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义饱和现象及其认知机制 被引量:8
1
作者 贾建荣 张德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5-625,共11页
大部分人有过长时间注视一个字之后突然不认识这个字,或多次重复背诵一个词语后会发现这个词变得"陌生"的经历。早期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字词持续注意过程中语义会丢失,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众多心... 大部分人有过长时间注视一个字之后突然不认识这个字,或多次重复背诵一个词语后会发现这个词变得"陌生"的经历。早期的心理学家发现在字词持续注意过程中语义会丢失,他们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经过100多年的研究,众多心理学家发展了多种语义评价的方法来测量语义饱和,并发现语义饱和可能发生在知觉表征、语义加工或者词语表征与语义的联结阶段。类似的现象在中文等语标文字加工中表现出一种特有的字形饱和。近年来,新的认知心理学实验范式和神经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使得语义饱和研究取得重要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觉衰减 语义饱和 字形饱和 知觉表征-语义联接
下载PDF
语言认知加工中“饱和”现象的研究范式及实验任务述评 被引量:3
2
作者 仝文 闫国利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4期87-96,共10页
文字"饱和"现象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该现象的本质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介绍了各种研究范式和实验任务的操作程序、隐含的实验逻辑及相应的研究结论,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实验范式应该具有的特点,并对"饱... 文字"饱和"现象的研究已有上百年的历史,但是该现象的本质仍然存在争议.本研究介绍了各种研究范式和实验任务的操作程序、隐含的实验逻辑及相应的研究结论,评价了各自的优缺点,提出了未来实验范式应该具有的特点,并对"饱和"研究范式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1)事件相关电位等技术为"饱和"现象本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2)多种实验范式的结合使用是分离字形加工过程与语义加工过程的有效途径;(3)眼动研究范式的引入将为探讨汉字"饱和"的本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文字解体 字形饱和 实验范式
下载PDF
论名词的层次修饰语递减现象
3
作者 史汉生 《语言与翻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4-29,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名词修饰语的层次递减现象。就是一个汉语名词做另一个名词的修饰语的时候它的字数有所减少。当这个名词和被它修饰的名词一起做另一个名词的修饰语时,它又简略了。在翻译中这也是个值得注重的问题。这种语言现象在交...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名词修饰语的层次递减现象。就是一个汉语名词做另一个名词的修饰语的时候它的字数有所减少。当这个名词和被它修饰的名词一起做另一个名词的修饰语时,它又简略了。在翻译中这也是个值得注重的问题。这种语言现象在交际中正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修饰语 层次递减 语义饱和 交际
下载PDF
汉字饱和现象:证据、因素与展望
4
作者 王晨旭 李利 袁杰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30-135,共6页
长时间注视某个字后,人们会产生一种这个字变得陌生或者开始解体的感觉,这是一种文字饱和现象。汉字作为表意的方块字,汉字饱和现象以及发生阶段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文首先梳理介绍了汉字饱和现象的证据与发生阶段,其次,总结了... 长时间注视某个字后,人们会产生一种这个字变得陌生或者开始解体的感觉,这是一种文字饱和现象。汉字作为表意的方块字,汉字饱和现象以及发生阶段得到了研究者的高度关注。该文首先梳理介绍了汉字饱和现象的证据与发生阶段,其次,总结了汉字饱和现象的影响因素,包括语义加工深度、实验材料的重复次数、实验材料类型等,最后,基于汉字饱和的发生阶段和影响因素,该文认为未来研究可以在汉语二语学习者的汉字饱和现象、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的进一步分离以及汉字作为实验材料的进一步挖掘等方面做更加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饱和 语义饱和 二语加工 语义加工深度
