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的变化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吴小影
刘双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 (accommodativeconvergence ,AC)与调节 (accommodation ,A)比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同视机测定 135例不同程度近视患者LASIK术...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 (accommodativeconvergence ,AC)与调节 (accommodation ,A)比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同视机测定 135例不同程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裸眼、术前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 )及术后裸眼的AC/A值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前裸眼、术前戴镜及术后裸眼的AC/A值分别为 ( 0 72 4± 0 5 87) △/D、( 2 75 4± 1 5 6 5 ) △/D及 ( 1 6 18± 1 0 2 7) △/D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不同程度近视患者术前裸眼AC/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术前戴镜和术后裸眼AC/A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LASIK术后裸眼AC/A值与术前戴镜AC/A值和屈光度数呈正相关 (P <0 0 0 5 ) ,与患者年龄和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P <0 0 0 2 )。术后裸眼AC/A值 (Y)与患者年龄 (X1)、眼轴长度 (X2 )及术前戴镜AC/A值 (X3)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Y =4 0 80 0 - 0 0 318X1- 0 0 971X2 +0 32 5 0X3(P <0 0 0 1)。结论 近视患者AC/A值LASIK术后裸眼高于术前裸眼 ,低于术前戴镜 ;LASIK术后AC/A值受术前戴镜AC/A值、患者年龄及眼轴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调节
性集合
调节
比值
激光原位
原文传递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征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劳苇
刘芳
+2 位作者
黄燕然
陈健聪
石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69,共3页
目的:探讨2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1-05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AACE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性疾病。分析患者的年龄、发病前近距离用眼时...
目的:探讨2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1-05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AACE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性疾病。分析患者的年龄、发病前近距离用眼时间、症状、屈光度、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斜视度、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24.25±5.78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每天近距离用眼6h以上。所有患者均因双眼复视来诊,眼部常规检查无异常,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全部患者的屈光状态均为近视,平均等效球镜为-5.73±5.09D。AC/A平均为2.65±1.16。患者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之间的无差异(P>0.05)。不同斜视度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有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05)。结论:大龄儿童及成人的ACCE多发生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中度近视人群中,主要症状为双眼复视,但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正常,没有神经系统性疾病,AC/A不高,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相近,近立体视功能可能与斜视度大小有关,可能与病程长短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屈光度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比值
斜视度
近立体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调节聚散系统交互作用的相关性
3
作者
林惠玲
李苗苗
+1 位作者
Bjorn Drobe
陈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正视眼和早发性近视眼刺激性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值)、刺激性集合性调节/集合比值(CA/C值)、反应性AC/A以及反应性CA/C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
目的:探讨正视眼和早发性近视眼刺激性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值)、刺激性集合性调节/集合比值(CA/C值)、反应性AC/A以及反应性CA/C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9~14岁早发性近视患者27例为早发性近视组,另选取20例正视者作为正视组,在双眼视状态使用精工自动红外验光仪和改良式Thorington法分别测量25cm处5个调节刺激水平和6个聚散刺激水平下的调节反应和隐斜量,计算2组的刺激性AC/A、刺激性CA/C、反应性AC/A以及反应性CA/C值。数据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视组、早发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分别为(4.07±1.47)^Δ/D、(5.13±1.95)^Δ/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4)。正视组、早发性近视组的刺激性AC/A和反应性AC/A值之间均呈正相关(正视组:r=0.903,P<0.001;早发性近视组:r=0.880,P<0.001)。正视组的反应性AC/A和反应性CA/C呈负相关(r=-0.450,P=0.04),早发性近视组这2个参数间无相关性(r=-0.367,P=0.06)。结论:早发性近视眼的反应性AC/A高于正视眼。AC/A和CA/C之间的负相关性只见于正视眼的反应性比率之间,提示单AC/A值不能全面评估调节系统和聚散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
性集合/
调节
比值
集合性
调节
/集合
比值
调节
性聚散
聚散性
调节
原文传递
2种屈光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反应性AC/A率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
9
4
作者
杨扬
王莉
+1 位作者
刘文兰
闫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59,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佩戴角膜塑形镜和佩戴框架眼镜后反应性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试验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3至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10~16...
