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0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朱超兰
杨培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8-560,共3页
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对豆豉姜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碳酸(1)、β-谷甾醇(2)、β-胡萝卜苷(3)、芒籽香碱(4)、N-甲基六驳碱(5)、六驳碱(6)、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7)和N-顺...
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对豆豉姜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碳酸(1)、β-谷甾醇(2)、β-胡萝卜苷(3)、芒籽香碱(4)、N-甲基六驳碱(5)、六驳碱(6)、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7)和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8)。其中,化合物1、4、7和8为首次从豆豉姜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姜
化学成分
生物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Ⅱ.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陈佳
朱超兰
+2 位作者
许海燕
倪翔
杨培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4-508,共5页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豆豉姜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MS和NMR分析鉴别,确定分别为:山鸡椒胺甲(1)、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2)、N-反式香豆酰酪胺(3)、N-反式阿魏酰酪胺(4)、槲皮素...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豆豉姜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MS和NMR分析鉴别,确定分别为:山鸡椒胺甲(1)、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2)、N-反式香豆酰酪胺(3)、N-反式阿魏酰酪胺(4)、槲皮素(5)、木犀草素(6)、芹菜素-7-O-β-D-葡萄糖(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8)、棕榈酸(9)、阿魏酸(10)。其中化合物1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2、3、6、7、8、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姜
化学成分
山鸡椒胺甲
樟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水英
郭强
+4 位作者
曹愿
张媛
高小力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64-3968,共5页
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项目——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工作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豆豉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并通过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比对等方法,分...
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项目——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工作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豆豉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并通过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比对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去甲波尔定(1)、(+)-波尔定(2)、(+)-瑞枯灵(3)、(+)-六驳碱(4)、(+)-异波尔定(5)、(+)-N-甲基六驳碱(6)、小檗碱(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本属中分离得到。利用BV-2和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化合物1,2,5和7显示中度至微弱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姜
山鸡椒
生物碱
抗炎活性
原文传递
豆豉姜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基柱
钟兆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采用GC-MS技术对豆豉姜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并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香叶醛和橙花醛等。
关键词
豆豉
姜
超临界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成分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对脾虚模型小鼠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洪华炜
邱颂平
+1 位作者
汪碧萍
林静瑜
《海峡药学》
2000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实验运用大黄煎剂小鼠腹腔注射造成脾虚模型后 ,给予不同剂量的豆豉姜煎剂 ,观察其对脾虚小鼠体重、毛发、外观、脾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 ,结果显示 ,豆豉姜煎剂具健脾益气作用 。
关键词
豆豉
姜
脾虚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中生物碱的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丽
宫成玉
+3 位作者
杨鹏
陈燕平
杨丙田
刘建华
《山东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建立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豆豉姜中生物碱的方法。运用pH区带逆流色谱对豆豉姜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以氯仿-甲醇-水(4:3:2,V/V)作为溶剂系统,在上相溶液中加入70 mmol/L盐酸作为固定相,在下相溶液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仪...
建立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豆豉姜中生物碱的方法。运用pH区带逆流色谱对豆豉姜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以氯仿-甲醇-水(4:3:2,V/V)作为溶剂系统,在上相溶液中加入70 mmol/L盐酸作为固定相,在下相溶液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仪器转速为800 r/min,流速为2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固定相保留率为65%。经一次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从1.5 g豆豉姜粗提物中得到波尔定246 mg,六驳碱524 mg和异波尔定317 mg。经HPLC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7.35%,95.48%,97.54%。研究结果表明,pH区带逆流色谱能对豆豉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阿朴啡型生物碱)进行有效的分离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区带逆流色谱
豆豉
姜
生物碱类化合物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的显微鉴别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华
黎理
+2 位作者
梁雁
吴兰东
蔡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目的对豆豉姜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结果根和茎的皮层、韧皮部可见油细胞,其薄壁细胞内含棕色物。茎的皮层外侧可见厚角组织,内侧常有断续排列成环的厚壁组织。叶维管束外韧型,在其周围有纤维环;韧皮部有油细胞。粉末特征...
