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骨坏死的不吻合血管豆状骨移位替代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杨志明 张正治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07-208,共2页
关键词 豆状 移位
原文传递
腕豆状骨的投照体位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运福 刘素清 +1 位作者 余粤东 张映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2007年第8期13-14,共2页
由于腕豆状骨位于腕关节尺侧的前下方,人体滑倒用手触地时,容易首先触及易使豆状骨骨折或脱位。常规腕关正侧位摄影,豆状骨被三角骨或其它骨头重叠,不易观察其祥细情况。经多次投照证实,通过下述方法投照能更好地显示豆状骨及其与... 由于腕豆状骨位于腕关节尺侧的前下方,人体滑倒用手触地时,容易首先触及易使豆状骨骨折或脱位。常规腕关正侧位摄影,豆状骨被三角骨或其它骨头重叠,不易观察其祥细情况。经多次投照证实,通过下述方法投照能更好地显示豆状骨及其与周围的结构关系,诊断时结合腕关节正位,对豆状骨的诊断帮助很大。为了使两腕豆状骨对照和摄影体位的标准,摄影时同时摄双腕豆状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照体位 豆状 腕关节 侧位摄影 摄影体位 三角 诊断
原文传递
带筋膜血管蒂和尺侧腕屈肌腱的豆状骨移位治疗腕月骨无菌性坏死
3
作者 刘儒森 李伯顺 +1 位作者 戴志刚 陈贻华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2年第3期212-213,共2页
报告了5例带筋膜血管蒂和尺侧腕屈肌腱不吻合血管的豆状骨移位治疗腕月骨无菌性坏死病例。在完整摘除月骨后,将带蒂和肌腱的豆状骨旋转90°植入月骨间隙,克氏针固定,3周后开始腕关节活动。5例经4~14月随访,临床效果满意。
关键词 豆状 外科手术 显微外科学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肝豆扶木汤加减治疗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验案1则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剑坤 赵晨玲 苏国宏 《国医论坛》 2023年第2期62-63,共2页
肝豆状核变性骨代谢障碍,属于肝风范畴,病位在肾肝,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肝肾阴虚,或阴损及阳而产生脾肾阳虚,标实为铜毒湿热、痰瘀互结、肝气郁结,其中痰瘀贯穿始终,采用通督调神针刺联合肝豆扶木汤加减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 通督调神 针药结合 豆状核变性代谢障碍 肝豆扶木汤 医案医话
下载PDF
月骨坏死后带蒂豆状骨移位替代术二例报告
5
作者 马维居 何多爱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1期50-50,共1页
我们应用带蒂豆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2例.经1年左右随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例1,男,35岁.因左腕月骨坏死,疼痛活动受限2年入院.查腕背轻度肿胀,腕中部压痛,活动受限.功能测定:屈伸40~0~20°.尺偏25°,桡偏20°.X线片示... 我们应用带蒂豆状骨移位替代坏死月骨2例.经1年左右随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例1,男,35岁.因左腕月骨坏死,疼痛活动受限2年入院.查腕背轻度肿胀,腕中部压痛,活动受限.功能测定:屈伸40~0~20°.尺偏25°,桡偏20°.X线片示:月骨密度增高,变形不规则,腕掌塌陷.于1990年4月12日在臂丛麻醉下行带蒂豆状骨移位替代术.术中见月骨硬化变形,病理检查:月骨坏死.术后3周活动锻炼、3个月后症状消失并恢复工作.随访2年症状无复发.腕屈伸度增加到60~0~30°.X线片复查:腕掌塌陷恢复近正常.移位豆骨密度、位置及充填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移位 坏死 硬化 密度 轻度肿胀 豆掌韧带 臂丛麻醉 关节囊 克氏针固定
下载PDF
带蒂豆状骨移位替代月骨
6
作者 杨志明 张世群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89-,共1页
腕月骨缺血坏死是腕关节疼痛的常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们采用带血管及尺侧腕屈肌腱的豆状骨移位替代月骨共7例,均为男性,年龄为17~30岁。工人2例,农民4例,学生1例。优势手5例,非优势手2例;有外伤史3例,无明确外伤史4例;
关键词 豆状移位 尺侧腕屈肌腱 腕关节疼痛 非优势手 手术治疗时间 三角 手术操作要点 解剖学基础 肌健
下载PDF
带蒂豆状骨移位治疗半月骨无菌性坏死(附3例报告)
7
作者 高克阳 罗芳 +2 位作者 许先锋 王岳 刘儒森 《实用医药杂志》 2002年第2期128-128,共1页
关键词 半月 带蒂豆状 外科手术 无菌性坏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