目的:观察并比较佩戴角膜塑形镜和佩戴框架眼镜后反应性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试验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3至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10~16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反应性AC/A率,并对每种矫正方式下不同屈光度的AC/A率进行分层分析。组间数据比较和组内不同屈光度的分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间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结果:共113例患者完成该研究;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分别为(4.52±0.58)、(3.40±0.46)、(3.48±0.42)、(3.54±0.42)、(3.63±0.44)D,(4.54±0.64)、(4.46±0.65)、(3.88±0.64)、(4.11±0.61)、(4.48±0.64)D;矫正方式对AC/A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F=43.737,P=0.000),近视程度对角膜塑形镜组AC/A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F=3.468,P=0.068),但框架眼镜组的AC/A率会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明显增加(F=5.211,P=0.026);2组戴镜后的AC/A率相对于戴镜前均明显下降(F=94.037,F=168.559,F=26.661,均P=0.000),组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也有统计学差异(F=36.226,P=0.000),但近视程度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差异(F=0.814,P=0.502,F=0.288,P=0.814);经Bonferroni校正后,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的AC/A率与框架眼镜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0,P=0.889),但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8,t=-3.859,t=-5.748,t=-8.093,均P=0.000);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明显小于戴镜前,但戴镜后各时间点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框架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的
比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唐敏
杨士睿
+2 位作者
徐宝增
李文华
雷玉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讨论分析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在不同眼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就诊于眼科门诊的127例近视患者,采用近远距隐斜眼位得到计算法AC/A和近距附加+1.00D得到梯度法AC/A,比较计算法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
目的:讨论分析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在不同眼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就诊于眼科门诊的127例近视患者,采用近远距隐斜眼位得到计算法AC/A和近距附加+1.00D得到梯度法AC/A,比较计算法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差异。结果:计算法AC/A值高于近距+1.00D梯度法AC/A值(P<0.01);对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眼位组中比较发现,计算法AC/A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组中均有差异,内隐斜组AC/A最高,外隐斜组AC/A最低;对同一眼位组中的两种方法比较发现,在内隐斜组和正视组中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均P<0.01),外隐斜组中两种方法测得AC/A值无差异(P>0.05)。结论: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AC/A,特别是在内隐斜患者和正视患者中使用计算法易得到高AC/A值,造成错误诊断,更推荐使用梯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的
比值
(AC/A)
计算法AC/A
梯度法AC/A
隐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温佶俐
李肖春
吕帆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3-1127,共5页
目的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各因素的关系,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不同程度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斜视角的大小分二三组,分别进行斜视角、正负融合范同、正负聚散幅度、辐辏近点、调节性辐辏与...
目的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各因素的关系,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不同程度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斜视角的大小分二三组,分别进行斜视角、正负融合范同、正负聚散幅度、辐辏近点、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检查,将各项检查结果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间歇性外斜视5m远距离斜视角的平均值为(-13.19±8.40)^△,33om近距离平均值(-18.79±6.80)^△。正融合范围平均值7.29±4.73,负融合范围平均值:-4.28±4.55。辐辏近点平均值:破裂点7.50±2.43,恢复点8.74±2.84。远正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2.34±6.90,破裂点18.48±7.63,恢复点10.76±7.19;远负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4.30±6.22,破裂点21.52±6.94,恢复点8.34±7.92。近正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8.03±8.16,破裂点28.13±7.85,恢复点20.25±18.70;近负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4.21±7.04,破裂点21.55±6.96,恢复点8.06±7.99。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平均值:1.89±1.03。负融合功能和负相对聚散幅度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负融合功能和负相对聚散幅度有显著相关性,正融合功能范围、正相对聚散幅度、辐辏近点、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
正负融合范围
正负相对聚散幅度
辐辏近点
调节
性辐辏与
调节
的
比值
原文传递
题名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的变化
被引量:
32
1
作者
吴小影
刘双珍
机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
出处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2-135,共4页
文摘