目的对豆豉姜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结果根和茎的皮层、韧皮部可见油细胞,其薄壁细胞内含棕色物。茎的皮层外侧可见厚角组织,内侧常有断续排列成环的厚壁组织。叶维管束外韧型,在其周围有纤维环;韧皮部有油细胞。粉末特征为油细胞众多,类圆形,内含淡黄色油状物,石细胞壁较薄,胞腔大,具壁孔。结论鉴别特征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豆豉
姜
显微特征
原文传递
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豆豉姜谈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良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293-293,共1页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南椁箱内,有一个硬纹硬陶的大口罐,黄褐色釉,高38公分,腹径30公分,口径19公分,出土时,罐口由草和泥填塞,方法是把草的下部捆扎填塞罐口,再用泥糊封,这和现代湖南乡间制酱或做泡菜的方法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打开...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南椁箱内,有一个硬纹硬陶的大口罐,黄褐色釉,高38公分,腹径30公分,口径19公分,出土时,罐口由草和泥填塞,方法是把草的下部捆扎填塞罐口,再用泥糊封,这和现代湖南乡间制酱或做泡菜的方法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打开草塞后,发现罐内装的是豆豉姜,这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生前所用的调料,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人人皆知,豆豉是湖南传统的土特产,特别是浏阳豆豉,早已闻名全国,它既是湘菜的重要调料,也可以烹饪后佐食。豆豉是用泥豆或小黑豆当原料,然后经过拣选、蒸煮、干燥等工序发酵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豆豉
姜
罐口
湖南
长沙国
小黑豆
填塞
土特产
腹径
黄褐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珍珠胃安丸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胡海涛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3年第6期701-701,共1页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珍珠胃安丸(甘草、陈皮、徐长卿、豆豉姜)1.5 g口服,每日4次;阿莫西林胶囊0.5 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片0.4 g口服,每日2次。
关键词
胃安
消化性溃疡
豆豉
姜
阿莫西林胶囊
徐长卿
甲硝唑片
雷尼替丁胶囊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豉姜的两种新制法
10
作者
王秀容
《福建农业》
1998年第12期20-20,共1页
生姜是我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产量不断的增加,造成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使人们四季都能食上鲜美适口的姜,现介绍两种生姜的新制法: 第一种制法: 1.原料配比:姜坯50公斤,窠心豆豉7.5公斤、一级酱油1.5公斤、60度白酒0.5公斤、安...
生姜是我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产量不断的增加,造成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使人们四季都能食上鲜美适口的姜,现介绍两种生姜的新制法: 第一种制法: 1.原料配比:姜坯50公斤,窠心豆豉7.5公斤、一级酱油1.5公斤、60度白酒0.5公斤、安息香酸50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豉
姜
转缸
子
姜
生
姜
原料配比
安息香酸
撒盐
姜
片
酱油
白酒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被引量:
15
1
作者
朱超兰
杨培明
机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58-560,共3页
文摘
运用硅胶柱色谱技术对豆豉姜的甲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光谱分析鉴定8个化合物,分别为正二十四碳酸(1)、β-谷甾醇(2)、β-胡萝卜苷(3)、芒籽香碱(4)、N-甲基六驳碱(5)、六驳碱(6)、N-反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7)和N-顺式阿魏酰-3-甲氧基酪胺(8)。其中,化合物1、4、7和8为首次从豆豉姜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豆豉
姜
化学成分
生物碱
Keywords
Litsea cubeba
chemical constituent
alkaloids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Ⅱ.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
被引量:
12
2
作者
陈佳
朱超兰
许海燕
倪翔
杨培明
机构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出处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04-50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2009ZX09301007)
文摘
