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课堂教学诊断:亲知·闻知·说知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建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19-21,共3页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对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课堂教学诊断效果取决于教师开展教学诊断的意识,教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有责任心的教学态度以提升教学...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对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课堂教学诊断效果取决于教师开展教学诊断的意识,教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有责任心的教学态度以提升教学诊断意识。注重"亲知"以获得直接经验的知识,注重"闻知"以获得间接经验的知识,注重"说知"以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达到"亲知,闻知,说知"的统一,从而使课堂教学诊断效果最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诊断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墨经》“知源”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爽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共7页
现有知识论基本上将知识来源划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种。《墨经》把知识来源("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款",但许多学者认为亲知即是直接知识,而闻知和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即仍把《墨经》之三款"知源...
现有知识论基本上将知识来源划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种。《墨经》把知识来源("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款",但许多学者认为亲知即是直接知识,而闻知和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即仍把《墨经》之三款"知源"归并为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两种。实际上,《墨经》所论之"知源",可以划分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及直接与间接知识交互这样三种途径。而《墨经》的三款"知源",每款又可细分为"活""死"两式,构成一个"三款六式"框架。此或为中华知识论史与中华逻辑学史上探究知源问题之"典范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款六式
墨经
知
源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材料作文“亲知、闻知、说知”导写
3
作者
辛营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第34期57-58,共2页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作文
直接经验
亲身实践
导写
亲
知
获取
知
识
说
知
三种方式
原文传递
基于实践 助力儿童学力提升
4
作者
赵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6期20-21,共2页
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以及陶先生关于亲知、闻知和说知的论述,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这篇文章围绕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19课《夹竹桃》、第21课《孔子游春》两篇课文,谈谈我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说
知
亲
知
闻
知
小学语文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墨子“三知”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王汀
王晓慧
刘晓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第12期40-41,共2页
墨子认为"三知"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即闻知、说知、亲知。作者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家具设计教学实际,提出了夯实"闻知",促进"说知",激活"亲知"的教改思路。通过学习,学生在家具设计课中...
墨子认为"三知"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即闻知、说知、亲知。作者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家具设计教学实际,提出了夯实"闻知",促进"说知",激活"亲知"的教改思路。通过学习,学生在家具设计课中扩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
知
说
知
亲
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三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6
作者
黄冠群
李永坚
《广西教育》
2020年第21期21-22,共2页
本文论述以亲知、闻知、说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提出注重"亲知"的生活引领,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注重"闻知"掌握知识,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知识;注重"说知"能力培养,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以...
本文论述以亲知、闻知、说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提出注重"亲知"的生活引领,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注重"闻知"掌握知识,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知识;注重"说知"能力培养,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其道德人格、法治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课堂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闻知,说知,亲知——浅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7
作者
李俊杰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12Z期31-32,共2页
试卷讲评课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正面反拨作用是促进语言学习,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手段。闻知,说知,亲知从态度层面,教学内容层面和教学方法层面分别解决了为什么要上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讲评什么和...
试卷讲评课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正面反拨作用是促进语言学习,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手段。闻知,说知,亲知从态度层面,教学内容层面和教学方法层面分别解决了为什么要上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讲评什么和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卷讲评课
反拨作用
闻
知
说
知
亲
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亲知、闻知、说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8
作者
王俊
《学周刊》
2024年第25期21-24,共4页
“亲知、闻知、说知”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入,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不仅强调了知识获取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提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思考和表达来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本文将从“亲知、闻知、说知”的视角出发探讨“亲知、...
“亲知、闻知、说知”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入,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不仅强调了知识获取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提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思考和表达来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本文将从“亲知、闻知、说知”的视角出发探讨“亲知、闻知、说知”的内涵,再提出亲知、闻知、说知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
“亲
知
、闻
知
、
说
知
”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陶行知语录
9
《生活教育》
2022年第24期53-53,共1页
《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
《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行
知
发生效力
亲
知
说
知
推想
闻
知
三种
知
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求知识的三种方式——现、比二量,亲、闻、说三知与笛卡尔的双重途径
10
作者
张忠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因明中的现、比二量,墨家的亲、闻、说三知,笛卡儿的经验与演绎,分别是古印度、中国与西方逻辑中探求知识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把探求知识的途径分为直接(直观)与间接两种,都强调直接感受的重要性;以演绎作为探求新知的主要推...
