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兔豆状囊尾蚴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德英 杨光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15-1020,共6页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 豆状囊尾蚴是豆状带绦虫的中绦期幼虫,主要感染家兔等兔形目动物。豆状囊尾蚴病是家兔寄生虫病中较普遍和较严重的一种,由于无明显的临床症状,未能引起养殖户的足够重视,因而临床用药不规范,治疗效果欠佳,严重影响了中国养兔业的发展。因此,作者综述了兔豆状囊尾蚴病的病原形态、分子生物学、流行病学、致病性、诊断与免疫预防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及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豆状囊尾蚴 家兔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抗原特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韩进欢 张小宇 +3 位作者 张倩 尚清炎 范希萍 孙晓林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59-1263,共5页
为了解豆状带绦虫成虫、幼虫及虫卵的蛋白组分及其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应用SDS-PAGE从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中分离出4~8条主要蛋白区带,分子质量为30.4~114.9ku。取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自然排出的孕卵节片,虫... 为了解豆状带绦虫成虫、幼虫及虫卵的蛋白组分及其之间的差异,比较分析其免疫反应性,应用SDS-PAGE从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中分离出4~8条主要蛋白区带,分子质量为30.4~114.9ku。取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犬自然排出的孕卵节片,虫卵计数后以不同数量虫卵感染家兔,定期采血,用间接ELISA法检测家兔的抗体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家兔自感染后第2周抗体水平开始升高,第7周开始逐渐下降。以第7周感染家兔血清对13种虫体抗原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显示,13种虫体抗原在59.4ku处均能被兔抗豆状囊尾蚴血清识别,羊脑多头蚴与豆状囊尾蚴共有4条相似带,分子质量分别为32.7、59.4、78.7、81.1ku,特异性抗原极相似,表明虫种之间存在着强烈的交叉反应,59.4ku蛋白带很有希望成为预防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候选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 豆状带绦虫 SDS-PAGE WESTERN-BLOT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的克隆分析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5
3
作者 杨锐 张少华 +3 位作者 骆学农 史云洁 曾巧英 才学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03-408,共6页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克隆了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TpIGFR)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Tp IGFR cDNA全长5 154 bp,其ORF为4 953 bp,编码1 651... 采用RT-PCR和cDNA末端快速扩增(RACE)法克隆了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基因(TpIGFR)的全长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和原核表达。结果显示,Tp IGFR cDNA全长5 154 bp,其ORF为4 953 bp,编码1 651个氨基酸。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pIGFR与多房棘球绦虫、猪带绦虫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相似性均大于83%,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蛋白结构预测表明,该蛋白由胞外配体结合区、跨膜区和酪氨酸蛋白激酶区组成,具有IGFR的特征结构域。Western-blot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能被豆状囊尾蚴感染家兔血清及抗His抗体特异识别,具有反应原性。本研究为后续带科绦虫IGFR基因的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RACE TpIGFR基因 原核表达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六钩蚴Tp-dUTPase基因的表达及血清学诊断效果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林 杨德英 +5 位作者 孙家刚 周英姿 农向 谢跃 古小彬 杨光友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00-1105,共6页
