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中国美学六题 被引量:9
1
作者 聂振斌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8-58,共11页
本文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共分六个方面:一是跨文化研究与美学创新;二是文化人类学与美学本体论;三是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民族风格;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70年;五是现代化语境中的艺术;六是百年中国美育的命运。... 本文对20世纪中国美学存在的根本问题进行反思批判。共分六个方面:一是跨文化研究与美学创新;二是文化人类学与美学本体论;三是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民族风格;四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70年;五是现代化语境中的艺术;六是百年中国美育的命运。这些问题都直接关系到未来美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论,关系到美学理论与实践(艺术审美、教育等)的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中国美学思想 民族风格 美学创新 文化人类学 马克思主义美学 语境艺术 美学理论
下载PDF
再造水墨山水语境 被引量:1
2
作者 董萍实 《美术观察》 1997年第8期26-28,62-63,共5页
传统中国画艺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其创造与发展过程我称之为“第一次造‘山’运动”,成果博大精深,价值永存。但是,时代呼唤着第二次造“山”运动。这运动,将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精神内容与物化形式的矛盾运化之中,在... 传统中国画艺术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其创造与发展过程我称之为“第一次造‘山’运动”,成果博大精深,价值永存。但是,时代呼唤着第二次造“山”运动。这运动,将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精神内容与物化形式的矛盾运化之中,在众多开拓者以大气度、大综合、大突破逐渐实现的大超越中,步入更高的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式语言 水墨山水 传统中国画 语境艺术 民族传统文化 系统工程 物化形式 语境创造 内容与形式 东方与西方
原文传递
水墨沧桑之道——关于语境艺术的对话
3
作者 齐凤阁 董萍实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82-84,共3页
关键词 语境艺术 生态系统 精神内涵 水墨艺术 语义场 中国画 个性化 现代水墨 艺术精神 形式语言
原文传递
个性多维的艺术集群——谈深圳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教师的创作
4
作者 齐凤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美术专业 艺术学院 深圳大学 语境艺术 教师 实验水墨 水墨人物画 现代主义 文化符号 作品
下载PDF
现代语汇建构与水墨艺术的再生
5
作者 董萍实 王长百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129-137,共9页
置身于世界文化大汇融的时代环境 ,从新文化建设的立场出发 ,文章分析研究了百年来水墨形态流变中的种种情状 ,对从画面效果的表层寻找水墨现代化之路的西化倾向提出质疑 ,并提出了水墨艺术乃一文化有机整体及文化以生命本源为基本出发... 置身于世界文化大汇融的时代环境 ,从新文化建设的立场出发 ,文章分析研究了百年来水墨形态流变中的种种情状 ,对从画面效果的表层寻找水墨现代化之路的西化倾向提出质疑 ,并提出了水墨艺术乃一文化有机整体及文化以生命本源为基本出发点等观念 ,主张通过对生命(人的 ,也是艺术的)的净化、纯化以及生命语汇的建构 ,进行“双向超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水墨 语境艺术 文化有机体 生命语汇 破“缸”建“场” 双向超越
下载PDF
董萍实语境艺术
6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语境艺术 三联画 宣纸 鲁迅 太阳 原色 头巾
原文传递
破“缸”建“场” 化合重构——董萍实的语境艺术解读
7
作者 齐凤阁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145-146,共2页
