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 被引量:7
1
作者 阿部泰记 陈铁镔 《绥化学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0-26,34,共8页
《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一文发表于《日本中国学会报》(1987年第39集),该文作者是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阿部泰记氏。文中对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发展脉络作了明确论述和比较考证,也附带提出和我国历来对公案小说评价不相同的观点。从该... 《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一文发表于《日本中国学会报》(1987年第39集),该文作者是日本山口大学人文学部阿部泰记氏。文中对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发展脉络作了明确论述和比较考证,也附带提出和我国历来对公案小说评价不相同的观点。从该文可以了解国外研究公案小说的一个侧面,资研究参考。文中涉及的公案小说,除《龙图公案》外,均藏于国外。因此,文中引用的诸公案小说里的文字,只能用日译的还原,尚无法与原文核对。个别字句可能与原文有出入,敬乞读者诸公谅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公案 百家公案 律条公案 龙图 明镜公案 剪灯新话 江湖纪闻 三言二拍 醉翁谈录
下载PDF
“乃知盖代手,才力老益神!”——记《狄公案》作者荷兰高罗佩 被引量:1
2
作者 吴晓铃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1期60-64,81,共6页
一看了济南市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狄公案》,不禁既喜且忧。喜的是这位异国人采用我国历史人物做为侦破小说里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居然也随着东渐的西风而为我们所发现。忧的是,《狄公案》并不能代表作者的真实学识;相反地倒会引起人... 一看了济南市电视台摄制的电视剧《狄公案》,不禁既喜且忧。喜的是这位异国人采用我国历史人物做为侦破小说里的“英雄人物”的作品居然也随着东渐的西风而为我们所发现。忧的是,《狄公案》并不能代表作者的真实学识;相反地倒会引起人们的误解,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善于利用为西方瞩目的东方巨龙飞腾的契机来捞上一把。说真格的,就我所见到的《狄公案》的译本也的确表现出译者的学识和笔触都远远落后于作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公案 东方巨龙 公案 英雄人物 历史人物 荷兰人 中国学 街谈巷语 九命奇冤 唐代诗歌
下载PDF
明代公案小说的编纂(续完) 被引量:1
3
作者 阿部泰记 陈铁镔 《绥化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39-51,34,共14页
此文上半部刊于本刊1989年第4期《诸司公案》,因不为《龙图公案》所采录,而不为一般人所注目,该书共分人命、奸情、盗贼、诈伪、争占、雪冤六类,计五十九则故事。从来没有人指出该书作为写作基础的裁判记事究竟是什么。依拙见,该书中的... 此文上半部刊于本刊1989年第4期《诸司公案》,因不为《龙图公案》所采录,而不为一般人所注目,该书共分人命、奸情、盗贼、诈伪、争占、雪冤六类,计五十九则故事。从来没有人指出该书作为写作基础的裁判记事究竟是什么。依拙见,该书中的三十三则故事是以明张景增补的《疑狱集》为素材而写出的。其情况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案小说 百家公案 律条公案 公案 诈伪 疑狱集 明镜公案 情公案 剪灯余话 龙图
下载PDF
清朝的狱具
4
作者 周锦南 《文史杂志》 1990年第5期12-12,共1页
与明朝相比,清朝狱具虽形似过去,但规格略短小,较轻,使用范围也有不同。《大清律例附例》所定“狱具图”载:“一曰枷,以乾木为之,长三尺,径二尺九寸,重二十五斤;一曰杻,以乾木为之,长一尺六寸,厚一寸,男子死罪用之;一曰铁索,以铁为之,... 与明朝相比,清朝狱具虽形似过去,但规格略短小,较轻,使用范围也有不同。《大清律例附例》所定“狱具图”载:“一曰枷,以乾木为之,长三尺,径二尺九寸,重二十五斤;一曰杻,以乾木为之,长一尺六寸,厚一寸,男子死罪用之;一曰铁索,以铁为之,长七尺,重五斤;一曰镣,以铁为之,连环重一斤,徙罪以上用之。”然而,铁索、特用重枷却不在此限,达三十五至一百二十斤。《刑部现行则例》“断狱”目则明确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行则例 大清律例 一曰 六寸 罪囚 戒护 至一 清朝文献通考 戒具
下载PDF
《魏书·刑罚志》译注札记
5
作者 周东平 《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 2020年第1期62-77,共16页
译注稿主要采用轮读会的方法,紧扣中华书局新、旧版《魏书·刑罚志》之志文,在句读(如神律“分大辟为二科死斩死入绞”)、校勘乃至极个别版本文字上(如“狱理是诚”)提出己见,以供商榷;阐释《魏书·刑罚志》的书写风格、法律思... 译注稿主要采用轮读会的方法,紧扣中华书局新、旧版《魏书·刑罚志》之志文,在句读(如神律“分大辟为二科死斩死入绞”)、校勘乃至极个别版本文字上(如“狱理是诚”)提出己见,以供商榷;阐释《魏书·刑罚志》的书写风格、法律思想,关注北魏律的胡汉融合、礼法合流,剖析经典案例中的情理法,提炼北魏的法律治理观念,挖掘志文的法学内涵与中国传统法的精髓,助力读者加深对中国传统法文化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罚志》 译注特色 中古五 祥() 狱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