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
被引量:
26
1
作者
朱瑞熙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43,共15页
宋元时期的时文,是专供贡举和学校考试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文体。时文在宋代屡经变化,最后定型为十个段落的体式,类似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最初,时文使用于贡举"三题"之一的"论",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贡举改革后,扩大使用...
宋元时期的时文,是专供贡举和学校考试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文体。时文在宋代屡经变化,最后定型为十个段落的体式,类似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最初,时文使用于贡举"三题"之一的"论",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贡举改革后,扩大使用到经义。后来又推广到医学考试的脉义和假令论方义。于是经义和论、脉义、假令论方义等都开始使用这种特定的时文文体。时文的文体,宋初使用弹骈文,仁宗嘉祐前流行险怪奇僻之体,从嘉祐开始推广古散文体。南宋前、中期,学者讲求文章的章法、句法等,评点之学兴起,散文写作技巧日趋严密,终于形成了一种近似明清时期八股文的新文体——十段文。一、北宋的时文八股文是糅合散文的章法,骈文的排偶和近体诗的格律而构成的"三合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股文
王安石
经义
散文体
贡举
制
破题
近体诗
历史研究
新文体
明清时期
原文传递
日本科举制的兴亡
被引量:
19
2
作者
吴光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1,共7页
古代日本积极模仿唐朝的科举制,选择性地施行了考试选拔的贡举制,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但是,随着贡举制的贵族化与高等教育的私家化,贡举制也蜕化为一种"科名世袭制",逐渐走向消亡。到了日本封建体...
古代日本积极模仿唐朝的科举制,选择性地施行了考试选拔的贡举制,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但是,随着贡举制的贵族化与高等教育的私家化,贡举制也蜕化为一种"科名世袭制",逐渐走向消亡。到了日本封建体制趋于成熟的江户时代,日本没有施行大量选拔人才的科举制,而是提出倡导学问、普及教育、推动出版的文教政策,从而为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打下了一个连续性的思想与文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制
日本
贡举
制
文教政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工安石的贡举改革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希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8-79,共12页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在推行理财、整军等一系列新法的同时,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研究这一改革,对于研究王安石变法和中国科举制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会有某些借鉴作用...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在推行理财、整军等一系列新法的同时,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研究这一改革,对于研究王安石变法和中国科举制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会有某些借鉴作用。本文拟仅对王安石在贡举方面的改革进行初步考察,至于有关武举、制举以及学校教育的改革,将另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贡举
制
诸科
熙宁
经术
宋神宗
明经
科举
制
度
司马光
通经致用
原文传递
谈宋代神童举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采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8-31,共4页
宋代在贡举中设置神童举(又叫童子举),经考试得官或赐出身者,称神童。这一科制的设立,为宋代士子提供了一条入仕的捷径。于是人们“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它对宋朝一代的教育,尤其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神...
宋代在贡举中设置神童举(又叫童子举),经考试得官或赐出身者,称神童。这一科制的设立,为宋代士子提供了一条入仕的捷径。于是人们“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它对宋朝一代的教育,尤其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神童举是宋代贡举中非常选科之一。它规定;凡十五岁以下儿童(唐朝规定,凡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十通者予官,通七者与出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童举
文献通考
贡举
制
宋会要辑稿
国子监
五经
孝经
论语
科举
统治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举制与日本奈良平安期贡举制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向洁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中国考试制度中最重要的科举制度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其中,日本在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充分地利用科举制来建立和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由于受到政治体制与历史条件的制约,日本的科举制度并...
中国考试制度中最重要的科举制度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其中,日本在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充分地利用科举制来建立和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由于受到政治体制与历史条件的制约,日本的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公平竞争、选拔人才的功能。七至八世纪期间日本实行的贡举制,就体现出与唐朝科举制的极大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制
贡举
制
荫位
制
贵族阶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儒学复兴思潮影响下的北宋中期贡举改革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复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8-33,共6页
与唐代相比,北宋前期(太祖、太宗、真宗)的贡举取士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制度趋于完备。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儒学复兴思潮高涨,贡举制度受到影响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予以充分重视。一北宋前期,贡举取士制度较之前代的发展主要...
