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行调解制度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浩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8-145,共8页
先行调解是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新增的一项制度。先行调解包括受理前的调解和受理后立案阶段调解。确立先行调解的意义主要在于立法机关认可了受理前的调解,受理前调解的纠纷仍然应当是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由于先行调解所处的诉... 先行调解是2012年修订《民事诉讼法》新增的一项制度。先行调解包括受理前的调解和受理后立案阶段调解。确立先行调解的意义主要在于立法机关认可了受理前的调解,受理前调解的纠纷仍然应当是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由于先行调解所处的诉讼阶段,适合调解案件的范围相对较小,最高人民法院文件中要求重点做好调解工作的案件基本上不属于先行调解的范围。受理前的调解可"委托"给附设于法院的人民调解室;由法院进行的调解,应先立案后调解,预立案不宜继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行调解 适用条件 适用范围 调解主体
下载PDF
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的公信力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泽洪 马洪君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3-56,共4页
为探讨影响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及提高其公信力的措施。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第三方调解进行了研究。影响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调解主体的调解能力与调解形象。要提高调解能力,需招聘既懂法又懂医的调解... 为探讨影响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及提高其公信力的措施。采用结构式访谈法对第三方调解进行了研究。影响第三方调解公信力的主体性因素主要是调解主体的调解能力与调解形象。要提高调解能力,需招聘既懂法又懂医的调解员以提高调解员的专业能力,促进调解员工作专职化,以案件为主体组织团队相互配合完成调解工作,学习调解需要的法学与医学知识,建立调解医学专家库与法学专家库。提升第三方调解形象,需保障第三方调解的中立性,实施免费调解,医调委、医疗机构与媒体多渠道宣传第三方调解以提高知晓度,调解承诺合理并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主体 医疗纠纷 第三方调解 公信力
下载PDF
调解法律体系及其若干问题研究
3
作者 荣宇驰 《河北法律职业教育》 2024年第7期76-81,共6页
通过总体研究调解的相关法律并具体研究其明确规定的应当或者可以调解的情形及指定主体,把握总的调解与各类调解之间内在联系的逻辑规律,进而在此基础上研究调解的性质、分类、效力、作用等问题,并进一步探论如何建立调解法律体系。
关键词 调解 调解法律体系 调解情形 调解主体 调解逻辑规律
下载PDF
“枫桥经验”与调解法治化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尹华广 《行政与法》 2015年第2期24-29,共6页
调解法治化是指调解主体、调解手段、调解依据、调解结果、调解目标等要素的法治化。本文以诸暨市三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调解法治化为研究对象,对"枫桥经验"中的调解法治化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枫桥经验"为我国转... 调解法治化是指调解主体、调解手段、调解依据、调解结果、调解目标等要素的法治化。本文以诸暨市三大专业调解委员会调解法治化为研究对象,对"枫桥经验"中的调解法治化实践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枫桥经验"为我国转型期推进调解法治化带来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调解法治化 调解主体
下载PDF
立案登记制对“先行调解”的重要影响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阁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2015年新民诉法解释确立的立案登记制对先行调解产生了重大影响:先行调解在性质上成为立案之后的调解,在功能上发挥着过滤纠纷、缓解讼压、避免司法资源浪费的作用。基于此,应当改革诉讼实务中先行调解的运行模式,承认委托调解模式的正... 2015年新民诉法解释确立的立案登记制对先行调解产生了重大影响:先行调解在性质上成为立案之后的调解,在功能上发挥着过滤纠纷、缓解讼压、避免司法资源浪费的作用。基于此,应当改革诉讼实务中先行调解的运行模式,承认委托调解模式的正当性,构建新型"立案调解"模式。在先行调解主体的选择上,应充分利用大调解格局下形成的多种调解资源,并考虑与当下法官员额制改革相结合。同时,有必要通过修改相应的立法表述,采取"正面原则规定+反面明确排除"的形式,合理确定先行调解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案登记 先行调解 运行模式 调解主体 适用范围
下载PDF
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的行政调解制度——一个基于上海实证分析的视角 被引量:3
6
作者 邓刚宏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54-62,共9页
行政调解作为行政主体主持的解决争议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其正当性。行政权具有有限的处分性、行政行为呈现多元化、社会转型期纠纷的特点、司法资源的有限性、ADR纠纷解决机制的禀赋构成了行政调解的基础理论与现实基础。建立由政... 行政调解作为行政主体主持的解决争议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其正当性。行政权具有有限的处分性、行政行为呈现多元化、社会转型期纠纷的特点、司法资源的有限性、ADR纠纷解决机制的禀赋构成了行政调解的基础理论与现实基础。建立由政府法制机构牵头的规范的行政调解制度,要处理好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行政权与司法权之间的关系,明确行政调解的对象,把行政调解的对象限定在行政纠纷、行政与民事纠纷交织在一起的纠纷、群体性纠纷、民生问题、历史问题等领域的纠纷。同时,对行政调解的主体、范围、程序、原则等作出明确的规定,把权利救济、纠纷解决、监督行政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调解 调解主体 调解范围 调解程序
