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南豆科饲用植物资源及营养价值评价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国道 罗丽娟 +2 位作者 白昌军 王东劲 郑学勤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54-260,共7页
全面考察了海南及其周边岛屿,报道了海南豆科饲用植物资源及其分布情况,记载饲用豆科植物57属211种,并分析其中48种植物的化学成分,测定其中23种植物的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
关键词 海南 豆科植物 评价
下载PDF
新疆北部豆科饲用植物的寄生真菌及真菌病害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王雪薇 袁自清 赵震宇 《草地学报》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4-70,共7页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 本文报导了作者于1991年4月-10月间在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天山西部、准噶尔盆地西部及盆地以南等地调查采集的豆科饲用植物寄生真菌约70种,其中12个种为我国的新记录种,以及1个新种和1个新变种。它们不同程度地分别寄生、危害16个属约43种豆科饲用植物。引起白粉病、锈病、霜霉病、各种叶斑病、茎枯、根腐等87种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真菌 病害 豆科植物
下载PDF
喀斯特地区21种常见豆科饲用植物营养成分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莉 王元素 +2 位作者 孔玲 梁显义 方亮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7年第8期29-33,共5页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样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常见21种豆科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豆科饲用植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平均达到18.46%,最低的是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别为9.81%和10.75%... 采用野外调查取样与样品分析的方法对贵州常见21种豆科饲用植物的营养成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供试豆科饲用植物营养丰富,粗蛋白含量高,平均达到18.46%,最低的是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和野大豆(Glycine soja),分别为9.81%和10.75%;最高的是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和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分别为27.67%和27.14%(P<0.05)。粗脂肪含量平均为2.58%,最低的是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野豌豆(Vicia sepium)和葛(Pueraria lobata),分别为1.35%、1.55%和1.73%;最高的是野大豆和黄花槐(Sophora xanthantha),分别为4.14%、4.12%(P<0.05)。粗纤维含量平均为25.04%,最低的是老虎刺(Pterolobium punctatum)嫩叶,仅为10.51%(P<0.05);最高的是长波叶山蚂蝗(Desmodium sequax)和胡枝子,分别为38.00%和35.79%。粗灰分含量平均为7.43%,最低的是老虎刺和杭子梢(Campylotropis macrocarpa),分别为4.77%和4.79%;最高的是百脉根(Lotus corniculatus)、黄花槐和白三叶,分别为10.34%、10.18%和10.09%。钙含量平均为1.87%,最低的是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紫荆(Cercis chinensis)和杭子梢,分别为1.04%、1.10%和1.17%(P<0.05);最高的是胡枝子、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黄花槐和多花木蓝(Indigofera amblyantha),分别为2.57%、2.60%、2.63%和2.79%。磷含量平均为0.34%,最高的是黄花槐和鞍叶羊蹄甲(Bauhinia brachycarpa),分别为1.38%和0.82%(P<0.05)。贵州豆科饲用植物以多年生灌木和草本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植物 营养成分 粗蛋白 粗脂肪 喀斯特地区
下载PDF
风吹西海固
4
作者 王怀凌 《朔方》 2009年第9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西海固 柠条 县城 淹没 涧水 包裹 根系 耐旱 黄土高原 豆科植物
原文传递
岩溶地区石山灌草丛草地演替及其培育和利用 被引量:7
5
作者 蒋建生 邹知明 彭丽娟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9期109-114,共6页
在阐述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涵义与特征及分析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演替、石山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石山基况低劣和现有植被改良方式速度慢、易退化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并在石山建植灌草丛草地成功... 在阐述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涵义与特征及分析了石山灌草丛草地的形成与植被演替、石山的传统利用方式及其评价的基础上,针对石山基况低劣和现有植被改良方式速度慢、易退化及其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低下的现状,并在石山建植灌草丛草地成功实践的基础上,认为石山生态修复和开发利用应遵循其植被系统的自然演替规律,借助进展演替的动力,建造能体现石山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生产条件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关键是要选择适合于石山贫瘠生境,能迅速生长、繁殖的豆科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据此,提出了在石山封育、补播和建植豆科饲用灌木、豆科饲用藤本植物和天然草本植物的新方式,选育出适合广西石山灌草丛草地培育利用的豆科饲用灌木和豆科藤本植物:饲用金合欢Acacia sinuata、大翼豆Macroptilium atropurpureum、葛藤Pueraria lobata,并就发展岩溶地区草业科技和教育提出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山 灌草丛草地 培育利 豆科灌木 豆科藤本植物 金合欢 大翼豆 葛藤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