采用PCR方法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dUTPase基因编码区,构建了pET32a-Tp-dUTPase原核表达载体,以重组蛋白dUTPase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兔豆状囊尾蚴病Dot-ELISA诊断方法对226份兔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p-dUTPase基因编码区... 采用PCR方法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dUTPase基因编码区,构建了pET32a-Tp-dUTPase原核表达载体,以重组蛋白dUTPase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兔豆状囊尾蚴病Dot-ELISA诊断方法对226份兔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Tp-dUTPase基因编码区长447bp,编码148个氨基酸,表达的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36 200,该重组蛋白能与家兔豆状囊尾蚴病阳性血清特异性结合。以重组蛋白Tp-dUTPase作为包被抗原建立的Dot-ELISA诊断方法显示有较高的特异性(85.7%~92.9%)和敏感性(86.4%~88.0%),与其他种类兔寄生虫病阳性血清有较低的交叉反应。结果表明,纯化的Tp-dUTPase重组蛋白可作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断抗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Tp-dUTPase 免疫诊断 DOT-ELISA
原文传递
犬常见绦虫病的防治
5
作者 徐从军 《农村实用技术》 2017年第3期54-55,共2页
犬的绦虫病主要有复殖孔绦虫病、犬豆状带绦虫病和泡状带绦虫病三种。1犬复殖孔绦虫病犬复殖孔绦虫病是由犬复殖孔绦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该虫常感染犬和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殖孔绦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 犬的绦虫病主要有复殖孔绦虫病、犬豆状带绦虫病和泡状带绦虫病三种。1犬复殖孔绦虫病犬复殖孔绦虫病是由犬复殖孔绦虫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人兽共患性寄生虫疾病。该虫常感染犬和猫,偶可感染人体引起复殖孔绦虫病,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腹部不适、腹泻等。1.1病原该病的病原是囊宫科、复殖孔属的犬复殖孔绦虫,其成虫为小型绦虫,长10~15cm,宽0.3~0.4cm,约有200个节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犬复殖孔绦虫 豆状带绦虫 囊宫科 感染犬 寄生虫疾病 似囊尾蚴 泡状带绦虫 豆状囊尾蚴 孕节 细颈囊尾蚴
下载PDF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吉山 刘仰水 《中国养兔》 2013年第1期28-,34,共2页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即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12年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门诊部共接收2例囊尾蚴病例,发病多与场内饲养猫或犬有关。兔场内老鼠多,很多场内饲养了猫来防... 家兔豆状囊尾蚴病是由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即豆状囊尾蚴)寄生于家兔的肝脏、肠系膜和腹腔内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2012年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门诊部共接收2例囊尾蚴病例,发病多与场内饲养猫或犬有关。兔场内老鼠多,很多场内饲养了猫来防治老鼠,殊不知猫传染疾病的危险性也非常大,兔囊尾蚴病就是与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 豆状带绦虫 兔场 传染疾病 流行形式 养兔业 临床症状 病重者 胶冻样 可视黏膜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肌动蛋白基因克隆及其作为分子内参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张少华 骆学农 +1 位作者 李雪强 才学鹏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克隆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肌动蛋白基因(Tp-actin)全长c DNA,分析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作为内参基因的适用性。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Tp-actin基因片段,RACE-PCR法获得3′和5′端c DNA序列,分别测序后拼接Tp-actin全长c ... 目的克隆豆状带绦虫(Taenia pisiformis)肌动蛋白基因(Tp-actin)全长c DNA,分析其基因结构、系统进化及作为内参基因的适用性。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Tp-actin基因片段,RACE-PCR法获得3′和5′端c DNA序列,分别测序后拼接Tp-actin全长c DNA。