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维特根斯坦论“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 |
韩林合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93
|
|
2
|
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法与社会——参加法社会学国际协会第31届学术大会之后的思考 |
季卫东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52
|
|
3
|
论后现代主义小说之存在 |
陈世丹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6
|
|
4
|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生活形式观 |
范连义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30
|
|
5
|
哈贝马斯的重构理论及其方法 |
盛晓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5
|
|
6
|
复杂网络上的群体决策 |
王龙
伏锋
陈小杰
王靖
武斌
楚天广
谢广明
|
《智能系统学报》
|
2008 |
24
|
|
7
|
维特根斯坦的“确定性”与“生活形式” |
陈嘉明
|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24
|
|
8
|
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语言游戏 |
何江胜
|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1
|
|
9
|
意识意识形态:哲学之谜的解答 |
俞吾金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24
|
|
10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探析 |
刘龙根
|
《广西社会科学》
|
2004 |
20
|
|
11
|
国际关系的语言转向与建构主义理论发展研究:以语言游戏为例 |
孙吉胜
|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
2007 |
20
|
|
12
|
后现代主义小说辨析 |
曾艳兵
|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
2002 |
15
|
|
13
|
合法性的危机和对“大叙事”的质疑——评利奥塔的后现代主义 |
张庆熊
孔雪梅
黄伟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
2001 |
21
|
|
14
|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实践哲学转向 |
刘林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15
|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 |
方刚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12
|
|
16
|
约瑟夫·海勒小说中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 |
陈世丹
孟昭富
|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3
|
|
17
|
话语分析的基础:话语共同体 |
严明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8
|
|
18
|
“语言游戏”思维关照下的大学英语教学 |
艾军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8
|
|
19
|
裁判文书说理的法理分析 |
黄现清
|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8
|
|
20
|
“语言游戏说”与幼儿语言教学游戏化 |
王淑娟
|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
2011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