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体交叉渗透的类型 被引量:3
1
作者 张玉玲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9年第4期67-70,共4页
关键词 语体交叉渗透 科学体 谈话体 语体色彩 文学作品 现代汉语修辞学 《红处方》 布朗运动 社会主义 唐山大地震
下载PDF
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被引量:5
2
作者 许钟宁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435-439,共5页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各类语体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系列 ,形成语体规范。但在语用实践中 ,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 ,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体要素、语体手段间的“交流”和“借用” ,形成了语体的交叉渗透。语体的交叉渗透现象 ,与人... 语体是语言的功能变体 ,各类语体在语言的运用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系列 ,形成语体规范。但在语用实践中 ,由于语境因素的影响 ,也存在着不同的语体要素、语体手段间的“交流”和“借用” ,形成了语体的交叉渗透。语体的交叉渗透现象 ,与人们的语言效率意识、语言审美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语体的交叉渗透 ,能产生特定的修辞效应和美感效应 ,创造出丰富的言语表达的新形式 ,具有明确的语用价值。本文主要从语言表现价值、语言美学价值、语言创新价值三个方面来论述语体交叉渗透的语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交叉渗透 语用价值 语言表现价值 语言美学价值 语言创新价值
原文传递
张爱玲小说中的语体交叉渗透的修辞价值及其认知动因 被引量:4
3
作者 严小香 《襄樊学院学报》 2009年第10期69-72,共4页
张爱玲运用语体交叉渗透方式增添了其小说语言新颖性、反讽性,同时也使其语言呈现出含蓄、幽默的表现风格。隐喻性和语境性是她运用这一修辞方式的重要特征,也是认知其修辞价值的动因。
关键词 张爱玲 语言风格 语体交叉渗透 修辞价值
下载PDF
论科学体与其他语体的交叉渗透——以《草木传》的中医药术语为例
4
作者 陈丽燕 《中国科技术语》 2024年第3期13-21,共9页
在科学体与其他语体交叉渗透的过程中,科技术语何以进入非科学体文本,又以何种方式进入非科学体文本,进入非科学体文本里的科技术语有何特点,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药性剧《草木传》的交际风格是艺术体和谈话体相结合,同时有大量的中医药... 在科学体与其他语体交叉渗透的过程中,科技术语何以进入非科学体文本,又以何种方式进入非科学体文本,进入非科学体文本里的科技术语有何特点,这些问题值得研究。药性剧《草木传》的交际风格是艺术体和谈话体相结合,同时有大量的中医药术语即科学语体要素存在于该文本中。以《草木传》的中医药术语为例,对上述问题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探讨科学体与其他语体的交叉渗透,也有利于探索如何打破知识壁垒进行科学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体交叉渗透 《草木传》 中医药术语
下载PDF
文艺语体交叉渗透的互文类型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3
5
作者 闪洪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1-93,共13页
语体交叉渗透是语体互文的结果,是促进语体创新和产生新语体的重要方式,体现为整体融合和局部融合两种方式。从语篇生成角度看,语体交叉渗透反映了语体成分要素融合的程度,还直接体现为依托不同的互文机制生成不同的互文语义类型。研究... 语体交叉渗透是语体互文的结果,是促进语体创新和产生新语体的重要方式,体现为整体融合和局部融合两种方式。从语篇生成角度看,语体交叉渗透反映了语体成分要素融合的程度,还直接体现为依托不同的互文机制生成不同的互文语义类型。研究发现,两种融合方式的互文类型分别为互嵌式与包孕式:互嵌式推动新质的产生,是不同语体互嵌的结果,以整体互嵌的方式实现语体高度融合;包孕式则不改变语体的性质,主语体以局部包孕次语体的方式实现渗透。语体交叉渗透的不同类型具有不同的互文实现路径:互嵌式的语篇语义生成是单线语义互涉,主要以关键词、结构潜式、修辞手段为互文机制;包孕式的语篇语义生成是多线语义互涉,以态度评价、语义阐释为互文机制。对语体交叉渗透类型及互文实现路径的描写解释,能从语篇语义生成层面揭示其互动本质,进而在社会、历史两个维度下探索其修辞动因及语言运用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语体 语体交叉渗透 互文路径 单线语义互涉 多线语义互涉 融合型互文 共存型互文