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基因结构和系统进化分析。应用Primer Express软件设计Tp-actin和豆状带绦虫组织蛋白酶L样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Tp CP)的特异性引物,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引物特异性和Tp-actin基因扩增效率,并以Tp-actin作为内参基因,分析Tp CP在豆状带绦虫六钩蚴、囊尾蚴、成熟节片和孕节片等不同发育阶段组织中的表达特征。结果测序结果显示,Tp-actin基因片段为1 048 bp,3′和5′端基因片段分别为428和945 bp,与预期结果一致。拼接获得的Tp-actin全长c DNA为1 279 bp,其中3′UTR长118 bp,5′UTR长30 bp,开放阅读框为1 131 bp,序列已提交Gen Bank(登录号为JX624787)。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序列编码376个氨基酸,推测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为41 749,等电点为5.29,含6种特定功能位点和3个actin蛋白家族特征位点。系统进化分析显示,Tp-actin序列与猪带绦虫(Taenia solium)和枝形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dendriticum)的同源性分别为100%和99.7%。q RT-PCR结果显示,Tp-actin和Tp CP基因经特异性引物扩增,分别获得82和108 bp片段,与预期结果一致;Tp-actin和Tp CP基因熔解曲线均呈单一信号峰,引物特异性强;Tp-actin基因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R2)为0.999,符合q RT-PCR对扩增效率的要求;以Tp-actin基因为内参基因,Tp CP基因在孕卵节片中相对转录水平比值为1.65,显著高于六钩蚴(1.00)、成熟节片(0.87)和囊尾蚴(0.62)(P<0.05)。结论Tp-actin基因高度保守,可作为豆状带绦虫基因表达调控及量化分析的内标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肌动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内参基因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线粒体rrnL和nad5基因的克隆及种系发育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范艺凡 刘国华 +4 位作者 杨言川 韩进欢 朱兴全 蒋文灿 孙晓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49,共5页
本研究旨在阐明中国豆状带绦虫囊尾蚴河南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部分序列(prrnL)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rrnL和pnad5序列重构豆状带绦虫与其他带科绦虫... 本研究旨在阐明中国豆状带绦虫囊尾蚴河南分离株线粒体核糖体大亚基基因(rrnL)部分序列(prrnL)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亚单位5基因(nad5)部分序列(pnad5)的遗传变异情况,并用prrnL和pnad5序列重构豆状带绦虫与其他带科绦虫的种系发育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豆状带绦虫囊尾蚴分离株的线粒体prrnL和pnad5,将所测的序列用PAUP 4.0Beta 10程序MP法绘制种系发育树,利用DNAStar 5.0中的MegAlign程序进行同源性分析。所获得的豆状带绦虫线粒体prrnL长度约为847bp,pnad5为602bp。所获rrnL序列与GenBank中豆状带绦虫相应序列的相似性为99.1%~100%,nad5为99.2%~100%;河南分离株之间rrnL序列的相似性为99.65%,nad5为99.5%;与GenBank中其他带科绦虫序列的相似度rrnL低于83.4%,nad5低于85.7%。种系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豆状带绦虫分离株和已知豆状带绦虫位于同一分支。由于豆状带绦虫分离株的线粒体rrnL和nad5基因序列种内很保守,种间差异较大,故可作为带科绦虫种间遗传变异研究的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线粒体DNA rrnL基因 nad5基因 种系发育关系
下载PDF
商品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9
作者 张玲 郑国清 郑娟 《当代畜牧》 2007年第5期27-28,共2页
对小型商品兔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进行了调查,对90只患豆状囊尾蚴病的商品兔进行解剖,阐述了商品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变特点,总结出了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商品兔 豆状囊尾蚴 豆状带绦虫
原文传递
獭兔囊尾蚴病的诊断与防治
10
作者 丁润峰 洪雪飞 +3 位作者 董军 边景惠 丁世哲 蔡越 《当代畜牧》 2006年第9期21-22,共2页
本文概述了獭兔囊尾蚴病的流行情况、临床表现、病理变化、治疗及预防等情况,提出了本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 獭兔囊尾蚴病 豆状囊尾蚴 豆状带绦虫 犬猫 獭兔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TPO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保护性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进欢 苟惠天 +1 位作者 尚清炎 孙晓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3077-3084,共8页
