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说文古文考》、《说文古文疏证》与《说文中之古文考》之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慧 《励耘语言学刊》 CSSCI 2015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胡小石《说文古文考》、舒连景《说文古文疏证》和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代表性著作。三书均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古文,但在古文的判定、数量、体例、内容、考证方法... 胡小石《说文古文考》、舒连景《说文古文疏证》和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代表性著作。三书均利用当时所能见到的古文字资料研究《说文》古文,但在古文的判定、数量、体例、内容、考证方法等方面各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考 文疏证》 文中文考 比较
下载PDF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舛误例释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慧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利用大量的传世和出土文字对《说文》古文进行全面疏证,广受赞誉。但彼时古文字资料较少,商承祚很少见到与《说文》古文关系密切的战国文字;对差异缺乏细微辨析,讹混形似形体;又对前人旧说未加审辨,强为《说文...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利用大量的传世和出土文字对《说文》古文进行全面疏证,广受赞誉。但彼时古文字资料较少,商承祚很少见到与《说文》古文关系密切的战国文字;对差异缺乏细微辨析,讹混形似形体;又对前人旧说未加审辨,强为《说文》作解,故在古文考证方面错误或疏漏亦在所难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承祚 文中文考 舛误 例释
原文传递
说矩 被引量:1
3
作者 赵瑞民 《文物世界》 1992年第2期65-68,共4页
众所周知,矩是画方的工具,即木工常用的曲尺。但是,关于古代矩的形制,以及“矩”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海内外方家。关于古代矩的形制,有人认为应该是“工”形。高鸿缙《... 众所周知,矩是画方的工具,即木工常用的曲尺。但是,关于古代矩的形制,以及“矩”字的产生、演变过程,学术界存在着不同看法。本文试对这两个问题再作一些探讨,以就正于海内外方家。关于古代矩的形制,有人认为应该是“工”形。高鸿缙《中国字例》云:“《周髀算经》:‘商高曰:“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故折矩以为句广三,股修四,径隅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髀算经 商高 赵爽 画像石 句股 西周早期 于九 嘉祥武氏祠 沂南汉画像石墓 文中文考
下载PDF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慧 《古籍研究》 2015年第2期300-309,共10页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1以《说文》古文形体为字头,依《说文》字序分为十四篇,"将篇中注为古文之字,或未注而推知之者,皆为录出",共521个古文形体,对应462个小篆,再利用出土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引而申之,就正当世。&q... 商承祚《说文中之古文考》1以《说文》古文形体为字头,依《说文》字序分为十四篇,"将篇中注为古文之字,或未注而推知之者,皆为录出",共521个古文形体,对应462个小篆,再利用出土文字资料和传世文献"引而申之,就正当世。"该书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利用古文字资料全面研究《说文》古文的专著,后世研究《说文》古文者皆绕不开此书,但学界目前对这部要籍尚缺乏深入研究,为把《说文》古文研究引向深入,本文试对该书的主要内容、成就和不足作出平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中文考 商承祚 汗简 石经 战国文字 《玉篇》 形体结构 上博简 传世文献 大徐
原文传递
汉字新书
5
作者 殷作安 伍恒山 《同学(少儿版)》 2007年第1期17-21,共5页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朝代以前,距今五千余年。从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字,我们可以认定,殷商时期.已经是文化异常发达的时代,甲骨文也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之上,严格地说,中国... 中国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个历史可以追溯到殷商朝代以前,距今五千余年。从殷墟发现的甲骨文字,我们可以认定,殷商时期.已经是文化异常发达的时代,甲骨文也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文字。这种文字是建立在象形的基础之上,严格地说,中国人一开始是用画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到了后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字 殷商时期 文中文考 竹书 书法美学 历代书法 讹变 囊括无遗 文练 周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