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乔姆斯基语言学哲学思想解读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芳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59-367,共9页
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包括心灵主义、自然主义、内在主义、个人主义和"最佳理论"。心灵主义指的是,用计算-表征论去研究人类的语言知识;自然主义是指,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与思维;内在主义强调研究人脑内部的抽象表征... 生成语法的哲学基础包括心灵主义、自然主义、内在主义、个人主义和"最佳理论"。心灵主义指的是,用计算-表征论去研究人类的语言知识;自然主义是指,用研究自然科学的方法来研究语言与思维;内在主义强调研究人脑内部的抽象表征;而个人主义是指,所研究的大脑内部状态是个体性的而非集体性的。乔姆斯基认为,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是存在于世界的真实物体;但他对描述二者的理论术语和论断的实在性,采取"最佳理论"研究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msky(乔姆斯基) 语言学哲学 自然主义 内在主义
下载PDF
人和事与人理和事理——兼论句型的语言学哲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李伯聪 《哲学分析》 CSSCI 2022年第2期91-104,197,198,共16页
传统命名的20世纪的“语言转向”和“语言哲学”由逻辑学家弗雷格和罗素开创,其基本特征和首要创新方向是“新逻辑转向”和“新逻辑哲学”。由于现代语言学在20世纪末期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带头学科,这就形成了在21世纪需要开创... 传统命名的20世纪的“语言转向”和“语言哲学”由逻辑学家弗雷格和罗素开创,其基本特征和首要创新方向是“新逻辑转向”和“新逻辑哲学”。由于现代语言学在20世纪末期迅猛发展成为现代社会科学的带头学科,这就形成了在21世纪需要开创“语言学哲学”的新形势。在研究“人”的哲学时,必须同时研究个体之“人”、团体之“人”和作为人类之“人”及其相互关系问题,为此不但必须研究专名和摹状词,而且必须研究人称词的语言学哲学问题。必须把“事”升华为哲学范畴。在研究“事”的哲学时,不但必须关注动词和副词的语言学哲学问题,而且必须关注句型——首先是与“主—系—表”句型不同的“主—动—宾”句型——的语言学哲学问题。在研究人理和事理时,复数人称词、篇章语言学、华严宗关于“理事无碍”和“事事无碍”的观点都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哲学 人理 事理 人称词 动词 句型
下载PDF
法律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被引量:1
3
作者 邹玉华 《语言规划学研究》 2017年第1期73-80,共8页
法律语言学已在不少学校作为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作为一门法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法律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亟须完善。法律语言学不同于Forensic Linguistics(法庭语言学)及'‘法律与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不仅仅是'‘法律语言... 法律语言学已在不少学校作为博士研究生招生方向,作为一门法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学科,法律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亟须完善。法律语言学不同于Forensic Linguistics(法庭语言学)及'‘法律与语言’学';法律语言学不仅仅是'‘法律语言’学',也不仅仅是'法律‘语言学’'。学科定位决定着学科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法律语言学定位于法学有利于学科的进一步发展。语言学哲学是法律语言学最直接的理论基础,法律的语言本体论是法律语言学最重要的基本理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语言学 语言学哲学 语言本体论
原文传递
法律语言学理论和方法的再思考 被引量:1
4
作者 邹玉华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1-7,F0002,150,共9页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律语言学是以“法律语言”(包括动态过程中的法律言语行为和法律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学科。其基本理论来自对“语言与法律”交叉关系的本质认识,而对“语言与法律”交叉关系的本质认识必须上升到哲学认识论... 作为交叉学科的法律语言学是以“法律语言”(包括动态过程中的法律言语行为和法律话语)为主要研究对象建立起来的学科。其基本理论来自对“语言与法律”交叉关系的本质认识,而对“语言与法律”交叉关系的本质认识必须上升到哲学认识论。语言符号在当代哲学认识论的“主体—客体—主体”框架中具有本体地位。这种认识论(有学者称为“广义认识论”)可称为语言论认识论。法律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就是语言论认识论,其基本理论是法律语言本体论和法律语言建构论。法律语言学的研究方法比较成熟的主要有语义分析法、批评性话语分析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哲学 法律语言本体论 语义特征分析
下载PDF
尤尔琴科语言哲学思想批判
5