因明中的现、比二量,墨家的亲、闻、说三知,笛卡儿的经验与演绎,分别是古印度、中国与西方逻辑中探求知识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把探求知识的途径分为直接(直观)与间接两种,都强调直接感受的重要性;以演绎作为探求新知的主要推演方法;其研究对象都类同于自相与共相。这三种方式的差异是:对推演内容真实与形式正确的要求不同;对“真知”的强调程度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比二量
亲、闻、
说
三
知
双重途径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也说“知”与“不知”
11
作者
闻实
《成功之路》
2010年第5期46-47,共2页
阅读中读得几位名人很风趣的小故事,引发一些思考,产生几点感想。
关键词
《也
说
"
知
"与"不
知
"》
杂文
生活随笔
闻实
原文传递
题名
课堂教学诊断:亲知·闻知·说知
被引量:
2
1
作者
高建伟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年第10期19-21,共3页
文摘
中小学教师开展课堂教学诊断对于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具有重大意义。课堂教学诊断效果取决于教师开展教学诊断的意识,教学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有责任心的教学态度以提升教学诊断意识。注重"亲知"以获得直接经验的知识,注重"闻知"以获得间接经验的知识,注重"说知"以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达到"亲知,闻知,说知"的统一,从而使课堂教学诊断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
教学诊断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分类号
G424.21 [文化科学—课程与教学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墨经》“知源”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
被引量:
1
2
作者
钱爽
机构
北京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
出处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4-110,共7页
基金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史论"(15ZXA005)
文摘
现有知识论基本上将知识来源划分为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种。《墨经》把知识来源("知源")分为亲知、闻知和说知"三款",但许多学者认为亲知即是直接知识,而闻知和说知都属于间接知识,即仍把《墨经》之三款"知源"归并为直接知识与间接知识两种。实际上,《墨经》所论之"知源",可以划分为直接知识、间接知识及直接与间接知识交互这样三种途径。而《墨经》的三款"知源",每款又可细分为"活""死"两式,构成一个"三款六式"框架。此或为中华知识论史与中华逻辑学史上探究知源问题之"典范框架"。
关键词
三款六式
墨经
知
源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分类号
B20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材料作文“亲知、闻知、说知”导写
3
作者
辛营光
机构
山东省北镇中学
出处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年第34期57-58,共2页
文摘
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古代哲学家墨子认为知识的获取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方式。亲知是亲身实践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知识;闻知是由他人的语言传授或自己阅读获得知识;说知是在闻知、亲知的基础上通过逻辑推理得到知识。三种方式在人们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各有其用,相互联系、转化,又共同助益我们获取知识。
关键词
材料作文
直接经验
亲身实践
导写
亲
知
获取
知
识
说
知
三种方式
分类号
G634.34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基于实践 助力儿童学力提升
4
作者
赵丹丹
机构
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
出处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26期20-21,共2页
文摘
陶行知先生“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以及陶先生关于亲知、闻知和说知的论述,深深地影响着我的小学语文教学。这篇文章围绕苏教版国标本第十二册第19课《夹竹桃》、第21课《孔子游春》两篇课文,谈谈我的教学心得和体会。
关键词
说
知
亲
知
闻
知
小学语文教学
Keywords
speaking knowledge
with real personal knowledge
understan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for primary schools
分类号
G622.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墨子“三知”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5
作者
王汀
王晓慧
刘晓军
机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工程大学
出处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年第12期40-41,共2页
文摘
墨子认为"三知"是人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即闻知、说知、亲知。作者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结合家具设计教学实际,提出了夯实"闻知",促进"说知",激活"亲知"的教改思路。通过学习,学生在家具设计课中扩展了视野、丰富了知识、提高了能力。
关键词
闻
知
说
知
亲
知
分类号
TS664.01-4 [轻工技术与工程]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三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6
作者
黄冠群
李永坚
机构
梧州市长洲中学
梧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出处
《广西教育》
2020年第21期21-22,共2页
基金
