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4篇文章
< 1 2 1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韩礼德的语篇连贯标准外界的误解与自身的不足 被引量:106
1
作者 朱永生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3-27,共5页
语篇的连贯以及如何连贯是话语分析的重大课题,韩礼德较早提出连贯标准。然而,语言学界对他的观点持有不同的看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韩礼德的连贯标准,然后指出外界的种种误解和韩礼德观点本身的不足。
关键词 连贯标准 误解 不足
原文传递
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的误解及其转变理据 被引量:60
2
作者 丰国欣 《外语界》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10,共5页
本文认为,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的误解体现在对语言的本质、语言能力的要求、学习及其学习(者)的价值、语言测试的实质和目的等方面的理解。文章从理论上提出了转变这些误解的依据;着重指出,学习观念是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教... 本文认为,新生外语学习观念中的误解体现在对语言的本质、语言能力的要求、学习及其学习(者)的价值、语言测试的实质和目的等方面的理解。文章从理论上提出了转变这些误解的依据;着重指出,学习观念是指导学生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教师如果能赋予这个机制更多的科学性,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且也有利于自己的教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 外语学习 误解 转变理据
原文传递
课堂观察:为何与何为 被引量:61
3
作者 崔允漷 周文叶 《上海教育科研》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1-53,共3页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①。在传统听评课制度的惯习下,甚至很多人对课堂观察存在一定的忽视,以至误解。有鉴于此,我们有必... 自从有了课堂教学以来,观察课堂的行为就一直存在。但是,作为一种科学方法的课堂观察至今仍然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①。在传统听评课制度的惯习下,甚至很多人对课堂观察存在一定的忽视,以至误解。有鉴于此,我们有必要对什么是课堂观察?为什么要研究和实践课堂观察?如何进行课堂观察?等课堂观察领域最基本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引起更多人对课堂观察的关注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观察 教师专业能力 课堂教学 科学方法 评课 误解
原文传递
被误解的模因——与刘宇红先生商榷 被引量:51
4
作者 谢朝群 何自然 Susan Blackmore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15,共5页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 刘宇红对模因论学科的独立性与理论的科学性提出批评。本文就模因的定义与传递模式,模因论的学科基础、研究范围及其科学性等问题与刘文展开学术对话,指出:1)模因主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任何东西只要通过模仿而被传递,它就可以算作是模因;2)模因寿命有长有短,任何受到模因影响并加以传播的人都可能成为该模因的宿主;3)模因与基因并不是一回事,不能简单等同;4)模因论既注重描写,更强调解释,旨在进一步加深对语言、文化、思想、认知以及人类自身的认识;5)隐喻思维不会影响模因论的科学性;6)模因论不但与其他学科关系相当紧密,还有可能对其它学科发展带来新启示;7)本性与习性均可能对模因的传递产生影响;8)模因论没有忽视意向性问题;9)模因论不但要考察人如何获得思想,更要考察思想如何获得人,即思想如何控制人;10)目前探讨模因论的科学性问题可能还为时过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因论 误解 学术对话
下载PDF
也谈刻意曲解 被引量:47
5
作者 孙亚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15,共6页
本文试图在《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再研究刻意曲解和误解。刻意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准,主要表现在听话人的理解明显违背常识或与语境不符。一般说来,听话人主要利用语言自身的歧义、语言使用的隐含性和间接性实现刻意曲解... 本文试图在《刻意曲解的语用研究》一文的基础上再研究刻意曲解和误解。刻意性是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准,主要表现在听话人的理解明显违背常识或与语境不符。一般说来,听话人主要利用语言自身的歧义、语言使用的隐含性和间接性实现刻意曲解。从二者的定义和导致两种现象的原因来看,本文认为刻意曲解是误解的一种,是误解的有标记形式,而无意误解是无标记形式或默认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刻意曲解 刻意性
下载PDF
教育理解论 被引量:47
6
作者 熊川武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3-8,共6页
