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谦虚心与学习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燕国材
-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
出处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2-54,共3页
-
文摘
本文就"谦虚心与学习"问题讨论了三个问题:谦虚心及其在学习中的作用,谦虚心的特点与类别,谦虚心的发展与培养。谦虚心既是一种道德品质,又是一种性格特征。它是成功学习的动力与保证。
-
关键词
谦虚心
学习
性格结构
真正的谦虚心
虚伪的谦虚心
-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
-
题名大学生谦虚心的结构研究
被引量:2
- 2
-
-
作者
倪锐俊
谢威士
-
机构
西南大学心理学学院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5年第1期24-28,共5页
-
基金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W050ZD)
-
文摘
目的:探索当代中国大学生谦虚心的心理结构。方法:采用社会效度方法在对240名大学生进行预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各项词语频数的高低,选择频数出现最高的47个特征词编制成大学生谦虚心的内隐观调查问卷。选466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要求他们按照特征词的接近程度进行评分。结果:大学生的谦虚心内隐观主要由6个因素构成:为人处事风格、学习态度、人格品质、虚假谦虚、自我要求、君子行为。大学生认为与谦虚心最接近的是虚心、谦和、谦让、中国人、彬彬有礼、美德、友好、低调、请教、君子。结论:谦虚心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目中存在共性,并一直得以继承与发扬。
-
关键词
谦虚心
内隐理论
因素分析
大学生
-
Keywords
modesty
implicit view
factor analysis
college students
-
分类号
B841.7
[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
-
题名拿掉虚荣心,培养谦虚心——从《伤仲永》谈起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植霖
-
机构
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八一中学初中部
-
出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3年第3期50-51,共2页
-
文摘
王安石有篇关于教育的著名文章《伤仲永》,讲了一个关于早慧少年方仲永日后"泯然众人矣"的故事.
王安石在这篇文章中认为,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在于"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也就是其所受的教育没有到位.王安石强调的是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即使像仲永那样富有天资的人,也需要接受必要的教育才能成材.但是,综观全文,这个故事还为我们揭示了其他重要的信息.
-
关键词
学习
虚荣心
内部动机
谦虚心
-
分类号
I20
[文学—中国文学]
H36
[语言文字—日语]
-
-
题名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理论建构初探
- 4
-
-
作者
谢威士
柯丹露
-
机构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当代社会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安徽农业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
出处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4期54-57,共4页
-
基金
2015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谦虚心的内隐效应及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建构”(15YJC190020)
2013年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青少年谦虚心:特点、类型和心理结构研究(2013SQRW050ZD)
-
文摘
“谦,德之柄也。”谦虚心道德德育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塑造,道德水平、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等的提升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的建构包含认知、情感、动机、行为四个基本层面,按照主体性、发展性、引导性、整体性、可操作性原则,运用“以生为本”“正身净心”“知行合一”“内外兼修”等教育方法,将谦虚心道德德育理论运用于德育实践中。
-
关键词
谦虚心
德育模式
模式建构
-
Keywords
modesty
moral education mode
mode building
-
分类号
G4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D432.6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
-
题名当代大学生对谦虚心的态度:基于外显与内隐两个层面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谢威士
-
机构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
出处
《心理研究》
2017年第3期76-81,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谦虚心的内隐效应及青少年谦虚心道德德育模式建构(15YJC190020)
安徽省高校省级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青少年谦虚心:特点
类型和心理结构研究(2013SQRW050ZD)
-
文摘
目的:了解当代大学生对谦虚心的态度,并分析内隐谦虚心与外显谦虚心的关系。方法:采用E-Prime2.0编制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测量程序,测量大学生的内隐谦虚心,采用自编大学生谦虚心问卷测量大学生外显谦虚心。结果:采用SC-IAT测量大学生谦虚心的内隐效应显著,大学生外显谦虚心和内隐谦虚心均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外显谦虚心和内隐谦虚心之间相关不显著。结论:(1)大学生在外显谦虚心和内隐谦虚心两个层面均存在着积极的态度,并具有跨性别的普遍性;(2)外显谦虚心与内隐谦虚心相互分离,是两个不同的建构。
-
关键词
内隐谦虚心
外显谦虚心
内隐联想测验
-
Keywords
implicit modesty
explicit modesty
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
-
分类号
B8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用“六心”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 6
-
-
作者
保长佃
-
机构
张掖市甘州区花寨乡中心学校
-
出处
《甘肃教育》
2012年第22期22-22,共1页
-
文摘
师生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人际关系在学校中的具体体现。然而,当前在我们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教育问题是师生之间缺乏和谐关系,教学活动得不到有效的开展。本文就如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谈几点看法。
-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爱心
责任心
耐心
谦虚心
年轻心
平常心
-
分类号
G625.6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