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2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项目式教学的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路径——以“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邵雯钰 郑海森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第18期44-45,共2页
本案例《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中图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为目标,展开项目教学如下:创建背景,掌握概念,上课伊始,教师展示华晨宇《神树》的音乐短片。设... 本案例《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为中图版必修二第五章第一节。课标要求为“运用资料,归纳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为目标,展开项目教学如下:创建背景,掌握概念,上课伊始,教师展示华晨宇《神树》的音乐短片。设计驱动问题:你在短片中看到了哪些环境问题?是否可以分类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路径 项目式教学 主要环境问题 要求 项目教学 中图版 综合思维 掌握概念
下载PDF
初中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探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刘为利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6期56-58,共3页
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要基于课程标准,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德育教育的生发点;要积极创设、捕捉德育教育时机,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科学融入、巧妙渗透;要做好课外实践选... 生物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是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生物教学中德育渗透要基于课程标准,立足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德育教育的生发点;要积极创设、捕捉德育教育时机,在课堂教学各环节科学融入、巧妙渗透;要做好课外实践选题及设计,链接生活,突出重点,实现综合渗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德育渗透 要求 情境导入 链接生活
下载PDF
小学数学尺规作图教学中核心素养培育的“三讲究”——以“用尺规作等长线段”教学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幼红 《小学数学教师》 2023年第3期60-63,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实例“用直尺和圆规作等长线段”部分指出: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实例“用直尺和圆规作等长线段”部分指出:让学生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形成对几何图形的感觉,感受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意义;体会用直尺可以确定直线,用圆规的两脚可以确定线段的长短。教学中应如何落实这一课标要求,引导学生用无刻度的直尺(或不看直尺上的刻度)和圆规,作一条与给定线段长度相等的线段,感受“尺”和“规”的相互作用,理解尺规作图的基本原理和本质,培育数学核心素养呢?笔者经过课堂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核心素养 尺规作图 要求 几何作图 堂教学实践 核心素养培育 圆规
原文传递
语言的艺术:高考作文增分的多维度策略 被引量:1
4
作者 邓观朗 《广东教育(高中版)》 2024年第2期13-16,共4页
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之下,高考作文更加强调思想性、文化性和语言艺术的融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水平的考查。面对这一形势,作文如何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增分已成为高考语文备考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剖... 新课标、新高考背景之下,高考作文更加强调思想性、文化性和语言艺术的融合,更加注重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化素养和语言表达水平的考查。面对这一形势,作文如何从“语言艺术”的角度来增分已成为高考语文备考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剖析课标要求和高考写作要求的内在联系,从多个角度探讨如何通过提升语言艺术来增强作文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为高考学子提供实用的写作指导和增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作文 语言艺术 要求 高考写作 高考语文备考 思辨能力 写作指导
下载PDF
“三新”背景下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5
作者 马丽娟 郑建 《地理教育》 2024年第S01期86-88,共3页
一、课标解读评判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有课标原文及课标解读,厘清认知内容、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水循环”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认知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行为条件是“运用示... 一、课标解读评判一节好课的首要标准是有课标原文及课标解读,厘清认知内容、行为条件和行为动词。“水循环”的课标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认知内容为“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行为条件是“运用示意图”,行为动词为“运用”“说明”,在方式上要求学生运用,在程度上要求学生做出相应的说明。在教学设计中应以课标为导向,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来展开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动词 水循环 认知内容 要求 首要 教学设计 三新 解读
下载PDF
“双减”背景下中考科学思维的测评与反思——2023年广东省中考生物学试题第33题分析
6
作者 张青岩 《中学生物教学》 2024年第4期74-75,共2页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科学思维是指在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尊重事实证据,崇尚严谨求实,基于证据和逻辑,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演绎、分析、综合、建模等方法,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对既有观点和结论进行审视、质疑包容,乃至提出创造性见解的能力与品格。2023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生物学试题严格依照课标要求进行命题,在“双减”背景下落实课标理念,加强对科学思维的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试题 要求 科学思维 义务教育 理念 中考 严谨求实 独立思考
下载PDF
依托劳动课程 传承传统工艺
7
作者 刘梅 《湖北教育》 2024年第2期9-10,共2页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编织”归入生产劳动任务群中的传统工艺制作项目中,教学对象指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编织类劳动历史悠久,意蕴隽永,并且材料易得,是优质的劳动教学项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文化、...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编织”归入生产劳动任务群中的传统工艺制作项目中,教学对象指向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学生。编织类劳动历史悠久,意蕴隽永,并且材料易得,是优质的劳动教学项目。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了解编织文化、学习编织技能、创造编织作品,笔者根据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实际,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设计了“传承中华传统技艺之彩绳编织”系列劳动课程。下面,笔者以起始课《初识编织》为例,阐述“遇见—突破—行动—创新”四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与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阶段 起始 要求 工艺制作 教学环节 传统技艺 传承传统
