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朗读,课堂的交响乐——感受新课程之朗读风
1
作者 孙雪 《课堂内外(教师版)(初等教育)》 2019年第7期33-34,36,共3页
从古至今,“读”一直就是用得最多而且最有效的语文教学法。在我们的课堂中,如何丰富学生的朗读?怎样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放声朗读,真正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这些都是是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课题。
关键词 以读为本 读出个性 读中感悟 读中升华
下载PDF
以读为本课堂教学的优化处理 被引量:1
2
作者 季文艳 《小学教学参考》 2020年第1期47-47,共1页
以读为本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极力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可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明确读的目标、优化读的方法、凸显读的个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阅读指导,以提升阅读教学效益。
关键词 阅读教学 以读为本 明确目标 优化方法 读出个性
下载PDF
浅谈初中语文课堂的朗读教学
3
作者 杨春艳 《文理导航》 2015年第31期21-21,共1页
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读方法,加强感情地朗读训练,是上好语文课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 感情范读 激发兴趣 指导想象 读出个性 借说促读 巩固效果
下载PDF
导放结合 读出个性
4
作者 彭霞 《湖北教育》 2020年第6期48-48,共1页
洪湖市第一小学从"诗文教育"跃升到"诗意教育",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了诗意。教学《秋天的怀念》时,笔者发现,"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qu... 洪湖市第一小学从"诗文教育"跃升到"诗意教育",让每一节语文课都充满了诗意。教学《秋天的怀念》时,笔者发现,"咱娘俩在一块,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那个有病的儿子,还有那个未成年的女儿……"等话语虽朴实无华,却让人痛彻心扉。但这感人肺腑的故事,能流淌进学生的心灵吗?他们能从母亲的言行中感悟这份真挚、淳朴的亲情吗?于是,笔者借助"拒绝看菊花——同意看菊花——和妹妹一起看菊花"这一主线来教学,让学生"潜心会文",到课文中去寻找反映母亲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解读,课堂开放而又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彻心扉 课堂开放 《秋天的怀念》 潜心会文 诗意教育 读出个性 学生的心灵 未成年
下载PDF
关注标点 联系语境 引领理解朗读——二年级对话朗读教学例谈
5
作者 李慧燕 《东西南北(教育)》 2018年第24期257-257,共1页
《课标》第一学段目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二年级教科书中还提出了“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 《课标》第一学段目标要求:“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二年级教科书中还提出了“对比读出感叹句和陈述句、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角色的心情读出不同语气,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课文。”的要求。如何引领学生关注标点,结合具体的语境,带着理解感悟,读出不同语气呢,以下两个课例在指导学生读好角色对话上做了尝试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注标点 联系上下文 读出角色的个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