【目的】明确重组蛋白pGEX-TPO18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提取豆状带绦虫六钩蚴RNA,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8 kD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5′端分别引入EcoR I、Xho I限制性酶切位点,RT-PCR扩增,产物克隆于pMD18-T中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序列... 【目的】明确重组蛋白pGEX-TPO18的免疫保护效果。【方法】提取豆状带绦虫六钩蚴RNA,根据带科其他种属绦虫18 kD基因的保守区设计引物,5′端分别引入EcoR I、Xho I限制性酶切位点,RT-PCR扩增,产物克隆于pMD18-T中进行序列测定,并对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将纯化后的PCR产物和质粒pGEX-4T-1分别用EcoRⅠ+XhoⅠ双酶切,回收目的片段,连接后转化至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挑斑摇菌,通过PCR方法和重组质粒测序技术进行鉴定,将鉴定正确的重组表达质粒命名为pGEX-TPO18。用IPTG诱导表达重组质粒,收集菌体进行SDS-PAGE分析,用GST琼脂糖树脂纯化TPO18蛋白,进行Western blottting检测。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分别乳化弗氏佐剂、206佐剂、氢氧化铝佐剂后免疫家兔,每次50μg/只,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34 d每只家兔感染1 500个虫卵,感染58 d后扑杀并计算各免疫组减囊率。免疫前后每隔7 d采血分离血清,ELISA法检测血清抗体水平,以40μg·mL-1重组蛋白包被酶标板,血清1﹕200稀释,检测血清样品的OD492nm值。【结果】TPO18基因的RT-PCR扩增产物为339 bp,与预期大小相符;测序结果表明无碱基突变,重组质粒pGEX-TPO18构建成功。pGEX-TPO18在大肠杆菌中获得高效表达,表达产物为38.6 kD的可溶性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兔抗豆状囊尾蚴阳性血清与重组蛋白在38.6 kD处有一条明显的反应条带,表明该重组蛋白具有反应原性。经ELISA检测,免疫后7 d免疫组家兔抗体水平开始升高,第43天达到峰值。经口感染虫卵后,免疫组抗体水平开始降低,但仍保持一定水平。家兔免疫保护试验表明弗氏佐剂、206佐剂和氢氧化铝佐剂免疫组减囊率分别为79.13%、65.66%和50.43%。【结论】研究表明弗氏佐剂免疫效果较好,有望研制出抗豆状囊尾蚴病的高效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TPO18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性分析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Tp18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产物的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德英 陈林 +3 位作者 古小彬 赖松家 孙家刚 杨光友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19-1825,共7页
为评价豆状带绦虫Tp18重组蛋白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和诊断应用价值,从豆状带绦虫成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Tp18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和反应原。免疫保护试验设计了重组蛋白组、佐剂组和PB... 为评价豆状带绦虫Tp18重组蛋白对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免疫保护效果和诊断应用价值,从豆状带绦虫成虫转录组数据库中筛选到Tp18基因,并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以纯化后的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和反应原。免疫保护试验设计了重组蛋白组、佐剂组和PBS组,共免疫2次(间隔14d),二免后的第7天用5 000个豆状带绦虫虫卵攻虫;攻虫后的第49天屠宰实验兔,统计兔体内豆状囊尾蚴的数量。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周采血,分离血清进行IgG和IgA水平检测。同时,设计了Tp18重组蛋白和PBS重复组,试验程序和检测指标均与第一次试验相同。此外,采用Tp18重组蛋白建立了诊断家兔豆状囊尾蚴病的Dot-ELISA方法,对169份家兔血清进行分析,评估其诊断应用价值。结果表明表达的Tp18基因成熟肽的重组蛋白约为32ku,Western blotting证明该重组蛋白与豆状带绦虫感染兔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Tp18重组蛋白组的减虫率为95.59%(重复组为97.38%),极显著高于佐剂组和PBS组(P<0.01);诱导产生的特异性抗体为IgG。以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Tp18重组蛋白建立的DotELISA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49/54,90.74%)和特异性(111/115,96.52%)。研究结果表明,Tp18重组蛋白可作为豆状带绦虫的疫苗抗原和诊断抗原,为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Tp18基因 原核表达 免疫保护 诊断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林 杨德英 +5 位作者 古小彬 汪涛 赖松家 任永军 赖为民 杨光友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9-443,共5页