下载PDF
英语小升初衔接的学习课堂“Prepositions”课例报告
8
作者 吴艳琳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24年第18期17-19,共3页
【课例主题】学校“师之蕴英语教师工作室”以“初小衔接主题引领的语法专项”为主题,以“Prepositions”教学为例,探索“五年级学生小升初阶段语法学习”的有效方法。【文本解读】一、课标衔接课标要求,教师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 【课例主题】学校“师之蕴英语教师工作室”以“初小衔接主题引领的语法专项”为主题,以“Prepositions”教学为例,探索“五年级学生小升初阶段语法学习”的有效方法。【文本解读】一、课标衔接课标要求,教师要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坚持学思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习理解类活动中获取、梳理语言和文化知识;坚持学用结合,引导学生在应用实践类活动中内化所学语言和文化知识,加深理解并初步应用;坚持学创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工作室 小升初 真实情境 要求 学思结合 学用结合 语法学习
下载PDF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教学
9
作者 陈桑尼 卢文奕欣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一、教学主题内容与现状分析 本节新课教学主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本课程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学习主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中的分子、原子.主要内... 一、教学主题内容与现状分析 本节新课教学主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第二课时"分子可以分为原子".本课程内容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属于学习主题三物质的组成与结构中的分子、原子.主要内容包括:(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2)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课标要求学生能说明分子、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 学习主题 教学 学生核心素养 九年级化学 要求 第二 教学主题
下载PDF
重视通性通法 关注数学思考——以一道九年级调考试题为例
10
作者 魏贤 刘光华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24年第10期20-23,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中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1].2024年武汉市九年级三月调考数学试卷第23题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学业水平考试命题要求中指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考试命题,要关注数学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四能”与核心素养[1].2024年武汉市九年级三月调考数学试卷第23题坚持素养立意,凸显育人导向,很好地落实了课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业水平考试 核心素养 数学思考 通性通法 综合考查 命题要求 要求 四基
原文传递
项目化:高中语文情境命题设计的一种探索——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情境命题设计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楼特钦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2年第19期108-111,共4页
高中语文情境命题优化可考虑在“项目化学习”的概念指导下,落实课标要求,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项目情境,确定项目主题。进而从梯度出发,选择文体多样、链接时代与社会的命题语料,形成具有真实驱动性、触发学生思辨的命题设... 高中语文情境命题优化可考虑在“项目化学习”的概念指导下,落实课标要求,立足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来设置项目情境,确定项目主题。进而从梯度出发,选择文体多样、链接时代与社会的命题语料,形成具有真实驱动性、触发学生思辨的命题设问,以多元的评价标准细则和评价主体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与语文核心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知识迁移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 要求 设问 项目化学习 评价主体 驱动性
下载PDF
借助GeoGebra开展“统计”单元可视化教学
12
作者 周李晓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4年第3期63-68,共6页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将其从机械、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上,从而提高效率[1...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要求在“统计”的教学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将其从机械、烦琐的数据处理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在“统计”概念和方法的理解上,从而提高效率[1]。在“统计”单元中有大量数据需要师生处理分析,且过程复杂,一般包括收集、整理、提取、建模、得出结论五步。教师以传统方式教学难以落实课标要求。教师如果直接人工计算,费时费力,将极大程度地降低教师备课的效率和教学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教学 教师备 要求 人工计算 信息技术 教会学生 提高效率 普通高中数学
下载PDF
地理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主要植被与自然环境”教学设计
13
作者 曹瑞建 史之才 《地理教育》 2024年第S02期75-78,共4页
一、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本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因此学习“植被”是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第二节“土壤... 一、教材分析及课标要求本课是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五章第一节,“植被”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又是自然环境演变的结果,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自然条件之一,因此学习“植被”是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重要途径,同时也为第二节“土壤”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求 自然环境 教材分析 湘教版 教学设计 高中地理必修一 核心素养导向 组成要素
下载PDF
动态几何问题归纳与点拨
14
作者 仇建新 《科学大众(科学中考)》 2024年第2期48-50,共3页
