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90篇文章
< 1 2 19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译者主体性:阐释学的阐释 被引量:524
1
作者 屠国元 朱献珑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14,共7页
本文从对现代哲学阐释学中的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和视域融合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趋势。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 本文从对现代哲学阐释学中的理解的历史性、偏见观和视域融合几个核心概念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趋势。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由于理解的历史性,特殊历史时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目的性翻译;偏见的存在说明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复制,而是译者对原作创造性的叛逆;译者的当下视域与原作的视域永远都无法完全融合,因此翻译中的文化过滤就不可避免。在翻译研究中,译者的主体性应该受到重视。同时文中对主体性发挥的制约因素也做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误读 阐释学 目的性翻译 创造性叛逆 文化过滤 翻译学
原文传递
“协商民主”:在中国的误读、偶合以及创造性转换的可能 被引量:92
2
作者 金安平 姚传明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67,共5页
随着一批西方"协商民主"的论文和著作的译介,最近中国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不少人把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出现看作是民主理论的转向,看作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印证而产生"知音之感"... 随着一批西方"协商民主"的论文和著作的译介,最近中国出现了"协商民主"的讨论热潮,不少人把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出现看作是民主理论的转向,看作是对中国政治协商制度的印证而产生"知音之感"。本文认为,有些人对西方的"协商民主"存在着严重的误读。文章分析了误读的产生及其原因,指出西方的"协商民主"与中国已经存在着的政治协商是基于不同的原则和理念的。但是我们可以在一种规范理论的启示下认真研究基于中国政治实践和政治资源的民主理论和模式的创造性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商民主 中国 误读 偶合 创造性
下载PDF
论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从阐释学角度分析 被引量:19
3
作者 朱献珑 《山东外语教学》 2003年第3期104-107,共4页
本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核心概念之一--偏见观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翻译... 本文从现代哲学阐释学核心概念之一--偏见观的分析入手,由此论证误读存在的合理性.误读的存在使读者对文本意义的阐释呈现多元开放的格局.在文学翻译过程中,作为第一读者的译者不可避免地对原作产生误读.认为译者的主体性不容忽视,翻译不是对原作的简单模仿复制,译者对原作的创造性叛逆不可避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 误读 阐释学 创造性叛逆
下载PDF
志愿行为的主体、动机和发生机制——兼论国内对志愿者运动的误读 被引量:38
4
作者 孙宝云 孙广厦 《探索》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8-121,共4页
回首志愿者运动在中国已经走完的13年历程,对比西方国家半数以上的参加人数和国内不超过2%的参与率,笔者发现其实我们对这个舶来品有太多误读:从志愿者的主体看,西方国家是社会而国内则是政府部门;从动机看,西方国家强调多样并存,并把... 回首志愿者运动在中国已经走完的13年历程,对比西方国家半数以上的参加人数和国内不超过2%的参与率,笔者发现其实我们对这个舶来品有太多误读:从志愿者的主体看,西方国家是社会而国内则是政府部门;从动机看,西方国家强调多样并存,并把单纯利己和为己利他作为主要推动力,而国内则选择单一价值取向即无私利他;从发生机制看,西方的志愿者运动覆盖范围极广,从盈利性、非盈利性、服务性组织到倡导性、表达性、非服务性组织,而中国则只有非盈利性、服务性组织。本文认为这些误读不仅严重影响了志愿者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而且将制约市民社会在中国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志愿行为 误读 主体 动机 社团
下载PDF
“玻璃彩球中的蝶线”——纳博科夫及其《洛丽塔》解读 被引量:28
5
作者 黄铁池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5-111,共7页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 ,纳博科夫的生平及其作品如“玻璃彩球中的蝶线”一样 ,令人眼花缭乱。《洛丽塔》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世界级的禁书”、“非道德小说”而被误读。本文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审美意识以及小说的道德内涵等方面评析了至今... 对大多数读者来说 ,纳博科夫的生平及其作品如“玻璃彩球中的蝶线”一样 ,令人眼花缭乱。《洛丽塔》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世界级的禁书”、“非道德小说”而被误读。本文从作者的创作动机、审美意识以及小说的道德内涵等方面评析了至今仍围绕着《洛丽塔》的种种论断。认为这部小说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表述方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丽塔》 小说 纳博科夫 误读 创作动机 审美意识 解读 作品 表述方式 人性