教育理解就是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在与教育文本(理解对象)对话的过程中在感情、认知与行为方面不断筹划并实现自己的生命可能性,它具有工具性与目的性、求真性与向善性、占有性与超越性、智慧性与感情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师生与教育文... 教育理解就是作为理解主体的师生在与教育文本(理解对象)对话的过程中在感情、认知与行为方面不断筹划并实现自己的生命可能性,它具有工具性与目的性、求真性与向善性、占有性与超越性、智慧性与感情性、理论性与实践性。师生与教育文本对话并达成共识是教育理解的生成机制。教育文本包括文化文本(自然与人文)与人际文本(自我与你我),判断理解文化文本的标准是正确性(自然文本)和共识性(人文文本);判断理解人际文本的标准是实践接纳性。顺利对话应具备一定条件,听者要有倾听品格和对语用力量的敏感性,以及较强的“理话”能力;说者应富有说服力,能把言说的“合知理”与“合情理”统一起来。教育理解坚持有利于师生生命可能性的筹划与实现的价值取向, 努力消除误解,增进理解以提高教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理解 误解 生成机制 实践尺度 文本对话 文化文本 理解对象 语用力量 价值取向 教育质量
原文传递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误解与反思——武夷山案例研究 被引量:48
7
作者 张朝枝 孙晓静 卢玉平 《旅游科学》 CSSCI 2010年第1期61-68,共8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常被视为旅游开发与管理中的常识,不少开发者也因此对文化旅游地开发付诸极大的热情,但现实中并非所有的文化遗产地都能因为其厚重的历史文化而成为游客追逐的热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需要进行深入思考。本文通过对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武夷山研究发现,大众游客只能感知到文化的一些表层元素,他们希望对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包装与充分展示。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进行了深入思考。本文认为,文化元素在旅游活动中非常重要,但只有经过充分解说与合理展示、让文化不断"活化"、能够让游客真正感受到的文化,才能发挥"灵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旅游 误解 反思 武夷山
下载PDF
对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的反思 被引量:48
8
作者 陈志刚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8,共6页
课程目标是中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原因,是教师站在教学论视角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危害:一些教师不理解三维目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 课程目标是中期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是短期的课堂教学目标。三维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原因,是教师站在教学论视角解读课程标准与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课程目标被误解为教学目标的危害:一些教师不理解三维目标,影响到课程改革的实施,造成课程实施出现许多异化现象和课堂教学的低效。建议专家在解释课程标准时,要使教师明白课程目标与教学目标间的关系,处理好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误解 反思
下载PDF
语用误解与刻意曲解 被引量:33
9
作者 刘艳秋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6,共3页
语用误解和刻意曲解都属于语用失误,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语言本身的多音歧义、说话人话语中的信息量、不同的语境、语义隐含、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等等都可以让人错误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引起语用误解,而刻意曲解是说话人在正确... 语用误解和刻意曲解都属于语用失误,但它们是两种不同的语言现象。语言本身的多音歧义、说话人话语中的信息量、不同的语境、语义隐含、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等等都可以让人错误理解对方的话语意义引起语用误解,而刻意曲解是说话人在正确理解对方话语的基础上,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有意利用以上因素来歪曲别人话语意图的一种语言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刻意曲解 发生机制 语用策略
下载PDF
作格动词与存现结构症结 被引量:30
10
作者 赵彦春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3-67,共5页
本文指出把存现句中的动词一概当作作格动词是错误的 ,所谓“Burzio原则”不适合解释英语中的存现句 ,更不适合解释具有UG意义的存现结构。通过对作格动词的分析 ,指明Burzio和其他存现句研究者对作格动词的误解 ,揭示存现结构研究的症... 本文指出把存现句中的动词一概当作作格动词是错误的 ,所谓“Burzio原则”不适合解释英语中的存现句 ,更不适合解释具有UG意义的存现结构。通过对作格动词的分析 ,指明Burzio和其他存现句研究者对作格动词的误解 ,揭示存现结构研究的症结所在。论文指出存现结构研究应避开“Burzio原则” ,抛弃“内论元”说 ,从而走上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格动词 存现句 论元 解释 英语 误解 意义 研究者 症结 原则
原文传递
审视与反思:戴尔“经验之塔”的发展演变 被引量:41
11
作者 陈维维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4,27,共7页