与唐代相比,北宋前期(太祖、太宗、真宗)的贡举取士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制度趋于完备。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儒学复兴思潮高涨,贡举制度受到影响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予以充分重视。一北宋前期,贡举取士制度较之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取士名额增多。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开始,取士骤增。真宗咸平三年(1000),取士竟达1800余人,其中进士一科就有530多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表现
三个方面
儒学复兴
北宋中期
行实
重要意义
北宋前期
具体措施
贡举
制
诗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宋朝贡举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文元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年第4期49-55,共7页
我国的科举制度,至宋朝而大备、而一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央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宋朝统治者在军权、政权和财权集中的同时,又对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加强控制,科举制度的发展,便是它的一个侧面反映。
关键词
科举
制
度
贡举
制
王安石
知
贡举
统治者
君主专
制
制
度
殿试
欧阳修
士大夫
特奏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贡举制的演变到科举制的产生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瑞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2-66,33,共6页
一、贡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是阶级产生后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是整个国家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镇压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官”来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
一、贡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是阶级产生后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是整个国家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镇压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官”来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此,历代统治阶级自然要重视官吏的选用,作为他们忠实的奴才,得心应手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举
制
阶级产生
国家统治
被剥削
科举考试
进士科
官僚机构
秀才科
乡举里选
举孝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科举制与日本贡举制之比较
被引量:
1
9
作者
向德富
杨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选官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自公元630年开始派遣遣唐使以来,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之后,积极仿效中国,颁布一系列法典,积极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选官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自公元630年开始派遣遣唐使以来,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之后,积极仿效中国,颁布一系列法典,积极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与唐制基本相同的贡举制。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这种选官制度对中国现在的公务员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
贡举
制
启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秀才科方略策小考
10
作者
伊泽美绪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古代日本所举行的贡举考试科目中最为隆盛的是秀才科。日本秀才科被设定为文学之科,其考试试题方略策的特征为考察美文与博学。虽然据研究者的推测,日本的方略策与唐代方略策是不同的,但其特征的形成与初唐时期时务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时...
古代日本所举行的贡举考试科目中最为隆盛的是秀才科。日本秀才科被设定为文学之科,其考试试题方略策的特征为考察美文与博学。虽然据研究者的推测,日本的方略策与唐代方略策是不同的,但其特征的形成与初唐时期时务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时务策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贡举
制
秀才科
方略策
唐代策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嘉祐二年省试名次辨正
11
作者
陈锴
《中国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54,共17页
关于苏轼嘉祐二年省试的名次,后人有多种说法。通过考察苏轼本人及其他宋人的有关表述、嘉祐二年省试的考试内容和考校程序,可知他所获名次确为第二。今人误解苏轼省试名次的原因,在于对庆历至嘉祐年间贡举制度的变迁状况了解不深,从而...