作者 王晓阳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根据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以及语言、哲学和世界同构的思想,俄罗斯语言哲学家尤尔琴科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对世界连续统在现实时间轴上结构化的过程和结果;初始语句本体性地存在于语言之中,包含4个成分,从中可以推导出语言和言语中的其... 根据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观以及语言、哲学和世界同构的思想,俄罗斯语言哲学家尤尔琴科认为,语言是人类认知对世界连续统在现实时间轴上结构化的过程和结果;初始语句本体性地存在于语言之中,包含4个成分,从中可以推导出语言和言语中的其他单位。语言学研究要遵循演绎方法,在动态中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中的普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尔琴科 语言哲学 语言学哲学 句法框架
原文传递
语言研究新增长点思考之四:后语言哲学探索——语言哲学、后语言哲学与体验哲学 被引量:35
6
作者 王寅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共10页
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解决两者在中国长期分离的两张皮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语言哲学曾为语言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如语义学和语用学就出自于此),近来有式微趋势。钱冠连教授据此提出"后语言哲学",并将其视为一种在中国可... 哲学是语言学的摇篮,解决两者在中国长期分离的两张皮问题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语言哲学曾为语言学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如语义学和语用学就出自于此),近来有式微趋势。钱冠连教授据此提出"后语言哲学",并将其视为一种在中国可能的发展之路,我们认为不仅可行,而且意义重大。体验哲学是对传统哲学(包括语言哲学)的批判和发展,将其视为"后语言哲学"顺理成章。我们基于此进行5方面的探索:(1)溯源体验哲学;(2)建立主客主多重互动理解模式;(2)尝试回答物质如何决定精神;(4)提出语言世界观多元论;(5)详论语言的体验性。这些当可归属于中国的后语言哲学研究之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哲学 语言学哲学 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
原文传递
论语言的人类中心论与言语的自我中心性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洪儒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7,共6页
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层级观为理论背景,以俄语相关现象为分析对象,证实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俄语各层级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研究发现:第一,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 本文以结构主义语言层级观为理论背景,以俄语相关现象为分析对象,证实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俄语各层级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的表达方式和特点。研究发现:第一,语言人类中心论和言语自我中心性以主观意义为存在方式;第二,主观意义就是人在相应语言现象中的存在方式;第三,研究主观意义是整合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的理想着力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言语 人类中心论 言语自我中心性 语言学/语言哲学 整合
原文传递
从哲学研究的语言转向到语言研究的哲学转向 被引量:32
8
作者 潘文国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21,共5页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生的哲学研究的Linguistic turn,应该译为"语言转向"而不是"语言学转向"。"转向"之后的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都是广义上的"语言哲学"。哲学研究中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反过...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发生的哲学研究的Linguistic turn,应该译为"语言转向"而不是"语言学转向"。"转向"之后的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都是广义上的"语言哲学"。哲学研究中发生的这一重大变革,反过来必然影响到全部人文学科,首先是语言学自身的研究。20世纪以来的"现代语言学",实际上是在语言转向之后的哲学思潮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20世纪以来的语言研究出现了"哲学转向"。认识到这一点,对于理解和研究20世纪以来的种种语言学流派,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语言转向 语言学哲学转向 汉语哲学
原文传递
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最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江怡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主要介绍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即在意义问题上的无对象论与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之争、真理问题上的紧缩论与实在论之争、语义学问题上的二维语义学和最小论、语境问题上的模糊性和语义模态、思想问题上的语词与实... 文章主要介绍近十年英美语言哲学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即在意义问题上的无对象论与内在主义/外在主义之争、真理问题上的紧缩论与实在论之争、语义学问题上的二维语义学和最小论、语境问题上的模糊性和语义模态、思想问题上的语词与实在、心灵问题上的表达与自我知识、隐喻问题上的对象与语词、谓词问题上的多元论与非矛盾律。这些问题都直接与语言学研究密切相关,更加充分地表明了语言学与哲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语言哲学 语言研究 语言学哲学的关系