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后调节性集合 (accommodativeconvergence ,AC)与调节 (accommodation ,A)比值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同视机测定 135例不同程度近视患者LASIK术前裸眼、术前配戴框架眼镜 (戴镜 )及术后裸眼的AC/A值 ,并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 全部患者术前裸眼、术前戴镜及术后裸眼的AC/A值分别为 ( 0 72 4± 0 5 87) △/D、( 2 75 4± 1 5 6 5 ) △/D及 ( 1 6 18± 1 0 2 7) △/D ,两两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0 1)。不同程度近视患者术前裸眼AC/A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1) ,术前戴镜和术后裸眼AC/A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LASIK术后裸眼AC/A值与术前戴镜AC/A值和屈光度数呈正相关 (P <0 0 0 5 ) ,与患者年龄和眼轴长度呈负相关 (P <0 0 0 2 )。术后裸眼AC/A值 (Y)与患者年龄 (X1)、眼轴长度 (X2 )及术前戴镜AC/A值 (X3)建立多元回归方程为Y =4 0 80 0 - 0 0 318X1- 0 0 971X2 +0 32 5 0X3(P <0 0 0 1)。结论 近视患者AC/A值LASIK术后裸眼高于术前裸眼 ,低于术前戴镜 ;LASIK术后AC/A值受术前戴镜AC/A值、患者年龄及眼轴长度的影响。
关键词
近视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
调节
性集合
调节
比值
激光原位
Keywords
Accommodation,ocular
myopia
Keratomileusis,laser in situ
分类号
R779.63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征观察
被引量:
10
2
作者
劳苇
刘芳
黄燕然
陈健聪
石志成
机构
中国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7-169,共3页
基金
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No.2021YL01057)。
文摘
目的:探讨20例急性共同性内斜视(AAC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06/2021-05在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眼科确诊的AACE患者20例,所有患者均行头部影像学检查排除神经系统性疾病。分析患者的年龄、发病前近距离用眼时间、症状、屈光度、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斜视度、近立体视功能。结果:患者20例平均年龄为24.25±5.78岁,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每天近距离用眼6h以上。所有患者均因双眼复视来诊,眼部常规检查无异常,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无明显受限。全部患者的屈光状态均为近视,平均等效球镜为-5.73±5.09D。AC/A平均为2.65±1.16。患者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之间的无差异(P>0.05)。不同斜视度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有差异(P<0.05),不同病程的患者之间的近立体视功能无差异(P>0.05)。结论:大龄儿童及成人的ACCE多发生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的中度近视人群中,主要症状为双眼复视,但各诊断眼位的眼球运动正常,没有神经系统性疾病,AC/A不高,远距离斜视度与近距离斜视度相近,近立体视功能可能与斜视度大小有关,可能与病程长短无关系。
关键词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
屈光度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比值
斜视度
近立体视
Keywords
acute acquired comitant esotropia
refraction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to accommodation ratio
deviation
near stereopsis
分类号
R777.4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调节聚散系统交互作用的相关性
3
作者
林惠玲
李苗苗
Bjorn Drobe
陈浩
机构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依视路亚太区研发中心
出处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339-344,共6页
基金
中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2014DFA30940)
温州市公益性科技计划项目(2018Y1063).
文摘
目的:探讨正视眼和早发性近视眼刺激性调节性集合/调节比值(AC/A值)、刺激性集合性调节/集合比值(CA/C值)、反应性AC/A以及反应性CA/C之间的差异及相互关系。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视光门诊就诊的9~14岁早发性近视患者27例为早发性近视组,另选取20例正视者作为正视组,在双眼视状态使用精工自动红外验光仪和改良式Thorington法分别测量25cm处5个调节刺激水平和6个聚散刺激水平下的调节反应和隐斜量,计算2组的刺激性AC/A、刺激性CA/C、反应性AC/A以及反应性CA/C值。数据采用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正视组、早发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分别为(4.07±1.47)^Δ/D、(5.13±1.95)^Δ/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2,P=0.04)。正视组、早发性近视组的刺激性AC/A和反应性AC/A值之间均呈正相关(正视组:r=0.903,P<0.001;早发性近视组:r=0.880,P<0.001)。正视组的反应性AC/A和反应性CA/C呈负相关(r=-0.450,P=0.04),早发性近视组这2个参数间无相关性(r=-0.367,P=0.06)。结论:早发性近视眼的反应性AC/A高于正视眼。AC/A和CA/C之间的负相关性只见于正视眼的反应性比率之间,提示单AC/A值不能全面评估调节系统和聚散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
关键词
调节
性集合/
调节
比值
集合性
调节
/集合
比值
调节
性聚散
聚散性
调节
Keywords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 to accommodation ratio
convergence accommodation to convergence ratio
accommodative vergence
vergence accommodation
分类号
R778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2种屈光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反应性AC/A率影响的对比
被引量:
9
4
作者
杨扬
王莉
刘文兰
闫瑾
机构
西安医学院眼视光教研室
出处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5-25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教育厅2017年专项科学研究资助项目(编号:17JK0662)
西安医学院青年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015QN08)
+1 种基金
西安医学院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编号:2016DXS1-31)
西安医学院大学生开放科研实验资助项目(编号:2016DXS2-12)
文摘
