡 蛋白激酶C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下载PDF
白花败酱总黄酮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王莉萍 李武 +2 位作者 胡奕军 詹瑾 官炜 《江西医药》 CAS 2015年第9期957-958,967,共3页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总黄酮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取小鼠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0、20、40mg/kg白花败酱总黄酮组。给药12d;小鼠拉颈椎脱臼处死,取心、脑、肝等组织,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 目的研究白花败酱总黄酮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取小鼠32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10.0、20、40mg/kg白花败酱总黄酮组。给药12d;小鼠拉颈椎脱臼处死,取心、脑、肝等组织,检测心、脑、肝等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丙二醛的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结果白花败酱总黄酮能显著升高小鼠心、脑、肝等组织中的SOD活性和TAOC含量;显著降低心、脑、肝等组织中MDA含量。结论白花败酱总黄酮具有明显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总黄酮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