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对时空中的永恒沉思——《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意识 被引量:8
1
作者 金琼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39-44,共6页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种高度丰富的想象和纯洁无暇的天真的结合,在以后的任何妇女身上也不会找到。”《呼啸山庄》中的邪恶“令人吃惊”,因为“它是纯粹的邪恶,绝对... 英国十九世纪著名小说家兼诗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是“独一无二的”,因为“这种高度丰富的想象和纯洁无暇的天真的结合,在以后的任何妇女身上也不会找到。”《呼啸山庄》中的邪恶“令人吃惊”,因为“它是纯粹的邪恶,绝对没有任何肉欲的痕迹。激情是无拘无束的,但它不是肉体的。”在小说中,原始的活力与热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意识 小说家 呼啸山庄 爱情 历史与现实 女作家 现实生活 希刺克利夫
下载PDF
一个不可多得的寓言——《矮凳桥风情》试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孟悦 《当代作家评论》 1987年第6期24-28,共5页
林斤澜的小说总是自成一世界,自成一不可摹拟、难以界定的世界。这世界游离于我们日常经验的边缘,似有情亦似无情,可理喻又不可深究,望似清晰实则暧昧,仿佛不动声色地表明或掩盖什么。是淡泊?是超脱?抑或游戏?我宁愿认为,一个饱领大半... 林斤澜的小说总是自成一世界,自成一不可摹拟、难以界定的世界。这世界游离于我们日常经验的边缘,似有情亦似无情,可理喻又不可深究,望似清晰实则暧昧,仿佛不动声色地表明或掩盖什么。是淡泊?是超脱?抑或游戏?我宁愿认为,一个饱领大半生社会沧桑的作家,一个在时代变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寓言 日常经验 情节结构 时空意 叙述方式 小说 自成 作家 社会生活形态
下载PDF
汉魏六朝诗歌中的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 被引量:4
3
作者 郭建勋 仲瑶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79-84,共6页
"美人—佳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并具有某种原型意象的特性。从屈原楚辞开始,美人意象总是与政治托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美人意象内涵继承与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时代政治与社会思潮对此类诗歌的影响。... "美人—佳人"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最常见的意象之一,并具有某种原型意象的特性。从屈原楚辞开始,美人意象总是与政治托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美人意象内涵继承与演变的分析,可以看出时代政治与社会思潮对此类诗歌的影响。本文试从原始文本出发,探讨汉魏六朝美人意象与政治托寓性之关系,以及本身象喻性的不断淡化,并逐步走向现实化、世俗化这一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草美人传统 世俗化
下载PDF
德国的巴洛克自然诗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润芳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26-133,共8页
本文意在说明德国巴洛克自然诗的艺术风貌。观点有三 :其一 ,德国 17世纪的巴洛克诗歌有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是对人文主义的否定 ,而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其二 ,巴洛克诗歌有两方面的美学追求 :象喻性和形式美 ,后者包括严谨的格律和声... 本文意在说明德国巴洛克自然诗的艺术风貌。观点有三 :其一 ,德国 17世纪的巴洛克诗歌有自己的特殊性 ,它不是对人文主义的否定 ,而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其二 ,巴洛克诗歌有两方面的美学追求 :象喻性和形式美 ,后者包括严谨的格律和声色藻绘。其三 ,巴洛克自然诗还不是真正的自然诗 ,因为自然还没有成为审美对象。但在 17世纪中叶以后 ,象喻的布景式自然渐向真实的自然转化 ,自然开始从喻体走向一个自在的审美客体 ,这就兆示着 18世纪的启蒙自然诗、即真正的自然诗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 巴洛克 自然诗 人文主义 美学思想 形式美 艺术风格
原文传递
侗族文化哲学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世珊 杨昌嗣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19,共11页
侗族的文化哲学是侗族社会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哲学。 一、文化哲学与侗族文化 1.文化哲学的概念 对文化哲学概念的界定,牵涉到文化这个概念。而文化,这是一个意蕴十... 侗族的文化哲学是侗族社会特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文化哲学。 一、文化哲学与侗族文化 1.文化哲学的概念 对文化哲学概念的界定,牵涉到文化这个概念。而文化,这是一个意蕴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皆是广义的文化。可以说指的是主体的全部社会和历史的活力的综合,是人类所创造的一切(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文化)文化的综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文化 文化哲学 传统思维方式 民族 侗款 哲学意识 哲学思想 文化现
