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诰》《周氏冥通记》中的介词“乎”及其语料性质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用源 刘悦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39-41,共3页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 《真诰》和《周氏冥通记》是南朝陶弘景整理的两部道教文献。文章对两书中介词"乎"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将其使用情况与中古其他文献进行比较,认为其中介词"乎"多属仿古用法。这两部道书的语料性质既具有南朝口语色彩,又存在一些仿古的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诰》 《周氏冥通记》 介词 语料性质
下载PDF
从使役动词的使用看几种北京话语料的性质差异——以《小额》、老舍作品和王朔作品为中心
2
作者 今村圭 《语言学论丛》 2020年第2期237-254,共18页
《小额》、老舍作品和王朔作品都是北京话的代表语料.然而,即使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不同的作品在反映北京话的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差异.文章从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考察了它们反映北京话口语的程度.根据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反映... 《小额》、老舍作品和王朔作品都是北京话的代表语料.然而,即使都是用北京话写的,不同的作品在反映北京话的程度上依然存在着差异.文章从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考察了它们反映北京话口语的程度.根据使役动词的使用情况,我们初步认为,反映北京话口语的程度最高的是《小额》,第二是王朔作品,第三是老舍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让” “叫/教” 使役句 北京话 语料性质
原文传递
秦简语言性质初探
3
作者 朱湘蓉 《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及笔者所做的一些研究,对秦简语言的性质试做讨论,提出秦简虽然出土地情况复杂,但语言的总体一致性十分明显,应当反映的是秦通语。
关键词 秦简 语料性质 秦通语
下载PDF
道教典籍《太平经》语言的再解读
4
作者 刘祖国 李翠 《唐都学刊》 2010年第6期108-112,共5页
道教典籍《太平经》是研究东汉语言的宝贵材料,但当前的研究文章都没有对其语言性质作过详细分析,不具体分析文本的语言性质就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其词汇、词义系统,也无法深入解读其思想文化内涵,这对于语言以及宗教思想研究来说都是... 道教典籍《太平经》是研究东汉语言的宝贵材料,但当前的研究文章都没有对其语言性质作过详细分析,不具体分析文本的语言性质就无法全面、客观地把握其词汇、词义系统,也无法深入解读其思想文化内涵,这对于语言以及宗教思想研究来说都是不利的。对《太平经》的文本进行深入的再解读,可以从四个大的方面具体分析其语言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再解读 语料性质
下载PDF
对《史记》语料性质的认识及处理办法 被引量:3
5
作者 宋亚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12,共8页
作为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史记》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但是《史记》的语料性质十分复杂,《史记》中有很多文字直接来自上古,有一些则经过作者改造后写成,其中有的可以反映西汉时期的语言面貌,有些反映的则是先秦的语言特征。建... 作为汉语史研究的重要语料,《史记》的重要价值自不待言,但是《史记》的语料性质十分复杂,《史记》中有很多文字直接来自上古,有一些则经过作者改造后写成,其中有的可以反映西汉时期的语言面貌,有些反映的则是先秦的语言特征。建议应该将《史记》一分为二,《史记》“上”更多代表先秦的语言,《史记》“下”则主要代表西汉时期的语言。吸收了文献学界的研究成果,慎重删去一些篇目和一些后人搀入的内容。整理出了一个比较理想的作为语言研究的《史记》文本。运用一些特征词在《史记》“上”和“下”中的使用差异,并结合汉语动结式研究的有关问题,证明《史记》内部的语言差异反映了历时的差异,从而进一步证明应该将《史记》一分为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记》语料性质 一分为二 特征词 动结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