下载PDF
语义饱和效应研究
5
作者 李尊 洪雷 《大学英语》 2016年第B03期63-67,共5页
"语义饱和"效应是指长时间注视或重复一个词后会觉得不认识这个词了的现象。学术界对语义饱和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到目前为止,研究者提出了三种假说:语义加工阶段说,前语义(知觉)加工阶段说以及知觉表征-语义联... "语义饱和"效应是指长时间注视或重复一个词后会觉得不认识这个词了的现象。学术界对语义饱和现象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到目前为止,研究者提出了三种假说:语义加工阶段说,前语义(知觉)加工阶段说以及知觉表征-语义联接假说。本文将分别对这三种假说的提出和研究进行回顾,并引出国内外该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语义饱和现象研究理清脉络,提出以后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语义加工 语义加工 知觉表征-语义联接
下载PDF
色觉疲劳、语义饱和对颜色范畴知觉的即时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吴柏周 李杰 +3 位作者 何虎 侯友 贾缨琪 冯慎行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颜色范畴知觉究竟是语言的还是知觉的,或两者交互引起的认知冲突所致仍在探究与争议之中。本研究采用色觉疲劳和语义饱和操作分别独立地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观察二者对颜色范畴知觉效应的即时影响,以期探究语言和知觉对颜色范畴的作用... 颜色范畴知觉究竟是语言的还是知觉的,或两者交互引起的认知冲突所致仍在探究与争议之中。本研究采用色觉疲劳和语义饱和操作分别独立地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观察二者对颜色范畴知觉效应的即时影响,以期探究语言和知觉对颜色范畴的作用。结果显示,色觉疲劳操作导致范畴间颜色辨别反应时减少,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语义饱和操作导致被饱和颜色词所属的范畴内颜色辨别反应时增加,颜色范畴效应增强。说明单独改变知觉或语义加工能力均能影响CCP效应,支持了语言标签对比模型,即语言与知觉的交互作用引起颜色范畴知觉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范畴知觉 色觉疲劳 语义饱和 语言普遍论 语言相对论
下载PDF
“语义饱和”与“字形饱和”研究的内在关联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马铁川 林靖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5,127,共5页
郑昭明等坚持认为西方学者对英语"语义饱和"现象的研究与台湾和日本学者对汉字"字形饱和"现象的研究存有本质差异。通过对两种饱和现象的产生原因、刺激物和结果一致性、文字结构与意义不可分离性以及内涵符号学意... 郑昭明等坚持认为西方学者对英语"语义饱和"现象的研究与台湾和日本学者对汉字"字形饱和"现象的研究存有本质差异。通过对两种饱和现象的产生原因、刺激物和结果一致性、文字结构与意义不可分离性以及内涵符号学意指系统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该观点不成立,两种研究存在着内在关联性,"字形饱和"现象实为"语义饱和"现象的第一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字形饱和 内在关联性 完型崩解
下载PDF
中文词汇加工中的饱和现象 被引量:1
8
作者 吴迪 焦鲁 +1 位作者 刘月月 王瑞明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27-533,共7页
研究通过4个实验探讨中文词汇加工中的饱和现象及其发生阶段。实验1采用类别匹配任务,结果发现,当字形和语义信息都重复时出现了饱和现象。实验2~3采用词汇匹配任务和类别匹配任务,结果发现,只有字形信息或只有语义信息重复时都不能引... 研究通过4个实验探讨中文词汇加工中的饱和现象及其发生阶段。实验1采用类别匹配任务,结果发现,当字形和语义信息都重复时出现了饱和现象。实验2~3采用词汇匹配任务和类别匹配任务,结果发现,只有字形信息或只有语义信息重复时都不能引发饱和现象。实验1~3的结果表明,与英文饱和相似,只有类别标签在字形和语义上的同时重复才能引发中文饱和,而且发生在字形和语义的联结阶段。实验4关注了汉字的表义部件,结果发现,中文饱和也能由表义部件的重复引发,体现了中文饱和的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词汇加工 中文词汇 文本阅读 启动
下载PDF