关于苏轼嘉祐二年省试的名次,后人有多种说法。通过考察苏轼本人及其他宋人的有关表述、嘉祐二年省试的考试内容和考校程序,可知他所获名次确为第二。今人误解苏轼省试名次的原因,在于对庆历至嘉祐年间贡举制度的变迁状况了解不深,从而在文化语境变迁后对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相关书写产生误读。该墓志铭所书苏轼省试中“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是指“说书举”考试而非墨义,此成绩直接影响到他“殿试中乙科”。这种关联关系,是苏辙在墓志铭中作出相关表述的根本原委,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突显苏轼经学成就的意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嘉祐二年
省试
说书举
至和
贡举
条
制
原文传递
题名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
被引量:
26
1
作者
朱瑞熙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9-43,共15页
文摘
宋元时期的时文,是专供贡举和学校考试使用的一种特定的文体。时文在宋代屡经变化,最后定型为十个段落的体式,类似明清时期的八股文。最初,时文使用于贡举"三题"之一的"论",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贡举改革后,扩大使用到经义。后来又推广到医学考试的脉义和假令论方义。于是经义和论、脉义、假令论方义等都开始使用这种特定的时文文体。时文的文体,宋初使用弹骈文,仁宗嘉祐前流行险怪奇僻之体,从嘉祐开始推广古散文体。南宋前、中期,学者讲求文章的章法、句法等,评点之学兴起,散文写作技巧日趋严密,终于形成了一种近似明清时期八股文的新文体——十段文。一、北宋的时文八股文是糅合散文的章法,骈文的排偶和近体诗的格律而构成的"三合一"
关键词
八股文
王安石
经义
散文体
贡举
制
破题
近体诗
历史研究
新文体
明清时期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日本科举制的兴亡
被引量:
19
2
作者
吴光辉
机构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41,共7页
文摘
古代日本积极模仿唐朝的科举制,选择性地施行了考试选拔的贡举制,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封建体制。但是,随着贡举制的贵族化与高等教育的私家化,贡举制也蜕化为一种"科名世袭制",逐渐走向消亡。到了日本封建体制趋于成熟的江户时代,日本没有施行大量选拔人才的科举制,而是提出倡导学问、普及教育、推动出版的文教政策,从而为日本高等教育近代化打下了一个连续性的思想与文化基础。
关键词
科举
制
日本
贡举
制
文教政策
Keywords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Japan, Gongju Examination System,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policy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G519 [历史地理—世界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工安石的贡举改革
被引量:
8
3
作者
张希清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4期68-79,共12页
文摘
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在推行理财、整军等一系列新法的同时,对科举制度也进行了一些改革。研究这一改革,对于研究王安石变法和中国科举制度史都具有重要意义,甚至对于我们今天所进行的各项改革和四个现代化的建设,也会有某些借鉴作用。本文拟仅对王安石在贡举方面的改革进行初步考察,至于有关武举、制举以及学校教育的改革,将另行探讨。
关键词
王安石变法
贡举
制
诸科
熙宁
经术
宋神宗
明经
科举
制
度
司马光
通经致用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谈宋代神童举
被引量:
4
4
作者
宋采义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28-31,共4页
文摘
宋代在贡举中设置神童举(又叫童子举),经考试得官或赐出身者,称神童。这一科制的设立,为宋代士子提供了一条入仕的捷径。于是人们“苦其子弟”,“次教之五经”,争作神童之风大兴,它对宋朝一代的教育,尤其小学教育,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神童举是宋代贡举中非常选科之一。它规定;凡十五岁以下儿童(唐朝规定,凡十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每卷诵十通者予官,通七者与出身)。
关键词
神童举
文献通考
贡举
制
宋会要辑稿
国子监
五经
孝经
论语
科举
统治者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举制与日本奈良平安期贡举制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
3
5
作者
向洁
机构
长沙大学外语系
出处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9-52,共4页
文摘
中国考试制度中最重要的科举制度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东亚和世界文明进程,其中,日本在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充分地利用科举制来建立和巩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但是,由于受到政治体制与历史条件的制约,日本的科举制度并没有真正地发挥出公平竞争、选拔人才的功能。七至八世纪期间日本实行的贡举制,就体现出与唐朝科举制的极大差别。
关键词
科举
制
贡举
制
荫位
制
贵族阶级
分类号
D69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儒学复兴思潮影响下的北宋中期贡举改革
被引量:
2
6
作者
刘复生
机构
四川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8-33,共6页
文摘
与唐代相比,北宋前期(太祖、太宗、真宗)的贡举取士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制度趋于完备。北宋中期(仁宗、英宗、神宗),儒学复兴思潮高涨,贡举制度受到影响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值得予以充分重视。一北宋前期,贡举取士制度较之前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取士名额增多。唐代进士及第,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宋太宗开始,取士骤增。真宗咸平三年(1000),取士竟达1800余人,其中进士一科就有530多名。