原文传递
情蕴深厚 格调清扬─—韦庄词析论 被引量:3
6
作者 韦玲娜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S1期199-201,共3页
韦庄在词坛上与温庭筠齐名,但其词却能于花间派的浓艳雕琢之外,别开疏淡清扬之风。韦词情蕴深厚、寄托深远、写人常用双性结合法,故其词的题材虽是传统的,但它们所蕴含的内在情思较之前人却是大大地丰富了。
关键词 韦庄 内容 风格 结合法 情蕴
下载PDF
论丘处机山水诗的象喻性 被引量:3
7
作者 徐翠先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4-147,共4页
关键词 丘处机 山水诗 修炼 艺术风格 文化内涵
原文传递
《人·鬼·情》——一个女人的困境
8
作者 戴锦华 《电影》 2022年第8期66-81,共16页
女性的主题一个女性的主题似乎首先是一个关于沉默的主题,它们始终是象喻性的:那是“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个被囚禁的、被迫沉默的、只有以仇恨之火将她的牢狱变为一片废墟的女人;关于她的一切和她的阐释是罗契斯特(男人)们给出的,她被... 女性的主题一个女性的主题似乎首先是一个关于沉默的主题,它们始终是象喻性的:那是“阁楼上的疯女人”,一个被囚禁的、被迫沉默的、只有以仇恨之火将她的牢狱变为一片废墟的女人;关于她的一切和她的阐释是罗契斯特(男人)们给出的,她被命名为疯人,因而永远地被剥夺了话语权与自我陈述的可能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女人 自我陈述 话语权 牢狱
原文传递
侗族传统思维方式探微
9
作者 彭鲁 《民族论坛》 1988年第4期20-24,共5页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林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人口约180万,大都聚居在我国西南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西属云贵高原斜坡,东有绵延300多公里的雪峰山,北有佛顶山、武陵山脉盘亘,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围抱。聚居区随河流... 侗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林中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民族之一,人口约180万,大都聚居在我国西南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西属云贵高原斜坡,东有绵延300多公里的雪峰山,北有佛顶山、武陵山脉盘亘,南有九万大山和越城岭围抱。聚居区随河流纵横,气候温润潮湿,但多高山峡谷,交通十分不便,历史上与外界和汉族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较少,社会生活闭塞,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落后,加以传统文化的影响,使侗族形成了自成一格的,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本文拟对此进行一些微观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方式 传统思维 民族 权利主体 峒蛮 侗族
下载PDF
论中国美学范畴的特征
10
作者 李旭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2-16,共5页
中国美学范畴有其独特性 :从符号形态看 ,具有象喻性 ;从逻辑意旨看 ,具有浑化性 ;从动态演化看 ,具有衍生性 ;从理论旨归看 ,具有功能性。这种“范畴特性”
关键词 中国美学范畴 浑化 衍生 功能
下载PDF
杜甫诗在写实中的象喻性——以《秋兴八首》前三首为例
11
作者 叶嘉莹 《语文学习》 2011年第3期50-52,共3页
我所说的“象喻”.不是西方所说的狭义的“象征”或“寓托”,它是有中国特色的,是把你的精神、感情、志意都结合在里边的一种写作方法。从我们对外物认识的层次来说,有感知、感动和感发这三个层次。
关键词 《秋兴八首》 杜甫诗 写实 征” 中国特色 写作方法
原文传递
建安正始时期咏物诗的艺术特征
12
作者 高淑平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15,共4页
建安正始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险恶促使士人群体自我价值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开始觉醒。诗人突破两汉文学传统,以感物取象、隐喻自我的象喻性方式选择咏物题材,并确立主体诉求化的人本性理念的文学价值观,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咏物诗歌在... 建安正始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险恶促使士人群体自我价值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开始觉醒。诗人突破两汉文学传统,以感物取象、隐喻自我的象喻性方式选择咏物题材,并确立主体诉求化的人本性理念的文学价值观,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咏物诗歌在作家物象审美与抒怀忧郁的交融之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并且对后续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 人本 影响
下载PDF
平民话语与表述真实
13
作者 张建珍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8-89,共2页
关键词 张大民 平民 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典型环境 典型人物 私人空间 生存空间 人文关怀 矛盾冲突
下载PDF
“崇川派”,于当代散文诗坛悄然勃兴