2019年度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统编版教材使用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对学生法治意识培养的行动研究”(课题编号:2019A057)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本文论述以亲知、闻知、说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策略,提出注重"亲知"的生活引领,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注重"闻知"掌握知识,让学生获得间接经验知识;注重"说知"能力培养,获得解决问题的知识,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其道德人格、法治意识。
关键词
亲
知
闻
知
说
知
课堂教学
分类号
G [文化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闻知,说知,亲知——浅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7
作者
李俊杰
机构
辽宁省沈阳市第二中学
出处
《基础教育论坛》
2017年第12Z期31-32,共2页
文摘
试卷讲评课是有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充分发挥试卷讲评课的正面反拨作用是促进语言学习,优化教学方法的必要手段。闻知,说知,亲知从态度层面,教学内容层面和教学方法层面分别解决了为什么要上试卷讲评课,试卷讲评课讲评什么和怎样上好试卷讲评课的问题。
关键词
试卷讲评课
反拨作用
闻
知
说
知
亲
知
分类号
G632.4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亲知、闻知、说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8
作者
王俊
机构
太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学部
出处
《学周刊》
2024年第25期21-24,共4页
文摘
“亲知、闻知、说知”这一教学理念的引入,为大学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它不仅强调了知识获取的多元性,更重要的是提倡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思考和表达来深入理解语文知识。本文将从“亲知、闻知、说知”的视角出发探讨“亲知、闻知、说知”的内涵,再提出亲知、闻知、说知融入大学语文教学的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大学语文
“亲
知
、闻
知
、
说
知
”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陶行知语录
9
出处
《生活教育》
2022年第24期53-53,共1页
文摘
《墨辨》提出三种知识:一是亲知,二是闻知,三是说知。亲知是亲身得来的,就是从“行”中得来的。闻知是从旁人那儿得来的,或由师友口传,或由书本传达,都可以归为这一类。说知是推想出来的知识。现在一般学校里所注重的知识只是闻知,几乎以闻知概括一切知识。亲知是几乎完全被挥于门外。说知也被忽略,最多也不过是些从闻知里推想出来的罢了。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之来源,并不是否认闻知和说知,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与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才能发生效力。
关键词
陶行
知
发生效力
亲
知
说
知
推想
闻
知
三种
知
识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求知识的三种方式——现、比二量,亲、闻、说三知与笛卡尔的双重途径
10
作者
张忠义
机构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出处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8,共4页
文摘
因明中的现、比二量,墨家的亲、闻、说三知,笛卡儿的经验与演绎,分别是古印度、中国与西方逻辑中探求知识的方式。这三种方式的共同点是:把探求知识的途径分为直接(直观)与间接两种,都强调直接感受的重要性;以演绎作为探求新知的主要推演方法;其研究对象都类同于自相与共相。这三种方式的差异是:对推演内容真实与形式正确的要求不同;对“真知”的强调程度不同。
关键词
现、比二量
亲、闻、
说
三
知
双重途径
Keywords
pratyaksa, anumāna
qin-zhi, wen-zhi, shuo-zhi
double ways
分类号
B81 [哲学宗教—逻辑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也说“知”与“不知”
11
作者
闻实
出处
《成功之路》
2010年第5期46-47,共2页
文摘
阅读中读得几位名人很风趣的小故事,引发一些思考,产生几点感想。
关键词
《也
说
"
知
"与"不
知
"》
杂文
生活随笔
闻实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课堂教学诊断:亲知·闻知·说知
高建伟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墨经》“知源”之“三款六式”框架新解
钱爽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材料作文“亲知、闻知、说知”导写
辛营光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2
0
原文传递
4
基于实践 助力儿童学力提升
赵丹丹
《教育教学论坛》
201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墨子“三知”在《家具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王汀
王晓慧
刘晓军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以“三知”构建“维护秩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
黄冠群
李永坚
《广西教育》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闻知,说知,亲知——浅谈如何上好试卷讲评课
李俊杰
《基础教育论坛》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亲知、闻知、说知”视域下的大学语文教学思考
王俊
《学周刊》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陶行知语录
《生活教育》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探求知识的三种方式——现、比二量,亲、闻、说三知与笛卡尔的双重途径
张忠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也说“知”与“不知”
闻实
《成功之路》
2010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