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运动 被引量:6
1
作者 赵世超 卫崇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3,共19页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但后来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表现形式的百家争鸣却成了历史的绝唱。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运动的核心特征是自由。但后来以自由著述、自由讲学、自由批评、自由流动为表现形式的百家争鸣却成了历史的绝唱。百家争鸣不可能出现在战国前,也不可能存在于战国后,百家争鸣式的自由是历史夹缝中的自由。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应重视复兴诸子时代的自由精神,并在思想创新的基础上,构建创新型社会,而不是修补束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纲常伦理和等级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家争鸣运动 诸子时代 自由精神 创新型社会
下载PDF
回省“诸子时代”:儒、墨、道、名、法思想巡礼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振纲 齐文杰 连鹏晓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王权式徵,诸侯异政,学风下移,士精神的崛起,营造了思想史上"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人文奇观。诸子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思想的原创性,而原创性思维必然带有风格的多样性。...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文化史的"轴心时代"。王权式徵,诸侯异政,学风下移,士精神的崛起,营造了思想史上"和而不同"百家争鸣的人文奇观。诸子学的最为显著的特征是其思想的原创性,而原创性思维必然带有风格的多样性。诸子智慧中深藏着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走进他们的精神世界,可以受到深刻的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士精神诸子哲学 思想巡礼
下载PDF
论“以数为纪”思维的元典价值
3
作者 陈振兴 《甘肃高师学报》 2022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先秦两汉典籍中的“以数为纪”思维方法产生于巫文化、“族官制”、“世卿制”和“世官制”的深厚土壤中。诸子时代诸子用“以数为纪”认知模式来确定本派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涵,从而注入了本学科的逻辑理性,汉代的“以数为纪”模式则演变... 先秦两汉典籍中的“以数为纪”思维方法产生于巫文化、“族官制”、“世卿制”和“世官制”的深厚土壤中。诸子时代诸子用“以数为纪”认知模式来确定本派知识体系的基本内涵,从而注入了本学科的逻辑理性,汉代的“以数为纪”模式则演变为合理性与牵强附会并存的思维模式,即使如此,这种思维方式仍然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元典精神功不可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两汉典籍 以数为纪 思维 诸子时代 元典价值
下载PDF
春秋执政卿:诸子时代的历史准备
4
作者 马世年 刘阳杰 《智慧中国》 2020年第10期58-59,共2页
执政卿是春秋时代最闪耀的文化主体,也是诸子产生的直接上源。《汉书·艺文志》提出"诸子出于王官"说,《淮南子·要略》则谓诸子之学起于"救时之弊"。其实,二说都忽略了春秋执政卿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 执政卿是春秋时代最闪耀的文化主体,也是诸子产生的直接上源。《汉书·艺文志》提出"诸子出于王官"说,《淮南子·要略》则谓诸子之学起于"救时之弊"。其实,二说都忽略了春秋执政卿的意义。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早在士崛起之前,春秋执政卿已经以"据礼论道"的形式开始了"轴心时代"的思想突破。其后,以诸子为代表的士的思想飞跃,就是对执政卿的一种"接着讲",标志着"据礼论道"的卿大夫文化真正转向了"救时之弊"的百家之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代 《汉书·艺文志》 礼论 诸子时代 百家之学 春秋时代 《淮南子·要略》 卿大夫
原文传递
“备物致用”:论诸子时代“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成熟
5
作者 杨隽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92-200,共9页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生长的重要文化土壤,"诸子时代"是中国古典诗论成熟的黄金阶段。西周礼乐"演诗"是集中体现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综合艺术形式,《诗》是生动反映"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文本典... 西周礼乐文化是中国古典艺术精神生长的重要文化土壤,"诸子时代"是中国古典诗论成熟的黄金阶段。西周礼乐"演诗"是集中体现西周礼乐文化精神的综合艺术形式,《诗》是生动反映"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文本典范,诸子时代文化群体在思想论说时频繁引用、阐发"六经"大义,其中不乏对"演诗"和《诗》的讨论,进而构成最初的古典诗论体系,并客观印证了诸子时代"经世致用"诗学精神的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经世致用” “演诗” 战国楚简