原文传递
误读的正面意义 被引量:31
6
作者 沃尔夫冈.顾彬 王祖哲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2,共8页
有些中国人和中国学者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以为欧洲人和汉学家不可能理解中国 ,他们免不了用东方的思想方式歪曲和误解中国。可是 ,中国学者难道不曾误读欧洲吗 ?中国有理由要求欧洲人按照中国方式来解释中国吗 ?欧洲学者出于政治正确... 有些中国人和中国学者 ,有一种坚定的信念 ,以为欧洲人和汉学家不可能理解中国 ,他们免不了用东方的思想方式歪曲和误解中国。可是 ,中国学者难道不曾误读欧洲吗 ?中国有理由要求欧洲人按照中国方式来解释中国吗 ?欧洲学者出于政治正确性的考虑 ,屈从于中国建议的解释中国的中国方式 ,果真有助于文化之间的互相理解吗 ?误读全然是消极的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学 文化交流 阐释学 东方主义 误读
下载PDF
文化差异、文化误读与误读的创造性价值——兼析动画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误读现象 被引量:31
7
作者 华静 《兰州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217-220,共4页
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一种文化中的人在理解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误读。动画影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美国人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这些误读的成分却恰恰是各国不同文化... 由于中英两种文化的差异,导致一种文化中的人在理解另一种文化时会产生一定的误读。动画影片《花木兰》与《功夫熊猫》是由生活在美国文化中的华裔或美国人所表达的中国文化,其中必然有误读的成分。这些误读的成分却恰恰是各国不同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传播的表现。而《功夫熊猫》中好莱坞梦工场向中国人展现了美国人对中国精神文化精髓的深层正确解读,这正说明了文化的不断交流与融合的结果。文章就影片中各自展现的中国文化表象及美国文化内涵进行了剖析,认为《花木兰》影片对于表层的物质文化传达比较忠实,而对深层文化传递中带有着明显的美国文化的痕迹。其误读的价值体现在促进了各国不同文化的交流,有助于同一话题的全球化阅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差异 误读 表层文化 深层文化
下载PDF
文化“走出去”语境下中国文学英译的误读与重构——以莫言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的英译为例 被引量:30
8
作者 朱振武 杨世祥 《中国翻译》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7-80,共4页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的英译问题引起了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学的外译工作如何取得成功,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出去等问题更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在多元化的翻译标准下,选择适当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尤为重要。由于译者... 莫言问鼎诺贝尔文学奖后,其作品的英译问题引起了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中国文学的外译工作如何取得成功,中国文学文化如何走出去等问题更成为了大家关心的焦点。在多元化的翻译标准下,选择适当的翻译理念和翻译策略尤为重要。由于译者自身不同的知识结构和文化背景,译文出现对原文信息理解的偏离、误读现象在所难免。但从译者的角度出发,译文中的一些"误读"实际是译者对原文的调整,为提高译本的可读性和读者的可接受性而进行的再创造,可视为对原文解构之后的重构。本文从莫言短篇小说《师傅越来越幽默》标题的英译说起,在文化"走出去"语境下探讨中国文学英译的误读与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英译 误读 重构 中国文学“走出去”
原文传递
西方理论在中国的命运——詹姆逊与詹姆逊主义 被引量:30
9
作者 刘康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4-201,共18页
本文以美国理论家詹姆逊为例,对近四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的碰撞、变异、转化,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本文分析了"译介开路、借用西方","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背景,分析中国的詹姆逊主义,... 本文以美国理论家詹姆逊为例,对近四十年来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的碰撞、变异、转化,从思想史和知识社会学的角度来审视。本文分析了"译介开路、借用西方","以西人之话语,议中国之问题"的背景,分析中国的詹姆逊主义,即围绕詹姆逊的后现代主义和第三世界寓言这两大主题,建构出的一种顺应中国学术环境和大背景的新马克思主义理论话语。詹姆逊主义跟詹姆逊的理论本身相差甚远。中国学术界对西方理论选择性的误读和错位,导致了对重要问题的理论遮蔽和对话的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理论 詹姆逊主义 误读 错位