戴尔的"经验之塔"自发表以来,在全球教育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尊为媒体教学的"经典"。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针对"经验之塔"除戴尔本人在1954年、1969年著作再版时进行了两次修改外,还出现了... 戴尔的"经验之塔"自发表以来,在全球教育技术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被尊为媒体教学的"经典"。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针对"经验之塔"除戴尔本人在1954年、1969年著作再版时进行了两次修改外,还出现了多种演绎版本,甚至有人毫无依据地将记忆规律"嫁接"在"经验之塔"上。文章对"经验之塔"的产生和发展、戴尔本人对一些误解的解释与纠正进行追本溯源,审视当下"经验之塔"被多重演绎的现状,反思其背后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一来去伪存真,以正视听,二来期望对后人的研究有所借鉴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之塔 发展演变 反思 误解
下载PDF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的被理解和被误解 被引量:40
12
作者 程千帆 《文学评论》 1982年第4期18-26,共9页
在古代传说中,卞和泣玉和伯牙绝弦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它们一方面证明了识真之不易,知音之难遇;而另一方面,则又表达了人类对真之被识,音之被知的渴望,以及其不被识不被知的痛苦的绝望。当一位诗人将其心灵活动转化为语言,诉之于读者的时... 在古代传说中,卞和泣玉和伯牙绝弦是非常激动人心的。它们一方面证明了识真之不易,知音之难遇;而另一方面,则又表达了人类对真之被识,音之被知的渴望,以及其不被识不被知的痛苦的绝望。当一位诗人将其心灵活动转化为语言,诉之于读者的时候,他是多么希望被人理解啊!但这种希望往往并不是都能够实现的,或至少不都是立刻就能够实现的。有的人及其作品被淹没了,有的被忽视了,被遗忘了,而其中也有的是在长期被忽视之后,又被发现了,终于在读者不断深化的理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宫体诗 唐诗选本 初唐四杰 作品 误解 理解 文学史 王杨卢骆
原文传递
论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被引量:31
13
作者 汪滔 《中国科技翻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口译是一种面对面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了解、避免跨文化语用失误对口译来说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语用学的语用失误理论为指导 ,分析了口译中常出现的语用失误即语用 -语言失误和社交 -语用失误 ,旨在交流过程中减少误解 。
关键词 口译 跨文化语用失误 语用学 跨文化交际 语言 误解 意义 对口 指导 交流
下载PDF
论误解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宗世海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4-131,共8页
本文评述国内外关于误解形成根源的学说 ,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不足 ,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一个关于误解形成机制的完整解释模型。文章认为 ,导致误解产生的因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说话人的话语 ,另一个是听话人的心理 ,两个因素共... 本文评述国内外关于误解形成根源的学说 ,指出其存在的四个不足 ,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下提出一个关于误解形成机制的完整解释模型。文章认为 ,导致误解产生的因素可归结为两个方面 :一个是说话人的话语 ,另一个是听话人的心理 ,两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 ,缺一不可。其发挥作用的顺序是 :说话人的话语提供了误解的可能 ,或者说为听话人作出非说话人期待的理解留下了空间 ;听话人的心理促成了误解的实现 ;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因素 ,误解才会发生。文章进一步指出 ,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对误解所做的解释只揭示了其产生的心理因素 ,而忽视了其话语因素 ;而且 ,在心理因素方面 ,关联理论只指出了其普通心理 ,却没有注意到某些误解的产生还与听话人的社会心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形成机制 认知语用学 社会心理
原文传递
永远的修辞性阅读——关于解构主义与文化研究的访谈——对话 被引量:27
15
作者 J.希利斯·米勒 金惠敏 《外国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36-142,共7页
解构主义堪称当今最具国际性的学术文化话题。但不可否认的另一方面是它也遭到了最坚决的抵制和最猛烈的抨击 ,例如对“新结构主义”深有研究的ManfredFrank教授曾颇有代表性地说 :“我对后现代主义岂止是怀疑 ,简直是不能忍受。”作为... 解构主义堪称当今最具国际性的学术文化话题。但不可否认的另一方面是它也遭到了最坚决的抵制和最猛烈的抨击 ,例如对“新结构主义”深有研究的ManfredFrank教授曾颇有代表性地说 :“我对后现代主义岂止是怀疑 ,简直是不能忍受。”作为美国解构主义批评三巨头之一的米勒在此对解构主义的辩解应当具有一定的经典性 ,或许有助于消除人们的误解。他把解构论称之为“修辞性阅读” ,即一种探询文学语言的别异性或另类性的方法。如此而言 ,相对于任何一种取向的文学研究如当前正走红着的文化研究 ,解构主义就永远是不可取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构主义批评 文化研究 米勒 修辞性 文学语言 文学研究 经典性 阅读 解构论 误解
原文传递
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 被引量:31
16
作者 宗世海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6-274,共9页
