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电子鼻和GC-MS分析3种市售大豆组织蛋白中挥发性豆腥味物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文
余小贞
+3 位作者
张雪儿
杜沁岭
何贵萍
贾冬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149,共5页
以3种不同原料和挤压温度生产的大豆组织蛋白(TSP)(1号: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食用小麦淀粉、低温脱脂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挤压温度150℃;2号:低温脱脂豆粕,挤压温度180~190℃;3号:低温脱脂豆粕和谷朊粉,挤压温度150℃)为研究对象,分...
以3种不同原料和挤压温度生产的大豆组织蛋白(TSP)(1号: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食用小麦淀粉、低温脱脂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挤压温度150℃;2号:低温脱脂豆粕,挤压温度180~190℃;3号:低温脱脂豆粕和谷朊粉,挤压温度150℃)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其气味特征和挥发性物质含量,通过风味活度值(OAV)确定其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结果显示: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3种TSP样品的气味,且1号和3号的气味差异较大。3种TSP样品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呋喃类、酮类和醇类,其中10种为挥发性豆腥味物质;3种样品中挥发性豆腥味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号、2号和1号。3种TSP样品中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的种类和构成不同,1号、2号和3号TSP样品中分别含有4种、4种和6种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正己醛、1-辛烯-3-醇和2-正戊基呋喃分别是该3种TSP样品中含量最多的挥发性豆腥味物质。不同原料和挤压温度生产的大豆组织蛋白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挥发性豆腥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
豆
组织蛋白
豆腥味
物质
风味活度值
电子鼻
GC-MS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电子鼻和GC-MS分析3种市售大豆组织蛋白中挥发性豆腥味物质
被引量:
10
1
作者
徐文
余小贞
张雪儿
杜沁岭
何贵萍
贾冬英
机构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成都市棒棒娃实业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5-149,共5页
基金
成都市科技局技术创新研发项目(2021-YF05-01128-SN)。
文摘
以3种不同原料和挤压温度生产的大豆组织蛋白(TSP)(1号:大豆分离蛋白、谷朊粉、食用小麦淀粉、低温脱脂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挤压温度150℃;2号:低温脱脂豆粕,挤压温度180~190℃;3号:低温脱脂豆粕和谷朊粉,挤压温度150℃)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电子鼻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其气味特征和挥发性物质含量,通过风味活度值(OAV)确定其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结果显示:电子鼻能够有效区分3种TSP样品的气味,且1号和3号的气味差异较大。3种TSP样品中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主要为醛类、呋喃类、酮类和醇类,其中10种为挥发性豆腥味物质;3种样品中挥发性豆腥味物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3号、2号和1号。3种TSP样品中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的种类和构成不同,1号、2号和3号TSP样品中分别含有4种、4种和6种关键挥发性豆腥味物质,正己醛、1-辛烯-3-醇和2-正戊基呋喃分别是该3种TSP样品中含量最多的挥发性豆腥味物质。不同原料和挤压温度生产的大豆组织蛋白含有不同种类和含量的挥发性豆腥味物质。
关键词
大
豆
组织蛋白
豆腥味
物质
风味活度值
电子鼻
GC-MS
Keywords
textured soybean protein
beany compounds
odor activity value
electronic nose
GC-MS
分类号
TS201.21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电子鼻和GC-MS分析3种市售大豆组织蛋白中挥发性豆腥味物质
徐文
余小贞
张雪儿
杜沁岭
何贵萍
贾冬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