下载PDF
西方社区旅游概念:误读与反思 被引量:28
10
作者 张骁鸣 《旅游科学》 CSSCI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对西方社区旅游概念在中国的4种误读进行了梳理,包括社区尺度模糊导致参与范围的变形、社区旅游是产品还是理念、参与的目的是否局限于经济利益、受益方应该主要是社区成员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中国学者要在社区旅游的理论发展和实践... 本文对西方社区旅游概念在中国的4种误读进行了梳理,包括社区尺度模糊导致参与范围的变形、社区旅游是产品还是理念、参与的目的是否局限于经济利益、受益方应该主要是社区成员还是地方政府。如果中国学者要在社区旅游的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既要排除以上种种误读的负面影响,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西方社区旅游本身在实施过程、适用范围、评价指标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旅游 西方 中国 误读
下载PDF
哲学的视角:高等教育“适应论”的四重误读和误构——兼答杨德广“商榷”文 被引量:27
11
作者 展立新 陈学飞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0-172,共23页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从社会需求角度阐述和论证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制约教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等同于“规律”,并由此概括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 高等教育“适应论”是我国所特有的一种从社会需求角度阐述和论证高等教育问题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特点是把制约教育活动的内部和外部因素等同于“规律”,并由此概括出高等教育的两个基本规律:一是强调高等教育必须为社会政治经济服务的“外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杨德广 误构 误读 哲学 外部规律 教育问题 教育活动
下载PDF
奈达翻译定义之我见 被引量:27
12
作者 李田心 《外语研究》 2004年第6期64-67,共4页
奈达的翻译定义的正确译文应该是 :“翻译是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用接收语再现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应 (或相当 )信息。”然而该定义被一译论家误译为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 ,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 奈达的翻译定义的正确译文应该是 :“翻译是首先在意义上 ,其次在风格上用接收语再现与源语信息最接近的自然的对应 (或相当 )信息。”然而该定义被一译论家误译为 :“所谓翻译 ,是指从语义到文体 ,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上的对等 ,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该误译自上世纪 80年代初至今的 2 0几年中估计被引用成百上千次 ,以此为理论基础的论文成百上千 ,在译界造成对奈达理论的误读。本文引用奈达的 6段对翻译定义进行解释的原文并将它们译成中文 ,让读者辨别真伪 ,同时向读者介绍真正的奈达翻译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达 定义 曲解 误读
下载PDF
马克思哲学中的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个性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信砚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35,共3页
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现代性 “人的全面发展” 笔谈 “自由个性” 人的自由发展 人学思想 发展状态 关键所在 人学研究 相互关系 理想状态 人的发展 概念 误读
原文传递
“工艺美术”在中国的五次误读 被引量:26
14
作者 杭间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23,共10页
"工艺美术"重返当代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历来由这一名词所产生的问题,体现的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中有关传统生活文化在西方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背景下,试图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重建价值的过程。它与"现代性"问题相对应... "工艺美术"重返当代生活有着深刻的意义。历来由这一名词所产生的问题,体现的是百年中国社会发展中有关传统生活文化在西方社会制度和科技发展背景下,试图找到自身的不足和重建价值的过程。它与"现代性"问题相对应,是技术和艺术的"现代化"在日常生活领域的典型呈现。百年来有关"工艺美术"的五次"误读",是在学习原型的同时,突出了有意的消化和创造,而面对"阅读"所在场域的复杂因素,"自觉误读"比起原作及其误读更具有行为过程以及在地的合理意义,因此,对"工艺美术"的误读实际指向一种建构,而这正是"现代性"问题在当代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美术 误读 现代性 意义
原文传递
宪政与现代化 被引量:14
15
作者 程燎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7-129,共3页