破“缸”建“场”化合重构———董萍实的语境艺术解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齐凤阁在中国水墨艺术形态转换的大格局中,画家们都在寻索着自己的方位及切入点,力图选取能确立自身价值取向的艺术路标。有的以西方中心主义断裂民族传统... 破“缸”建“场”化合重构———董萍实的语境艺术解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齐凤阁在中国水墨艺术形态转换的大格局中,画家们都在寻索着自己的方位及切入点,力图选取能确立自身价值取向的艺术路标。有的以西方中心主义断裂民族传统,有的则以笔墨为中心排斥其他语言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艺术 形式语言 山水画 审美境界 第二次造山 个性化 传统水墨 民族传统 语言资源 内容与形式
下载PDF
后现代语境下的艺术教育
8
作者 李高华 《艺术教育》 2012年第8期46-47,共2页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审视,是对现代主义的保留和转变。后现代主义的原则包括叙事性、破除迷信、对话和文本、折衷主义。在当今后现代语境下,对教师来说,后现代远非是对传统、建设性或肯定性的一种威胁,而是对本学科的解放,是... 后现代主义是对现代主义的重新审视,是对现代主义的保留和转变。后现代主义的原则包括叙事性、破除迷信、对话和文本、折衷主义。在当今后现代语境下,对教师来说,后现代远非是对传统、建设性或肯定性的一种威胁,而是对本学科的解放,是把本学科结合入整个学校的联合课程的使者,因为后现代主义把知识、学习经验、国际社区和人生经历紧密融合为一体,通过艺术家作为合作者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语境艺术教育后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面对当代艺术的上下文——《今日美术》“当代绘画的状态”讨论会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宝菊 栗宪庭 +8 位作者 刘骁纯 黄笃 顾振清 包泡 吴鸿 朱青生 程昕东 朱其 张子康 《东方艺术》 2005年第5期56-67,共12页
张子康:首先特别感谢各位专家来我们这里参加座谈会。知道大家特别忙,能来参加这个会,肯定耽误大家不少时间。《今日美术》杂志创刊两期,一直在关注当代艺术中的问题。今天,以当代绘画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探讨,目的是以此来唤起对整个当... 张子康:首先特别感谢各位专家来我们这里参加座谈会。知道大家特别忙,能来参加这个会,肯定耽误大家不少时间。《今日美术》杂志创刊两期,一直在关注当代艺术中的问题。今天,以当代绘画作为一个切入点进行探讨,目的是以此来唤起对整个当代艺术状态的关注,也为今日美术馆和《今日美术》杂志今后的可持续性发展,找到一条新路。王宝菊:今天把大家聚在这儿特别不容易。因为我们正处于一个多元、开放的时代,就当代艺术来讲,就某一个话题开一个讨论会,好像是很久没有发生的事情。所以非常感谢大家今天能来。今天主要是讨论当代绘画的状态。中国当代绘画从乡土美术、伤痕美术,到艳浴、玩世现实主义,一路走下来,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装置、影象艺术在国内和国际大行其道。在这种情形下,中国的当代绘画处于什么样的状态?能否对它进行高度概括?从纵向上看,当代绘画的状态和之前的艳俗、玩世是否有内在的一致性?从横向上看,70后、80后的卡通艺术、游戏艺术与50后、60后已经成功的艺术家之间又有什么关联?在目前比较浮躁的消费社会形态下,艺术家又处于怎样的心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下的艺术艺术中的语境 上下文中的当代艺术和当代艺术中的上下文 拔苗助长 艺术家的文化立场 艺术家从成功走向时尚 艺术的先发优势和后发优势 距离大师一步之遥
原文传递
布格尔法则的启示:迈克尔·巴克桑德尔的语境性艺术史阐释策略
10
作者 蒋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6-161,共6页
艺术的语境性阐释路径是迈克尔·巴克桑德尔艺术史研究的统领性问题,构成了其方法理路的问题情境。从这一视角来看,他的阐释策略呈现出类似布格尔烛光测量法的推断性逻辑传导,即利用中间概念建立艺术与社会的联系。这构成了他跨学... 艺术的语境性阐释路径是迈克尔·巴克桑德尔艺术史研究的统领性问题,构成了其方法理路的问题情境。从这一视角来看,他的阐释策略呈现出类似布格尔烛光测量法的推断性逻辑传导,即利用中间概念建立艺术与社会的联系。这构成了他跨学科研究的前提基础,塑造了其艺术批评语言的推论性风格,使著名的“时代之眼”概念具有了中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迈克尔·巴克桑德尔 艺术智性 语境艺术 时代之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