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红楼梦》语气词“的”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蓓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语言事实,充分结合语境,对语气词"的"进行动态的考察,通过语用分析,揭示其内在语言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语气词
“
的
”
句类
语境
语气
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
被引量:
2
2
作者
祖生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用法可分为表示疑问语气的呢1和表示陈述语气的呢2两大类。唐宋时期,呢1的形体和用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形由古老的“尔”字变成了“耳渐”、“你”、“尼”、“口尔”,已十分接近“呢”字;用法由先秦、...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用法可分为表示疑问语气的呢1和表示陈述语气的呢2两大类。唐宋时期,呢1的形体和用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形由古老的“尔”字变成了“耳渐”、“你”、“尼”、“口尔”,已十分接近“呢”字;用法由先秦、中古的表强调问和反复问,发展到表承前问和假设问。语气词“那”早在中古即已出现,不会是唐末才产生的“耳渐”的音变形式,其基本用法无大的变化,主要用于构成真性或假性的是非疑问,与“尔”的用法有很大差异,自然不可能是由“尔”到“呢”的中间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
语气词
呢
的
来源
》尔(耳渐)
呢
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于亮
耿立波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50-51,共2页
语气词中能够连用的是位于句末的六个单音节语气词,即“的”“了”“吗”“呢”“吧”“啊”。它们虽然可以两项连用,也可以三项连用,但都表现为两个语气词的并列。本文通过例证,对常用语气词的连用现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语气词
语气词
的
连用
次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与聚合系统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4,180,共15页
文章旨在通过重新认识语气词本质以构建其聚合系统。首先,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语气词强制性和语调共现构成述题的语气结构,其模式为“语调+语气词”。语调表示上位语气,语气词表示其下位口气。(二)语气词的音节具有...
文章旨在通过重新认识语气词本质以构建其聚合系统。首先,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语气词强制性和语调共现构成述题的语气结构,其模式为“语调+语气词”。语调表示上位语气,语气词表示其下位口气。(二)语气词的音节具有超音系性,尤其是声调具有超调系性并在语流里和语调互动变异。(三)语气词的声母以齿音、唇音、零母的三元对立表示肯定、不定和惊讶口气,韵母以低元音/A/、中元音/■/的二元对立表示各种口气的强弱。据此,语气词音义结构模式为“声母口气类别+韵母口气强弱”。然后,以“声母为经,韵母为纬”原则构建出普通话语气词的聚合系统,该聚合系统和功能系统、动态迭用顺序及其系统、历时来源、演变关系以及共时语法化方向都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气词
的
本质
超音系性
超调系性
音义象似性
聚合系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语疑问范畴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
6
5
作者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共8页
疑问范畴,狭义来看,包括“疑惑”与“询问”两个次范畴;广义来说,则还应该包括“回答”这个次范畴,这也是语法学比较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五个问题:(1)“疑问”的内外构成要素。(2)疑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3)疑...
疑问范畴,狭义来看,包括“疑惑”与“询问”两个次范畴;广义来说,则还应该包括“回答”这个次范畴,这也是语法学比较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五个问题:(1)“疑问”的内外构成要素。(2)疑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3)疑问语气词的互补对立。(4)上海方言疑问语气系统的比较及其启示。(5)语气词“吧”的来源假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疑问范畴
疑问
的
本质
互补与对立
叹
词
演变为
语气词
的
假设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启明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不但频率高,种类多,而且其组合形式和表达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对《论语》一书中所出现的10种二合语气词和3种三合语气词做了结构和语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这些句尾语气词连用极大地丰富了《论语》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
《论语》
句尾
语气词
的
连用
二合
语气词
三合
语气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正确评估《诗经》中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裘燮君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石鼓文》作于春秋早期的秦文公时代 ,而勒刻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之间 ,可视为风格接近《小雅》的《秦风》逸诗之一。我们依据《石鼓文》的语言材料及《左传》、《国语》中大量《诗经》引文可证明《诗经》及《诗经》中大量语气词的历...