14
作者 王志清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1期24-28,7,共6页
南通,古有“崇川福地”之美誉。这片沃土,东枕黄河,西倚长江,与上海、苏州毗邻,崛生着希望也崛生着诗。特殊的山水灵气,曾经滋养了中国当代诗坛的诗雄们,如卞之琳、沙白、耿林莽、丁芒……而今又滋生出引起当代散文诗界热切关注的散文... 南通,古有“崇川福地”之美誉。这片沃土,东枕黄河,西倚长江,与上海、苏州毗邻,崛生着希望也崛生着诗。特殊的山水灵气,曾经滋养了中国当代诗坛的诗雄们,如卞之琳、沙白、耿林莽、丁芒……而今又滋生出引起当代散文诗界热切关注的散文诗群——崇川派(姑且这么称代)。 艾略特说过:“诚实的批评和敏感的赏鉴,并不注意诗人,而注意诗”(《传统与个人才能》)。“诚实”与“敏感”是批评家们所必具的基本素质,艾略特特别认真地指了出来,生怕因为情感上的偏爱或僧恶而失诸公允。但是,注意着诗人注意着诗人的走向,注意着诗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经历,这对“诚实”而“敏感”地把握诗的作品,岂不是更有些益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散文诗 作品 丁力 中国散文诗 南通 题材 艾略特 苏北沿海
下载PDF
论杜诗中的神话意象
15
作者 殷满堂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7-139,共3页
杜甫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作品不仅因其写实性而具有诗史价值,而且还包含了不少浪漫主义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对远古神话与传说的吸收与运用,杜甫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手法,大量地吸收了古代神话传说,在写实中穿插着象... 杜甫是中国古代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其作品不仅因其写实性而具有诗史价值,而且还包含了不少浪漫主义的元素,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对远古神话与传说的吸收与运用,杜甫通过不同的艺术形式与手法,大量地吸收了古代神话传说,在写实中穿插着象喻性的内容,运用神话传说去曲折地反映现实、批判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诗 神话 传说
下载PDF
建安正始时期咏物诗的象喻性和价值观
16
作者 高淑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4-177,共4页
建安正始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险恶促使了士人群体自我价值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开始觉醒。诗人突破两汉文学传统,以感物取象、隐喻自我的象喻性方式选择咏物题材,并确立主体诉求化的人本性理念的文学价值观,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咏物诗歌... 建安正始时期,社会的动荡与政治的险恶促使了士人群体自我价值意识和生命关怀意识开始觉醒。诗人突破两汉文学传统,以感物取象、隐喻自我的象喻性方式选择咏物题材,并确立主体诉求化的人本性理念的文学价值观,从而使这一时期的咏物诗歌在作家物象审美与抒怀忧郁的交融之中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气息和个性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 人本
下载PDF
杜甫诗中的象喻性探究
17
作者 张永影 《学园》 2017年第30期150-150,153,共2页
本文针对杜甫诗中的象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象喻'的含义,认为'象喻'是外在事物和内在情感之间的联系。详细描述了杜甫诗中的象喻特点。结合这些内容,还分析了杜甫诗词当中所描绘的情感,并且和王维和李商隐的诗句进行对... 本文针对杜甫诗中的象喻性进行研究,分析了'象喻'的含义,认为'象喻'是外在事物和内在情感之间的联系。详细描述了杜甫诗中的象喻特点。结合这些内容,还分析了杜甫诗词当中所描绘的情感,并且和王维和李商隐的诗句进行对比,最终突出杜甫诗中融入意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实 杜甫
原文传递
意象性思维与象喻性文本
18
作者 杨吉华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59,共6页
源于《易》的意象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中国式的感悟性体会与象征性表述的文化心理活动。它开启了中国诗性化思维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创造中,这种思维方式化为诗之兴象的艺术思维方式。由此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系列经典的艺术... 源于《易》的意象性思维,实质上是一种中国式的感悟性体会与象征性表述的文化心理活动。它开启了中国诗性化思维的发展。在文学艺术创造中,这种思维方式化为诗之兴象的艺术思维方式。由此思维方式创造了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系列经典的艺术意象。艺术意象呈现了象喻性文本的审美特征,并使此种类型的文本成为一种见仁见智的文本,也使其阐释的多元性成为一种合理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维 思维 文本
下载PDF
侗族民间建筑的装饰特色及其文脉机制
19
作者 陈智 《华中建筑》 2005年第B07期151-157,共7页
侗民朴素、浪漫的自然观和普同化社会心理产生了侗乡建筑重功利、重自然的装饰风格,而多神崇拜和象喻性思维的知识文化系统,正是这种心理文化系统的显形结构。
关键词 普同化心理 思维 多神崇拜心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