原文传递
论《年青的时候》中的语体交叉渗透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小香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10-13,共4页
《年青的时候》运用了大量的语体交叉渗透,这种表达方式在小说中表现出很强的隐喻功能,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定的对比功能和篇章功能,小说的语言语境和文化语境进一步确证了语体交叉的隐喻功能,并由此揭示了小说的反传统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年青的时候 语体交叉渗透 认知语境
下载PDF
科技新闻语体述略
7
作者 霍效中 《当代修辞学》 CSSCI 1996年第5期40-41,共2页
科技新闻语体是科技语体和新闻语体交叉渗透的产物。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传播事业的高度发达是科技新闻语体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和保证,据93年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统计,全国现有科技报刊75家,发行数量巨大,此外其它... 科技新闻语体是科技语体和新闻语体交叉渗透的产物。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和传播事业的高度发达是科技新闻语体产生,发展和完善的前提和保证,据93年出版的《中国新闻年鉴》统计,全国现有科技报刊75家,发行数量巨大,此外其它类报刊也大都有较大的科技新闻版面。可见,科技新闻语体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新成果、宣传科技政策、报道科技人物方面已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的迅速性和广泛性是科技语体和其它语体交叉渗透而成的科学童话、科学诗歌所无法企及的。 从语体学的角度看,科技新闻语体产生于科技和新闻语体的借体式交叉。首先它的内容是科技内容,这是它与其它新闻报道语体的区别所在,也由此而决定了它所独有的一系列语言特点和风格色彩,它不仅要报道科技成果,而且要简要说明其原理和意义;报道人物,也要着重介绍其科技活动和所取得的成就;就是报道科学会议、科技展览的新闻,也要侧重从科学发展的动向上去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新闻 语体交叉渗透 新闻语体 科技语体 术语 科技人物 科学童话 北极点 语体 语言
下载PDF
科学与叙事:《乡土中国》的语体交叉渗透
8
作者 刘冬梅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3年第5期66-69,共4页
当下研究者多从社会学和整本书阅读角度研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其在语体风格上的交又渗透现象也颇具特色。承载叙事功能的文艺审美语体与学术科技语体交叉渗透,其叙事语段有第一和第三人称形式,有连续和离散的组合方式,读者可在充满... 当下研究者多从社会学和整本书阅读角度研究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其在语体风格上的交又渗透现象也颇具特色。承载叙事功能的文艺审美语体与学术科技语体交叉渗透,其叙事语段有第一和第三人称形式,有连续和离散的组合方式,读者可在充满审美性的乡土叙事中进行认知,便于《乡土中国》所承载的社会科学知识形象传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叙事 《乡土中国》 语体交叉渗透
下载PDF
新闻标题中的引号
9
作者 倪素平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 2008年第10期84-85,共2页
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题目,为了迅速引起新闻受众的注意,首先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制作新闻标题不但要巧用词语,而且要善用非语言性的标点符号,引号就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引号的有效运用,可以凸显信息焦点、淡化主观色彩、... 新闻标题是新闻作品的题目,为了迅速引起新闻受众的注意,首先要精心制作新闻标题。制作新闻标题不但要巧用词语,而且要善用非语言性的标点符号,引号就是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一种。引号的有效运用,可以凸显信息焦点、淡化主观色彩、实现语体的交叉渗透、产生新奇的修辞效果,从而迅速吸引新闻受众的注意力,激发新闻受众的阅读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标题 引号 信息焦点 主观色彩 语体交叉渗透 修辞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