关键词 宪政文化 近代中国 后发外生型现代化 误读 政治制度 价值目标 宪政问题 现代化进程 文化范式 实行宪政
下载PDF
借鉴与挪用: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在中国 被引量:23
16
作者 位方芳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3-67,共5页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被译介到中国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相关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为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引入了多元化翻译标准等,但该理论被运用到中国这个新的语境后也有被误读的现象...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被译介到中国之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国内相关的学术论文达160多篇。该理论在中国翻译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表现为扩大了翻译的研究范围、引入了多元化翻译标准等,但该理论被运用到中国这个新的语境后也有被误读的现象,甚至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产生这些误读的原因,并通过对比其在西方的接受情况,提出对待西方理论要奉行“新拿来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 目的论 误读
下载PDF
“仁”字臆断 被引量:23
17
作者 庞朴 《寻根》 2001年第1期4-8,共5页
关键词 误读 出土 道家思想 儒家思想 文献 价值 郭店楚简
原文传递
西方对西藏的误读及其原因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杜永彬 《当代世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共4页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西方人对西藏和西藏文明有一种独特的“西藏情结”和“香格里拉情结”,这不仅对西方人的西藏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西方人误读西藏的重要原因。西方人的西藏观不仅为流亡藏人的“藏独”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理... 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西方人对西藏和西藏文明有一种独特的“西藏情结”和“香格里拉情结”,这不仅对西方人的西藏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是西方人误读西藏的重要原因。西方人的西藏观不仅为流亡藏人的“藏独”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学理依据,也推动了“西藏问题”的国际化和西化。鉴此,有必要像美国学者赛义德批判和挑战西方的东方学那样,以批判意识和抗争意识分析和研究西方人的西藏观,澄清其对西藏的误读,从而廓清迷雾,匡正视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问题 西方人 原因 误读 批判意识 香格里拉 学理依据 美国学者
下载PDF
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 被引量:20
19
作者 徐世荣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2-6,共5页
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徐世荣40年前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通过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决议,并提出:“确定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是目前首要的工作,必须迅速进行研究,使普通话的使用和教学有更正确的依据。”... 四十年来的普通话语音规范徐世荣40年前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通过了推广普通话的重要决议,并提出:“确定普通话的语音规范是目前首要的工作,必须迅速进行研究,使普通话的使用和教学有更正确的依据。”在此之前,学校教科书和各种字典词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话语音 推广普通话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四十年 发展规律 审音原则 误读 词语 北京语音 《广韵》
下载PDF
著作权法定许可的误读与解读 兼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第46条 被引量:22
20
作者 熊琦 《电子知识产权》 2012年第4期25-28,共4页
国家版权局2012年3月公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中,关于法定许可的内容引起了音乐产业界的不满。虽然产业界和立法者都对草案中的法定许可存在误读,但法定许可本身在定价效率上的缺陷,直接使僵化的法定交易条件限制了作品价值的... 国家版权局2012年3月公布的《著作权法》第三次修改草案中,关于法定许可的内容引起了音乐产业界的不满。虽然产业界和立法者都对草案中的法定许可存在误读,但法定许可本身在定价效率上的缺陷,直接使僵化的法定交易条件限制了作品价值的实现和著作权市场交易机制的形成。因此,有必要借助"去官方性"和"去唯一性"的集体管理组织来构建集中许可机制,以替代法定许可的功能,实现权利人与使用者的共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著作权法》 修改草案 法定许可 国家版权局 解读 误读 音乐作品 录音制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