原文传递
语言学的哲学转向及哲学的语言转向与回归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志岭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1,共7页
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但其前提,即语言研究的哲学(形而上学)转向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索绪尔提出以"关系本体论"的语言观取代"物体本体论"的语言观,为语言学确立了本质主义的学科对象,即语言的本质。... 20世纪哲学的语言转向是众所周知的,但其前提,即语言研究的哲学(形而上学)转向则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索绪尔提出以"关系本体论"的语言观取代"物体本体论"的语言观,为语言学确立了本质主义的学科对象,即语言的本质。索氏的"语言(langue)"是柏拉图"理式(idea/form)"性质的范畴。柏拉图之后2000多年,到索绪尔才终于出现了语言研究的形而上学,或语言学的形而上学转向。索氏的语言观和关于结构与符号的思想,以及语言学整体的发展,迅速被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诸学科借鉴为模板。而所谓哲学的语言转向只是这个宏大画面的一部分,索绪尔是开创了整个20世纪哲学的重要先驱。作为一种话语类型,古希腊哲学或形而上学是基于对言语方式的关注和改造而产生的,因而20世纪哲学朝语言学的转向,也是向语言的回归。从现代语言学到哲学的语言转向,再到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在这些逐渐绽开的文化波纹的中心,是索绪尔投下的思想的石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而上 哲学 语言学 语言学哲学转向 哲学语言转向
原文传递
生命 经历 语言 被引量:3
11
作者 彭爱和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8-21,共4页
西方人一直喜欢二分法,比如物理学与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界与历史-社会等等。威廉.狄尔泰不赞同这种划分,因为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出发的人为结果,不是本体论的。他运用生命概念将自然界和人文世界(历史-社会)统一起来,而... 西方人一直喜欢二分法,比如物理学与形而上学、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自然界与历史-社会等等。威廉.狄尔泰不赞同这种划分,因为这仅仅是从方法论出发的人为结果,不是本体论的。他运用生命概念将自然界和人文世界(历史-社会)统一起来,而这一切的基础则是人的经历;他强调人与世界、个体与社会、特殊与一般、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文章将人与世界统一于人的语言,进而把同语言对应的人的世界划分为外在物理世界、内在隐秘世界和主观创造世界,旨在为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进一步系统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 经历 语言 语言学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功能视野中的言语行为理论建构 被引量:1
12
作者 贺春英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文章顺应语言研究的重点由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移,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由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把言语行为中的意向行为作为表示说话人目的意向的主观意义予以考察。研究表明语言学对语言现象及规律的分析、发现,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哲学... 文章顺应语言研究的重点由客观意义向主观意义转移,语言学与语言哲学由分离走向融合的趋势,把言语行为中的意向行为作为表示说话人目的意向的主观意义予以考察。研究表明语言学对语言现象及规律的分析、发现,是语言哲学的基础,语言哲学对人及人的世界的研究又可以反过来提升语言学研究工作的高度和深度。因此,语言学与语言哲学之间不存在对立,而应该彼此结合、共同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目的意向 功能 语言学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中国高等英文教育“言说”的反思——以语言学的哲学转向为视角
13
作者 魏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6期149-151,共3页
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的哲学转向让人们从哲学层面思考语言问题。语言是教育存在的根本形式,交往又是其中高等英文教育的基础,而作为师生双方交往的方式之一的"言说",其内涵和教育价值是丰富而又深厚的。高等英文教育的"言... 20世纪以来的语言学的哲学转向让人们从哲学层面思考语言问题。语言是教育存在的根本形式,交往又是其中高等英文教育的基础,而作为师生双方交往的方式之一的"言说",其内涵和教育价值是丰富而又深厚的。高等英文教育的"言说"应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对话和心灵的沟通,应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加强教师的思考,因此,师生间的言说主体、言说什么和如何言说是我们应该去反思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英文教育 言说 反思 语言学哲学转向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