本文借助社会心理学原理揭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作者提出了导致误解的社会心理类型:自我价值观心理、自我期待心理、自我防卫心理和乐观心理;然后举例分析了由这4种社会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命题意义的误解、指称意义的误解、用意的... 本文借助社会心理学原理揭示误解形成的社会心理根源。作者提出了导致误解的社会心理类型:自我价值观心理、自我期待心理、自我防卫心理和乐观心理;然后举例分析了由这4种社会心理作用而产生的命题意义的误解、指称意义的误解、用意的误解和暗含的误解。文章还揭示了隐藏于社会心理背后的社会条件,包括民族、信仰与价值观、社会地位——官职高低、阶级阶层高低、职业关系、性别关系等,进一步从社会角色等角度确证了误解与社会心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形成机制 社会心理学原理 社会地位
下载PDF
华裔作家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及归类 被引量:23
17
作者 林涧 戴从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1-17,58,共8页
对于美国文学史的重选经典 ,有一种看法认为汤亭亭和谭恩美这些华裔美国作家之所以入选 ,是因为她们的种族和性别可以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点缀” ,以及她们出于一种投机心理 ,在作品中利用那些固定模式迎合种族主义趣味。本文在大量资料... 对于美国文学史的重选经典 ,有一种看法认为汤亭亭和谭恩美这些华裔美国作家之所以入选 ,是因为她们的种族和性别可以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点缀” ,以及她们出于一种投机心理 ,在作品中利用那些固定模式迎合种族主义趣味。本文在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 ,以汤亭亭为例 ,深入分析了经典重选过程中包括的阐释政治 ,揭示出一系列过去美国华裔作家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的重要问题 :美国人谈论“中国”和“中国女性”时所用的语言 ,美国华裔作家在经典重选时被归入的类别 ,以及“性别和体裁”作为一种经济规律 ,不仅在文学市场 ,而且在英语研究领域 ,如何被强加在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选经典 象征性的点缀 性别与文体 歪曲表现 误解
下载PDF
有关交际法的若干误解 被引量:23
18
作者 Geoff Thompson 刘精忠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996年第4期6-9,40,共5页
现在无论您所处的教学实际情形如何,交际语言教学法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式。不少人曾试图对交际法作一全面评定,并澄清它的主要特征(例如 Rich-ards and Rodgers 198(?) Approaches andM(?)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 现在无论您所处的教学实际情形如何,交际语言教学法已成为英语教学中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模式。不少人曾试图对交际法作一全面评定,并澄清它的主要特征(例如 Rich-ards and Rodgers 198(?) Approaches andM(?)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在教师培训等场合,人们也普遍认为交际法的原则已经被明确理解和接受(例如 Harmer 1991The Practice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际法 教师培训 学生 误解 交际语言教学法 语法 主导地位 早期阶段 教学大纲 英语水平
原文传递
论词的“误解误用义” 被引量:31
19
作者 汪维辉 顾军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共8页
词由于误解误用也会产生新义,这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汉语史上词义误解误用的常见类型有:训诂学家的错误解释、后代文人误解前代口语词、流俗词源、语言接触过程中的错误理解等。导致词产生误解误用义的常见因素有:意义干扰、读音干... 词由于误解误用也会产生新义,这是词义演变的一种方式。汉语史上词义误解误用的常见类型有:训诂学家的错误解释、后代文人误解前代口语词、流俗词源、语言接触过程中的错误理解等。导致词产生误解误用义的常见因素有:意义干扰、读音干扰、词形干扰、内部结构的重新分析、语境误推等,根本原因是"陌生化"。因误解误用而产生新义的现象在其它语言中同样存在。对于在语言发展史上已经完成了词义变化、约定俗成的误解误用义,只能尊重社会的选择。词存在"误解误用义"这一语言事实可以丰富我们对"词是怎样变了意义的"问题的认识,有助于说明汉语史上一些词义的来源,也可以加深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义演变 误解 误用 陌生化 语用
原文传递
误解分类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27
20
作者 宗世海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6-42,共7页
对误解进行分类是深入认识误解的重要逻辑方法。前人时贤对误解做过不少分类 ,由于标准不一 ,结果自然有不小的差异。这些标准大致有 4种 :意义标准、理解结果标准、识别程度标准和处置方式标准、利害标准。本文对这些分类标准和方法进... 对误解进行分类是深入认识误解的重要逻辑方法。前人时贤对误解做过不少分类 ,由于标准不一 ,结果自然有不小的差异。这些标准大致有 4种 :意义标准、理解结果标准、识别程度标准和处置方式标准、利害标准。本文对这些分类标准和方法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并在关联理论框架中把误解分为 2大类 4小类。文章用新的分类标准考察了汉语话语中 2大类 4小类误解的分布情况 ,并采用进程性分析方法对每类误解举例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解 分类 语用分析 话语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