采用柱色谱技术从豆豉姜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MS和NMR分析鉴别,确定分别为:山鸡椒胺甲(1)、6,7-二羟基-3,7-二甲基-2-辛烯酸(2)、N-反式香豆酰酪胺(3)、N-反式阿魏酰酪胺(4)、槲皮素(5)、木犀草素(6)、芹菜素-7-O-β-D-葡萄糖(7)、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8)、棕榈酸(9)、阿魏酸(10)。其中化合物1未见文献报道,化合物2、3、6、7、8、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该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关键词
豆豉
姜
化学成分
山鸡椒胺甲
樟科
Keywords
Litsea cubeba
chemical constituent
cubebamine A
Lauraceae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被引量:
11
3
作者
张水英
郭强
曹愿
张媛
高小力
屠鹏飞
柴兴云
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现代研究中心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
出处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0期3964-3968,共5页
基金
国家药典委员会2015版<中国药典>课题--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
文摘
作为2015版《中国药典》项目——豆豉姜的质量标准增订工作的一部分,本研究对豆豉姜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等色谱技术分离得到了7个异喹啉生物碱,并通过MS,1D和2D NMR波谱数据分析及与文献相比对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去甲波尔定(1)、(+)-波尔定(2)、(+)-瑞枯灵(3)、(+)-六驳碱(4)、(+)-异波尔定(5)、(+)-N-甲基六驳碱(6)、小檗碱(7),其中化合物7为首次从本属中分离得到。利用BV-2和RAW264.7细胞炎症模型评价其体外抗炎作用,化合物1,2,5和7显示中度至微弱的活性。
关键词
豆豉
姜
山鸡椒
生物碱
抗炎活性
Keywords
Lauraceae
Litsea cubeba
alkaloids
anti-inflammatory activity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豆豉姜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
被引量:
4
4
作者
刘基柱
钟兆健
机构
广东药学院
出处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2-144,共3页
文摘
采用GC-MS技术对豆豉姜的超临界CO2萃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从中鉴定出26种化合物,并以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其相对含量,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硬脂酸乙酯、棕榈酸乙酯、香叶醛和橙花醛等。
关键词
豆豉
姜
超临界提取
气相色谱-质谱
成分分析
分类号
R284.1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对脾虚模型小鼠的药理学研究
被引量:
1
5
作者
洪华炜
邱颂平
汪碧萍
林静瑜
机构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福建中医学院
出处
《海峡药学》
2000年第2期25-26,共2页
文摘
本实验运用大黄煎剂小鼠腹腔注射造成脾虚模型后 ,给予不同剂量的豆豉姜煎剂 ,观察其对脾虚小鼠体重、毛发、外观、脾指数及血液流变学方面的影响 ,结果显示 ,豆豉姜煎剂具健脾益气作用 。
关键词
豆豉
姜
脾虚
动物模型
小鼠
Keywords
DouShiJiang,Pi deficiency,Pharmacology
分类号
R256.3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R285.5 [医药卫生—中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中生物碱的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孙丽
宫成玉
杨鹏
陈燕平
杨丙田
刘建华
机构
山东省淄博市中医医院
烟台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济南三峰生物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分析测试中心
出处
《山东科学》
CAS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文摘
建立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制备豆豉姜中生物碱的方法。运用pH区带逆流色谱对豆豉姜中的生物碱进行分离,以氯仿-甲醇-水(4:3:2,V/V)作为溶剂系统,在上相溶液中加入70 mmol/L盐酸作为固定相,在下相溶液中加入10 mmol/L三乙胺作为流动相,仪器转速为800 r/min,流速为2 m 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固定相保留率为65%。经一次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从1.5 g豆豉姜粗提物中得到波尔定246 mg,六驳碱524 mg和异波尔定317 mg。经HPLC分析,其纯度分别为97.35%,95.48%,97.54%。研究结果表明,pH区带逆流色谱能对豆豉姜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阿朴啡型生物碱)进行有效的分离制备。
关键词
pH区带逆流色谱
豆豉
姜
生物碱类化合物
Keywords
pH-zone-refining counter-current chromatography~ Litsea cubeba(Lour. ) Pers.
