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替代诉讼的纠纷解决方式(ADR) |
克丽斯蒂娜.沃波鲁格
|
《河北法学》
|
1998 |
42
|
|
2
|
美国ADR及其对中国调解制度的启示 |
李志
|
《山东法学》
|
1994 |
21
|
|
3
|
《新加坡调解公约》在中国的批准与实施 |
孙南翔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9
|
|
4
|
刑事和解:从“有害的正义”到“无害的正义” |
傅达林
|
《社会观察》
|
2005 |
24
|
|
5
|
美国法律的调解与仲裁制度 |
乔钢梁
|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12
|
|
6
|
离婚诉讼中的调解研究 |
张学军
|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18
|
|
7
|
商事调解的域外发展及其借鉴意义 |
齐树洁
李叶丹
|
《中国海商法年刊》
|
2011 |
22
|
|
8
|
法院委托型律师调解员制度构建思路与方案设计 |
卢君
|
《法律适用》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2
|
|
9
|
论调解的市场化运作 |
周建华
|
《兰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10
|
《新加坡调解公约》背景下中国国际商事调解协议执行机制的完善 |
冯冬冬
|
《国际法研究》
|
2023 |
4
|
|
11
|
调解正当性的保障:调解员中立性问题研究 |
尹力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7
|
|
12
|
商事仲裁与调解相结合的若干问题 |
康明
|
《北京仲裁》
|
2007 |
7
|
|
13
|
国际体育仲裁院调解机制评析 |
陈慰星
罗大钧
|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14
|
中国的调解(1) |
唐厚志
|
《中国对外贸易》
|
2001 |
2
|
|
15
|
小烟头引纠纷 调解员来熄灭 |
於汉梅
何焕焕
黄伟滔
|
《人民调解》
|
2024 |
0 |
|
16
|
创新联合调解罕“南安模式” 打造“枫桥经验”南安样板 |
黄队强
|
《民主与法制》
|
2024 |
0 |
|
17
|
在人民调解工作中铸造青春荣光 |
周丽丽
|
《人民调解》
|
2024 |
0 |
|
18
|
四川安岳“首席+”工作机制见成效 |
黎志飞
|
《民主与法制》
|
2024 |
0 |
|
19
|
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塔河两岸活力四射 |
张娅萍
|
《中国农垦》
|
2024 |
0 |
|
20
|
司法部举办全国司法所长和调解员示范培训班 |
无
|
《人民调解》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