词汇的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效应的影响
9
作者 吕明 胡治国 刘宏艳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95-305,共11页
词汇的语义饱和效应是指,多次重复感知或产生一个词汇时,主观上对该词汇的意义的暂时缺失现象。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词汇的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进程的影响。实验1旨在探讨快速类别匹配范式是否可以用来考察语义饱和效应。本实验采... 词汇的语义饱和效应是指,多次重复感知或产生一个词汇时,主观上对该词汇的意义的暂时缺失现象。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词汇的情绪效价对语义饱和进程的影响。实验1旨在探讨快速类别匹配范式是否可以用来考察语义饱和效应。本实验采用了与Tian和Huber(2010)实验中类似的材料,但排除了同一对刺激中正性和负性范例混合的情景。材料包括11个类别,每一类选择20个该类别的具体范例(如“蔬菜”类别下包括“土豆”、“茄子”等),所有范例词汇都是双字词。每个被试完成11个任务组块。在每个组块中,有20个试次,其中10个试次是重复类别条件,另10个试次是非重复类别条件。一半的范例对来自同一类别(即匹配试次),另一半由不同类别(即非匹配试次)的范例组成。24名大学生观看启动范例词(如“土豆”)和目标范例词(如“茄子”),判断启动词和目标词是否来自同一个类别。结果显示,在第一个时间片段内(第2~4个试次),重复条件的反应时显著快于非重复条件,而在第二段(第5~7个试次)和第三段(第8~10个试次)两者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在控制词汇情绪效价的情况下,快速类别匹配范式可以成功引起语义饱和效应。基于此,实验2采用快速类别匹配范式考察情绪效价对词汇语义启动效应进程的影响。72名被试被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使用正性、中性和负性词汇材料。对于每一种情绪效价,均选择了11个类别,如正性类别“花”和负性类别“疾病”。每一类别选择了20个双字词范例词汇。每一类别的实验设计和过程同实验1。结果表明,积极词的语义饱和效应出现在较晚试次中(第8~10个试次),中性词的语义饱和效应出现在中间试次中(第5~7个试次),而消极词则没有出现显著的语义饱和效应。该结果表明,词汇的情绪效价能影响语义饱和的时间进程。这提示,未来的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情绪效价 时间进程 快速类别匹配 影响
下载PDF
最熟悉的陌生字
10
作者 刘恺 《知识就是力量》 2022年第10期76-77,共2页
一个汉字被多次抄写或者一个英文单词被反复背诵后,本该熟练掌握的字词却在某个瞬间变得越看越陌生、越读越陌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大脑的短暂“罢工”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们就注意到,对单一英文单词的持续注视或重复朗读,会导... 一个汉字被多次抄写或者一个英文单词被反复背诵后,本该熟练掌握的字词却在某个瞬间变得越看越陌生、越读越陌生……这是怎么回事呢?大脑的短暂“罢工”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心理学家们就注意到,对单一英文单词的持续注视或重复朗读,会导致信息丢失进而造成识别困难。1960年,心理学家兰伯特(Lambert)和雅克博维次(Jakobovits)首次将这种现象命名为语义饱和(Semantic satiation),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伯特 英文单词 信息丢失 语义饱和
原文传递
关于语义饱和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李柯薇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6期149-150,共2页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较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时,会觉得这个字越看越陌生,反而有一种疑惑,为什么自己好像不认识它了,甚至有时候会难以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英文单词的阅读中,长时间注视或者是大声...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较长时间注视一个字时,会觉得这个字越看越陌生,反而有一种疑惑,为什么自己好像不认识它了,甚至有时候会难以理解其所表达的意义。这种现象也存在于英文单词的阅读中,长时间注视或者是大声朗读一个英文单词一定次数或者时长,都会产生"不认得"或者"有些奇怪"的感觉。此外,在图片的观看中也发现了该现象。许多心理学家积极关注这种现象,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加工阶段 饱和操作