关键词
主要表现
三个方面
儒学复兴
北宋中期
行实
重要意义
北宋前期
具体措施
贡举
制
诗赋
分类号
K0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宋朝贡举制度的发展
被引量:
1
7
作者
文元珏
出处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年第4期49-55,共7页
文摘
我国的科举制度,至宋朝而大备、而一变。这种发展变化,是为了适应当时中央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强化的需要而产生的。宋朝统治者在军权、政权和财权集中的同时,又对文化、思想、教育等领域加强控制,科举制度的发展,便是它的一个侧面反映。
关键词
科举
制
度
贡举
制
王安石
知
贡举
统治者
君主专
制
制
度
殿试
欧阳修
士大夫
特奏名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贡举制的演变到科举制的产生
被引量:
1
8
作者
张瑞昌
出处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2期62-66,33,共6页
文摘
一、贡举制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古代的官僚机构,是阶级产生后社会等级制度的反映,是整个国家统治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镇压被剥削、被压迫阶级的工具。国家的一切活动,都必须通过“官”来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利益。为此,历代统治阶级自然要重视官吏的选用,作为他们忠实的奴才,得心应手的工具。
关键词
贡举
制
阶级产生
国家统治
被剥削
科举考试
进士科
官僚机构
秀才科
乡举里选
举孝廉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科举制与日本贡举制之比较
被引量:
1
9
作者
向德富
杨涛
机构
长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15-116,共2页
文摘
科举制度作为我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选官制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及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日本自公元630年开始派遣遣唐使以来,积极吸收中国文化,在"大化改新"之后,积极仿效中国,颁布一系列法典,积极引进中国的律令制度,实行了与唐制基本相同的贡举制。比较分析中、日两国这种选官制度对中国现在的公务员制度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科举
贡举
制
启示
Keywords
imperical examination system
Gongju system
enlightenment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K313.0 [历史地理—中国史]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秀才科方略策小考
10
作者
伊泽美绪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教资料》
2010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文摘
古代日本所举行的贡举考试科目中最为隆盛的是秀才科。日本秀才科被设定为文学之科,其考试试题方略策的特征为考察美文与博学。虽然据研究者的推测,日本的方略策与唐代方略策是不同的,但其特征的形成与初唐时期时务策的影响,以及日本时务策的存在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否认的。
关键词
日本
贡举
制
秀才科
方略策
唐代策文
分类号
K31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嘉祐二年省试名次辨正
11
作者
陈锴
机构
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国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8-154,共17页
文摘
关于苏轼嘉祐二年省试的名次,后人有多种说法。通过考察苏轼本人及其他宋人的有关表述、嘉祐二年省试的考试内容和考校程序,可知他所获名次确为第二。今人误解苏轼省试名次的原因,在于对庆历至嘉祐年间贡举制度的变迁状况了解不深,从而在文化语境变迁后对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的相关书写产生误读。该墓志铭所书苏轼省试中“复以《春秋》对义,居第一”,是指“说书举”考试而非墨义,此成绩直接影响到他“殿试中乙科”。这种关联关系,是苏辙在墓志铭中作出相关表述的根本原委,也在一定程度上服务于突显苏轼经学成就的意旨。
关键词
苏轼
嘉祐二年
省试
说书举
至和
贡举
条
制
分类号
K244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宋元的时文——八股文的雏形
朱瑞熙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6
原文传递
2
日本科举制的兴亡
吴光辉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工安石的贡举改革
张希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
8
原文传递
4
谈宋代神童举
宋采义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科举制与日本奈良平安期贡举制之比较研究
向洁
《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7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儒学复兴思潮影响下的北宋中期贡举改革
刘复生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论宋朝贡举制度的发展
文元珏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98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贡举制的演变到科举制的产生
张瑞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科举制与日本贡举制之比较
向德富
杨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日本秀才科方略策小考
伊泽美绪
《文教资料》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苏轼嘉祐二年省试名次辨正
陈锴
《中国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