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谈三个话剧版本的《白鹿原》在原著之上的衍生意象 被引量:3
1
作者 吴玉军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7-41,共5页
在小说《白鹿原》的创作基础之上,三个不同版本的同名话剧从自身的艺术特色出发,进行了重新营造意象的再创作。我们就此看到了在方言、老腔、秦腔熏染之下的白鹿原民众世界;白鹿两家的严格家教与相互间的斗而不破;执着于"奔月"... 在小说《白鹿原》的创作基础之上,三个不同版本的同名话剧从自身的艺术特色出发,进行了重新营造意象的再创作。我们就此看到了在方言、老腔、秦腔熏染之下的白鹿原民众世界;白鹿两家的严格家教与相互间的斗而不破;执着于"奔月"理想的田小娥;对"铜钱"信物伴生的爱情对象改换的多重演绎《三字经》、白鹿书院和土地的文化意蕴表达。三个话剧作品借此拓展与加深了原著的思想内涵与审美意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白鹿原 小说 衍生意象
原文传递
话剧《白鹿原》人物塑造与美学价值分析
2
作者 范春艳 魏志宇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0-105,共6页
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史诗叙事与诗意表达、典型细节下的舞美设计与人物塑造以及舞台呈现中的价值拓展和受众有意想象的空间塑造,即从作品的思路与意蕴、内容形式与人物形象、受众的想象空间等方面分析北京人艺版话剧《白鹿原》中原生态的... 本文从现实主义的史诗叙事与诗意表达、典型细节下的舞美设计与人物塑造以及舞台呈现中的价值拓展和受众有意想象的空间塑造,即从作品的思路与意蕴、内容形式与人物形象、受众的想象空间等方面分析北京人艺版话剧《白鹿原》中原生态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白鹿原 人物塑造 美学价值
原文传递
对于现当代话剧音响艺术的感悟——以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音响效果为例
3
作者 袁海波 《新丝路(下旬)》 2019年第18期228-229,共2页
话剧《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舞台设计上采用关中建筑西北风情画面,音响设计上引用了华阴老腔、秦腔等陕西关中平原特色腔调,演员以陕西关中方言演出,给观众呈现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西北风土人情。本文从话剧音响效果的视角,... 话剧《白鹿原》改编自陈忠实同名小说,舞台设计上采用关中建筑西北风情画面,音响设计上引用了华阴老腔、秦腔等陕西关中平原特色腔调,演员以陕西关中方言演出,给观众呈现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西北风土人情。本文从话剧音响效果的视角,分析了陕西人艺版话剧《白鹿原》,耐人回味,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白鹿原 音响效果 音响艺术
下载PDF
如何打造学院派戏剧精品——以学院版话剧《白鹿原》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杜芳 《四川戏剧》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78-180,共3页
当前,我国专业艺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戏剧专业每年都会创作大量的学院派戏剧,但大多数作品仅作为教学成果在校园内部演出,而未能真正展示学院派戏剧的优势,发挥其作用。本文以学院版话剧《白鹿原》为例,从其对学院派戏剧气质与品格的... 当前,我国专业艺术院校以及综合院校的戏剧专业每年都会创作大量的学院派戏剧,但大多数作品仅作为教学成果在校园内部演出,而未能真正展示学院派戏剧的优势,发挥其作用。本文以学院版话剧《白鹿原》为例,从其对学院派戏剧气质与品格的坚守、精益求精的艺术追求以及与商业戏剧的成功结合三个维度就如何打造学院派戏剧精品展开探讨,以期为学院派戏剧的发展与高校戏剧教育的改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戏剧 学院版话剧白鹿原 高校戏剧教育
原文传递
话剧《白鹿原》在符号学视域下的乡土本色与文化内涵 被引量:2
5
作者 高盛楠 《当代戏剧》 2014年第2期22-24,共3页
话剧《白鹿原》以全景式的手法,浓郁的乡土特色大获成功。本文对话剧《白鹿原》中的"画龙点睛"的景观、声音、欲望三个层次的符号做出了文化解读,以文化传播的视角、符号学的研究路径剖析话剧成功的内在原因,并对《白鹿原》... 话剧《白鹿原》以全景式的手法,浓郁的乡土特色大获成功。本文对话剧《白鹿原》中的"画龙点睛"的景观、声音、欲望三个层次的符号做出了文化解读,以文化传播的视角、符号学的研究路径剖析话剧成功的内在原因,并对《白鹿原》话剧的不足做了总结与思考。进一步探索如何在舞台上成功运用地域文化符号,使地域文化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剧白鹿原》乡土特色 文化符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