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高度近视眼底改变与年龄和近视度数变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5
- 1
-
-
作者
石一宁
方严
-
机构
陕西省人民医院眼科
-
出处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37-141,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科技厅科技研究发展项目(2008B086)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研究发展项目(2009K17-02)
陕西省科技厅科技研究发展项目(2004K16-G11)
-
文摘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的豹纹状眼底改变及其与近视度数和年龄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对近10年354例不同年龄、不同近视度数的高度近视眼患者按年龄、近视度数、超声及眼底形态进行观察,并分组记录。结果①眼底变化:13.6%无眼底变化,8.8%局部改变,33.3%和44.4%分别为豹纹改变和弥漫性病理改变;不同年龄组分析,20岁组眼底无改变占44.8%,20~40岁组豹纹状眼底占46.1%,40岁以上的弥漫性病理改变超出50%;不同近视度数组分析,-6~-10D组眼底改变呈多样化,阴性改变占28.1%,弥漫性病理改变占33.3%,-10~-15D组眼底主要为豹纹状眼底39.1%和弥漫性病理改变48.3%,-15D以上组混合改变占70.8%。②从A超结果分析,眼轴在25mm时眼底无改变40.5%和豹纹状眼底18.9%,弥漫性病理改变27%,27mm时豹纹状眼底占51.9%,>27mm时弥漫性病理改变比例逐渐增加从53.4%到73.9%;从B超结果分析,阴性改变(61.10%)与25mm组基本相同,均匀扩张改变(58.90%)与25~27mm组对应,葡萄肿改变(70.20%)与27mm以上眼轴组对应。结论高度近视视网膜退行性病变早期(20岁后青春期、眼球扩张初期、豹纹状眼底改变)阶段介入医源性干预可能作为高度近视黄斑病变的预防策略。
-
关键词
高度近视
眼轴
豹纹状改变
病理性近视
后巩膜葡萄肿
-
Keywords
high myopia
eye axis
tessellation pathologic change
pathological myopia
posterior scleral staphyloma
-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R774.1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
-
题名豹纹状眼底改变研究进展
- 2
-
-
作者
延艳妮
魏文斌
-
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内肿瘤诊治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国际眼科纵览》
2017年第6期367-371,共5页
-
基金
北京市医院管理局“登峰”人才培养计划(DFL201502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0891)
+2 种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7151003)
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计划(2014-2-003)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项目(首发2016-1-2051)
-
文摘
豹纹状眼底改变指在除盘周区域外的眼底后极部透见脉络膜大血管。其原因可能为视网膜色素上皮透见性增加、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萎缩、脉络膜大血管间色素沉积等。豹纹状眼底改变程度与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呈显著负相关,通过观察豹纹状眼底的改变程度可估计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此外,豹纹状眼底改变与高度近视眼底病变、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疾病相关,其为这些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依据。
-
关键词
豹纹状眼底改变
脉络膜厚度
-
Keywords
fundus tessellation
ehoroidal thiekness
-
分类号
R714.246
[医药卫生—妇产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