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词的语用意义的修辞透视 被引量:5
1
作者 章彩云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5-218,共4页
词的语用意义是对语言材料表达可能的充分发挥,它包含着言语者的情感、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认知主体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产生新的认知体验,并重新思索它内在的思想含义。因此,语用词义的价值说到底就是广义上的修辞功能,即在特定的语境下用... 词的语用意义是对语言材料表达可能的充分发挥,它包含着言语者的情感、智慧和创造力;同时,认知主体丰富的联想与想象产生新的认知体验,并重新思索它内在的思想含义。因此,语用词义的价值说到底就是广义上的修辞功能,即在特定的语境下用恰当的词语所延伸的特殊内涵来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这种功能的语义基础体现在表现功能和审美功能上。而语用词义的生成和修辞活动基于共同的思维、心理机制,二者具有相通性,即基于"联想思维、发散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相通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修辞 透视
下载PDF
词的语用意义与语备意义关系的新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章彩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117-120,共4页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把词义重新划分为: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提出的"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 在参考已有成果的基础上,文章把词义重新划分为:语备意义和语用意义,提出的"语备词义"的名称,是用以描述处于静止状态下的词义。在实际的言语交际中,目的词除表达一定的语备意义外,又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会发生某种变异,形成临时性的语用词义。两者的关系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包括:1.语用词义=语备意义+临时附加义;2.语用词义≠语备意义,即语用词义=临时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语备词义 关系 思考
下载PDF
语境词义的临时性和可构建性的哲学思考与文本词语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改燕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9-73,共5页
本文试图在揭示语用词义与语言学词义本质差异的基础上,阐释语用词义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说明由于语用词义具有不确定及可构建的本质特征,语境词义构建能力是文本词语能力的核心,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语境词义构建能力是文本... 本文试图在揭示语用词义与语言学词义本质差异的基础上,阐释语用词义观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说明由于语用词义具有不确定及可构建的本质特征,语境词义构建能力是文本词语能力的核心,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培养目标。语境词义构建能力是文本阅读中词汇附带习得能力、文本理解能力和词汇自主学习能力的关键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学词义 语用词义 语境词义构建能力
原文传递
语境结构的认知分析及其对语用词义的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廷远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0-24,共5页
语境是词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深入语境,静态词义才能实现动态转化,语用词义才能真正形成。可以把词义语境看成是由两种框架结构组成的:一是相关因素参与的客体框架结构(简称客体框架);二是交际双方参与的主体框架结构(简称主体框架)... 语境是词义必不可少的条件。只有深入语境,静态词义才能实现动态转化,语用词义才能真正形成。可以把词义语境看成是由两种框架结构组成的:一是相关因素参与的客体框架结构(简称客体框架);二是交际双方参与的主体框架结构(简称主体框架)。词义语境对语用词义的理解价值包括:语境可以显示词义、可以延伸词义和赋予词语特殊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结构分析 语用词义 价值
下载PDF
词的语用意义修辞投射的语义特征及生成机理 被引量:3
5
作者 章彩云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6-149,共4页
词的语用意义往往是双重性的:既带有语义性质,又带有修辞性质。由于它巧妙地将语义变异分解到人为切分出的义素上,使词义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使语言表达更加深邃、隽永而异彩纷呈,语用效果带有明显的修辞色彩。在语用中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 词的语用意义往往是双重性的:既带有语义性质,又带有修辞性质。由于它巧妙地将语义变异分解到人为切分出的义素上,使词义向更深的层次发展,使语言表达更加深邃、隽永而异彩纷呈,语用效果带有明显的修辞色彩。在语用中的语义特征主要表现在"语义信息量的扩增、缩减和信息质相逆三个方面。这种词义的生成也是有理据可循的,即:语境信息的催生作用、联想思维的中介作用和逻辑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修辞性 语义特征 生成机理
下载PDF
语用环境中“语用词义”的形成理据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章彩云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07-110,共4页
词的语用意义并非是漫无边际的拓展与延伸,它的变异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理论根据的。其规律和理论根据主要表现为:词义系统自我控制的调适作用、语境解释功能的制约作用、心理机制深层诱导的转换作用、话语理解交际相关的推理作用... 词的语用意义并非是漫无边际的拓展与延伸,它的变异性是有规律可循的,也是有理论根据的。其规律和理论根据主要表现为:词义系统自我控制的调适作用、语境解释功能的制约作用、心理机制深层诱导的转换作用、话语理解交际相关的推理作用。如此,才能形成一定语用环境中词语的语用含义,也使词汇的理解真正得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环境 语用词义 理据 分析
下载PDF
词的语用意义的类型及其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章彩云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48-51,共4页
词的语用意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往往是不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有一些差别。据此可把语用词义分为:在语境中凸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显性语用词义和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隐性语用词义。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具有自己的短暂... 词的语用意义在实现交际功能的价值中往往是不均衡的,其显性程度也有一些差别。据此可把语用词义分为:在语境中凸现为实现交际功能的显性语用词义和不起表义主导作用的隐而不显的隐性语用词义。与理性词义相比,语用词义具有自己的短暂性、主观性、灵活性和依附性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类型 特征
下载PDF
语用词义中的个人主观义素梳辨 被引量:1
8
作者 章彩云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6-7,共2页
语用词义在主体方面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其结果必然存在判断之别。一方面是说话者根据交际的目的而赋予的个人主观义素;另一方面不同人理解的语用意义有深有浅,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这两者都因个人因素的参入而使语用词义体现着强烈的... 语用词义在主体方面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其结果必然存在判断之别。一方面是说话者根据交际的目的而赋予的个人主观义素;另一方面不同人理解的语用意义有深有浅,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这两者都因个人因素的参入而使语用词义体现着强烈的主观性。语用词义的这种主观性主要体现在联想视点的、内涵视点的和色彩视点的个人主观义素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主观义素 梳辨
下载PDF
修辞与语用词义的生成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廷远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94-95,共2页
修辞是语用词义生成的途径之一,两者有共同的思维、心理基础,词义通过修辞手法在语境中获得修辞变体,词义的修辞变体可以在原词义基础上发生临时变化而形成语用词义。修辞联想指以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为引申理据的语用词义引申方式,包... 修辞是语用词义生成的途径之一,两者有共同的思维、心理基础,词义通过修辞手法在语境中获得修辞变体,词义的修辞变体可以在原词义基础上发生临时变化而形成语用词义。修辞联想指以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作为引申理据的语用词义引申方式,包括比喻联想、借代联想、双关联想、反语联想、比拟联系和象征联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修辞 生成
下载PDF
语用词义的形成机制及其交际价值
10
作者 张廷远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57-60,共4页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词义系统并非处于一个自足封闭的静止状态,词义在特定语用环境的要求下可能发生某种变异,形成特定的语用词义。从语备词义到语用词义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才能实现,完整的语用词义运动模式是一个由静态... 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词义系统并非处于一个自足封闭的静止状态,词义在特定语用环境的要求下可能发生某种变异,形成特定的语用词义。从语备词义到语用词义的形成需经历一个动态发展过程才能实现,完整的语用词义运动模式是一个由静态到动态,再到静态,又回到动态,如此往复的过程。在言语中语用词义使用得当,能使话语生动形象,富于感情色彩,使言语表达显现出某种意想不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用词义 形成机制 交际价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