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目的了解青岛市GⅡ.15型诺如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青岛市疑似诺如病毒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1412份,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进行诺如病毒检测,反转录PCR扩增诺如病毒可读框1和2结合区基因片段和VP1基因全长,进行序列测定、系统进化分析和同源建模。结果共7株GⅡ.15型诺如病毒株被检出,散发性病例4例和聚集性疫情1起,其VP1基因高度同源,与早期毒株J23/US/1999相比变异不大。青岛市GⅡ.15型毒株之间的氨基酸差异主要有位点第300位天冬酰胺和天冬氨酸的转换及第302位脯氨酸和丝氨酸的转换。同源建模推测,GⅡ.15型毒株VP1蛋白质由S区和P区(P1区包括第224位至276位和第431位至555位;P2区包括第277位至430位)组成。S区包含8个反平行β-夹心和2个α-螺旋;P1区包含1个α-螺旋和7个β-折叠片;P2区中6个反平行β-折叠形成桶状结构。P2区具有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模体(第289至291位)和第313位谷氨酰胺、第349位天冬酰胺、第389位谷氨酰胺3个特异性位点。天冬酰胺-甘氨酸-精氨酸模体位于精氨酸-甘氨酸-缬氨酸模体上游22个氨基酸处(第265至267位)。与人组织性血型抗原(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结合界面的主要特征位点分为位点Ⅰ(丝氨酸-苏氨酸-精氨酸-丙氨酸-组氨酸,第357至361位)、位点Ⅱ(第388位天冬氨酸)和位点Ⅲ(甘氨酸-甘氨酸,第454至455位),可能与GⅡ.4型VA387毒株和HBGA结合模式类似。结论GⅡ.15型诺如病毒虽然变异不大,但仍具有成为流行株的风险,需要对其加强监控和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