动态几何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问题,主要研究图形在运动中所遵循的规律,是初中数学中考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课标要求:会根据单点运动、双点运动、线运动以及面运动的规律,恰当地设计变量,... 动态几何问题是指以几何知识和图形为背景,渗透运动变化观点的一类问题,主要研究图形在运动中所遵循的规律,是初中数学中考覆盖面较广、综合性较强的题型.课标要求:会根据单点运动、双点运动、线运动以及面运动的规律,恰当地设计变量,并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如函数、方程等)解决运动变化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知识 要求 问题归纳 动态几何 数学中考 设计变量 数学模型 图形
下载PDF
打通工程思维的培育通道——通用技术教学中应用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实践研究
15
作者 杨兴 朱义 费敏 《福建教育》 2024年第24期18-20,共3页
社会性科学议题既是社会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又是实现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效关联的一种重要途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SSI教学),即将社会性科学议题作为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蒋敏,20... 社会性科学议题既是社会生活中与科学相关的社会问题,又是实现通用技术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有效关联的一种重要途径。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SSI教学),即将社会性科学议题作为问题情境引入课堂教学中,并有针对性地结合教材进行教学(蒋敏,2021)。SSI教学目标指向、学生工程素养与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三者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凸显SSI教学在通用技术课堂中的应用对课标要求的达成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核心素养 社会性科学议题 工程素养 情境引入 要求 通用技术教学 工程思维 通用技术
下载PDF
注重通性通法 发展核心素养——一道中考试题的解法研究
16
作者 李海荧 《初中数学教与学》 2024年第2期28-31,共4页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试卷的命制以素养立意为导向,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和‘四能’”.本文通过对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第26题的解法探究,阐述如何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试卷的命制以素养立意为导向,依据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具体表现,关注数学的本质,关注通性通法,综合考查‘四基’和‘四能’”.本文通过对2023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数学第26题的解法探究,阐述如何在试题中体现课标要求,以期为学生备考指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通性通法 综合考查 解法探究 中考数学 要求 四能 四基
原文传递
统一命题背景下英语学科中考备考策略
17
作者 陈秋平 《新校园》 2024年第8期13-14,共2页
备考是巩基提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育行为,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通过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备考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从近年来中考英语的命题趋势来看,试题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场... 备考是巩基提质的一种教学手段和教育行为,既可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又可以通过详细的学习计划和科学的备考策略,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目标和效果。从近年来中考英语的命题趋势来看,试题内容更加贴合学生的生活场景,其考查重点倾向于语言应用及实践表达方面。因而需要教师根据课标要求及学业标准,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把握命题趋势,注重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地设计复习计划,切实提高学习效率及备考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内容 知识的理解 备考策略 学业 命题背景 中考英语 要求 生活场景
下载PDF
指向学习主题的单元作业设计——以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18
作者 朱宇慧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11期32-33,共2页
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学习任务之一。作业设计也要顺应课标要求,依据学习主题制订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类型和时间进行统筹... 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作业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属于学习任务之一。作业设计也要顺应课标要求,依据学习主题制订作业目标,对作业内容、类型和时间进行统筹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主题 语文实践活动 要求 作业设计 作业内容 单元作业 作业目 统筹安排
原文传递
走进传统节日,品味中华文化——传统节日类课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19
作者 李金秀 《小学语文教学》 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2022年版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教材中每个年级都安排了与传... 每一个传统节日都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传承并弘扬中华文化。2022年版课标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教材中每个年级都安排了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内容,对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强化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情操 文教学 民族认同感 要求 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 优化策略 传统节日
原文传递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教学设计
20
作者 宋玮娴 徐海群 夏冰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4年第21期56-58,共3页
一、教材版本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二、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课标分析:根据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 一、教材版本湘教版教材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3第三章第一节“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二、课标解读课标要求:运用碳循环和温室效应原理,分析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课标分析:根据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分析,本节重点内容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二是国际减排合作的举措及积极性。在分析这两个问题之前,学生需要了解温室效应产生的原理和碳循环的过程。温室效应既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地理原理,又是一个全球性的现实问题,解释它的产生过程是学习本节内容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教材版本 要求 温室效应 碳排放 地理原理 教学设计 对环境的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