下载PDF
我国行政调解制度基本问题的理论廓清和完善路径 被引量:2
7
作者 乔亚南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3年第3期101-106,112,共6页
近年来,受传统调解文化及当代国际上"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影响,并在我国大调解的氛围中,行政调解制度获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实务界,从中央到地方都以积极的态度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制度,但未臻成熟和完善,... 近年来,受传统调解文化及当代国际上"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ADR)"的影响,并在我国大调解的氛围中,行政调解制度获得理论界和实务界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实务界,从中央到地方都以积极的态度探索建立行政调解制度,但未臻成熟和完善,各项具体制度有待进一步系统性地研究和论证,廓清基本问题,完善对策建议,例如规范法律依据、厘定行政调解的范围、完善行政调解主体、完善行政调解的程序、明确调解结果的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调解 法律依据 调解主体 调解范围 调解程序 调解效力
下载PDF
我国民事立案前调解制度的反思与发展进路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朋超 《西部法学评论》 2016年第2期80-92,共13页
立案前调解作为大调解潮流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其在充实诉调对接机制,实现案件分流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为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加内容,但其立法简陋,可操作性差,司法实践效果不佳。立案前调解制度运行乏力的原因除具有立法简陋外,还具... 立案前调解作为大调解潮流中的重要制度之一,其在充实诉调对接机制,实现案件分流具有重要意义。该制度为我国《民事诉讼法》新增加内容,但其立法简陋,可操作性差,司法实践效果不佳。立案前调解制度运行乏力的原因除具有立法简陋外,还具有调解主体不清、性质定位不明、调解程序缺失、缺少配套设施等诸多原因。明确立案前调解的性质为社会调解、将调解主体定位为以人民调解委员会为主,辅之以社会其他调解组织,完善立案前调解的适用程序,充实立案前调解的配套制度是完善我国立案前调解制度的可行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案前调解 调解主体 调解性质 程序选择 配套制度 发展进路
下载PDF
调解视角下的证券纠纷解决方式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杨立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16-117,共2页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证券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展现出新的特点:涉案人数较多、专业性强、对效率要求高等。证券纠纷的这些特点对证券纠纷解决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如何发挥调解在解决证券纠纷中的作用为出发点,从调解主体... 随着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证券纠纷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而且展现出新的特点:涉案人数较多、专业性强、对效率要求高等。证券纠纷的这些特点对证券纠纷解决方式提出新的要求。本文以如何发挥调解在解决证券纠纷中的作用为出发点,从调解主体、调解效力入手,对证券纠纷调解解决方式进行探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纠纷 调解主体 调解效力
下载PDF
我国行政调解的溯源、发展与困境突破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艳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由行政机关主持民事纠纷的调解在我国既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又有强烈的现实需求,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行政调解尚无统一的专门性规范,实践中各部门各地方的民事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各自为政,发展极不平衡,... 由行政机关主持民事纠纷的调解在我国既有一定的历史传承,又有强烈的现实需求,是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行政调解尚无统一的专门性规范,实践中各部门各地方的民事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各自为政,发展极不平衡,严重制约了其定纷止争作用的充分发挥。鉴于行政资源的有限性,行政调解相关制度必须兼顾公正与效率,其所适用的民事纠纷范围划定不宜过宽,具体程序设置需繁简得当,同时有必要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调解,并赋予行政调解协议高于一般民事合同的强制执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调解 民事纠纷 适用范围 调解主体 调解程序 调解协议
下载PDF
对知识产权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制度的思考