下载PDF
孔子“性与天道”解
6
作者 郭倩 《理论与史学》 2019年第1期-,共14页
在中国史学史领域,天人关系始终是史家孜孜以求的重要问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到,他作《史记》的主要目的即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在司马迁之前的诸子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天与人的关系、命与... 在中国史学史领域,天人关系始终是史家孜孜以求的重要问题。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讲到,他作《史记》的主要目的即为"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其实,在司马迁之前的诸子时代,人们已经开始思考天与人的关系、命与性的关系,孔子"性与天道"的思想即其明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与天道 诸子时代 《报任安书》 天人关系 中国史学史 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 通古今之变
原文传递
诸子“立言”与“言-象-意”话语方式的形成
7
作者 杨隽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2-178,共7页
诸子时代文化阶层热衷著述"立言",对政治、文化、人生、人性等根本问题展开反思和讨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文化成果客观上要求语言以一种与哲学思考、理性反思相互契合的言说方式记录下来并且传播开来,为此孔子提倡"文... 诸子时代文化阶层热衷著述"立言",对政治、文化、人生、人性等根本问题展开反思和讨论,闪烁着智慧光芒的思想文化成果客观上要求语言以一种与哲学思考、理性反思相互契合的言说方式记录下来并且传播开来,为此孔子提倡"文言"实践,提出通过"立象以尽意"的言说路径解决"言不尽意"的缺憾,这意味着在思想传达阶段语言要在主观意志的支配下通过想象呈现具体生动的"象"而发出隐喻式的意义暗示,即"象"是意之"象",故谓之"意象"。在"言-象-意"的结构中,"意"是"象"的向导,是语言的目的,主宰着"文言"实践的话语内涵,决定了"立言"的终极价值。诸子时代文化阶层普遍的"立言"追求促进了中国古典哲学、文学"言-象-意"话语方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立言” “言-象-意”话语方式 “立象以尽意”
下载PDF
言与语:关于早期文体生成的一个观察
8
作者 陈绪平 《云梦学刊》 2018年第2期99-106,共8页
细致考证早期职官的"言语"活动、诸子时代作为思想资源的"言语"文例及周秦汉时期"言语"文献的大量出现诸史实,可以见出早期文体生成的一个重要方式,即官方体制化的运作造成了"言语"知识的不断... 细致考证早期职官的"言语"活动、诸子时代作为思想资源的"言语"文例及周秦汉时期"言语"文献的大量出现诸史实,可以见出早期文体生成的一个重要方式,即官方体制化的运作造成了"言语"知识的不断产出,而诸子时代的引证("言语"作为思想资源)、模仿("言语"作为模仿对象)等,直接造成了早期"言语"类典籍的大量出现,而这正是"言语"文体稳定下来的最好体现与保证。简言之,早期文体经过了从人的行为方式名到文体名的发展过程,而文体稳定的标志则是出现了相关文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 早期文体 职官 诸子时代
下载PDF
演诗与演德:结合出土文献的阐释
9
作者 杨隽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CSSCI 2017年第3期22-30,共9页
西周礼乐文化是"演诗"艺术生长成熟的文化土壤,诗乐舞统合的西周"演诗"仪式是实践"乐德"教化的具体路径,"演诗"是周代"乐德"精神的载体。西周礼乐文化的"乐德"教化宗旨决... 西周礼乐文化是"演诗"艺术生长成熟的文化土壤,诗乐舞统合的西周"演诗"仪式是实践"乐德"教化的具体路径,"演诗"是周代"乐德"精神的载体。西周礼乐文化的"乐德"教化宗旨决定了"演诗"仪式以巩固王权为目标,以"演德"为准则,以"乐德"精神为内涵,以"耀明其志"为中心的艺术形态。西周"乐德"精神直接影响了诸子时代文化群体对"乐德"思想的继承,成就了诸子时代文化思想的核心精神内涵之一——"崇德"。西周礼乐"演诗"不仅是"诗言志"命题提出的元始文化空间,同时印证了"致用"文学精神生长成熟的早期文化足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诗 乐德 诸子时代 诗言志
原文传递
太史伯阳学术思想试探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兆昌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88-93,共6页