目的对豆状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豆状带绦虫虫卵经口感染兔后,于第60天剖杀采集豆状囊尾蚴并记录其在兔体内的寄生部位。用豆状囊尾蚴经口感染实验犬,观察犬首次排出孕节的... 目的对豆状带绦虫四川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深入研究,为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控提供基础数据。方法用豆状带绦虫虫卵经口感染兔后,于第60天剖杀采集豆状囊尾蚴并记录其在兔体内的寄生部位。用豆状囊尾蚴经口感染实验犬,观察犬首次排出孕节的时间、每天排出孕节的数目及排孕节持续时间;选取55个孕节,记录孕节中虫卵的数目及大小;用1%次氯酸钠溶液激活虫卵,观察虫卵孵化过程。结果 5只犬在感染豆状囊尾蚴后分别在感染后39 d、43 d、45 d、50 d和57 d开始排出孕节;最多一天排出158片孕节;孕节中虫卵含量在60~26 480个之间,平均为3372个,虫卵大小为(41.32±4.53)μm×(36.23±4.92)μm;虫卵孵化需要4~5 min。豆状囊尾蚴在家兔体内主要寄生于胃大网膜和直肠浆膜。结论犬感染豆状囊尾蚴后,在犬体内发育成熟的豆状带绦虫排孕节持续时间长,孕节内虫卵量大,排出的虫卵可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极易引起中间宿主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生物学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抗原的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倩 李作磊 +5 位作者 尚清炎 范希萍 苟惠天 韩进欢 韩乐乐 孙晓林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1-14,20,共5页
为筛选豆状囊尾蚴的特异性抗原,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对自然感染的豆状带绦虫成虫、幼虫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 为筛选豆状囊尾蚴的特异性抗原,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免疫印迹(Western-blot)技术对自然感染的豆状带绦虫成虫、幼虫的头节、囊壁可溶性抗原及囊液抗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豆状带绦虫不同发育阶段的虫体中分离出5~12条主要蛋白区带,分子质量为25~114 ku.以第7周自然感染家兔血清对7种虫体抗原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显示,7种虫体抗原在42、57、63 ku处均能被兔抗豆状囊尾蚴血清识别.以家兔阳性血清中提取出来的 IgG免疫球蛋白对 7种虫体抗原进行的 Western-blot分析显示,7种虫体抗原在63 ku处均能被兔抗豆状囊尾蚴血清识别.说明63 ku蛋白带可作为预防兔豆状囊尾蚴病的候选疫苗抗原.试验初步阐明了豆状带绦虫 7种不同抗原的部分生化特性,为对该抗原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豆状带绦虫 抗原
下载PDF
豆状带绦虫六钩蚴的体外培养 被引量:1
15
作者 耿进明 施宝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85-287,共3页
(一)豆状带绦虫虫卵:采自以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的家犬。 (二)RPMI1640培养基:美国GIBC公司生产。 (三)虫卵的预处理及六钩蚴的培养:将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的犬杀死,取出绦虫、充分洗涤后将孕卵节片撕破、纱布过滤后离心、弃上清液,虫卵... (一)豆状带绦虫虫卵:采自以豆状囊尾蚴人工感染的家犬。 (二)RPMI1640培养基:美国GIBC公司生产。 (三)虫卵的预处理及六钩蚴的培养:将人工感染豆状带绦虫的犬杀死,取出绦虫、充分洗涤后将孕卵节片撕破、纱布过滤后离心、弃上清液,虫卵中加入0.02%洗必泰溶液室温下作用1小时,最后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数次并配成一定浓度的虫卵悬液。取15万虫卵以2000r/m离心5分钟,弃上清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六钩蚴 体外培养
下载PDF
犬、猫消化道蠕虫及其抗虫药物应用
16
作者 陈海宁 王志强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09年第2期104-105,共2页