alkaloids
分类号
R284.2 [医药卫生—中药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的显微鉴别
被引量:
1
7
作者
朱华
黎理
梁雁
吴兰东
蔡毅
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
出处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66,共2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资助(No.2007BAL10B07-02)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资助(No.2011GXNSFF018006)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资助(No.桂科能10100027-1)
文摘
目的对豆豉姜进行显微鉴别。方法采用显微鉴定法。结果根和茎的皮层、韧皮部可见油细胞,其薄壁细胞内含棕色物。茎的皮层外侧可见厚角组织,内侧常有断续排列成环的厚壁组织。叶维管束外韧型,在其周围有纤维环;韧皮部有油细胞。粉末特征为油细胞众多,类圆形,内含淡黄色油状物,石细胞壁较薄,胞腔大,具壁孔。结论鉴别特征稳定、可靠。
关键词
壮药
豆豉
姜
显微特征
Keywords
Zhuang medicine
Litsea cubeba
Microscopic identification
分类号
R28 [医药卫生—中药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豆豉姜谈起
被引量:
1
8
作者
侯良
机构
湖南省文物事业管理局
出处
《农业考古》
1989年第2期293-293,共1页
文摘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南椁箱内,有一个硬纹硬陶的大口罐,黄褐色釉,高38公分,腹径30公分,口径19公分,出土时,罐口由草和泥填塞,方法是把草的下部捆扎填塞罐口,再用泥糊封,这和现代湖南乡间制酱或做泡菜的方法十分相似,最重要的是,打开草塞后,发现罐内装的是豆豉姜,这是西汉长沙国丞相夫人生前所用的调料,这可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因为人人皆知,豆豉是湖南传统的土特产,特别是浏阳豆豉,早已闻名全国,它既是湘菜的重要调料,也可以烹饪后佐食。豆豉是用泥豆或小黑豆当原料,然后经过拣选、蒸煮、干燥等工序发酵制成。
关键词
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
豆豉
姜
罐口
湖南
长沙国
小黑豆
填塞
土特产
腹径
黄褐色
分类号
S [农业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珍珠胃安丸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胡海涛
出处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3年第6期701-701,共1页
文摘
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珍珠胃安丸(甘草、陈皮、徐长卿、豆豉姜)1.5 g口服,每日4次;阿莫西林胶囊0.5 g口服,每日2次;甲硝唑片0.4 g口服,每日2次。
关键词
胃安
消化性溃疡
豆豉
姜
阿莫西林胶囊
徐长卿
甲硝唑片
雷尼替丁胶囊
分类号
R259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豉姜的两种新制法
10
作者
王秀容
机构
柘荣县农业局
出处
《福建农业》
1998年第12期20-20,共1页
文摘
生姜是我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产量不断的增加,造成市场上供过于求,为了使人们四季都能食上鲜美适口的姜,现介绍两种生姜的新制法: 第一种制法: 1.原料配比:姜坯50公斤,窠心豆豉7.5公斤、一级酱油1.5公斤、60度白酒0.5公斤、安息香酸50克。
关键词
豆豉
姜
转缸
子
姜
生
姜
原料配比
安息香酸
撒盐
姜
片
酱油
白酒
分类号
TS255 [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分离和结构鉴定
朱超兰
杨培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豆豉姜的化学成分研究.Ⅱ.甲醇提取物的氯仿部位和乙酸乙酯部位
陈佳
朱超兰
许海燕
倪翔
杨培明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豆豉姜的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张水英
郭强
曹愿
张媛
高小力
屠鹏飞
柴兴云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1
原文传递
4
豆豉姜超临界CO_2萃取物的GC-MS分析
刘基柱
钟兆健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豆豉姜对脾虚模型小鼠的药理学研究
洪华炜
邱颂平
汪碧萍
林静瑜
《海峡药学》
2000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豆豉姜中生物碱的pH区带逆流色谱分离研究
孙丽
宫成玉
杨鹏
陈燕平
杨丙田
刘建华
《山东科学》
CAS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豆豉姜的显微鉴别
朱华
黎理
梁雁
吴兰东
蔡毅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8
从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的豆豉姜谈起
侯良
《农业考古》
198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珍珠胃安丸治疗消化性溃疡28例疗效观察
胡海涛
《中国医学文摘(内科学)》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豆豉姜的两种新制法
王秀容
《福建农业》
199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