《石鼓文》作于春秋早期的秦文公时代 ,而勒刻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之间 ,可视为风格接近《小雅》的《秦风》逸诗之一。我们依据《石鼓文》的语言材料及《左传》、《国语》中大量《诗经》引文可证明《诗经》及《诗经》中大量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语气词
的
历史真实性
“掺入”说
《石鼓文》
《诗经》
的
春秋版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楼梦》语气词“的”探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蓓
机构
南通大学工程训练中心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年第4期51-53,共3页
文摘
探讨了《红楼梦》中语气词"的",在不同句类中的分布频率及其复杂多样的语气意义,语气词"的"和语气副词的共现规律,语气词"的"在特定格式中的假设语气。在上述问题的研究中,注重发挥专书研究的优势,贴近语言事实,充分结合语境,对语气词"的"进行动态的考察,通过语用分析,揭示其内在语言规律。
关键词
《红楼梦》
语气词
“
的
”
句类
语境
语气
意义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
被引量:
2
2
作者
祖生利
出处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02-106,共5页
文摘
现代汉语语气词“呢”的用法可分为表示疑问语气的呢1和表示陈述语气的呢2两大类。唐宋时期,呢1的形体和用法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字形由古老的“尔”字变成了“耳渐”、“你”、“尼”、“口尔”,已十分接近“呢”字;用法由先秦、中古的表强调问和反复问,发展到表承前问和假设问。语气词“那”早在中古即已出现,不会是唐末才产生的“耳渐”的音变形式,其基本用法无大的变化,主要用于构成真性或假性的是非疑问,与“尔”的用法有很大差异,自然不可能是由“尔”到“呢”的中间形式。
关键词
《疑问
语气词
呢
的
来源
》尔(耳渐)
呢
那
分类号
H1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
7
3
作者
于亮
耿立波
机构
徐州师范大学语言研究所
出处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2期50-51,共2页
文摘
语气词中能够连用的是位于句末的六个单音节语气词,即“的”“了”“吗”“呢”“吧”“啊”。它们虽然可以两项连用,也可以三项连用,但都表现为两个语气词的并列。本文通过例证,对常用语气词的连用现象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
语气词
语气词
的
连用
次序
分类号
H146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与聚合系统
被引量:
7
4
作者
王珏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1-104,180,共15页
文摘
文章旨在通过重新认识语气词本质以构建其聚合系统。首先,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表现为三个方面。(一)语气词强制性和语调共现构成述题的语气结构,其模式为“语调+语气词”。语调表示上位语气,语气词表示其下位口气。(二)语气词的音节具有超音系性,尤其是声调具有超调系性并在语流里和语调互动变异。(三)语气词的声母以齿音、唇音、零母的三元对立表示肯定、不定和惊讶口气,韵母以低元音/A/、中元音/■/的二元对立表示各种口气的强弱。据此,语气词音义结构模式为“声母口气类别+韵母口气强弱”。然后,以“声母为经,韵母为纬”原则构建出普通话语气词的聚合系统,该聚合系统和功能系统、动态迭用顺序及其系统、历时来源、演变关系以及共时语法化方向都存在整齐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语气词
的
本质
超音系性
超调系性
音义象似性
聚合系统
Keywords
essence of tonal particles
super-phonology
super-tone
iconicit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und and meaning
clustering system
分类号
H146.2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语疑问范畴研究的再思考
被引量:
6
5
作者
邵敬敏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0,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重大课题“境外汉语语法学史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6ZDA209)成果之一。
文摘
疑问范畴,狭义来看,包括“疑惑”与“询问”两个次范畴;广义来说,则还应该包括“回答”这个次范畴,这也是语法学比较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五个问题:(1)“疑问”的内外构成要素。(2)疑问的本质到底是什么。(3)疑问语气词的互补对立。(4)上海方言疑问语气系统的比较及其启示。(5)语气词“吧”的来源假设。
关键词
疑问范畴
疑问
的
本质
互补与对立
叹
词
演变为
语气词
的
假设
Keywords
interrogative category
doubts,questions and answers
interrogative essence
unknown and puzzled
分类号
H146.3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启明
机构
新疆教育学院人文科学分院
出处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73-75,共3页
文摘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不但频率高,种类多,而且其组合形式和表达功能也是多种多样的。本文对《论语》一书中所出现的10种二合语气词和3种三合语气词做了结构和语义的分析,旨在说明这些句尾语气词连用极大地丰富了《论语》语言的表现力。
关键词
《论语》
句尾
语气词
的
连用
二合
语气词
三合
语气词
Keyword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ous
using modal particles together in the end of a sentence
using two modal particles together
using three modal particles together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正确评估《诗经》中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被引量:
1
7
作者
裘燮君
机构
河池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河池师专学报》
2004年第1期73-76,共4页
文摘
《石鼓文》作于春秋早期的秦文公时代 ,而勒刻于春秋中期至春秋末期之间 ,可视为风格接近《小雅》的《秦风》逸诗之一。我们依据《石鼓文》的语言材料及《左传》、《国语》中大量《诗经》引文可证明《诗经》及《诗经》中大量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关键词
《诗经》
语气词
的
历史真实性
“掺入”说
《石鼓文》
《诗经》
的
春秋版
Keywords
the historial truthfulness of the auxiliary words indicating mood in the Book of Songs
the theory of mixing up,inscriptions on drumn-shapped stone block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e Book of Songs of the edition of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红楼梦》语气词“的”探析
李蓓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1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
祖生利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现代汉语中常用语气词的连用
于亮
耿立波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普通话语气词的本质与聚合系统
王珏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汉语疑问范畴研究的再思考
邵敬敏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论语》句尾语气词的连用
王启明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正确评估《诗经》中语气词的历史真实性
裘燮君
《河池师专学报》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