目的:观察并比较佩戴角膜塑形镜和佩戴框架眼镜后反应性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AC/A ratio)的变化情况。方法:前瞻性试验对照研究。选择2015年3至5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就诊的120例10~16岁中低度青少年近视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和患者意愿将其分为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反应性AC/A率,并对每种矫正方式下不同屈光度的AC/A率进行分层分析。组间数据比较和组内不同屈光度的分层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组内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组间各时间点的两两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并进行Bonferroni校正。结果:共113例患者完成该研究;角膜塑形镜组和框架眼镜组在戴镜前和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分别为(4.52±0.58)、(3.40±0.46)、(3.48±0.42)、(3.54±0.42)、(3.63±0.44)D,(4.54±0.64)、(4.46±0.65)、(3.88±0.64)、(4.11±0.61)、(4.48±0.64)D;矫正方式对AC/A率的影响有统计学差异(F=43.737,P=0.000),近视程度对角膜塑形镜组AC/A率的影响没有统计学差异(F=3.468,P=0.068),但框架眼镜组的AC/A率会随着近视程度的增加明显增加(F=5.211,P=0.026);2组戴镜后的AC/A率相对于戴镜前均明显下降(F=94.037,F=168.559,F=26.661,均P=0.000),组别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也有统计学差异(F=36.226,P=0.000),但近视程度与测量时间的交互作用对AC/A率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差异(F=0.814,P=0.502,F=0.288,P=0.814);经Bonferroni校正后,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前的AC/A率与框架眼镜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0,P=0.889),但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小于框架眼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898,t=-3.859,t=-5.748,t=-8.093,均P=0.000);角膜塑形镜组戴镜后1、3、6、12个月的AC/A率均明显小于戴镜前,但戴镜后各时间点间均无统计学差异;框架眼�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角膜塑形镜
框架眼镜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的
比值
Keywords
teenager
myopia
orthokeratology
frame glasses
accommodative convergence/accommodation ratio
分类号
R778.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
1
5
作者
唐敏
杨士睿
徐宝增
李文华
雷玉琳
机构
滨州医学院
济南明水眼科医院
出处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66-1068,共3页
文摘
目的:讨论分析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调节性集合与调节的比值(AC/A)在不同眼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就诊于眼科门诊的127例近视患者,采用近远距隐斜眼位得到计算法AC/A和近距附加+1.00D得到梯度法AC/A,比较计算法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差异。结果:计算法AC/A值高于近距+1.00D梯度法AC/A值(P<0.01);对同一种方法在不同眼位组中比较发现,计算法AC/A和梯度法AC/A在不同眼位组中均有差异,内隐斜组AC/A最高,外隐斜组AC/A最低;对同一眼位组中的两种方法比较发现,在内隐斜组和正视组中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均P<0.01),外隐斜组中两种方法测得AC/A值无差异(P>0.05)。结论:计算法AC/A高于梯度法AC/A,特别是在内隐斜患者和正视患者中使用计算法易得到高AC/A值,造成错误诊断,更推荐使用梯度法。
关键词
调节
性集合与
调节
的
比值
(AC/A)
计算法AC/A
梯度法AC/A
隐斜
Keywords
accommodation convergence to accommodation ratio(AC/A)
calculated AC/A ratio
gradient AC/A ratio
phoria
分类号
R778.11 [医药卫生—眼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温佶俐
李肖春
吕帆
机构
浙江大学金华医院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眼科
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
出处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23-1127,共5页
文摘
目的分析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各因素的关系,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不同程度的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斜视角的大小分二三组,分别进行斜视角、正负融合范同、正负聚散幅度、辐辏近点、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检查,将各项检查结果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结果48例间歇性外斜视5m远距离斜视角的平均值为(-13.19±8.40)^△,33om近距离平均值(-18.79±6.80)^△。正融合范围平均值7.29±4.73,负融合范围平均值:-4.28±4.55。辐辏近点平均值:破裂点7.50±2.43,恢复点8.74±2.84。远正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2.34±6.90,破裂点18.48±7.63,恢复点10.76±7.19;远负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4.30±6.22,破裂点21.52±6.94,恢复点8.34±7.92。近正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8.03±8.16,破裂点28.13±7.85,恢复点20.25±18.70;近负相对聚散幅度平均值:模糊点14.21±7.04,破裂点21.55±6.96,恢复点8.06±7.99。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平均值:1.89±1.03。负融合功能和负相对聚散幅度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负融合功能和负相对聚散幅度有显著相关性,正融合功能范围、正相对聚散幅度、辐辏近点、调节性辐辏与调节的比值与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关键词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
正负融合范围
正负相对聚散幅度
辐辏近点
调节
性辐辏与
调节
的
比值
Keywords
Intermittent Exotropia
Strabismus Angl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sion Range
Pos-itive and Negative Fusional Vergence
Near Point Of Convergence
AC/A Rate
分类号
R777.41 [医药卫生—眼科]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的变化
吴小影
刘双珍
《中华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2
原文传递
2
急性共同性内斜视临床特征观察
劳苇
刘芳
黄燕然
陈健聪
石志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调节聚散系统交互作用的相关性
林惠玲
李苗苗
Bjorn Drobe
陈浩
《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9
0
原文传递
4
2种屈光矫正方式对青少年近视患者反应性AC/A率影响的对比
杨扬
王莉
刘文兰
闫瑾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计算法和梯度法测量AC/A在不同眼位中的应用比较
唐敏
杨士睿
徐宝增
李文华
雷玉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间歇性外斜视斜视角与辐辏参数相关性研究
温佶俐
李肖春
吕帆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