犬、猫蠕虫病是犬猫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犬、猫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并且随着犬、猫等小动物的患病,还会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犬、猫消化道蠕虫及抗虫药物的应用。1常见消化道蠕虫1.1线... 犬、猫蠕虫病是犬猫的重要疾病之一,可引起犬、猫消瘦、贫血、消化不良,甚至死亡。并且随着犬、猫等小动物的患病,还会传染给人类,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下面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犬、猫消化道蠕虫及抗虫药物的应用。1常见消化道蠕虫1.1线虫犬、猫易感染的线虫主要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病 钩口线虫 心丝虫 犬猫 猫弓首蛔虫 芬苯达唑 豆状带绦虫 狐毛 吸虫病 成熟节片
原文传递
豆状带绦虫Tp-TSP2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7
作者 陈林 杨德英 杨光友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227-233,共7页
对Tp-TSP2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成功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TSP2基因。Tp-TSP2基因编码区长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理论预测值为23.04 ku,等电点为7.33,预测有2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4... 对Tp-TSP2基因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RT-PCR方法,成功从豆状带绦虫六钩蚴中扩增得到Tp-TSP2基因。Tp-TSP2基因编码区长621 bp,编码206个氨基酸,分子质量理论预测值为23.04 ku,等电点为7.33,预测有2个主要的B细胞抗原表位,存在4个跨膜区,与多房棘球绦虫TSP2氨基酸相似度为92.23%。在Gen Bank注册,登录号为AFJ24967.1。Tp-TSP2基因的成功克隆和分析为揭示豆状带绦虫TSP2基因的功能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带绦虫 Tp-TSP2 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兔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头节的组织结构观察 被引量:17
18
作者 孙晓林 骆学农 +1 位作者 王晓霞 才学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96-800,共5页
采集兔豆状囊尾蚴并感染犬,收集成熟豆状带绦虫头节,将新鲜豆状囊尾蚴和胆汁法翻出头节的豆状囊尾蚴以及豆状带绦虫头节用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了成熟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头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豆状囊... 采集兔豆状囊尾蚴并感染犬,收集成熟豆状带绦虫头节,将新鲜豆状囊尾蚴和胆汁法翻出头节的豆状囊尾蚴以及豆状带绦虫头节用多聚甲醛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了成熟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头节的组织结构。结果表明,豆状囊尾蚴和豆状带绦虫均有4个吸盘,37个小钩分内、外两圈排列在顶突上。豆状囊尾蚴有2个囊腔,较小的囊腔包括头节和颈部,较大的囊腔包括囊壁和囊液;豆状囊尾蚴的小钩有芯髓,豆状带绦虫的小钩无芯髓,小钩横切直径为0.79~1.32μm,芯髓直径为0.053~0.106μm;翻出头节的豆状囊尾蚴可明显地分为头节、颈部和囊泡3个部分,其中颈部有用以形成节片的棘。证明豆状囊尾蚴有较健全的排泄系统,其囊壁结构和一般绦虫蚴相同,豆状囊尾蚴2个囊腔的组成也和猪囊尾蚴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 豆状带绦虫头节 石蜡切片 HE染色
下载PDF
兔豆状囊尾蚴病的防治 被引量:3
19
作者 潘建军 《中兽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80-80,共1页
家兔养殖是现下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投资少、见效快,广受农户青睐,尤其是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因此,兔病的防治就尤为重要。兔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于家兔的腹腔膜上,很少寄生于胸腔,最常寄生在家兔... 家兔养殖是现下畜牧业发展的一大重要组成部分,因其投资少、见效快,广受农户青睐,尤其是缺乏资金的贫困户。因此,兔病的防治就尤为重要。兔豆状囊尾蚴病是豆状带绦虫的幼虫引起的,寄生于家兔的腹腔膜上,很少寄生于胸腔,最常寄生在家兔和野兔的大网膜上。本病分布很广,有时可引起兔大批死亡,其中以1—2月龄的幼兔死亡率最高。豆状囊尾蚴呈囊状,一般有豌豆那样大,呈半透明的膜,内含透明的液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病 豆状带绦虫
下载PDF
一起獭兔豆状囊尾蚴病的诊治
20
作者 叶莉 刘宇 《黑龙江畜牧兽医(下半月)》 CAS 2010年第8期106-106,共1页
兔豆状囊尾蚴是寄生在狗、猫和其他肉食兽小肠内的豆带状绦虫的幼虫,寄生在兔的肝脏、网膜、肠系膜和腹腔内的一种绦虫蚴病。讷河市讷河镇铁路社区一养獭兔场发生了狗、兔间互相感染引起兔死亡的豆状囊尾蚴病。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关键词 豆状囊尾蚴 讷河镇 绦虫蚴病 兔场 豆状带绦虫 兔病 幼兔 病理变化剖检 孕卵节片 精神萎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