11
作者 郑晶晶 《市场监督管理》 2022年第1期78-79,共2页
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是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调解主体居中协调促使当事人就争议内容达成合意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 知识产权纠纷行政调解是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作为调解主体居中协调促使当事人就争议内容达成合意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提到“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调解 知识产权 调解协议司法确认 中共中央办公厅 纠纷解决方式 国务院办公厅 调解主体
原文传递
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的路径及后果探析——基于南京溧水农村12345市长热线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12
作者 舒丽瑰 钟虎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48-58,共11页
基于南京溧水农村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变革基层治理的重要技术,12345市长热线进村介入小微矛盾使得村庄纠纷调解主体的理性化特征增强,规范型村干部最终替代乡土型村干部,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趋势凸显。代表市长的12345市长热线进村... 基于南京溧水农村的实证研究发现,作为变革基层治理的重要技术,12345市长热线进村介入小微矛盾使得村庄纠纷调解主体的理性化特征增强,规范型村干部最终替代乡土型村干部,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趋势凸显。代表市长的12345市长热线进村促使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的具体路径如下:打破中间层级吸纳矛盾,依托压力型体制分配矛盾,遵循文本规范处理矛盾,依据主观标准考核矛盾。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趋势的突出特征是村庄纠纷调解主体专业化及村庄纠纷调解逻辑事本主义化。代表市长的12345市长热线进村促使乡村纠纷调解主体规范化后一方面有助于乡村纠纷调解的规范化运作,另一方面也引发了一系列后果,需警惕。规范化纠纷调解主体相当于是官僚系统理性化力量的延伸,其在不规则乡村社会出现的后果,有助于实践上的完善和理论上的反思,如延伸反思理性治理方式与理性程度不一的治理对象的匹配度问题,国家介入社会的理想边界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纠纷 调解主体 乡村社会 12345市长热线 矛盾处理机制
下载PDF
以和解方式求共赢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海文 陈永良 《检察风云》 2008年第24期34-35,共2页
  大凡官司打到法院的原被告双方,"仇"已经结得很深了,要想心平气和对话,一个字一难!   当然,也有特殊情况,比如都出于无奈,光顾面子已经解决不了一方陷入的困境,没办法,只能用打官司求得出路.……
关键词 人民调解 法院 当事人 司法机关 审前调解 民事纠纷 合同纠纷 解决纠纷 孙先生 周文华 被告 调解主体 诉讼费 法律工作者 法官
原文传递
构建调解前置程序的路径选择 被引量:1
14
作者 廖永安 陈海涛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4期19-24,共6页
探索建立调解前置程序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优化解纷资源配置,让每一个公民"接近正义"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调解前置程序在其最重要的四个运行维度——主体、启动、范围、衔... 探索建立调解前置程序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优化解纷资源配置,让每一个公民"接近正义"的重要途径。但是现阶段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调解前置程序在其最重要的四个运行维度——主体、启动、范围、衔接上都面临"向左走,向右走"的艰难抉择。调解前置程序应以特邀调解员或特邀调解组织为主体,以"二元模式"为启动方式,以要素指引法确定适用范围,以"被动审查"方式进行衔接,才能消解构建调解前置程序过程中的路径混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前置程序 调解主体 启动方式 适用范围 衔接方式
下载PDF
佛山南海: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创新实践
15
作者 赵俊鹏 《人民法治》 2019年第4期58-63,共6页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学习'枫桥经验',并以人民调解为中心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人民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西樵镇以人民调解为突破口学习和借鉴'枫桥经验',将人民调解这... 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学习'枫桥经验',并以人民调解为中心创新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方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以人民调解推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西樵镇以人民调解为突破口学习和借鉴'枫桥经验',将人民调解这一化解矛盾方法引入到本辖区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解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调解 西樵镇 人民调解委员会 民间调解 调解主体 纠纷调解
下载PDF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建构 被引量:1