下载PDF
突破“语义饱和”的怪圈
12
作者 吴贤 《教育视界》 2019年第16期71-73,共3页
数学概念学习中,计数单位、数位、位数这样高度相关的概念,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语义饱和"现象。仅仅通过反复讲解、重复练习,学生对三个概念的区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只有调动学生主体认知,用形象... 数学概念学习中,计数单位、数位、位数这样高度相关的概念,学生特别容易混淆。在心理学上,这是一种典型的"语义饱和"现象。仅仅通过反复讲解、重复练习,学生对三个概念的区分效果依然不够理想。只有调动学生主体认知,用形象、具体的表征方式,进一步建立概念和概念内涵之间的联系,才能真正突破"语义饱和"的怪圈,让学生对相近概念有更清晰的认识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饱和 计数单位 数位 位数
下载PDF
王业丰:“悬停”后的启示
13
作者 夏清绮 《艺术当代》 2021年第3期30-33,共4页
在过去的一年中,艺术家王业丰在"悬停"的世界中经历了阻碍、滞留、等待与反复。有限的个人空间成为主导生活与工作的现场,在这个现场中,那些原本熟视无睹的物品被反复使用和端详,它们成为局促中亲密而单调的伙伴。在"悬... 在过去的一年中,艺术家王业丰在"悬停"的世界中经历了阻碍、滞留、等待与反复。有限的个人空间成为主导生活与工作的现场,在这个现场中,那些原本熟视无睹的物品被反复使用和端详,它们成为局促中亲密而单调的伙伴。在"悬停"中,可以发现王业丰持续丰富的创作脉络,以影像作为媒介,创作时间中的雕塑。"孤独之屋—隔绝之诗"系列发生语义饱和的物品包括手机、巧克力蛋、咖啡壶、香烟盒、晾衣架,还有按照严格节奏运行的公交车,在循环的膨胀与融化的瞬间,它们也成为无从释放、只能被动地自我化解的主观情绪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空间 晾衣架 主观情绪 语义饱和 巧克力 公交车 悬停
原文传递
汉英双语者语义饱和效应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积家 刘翔 王悦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23-434,481,共12页
本研究采用语义启动范式和类别判断任务,考察汉英双语者在语义加工中的饱和效应。结果表明:1)汉英双语者在母语语义加工中表现出稳定的饱和效应;2)汉英双语者在二语语义加工中未出现饱和效应,但饱和处理对二语熟练程度不同的双语者的语... 本研究采用语义启动范式和类别判断任务,考察汉英双语者在语义加工中的饱和效应。结果表明:1)汉英双语者在母语语义加工中表现出稳定的饱和效应;2)汉英双语者在二语语义加工中未出现饱和效应,但饱和处理对二语熟练程度不同的双语者的语义加工有不同影响:促进不熟练双语者对二语的语义通达,不影响熟练双语者对二语的语义通达;3)汉英双语者在跨语言语义加工中未出现饱和效应。在英-汉转换情境下,饱和处理对双语者的语义加工没有影响;在汉-英转换情境下,饱和处理对二语熟练程度不同的双语者的语义加工有不同影响:促进不熟练双语者的语义加工,阻碍熟练双语者的语义加工。研究结果支持语义饱和效应发生在词形与语义联接阶段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英双语者 语言熟练程度 语义饱和效应
原文传递
一个字看久了,为何就“不认识”了
15
作者 《青年博览》 2022年第20期19-19,共1页
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后,突然感觉“不认识”这个字一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语义饱和”。语义饱和出现在字形到语义的联结过程中,原因可能是神经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大量的重复刺激,活动受到抑制,从字形到语义的联想被阻断了,识读失去了... 盯着一个字看久了后,突然感觉“不认识”这个字一一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作“语义饱和”。语义饱和出现在字形到语义的联结过程中,原因可能是神经在短时间内受到了大量的重复刺激,活动受到抑制,从字形到语义的联想被阻断了,识读失去了整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刺激 心理学 语义饱和 字形 整体性 认识
原文传递
为什么字看久就不认识了
16
作者 阿桂 《科普天地》 2016年第12期5-5,共1页
某一天,你翻到一页歌词,“最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你盯着那个“某某”看了好久,往事浮上心头。你哼哼唧唧,撇一撇嘴,“人心最是捉摸不透”。
关键词 科普知识 语义饱和现象 大脑神经活动 焦虑状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