 太史伯阳是中国前诸子时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德治,发展了西周初年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对于国家政治兴衰过程中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解析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原因的第一人。...  太史伯阳是中国前诸子时代最为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在政治思想方面,他强调德治,发展了西周初年的民本主义思想。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经济对于国家政治兴衰过程中的作用,是中国历史上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解析历代王朝治乱兴衰原因的第一人。在哲学思想方面,太史伯阳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第一次对于阴、阳两极的基本属性及相互关系做了论述,并且利用阴阳学说解释了世界;二是提出了世界的基本特征是"和",并对"和而不同"的世界观及方法论做了详细的论证。他的政治思想中有相当浓厚的"天命"色彩,他的哲学思想也显露出天人相应的倾向,这些都是时代赋予一个思想家的深刻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史伯阳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诸子时代
下载PDF
前诸子时代的传播思想探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仝冠军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5-130,共6页
前诸子时代的传播思想非常丰富。对传播活动的认识上,人们认为传播活动能够传达各种信息,语言能够揭示传播者内心的感受,以及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和评价;通过语言传播,可以对民众进行教化,对子弟进行教育,或者向其他国家推行本国... 前诸子时代的传播思想非常丰富。对传播活动的认识上,人们认为传播活动能够传达各种信息,语言能够揭示传播者内心的感受,以及他对各种事物的认识、看法和评价;通过语言传播,可以对民众进行教化,对子弟进行教育,或者向其他国家推行本国的文化;一个人的言语还可以表露一个人的品质。他们提出了"慎言"和"三不朽"的传播思想,认为只要在德行、事功、言语之任何一方面有所建树,都可以使自己虽死犹生,虽久不废,达到不朽。而言语又是反映德行的重要途径,是建立事功的重要工具和能力。关于舆论,栾武子提出的"善钧为众",邵公提出的一套理想化的传播秩序和传播体系,都是值得注意的传播思想。非语言传播也受到人们的注意,有人还形成了一套理论,如单襄公认为把一个人的"步言视听"结合起来考查,就能够得到比较准确的信息。此外,前诸子时代的人们已经注意到了受众问题,如"直不辅曲,明不规闇"的思想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传播活动 中国古代传播思想 传播史
下载PDF
古代传播思想与当代广告设计研究
12
作者 夏振华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4期280-281,共2页
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我们的社会体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前诸子时代宗教传播思想、孔子思想传播、"废弃论"老子思想传播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分析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古代思想传播,通过去粗... 纵观中国五千多年的辉煌历史,我们的社会体制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先后经历了前诸子时代宗教传播思想、孔子思想传播、"废弃论"老子思想传播等。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资料来分析研究各个时期不同的古代思想传播,通过去粗取精的方式将这些传播思想和当代"微传播"以及当代广告设计思想进行有效结合,力图展现全新的广告设计传播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子时代 废弃论 微传播 广告设计传播思想
下载PDF
思想的文学解读与文学的思想溯源——评《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
13
作者 丛月明 《北方论丛》 2019年第6期104-110,共7页
大量简帛文献的出土,为中国早期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杨隽教授的新著《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从简帛文献中所载的文学理论命题出发,以之对诸子时代的文学观念加以全面的考察,力图将诸子著作中"零碎的、简短的、... 大量简帛文献的出土,为中国早期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杨隽教授的新著《简帛文献与诸子时代文学思想研究》从简帛文献中所载的文学理论命题出发,以之对诸子时代的文学观念加以全面的考察,力图将诸子著作中"零碎的、简短的、不成系统的"的文学思想表达,纳入西周礼乐文明这一阐释结构中,从而建构起诸子时代文学理论的整体框架,并通过这一框架,重新审视"文言""诗言志"等重要文学理论命题,又进而对诸子文学理论的历史脉络提出新的看法。因此,该著作对中国早期文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文献 诸子时代文学思想 礼乐文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