16
作者 薛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3-88,共6页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日益增多使得纠纷的解决方式成为研究的重点。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往往涉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而当事人之间又存在相邻关系和共有关系,需要维持和谐的生活秩序。纠纷的解决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应采用诉讼...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日益增多使得纠纷的解决方式成为研究的重点。这种纠纷有其特殊性,往往涉及当事人的根本利益,而当事人之间又存在相邻关系和共有关系,需要维持和谐的生活秩序。纠纷的解决需要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应采用诉讼、非诉讼的手段,以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机构等作为调解主体。这既是业主解决纠纷的内在需求,又是国家应当大力推动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的解决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 调解主体 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
原文传递
日本法院调停制度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比较
17
作者 梁瑾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0-21,共2页
日本法院调停制度与我国法院调解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显著的差异。文章对日本法院调停制度与我国法院调解制度进行比较,理出它们的共性和差异,试图对完善我国法院调解制度寻求出可行方案。
关键词 调停制度 法院调解 调解主体
下载PDF
论我国刑事和解模式的选择
18
作者 陈士浩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71-172,共2页
依调解主体的不同,刑事和解有三种模式:加害方—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和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我国立法上仅在审判阶段确立了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而实践中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却普遍地执行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第三... 依调解主体的不同,刑事和解有三种模式:加害方—被害方自行和解模式、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和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我国立法上仅在审判阶段确立了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而实践中在整个刑事诉讼程序中却普遍地执行公权力机关调解模式。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能更好地促进司法公正、体现刑事和解制度的设计初衷,适宜作为我国的刑事和解模式,其中的第三方机构应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律师共同组成"为蓝图进行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和解模式 调解主体 第三方机构调解模式
下载PDF
我国家事纠纷调解主体制度探究
19
作者 史晓芸 《克拉玛依学刊》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家事审判改革的背景下,调解主体在家事案件中发挥着修复人际关系、实现与审判互补以及促进调解活动专业化的作用。然而家事调解实践中存在着调解主体供给不足、专业性欠缺、身份性质不明等问题,基于我国调解主体制度尚未确立完整的体... 在家事审判改革的背景下,调解主体在家事案件中发挥着修复人际关系、实现与审判互补以及促进调解活动专业化的作用。然而家事调解实践中存在着调解主体供给不足、专业性欠缺、身份性质不明等问题,基于我国调解主体制度尚未确立完整的体系,通过借鉴域外经验,兼顾专业化和职业化,发挥调解应有功能,从而消解家事纠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解主体 域外考察 专业调解
下载PDF
乡村治理中调解的发展与完善
20
作者 王磊 《人民法治》 2018年第7X期52-53,共2页
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村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原先的'熟人社会'也逐步发生着转变,旧有的乡村调解机制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乡村纠纷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当前的诉讼程序仍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乡村社会,且存在... 随着法治国家的建设,村民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原先的'熟人社会'也逐步发生着转变,旧有的乡村调解机制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当前乡村纠纷处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后,笔者发现,当前的诉讼程序仍不能完全适应当下的乡村社会,且存在乡村纠纷调解主体单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调解主体 乡村纠纷 纠纷主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