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何以载道:理学语录在宋代的话语论争及意义建构
1
作者 熊湘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4-105,共12页
作为承载理学思想的重要著述形式,语录时常被认为是异于注疏和文章的,能延续讲学精神、发挥面谈口授优势的文本,然而这一认识与宋代理学家的意见不尽相合。语录乃介于口传与书传之间的特殊形态,其口传的优势不能掩盖它在书传方面的弊端... 作为承载理学思想的重要著述形式,语录时常被认为是异于注疏和文章的,能延续讲学精神、发挥面谈口授优势的文本,然而这一认识与宋代理学家的意见不尽相合。语录乃介于口传与书传之间的特殊形态,其口传的优势不能掩盖它在书传方面的弊端。因记录者介入而导致的文本失真、失控,以及编纂和运用过程中对无功利、重体会的理学精神的背离,使语录遭到程颐、谢良佐等人的批评。批评者表面上否定了语录,但实际上起到了规训语录的记载和阅读行为,使其回归格物致知正轨的作用。语录与文章均属载道之具,本无优劣之分。二者的对立乃理学日常化理念所引发,“作文害道”与“语录非文”的话语争锋印证了它们在不同空间的局限与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录 理学 话语论争 作文害道 语录非文
下载PDF
“主义时代”早期中国共产党人话语实践对“四史”教育的启示
2
作者 白蔚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31-35,56,共6页
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造成了寻找国家出路与个人出路的耦合,召唤了“主义时代”的来临。这一时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借中共早期报刊的话语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众多“主义”中卓然胜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积累了成功... 近代中国的历史境遇造成了寻找国家出路与个人出路的耦合,召唤了“主义时代”的来临。这一时期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借中共早期报刊的话语实践,为马克思主义在众多“主义”中卓然胜出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积累了成功的历史经验:在话语论争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建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话语传播中坚守无产阶级立场、坚持党性原则;在话语策略上实现了个人切身利益与国家民族的整体利益、日常生活经验与民族国家的宏大叙事的有效整合。其话语实践对当前“四史”教育具有直接的启示作用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中国共产党人 话语论争 话语立场 话语策略 “四史”教育
下载PDF
合并抑或合作:抗战初期国共关于合作形式的话语论争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永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5期137-149,共13页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两党继大革命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从1937年初至1939年中,国共两党针对合作的组织形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话语论争。国民党先后提出了"国民革命同盟会"、"一个大党"及"两党合并"... 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是两党继大革命之后的第二次合作。从1937年初至1939年中,国共两党针对合作的组织形式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话语论争。国民党先后提出了"国民革命同盟会"、"一个大党"及"两党合并"等设想,希冀借共同抗日之机,以"政令军令统一"取消中共的组织独立性,与国民党合并为一个党派。中国共产党则强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呼吁国内各党派平等合作,建立从共同抗日到共同建国的民族联盟,商议共同遵守的政治纲领。合并与合作既是双方论争的焦点,也是各自所坚守的政治底线。底线的不可调和,使得国共两党只能维持松散的、遇事协商的战时合作形式,也预示了这次合作不可能是长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初期 共产党 国民党 合作形式 话语论争
下载PDF
同源异流:现实主义的发展路径分歧——对抗战时期“主观”与“客观”论争的再讨论
4
作者 史子祎 《宜宾学院学报》 2020年第11期23-34,共12页
在抗战背景下,现实主义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发展的主导,现实主义创作也成为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1940年代的“主观”与“客观”的话语论争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立场展开的,话语论争的背后是理论表述、创作方法以及文艺观等方面的差异。不... 在抗战背景下,现实主义已然成为文艺理论发展的主导,现实主义创作也成为抗战文艺实践的主流倾向。1940年代的“主观”与“客观”的话语论争都是基于现实主义立场展开的,话语论争的背后是理论表述、创作方法以及文艺观等方面的差异。不仅如此,胡风的个人与延安的集体战斗方式对各自的理论思考产生着影响,前者始终在创作中关注个体的精神力量及其所发挥的作用,“集体性”则延续进延安文艺的发展脉络中,在社会宣传与配合革命的现实需求之下,“客观”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话语论争 现实主义 主观战斗精神 客观主义
下载PDF
作为“症候”:新时期初的兰波译介
5
作者 罗文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9-93,共5页
作为一个并不占据译介活动中心的案例,兰波译介于新时期初的症候性意义在于避免了过分的典型化,从而可以更接近文化交流的常态。在遭遇较长时间的忽视之后,他的再次显现首先关联了语境的许可和需求问题。该时期的人道主义、现代主义、... 作为一个并不占据译介活动中心的案例,兰波译介于新时期初的症候性意义在于避免了过分的典型化,从而可以更接近文化交流的常态。在遭遇较长时间的忽视之后,他的再次显现首先关联了语境的许可和需求问题。该时期的人道主义、现代主义、朦胧诗等论争,既带有文艺探索的诉求,又带有政治观念和评价标准的惯性束缚。当兰波以例证方式进入这些话语,他或被解说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批判性,从而有可资借鉴之处,或被视为颓废、自我表现、逻辑不通而被置于反面,但都隐含了政治观念化的影响问题。程抱一、刘自强等对兰波的集中译介,将叙述重心转换到诗学领域,更多注重兰波在象征主义及诗艺革新中的地位和意义,从而为此时期的复杂场域增加了诗学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波译介 新时期初 话语论争 诗学视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