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诚斋体”的形成原因初探 被引量:2
1
作者 戴武军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123-127,共5页
本文从社会环境尤其是扬诚斋的哲学思想、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分析了“诚斋体”诗的成因。文章认为,杨万里关于“变”与“诚”的哲学思考以及“以史证经”的思维方式,渗透在他的创作思想中,使这种哲理的思辨化为诗意的灵性,从深层... 本文从社会环境尤其是扬诚斋的哲学思想、个性特征、生活经历等方面分析了“诚斋体”诗的成因。文章认为,杨万里关于“变”与“诚”的哲学思考以及“以史证经”的思维方式,渗透在他的创作思想中,使这种哲理的思辨化为诗意的灵性,从深层次上左右着作者的创作方向和取材意向。同时,诗人幽默乐观的性格,强烈的创造精神以及对文学遗产包融吸收的态度,使“诚斋体”独辟蹊径,重铸新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体” 形成原因 范成大 翻案法 易传 作官
下载PDF
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瑞君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4期51-56,共6页
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张瑞君刘克庄是江湖派中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冷峻深刻,悲郁深挚,在短小的篇幅中含蕴深厚的内容。更有不少诗生动活泼,富有妙趣。刘克庄的诗歌之所以能在南宋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同他向陆游、杨万... 刘克庄与陆游杨万里诗歌的继承关系张瑞君刘克庄是江湖派中很有成就的诗人,他的诗冷峻深刻,悲郁深挚,在短小的篇幅中含蕴深厚的内容。更有不少诗生动活泼,富有妙趣。刘克庄的诗歌之所以能在南宋诗坛占有一席之地,同他向陆游、杨万里学习是分不开的。刘克庄在《刻楮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杨万里 陆游 《后村先生大全集》 自然景物 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 江西 讽刺笔调 典型意象
下载PDF
中国第一个“泛神论”倾向诗人——杨万里 被引量:1
3
作者 沈元林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0-115,共6页
“活法”的困惑提到杨万里的“诚斋体”,就得提及他的“活法”。他同时代的诗人,公认“诚斋体”的“活法”是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然而,由于对于“活法”解释的不确定和偏重于个人感受的随意性,使得“活法”的含义流动和模糊起来。这样... “活法”的困惑提到杨万里的“诚斋体”,就得提及他的“活法”。他同时代的诗人,公认“诚斋体”的“活法”是与众不同,自成一格的。然而,由于对于“活法”解释的不确定和偏重于个人感受的随意性,使得“活法”的含义流动和模糊起来。这样,对于这位南宋大诗人独特的诗歌个性的研究,便始终好似有一种雾里看花,真真幻幻,捉摸不透之感。本文准备就此作新的探索。“活法”一词,源于吕木中《夏均父集序》。吕乃“自言传衣江西”以作《宗派图》而名闻后世的人。他对“活法”的注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杨万里 泛神论 梅花 童心 歌个性 郭沫若
下载PDF
论“诚斋体”诗的表述特征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守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年第4期54-58,共5页
“诚斋体”——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种以个人的名义命名的诗体——以其独造的艺术品格赢来了众多的赞誉和青睐。但众多的杨氏崇拜者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原本极不应该忽略的问题:诚斋用何种材料又是怎样建构了带有鲜明杨氏印... “诚斋体”——中国诗歌史上最后一种以个人的名义命名的诗体——以其独造的艺术品格赢来了众多的赞誉和青睐。但众多的杨氏崇拜者却在有意无意之间忽略了这样一个原本极不应该忽略的问题:诚斋用何种材料又是怎样建构了带有鲜明杨氏印记的艺术品格。即“诚斋体”的语体风格呈现出何种样式的特征?又何以具有这样的特征? 之所以说语言问题不应忽视,是因为语言乃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述特征 艺术品格 语体风格 语言问题 中国歌史 杨氏 直接现实
下载PDF
宋代的分茶诗与分茶习俗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红 《华夏文化》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宋人 宋代 具体 习俗 景色 形状 太空
下载PDF
诚斋自然山水诗综论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守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106-109,134,共5页
诚斋自然山水诗综论王守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诗史上,诚斋是一个有着丰硕实绩和独特贡献的重要诗人。系统了解山水诗的发展轨迹,不能不注意诚斋的山水诗;全面认识诚斋诗的艺术风貌,也不能不对其山水诗进行深... 诚斋自然山水诗综论王守国(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山水诗史上,诚斋是一个有着丰硕实绩和独特贡献的重要诗人。系统了解山水诗的发展轨迹,不能不注意诚斋的山水诗;全面认识诚斋诗的艺术风貌,也不能不对其山水诗进行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山水 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然意象 谢灵运 意象组合 自然万物 自然景物 历史贡献 发展史
下载PDF
诚斋诗的“活法”艺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1995年第1期30-37,共8页
吕本中主张“学诗当识活法”。试斋诗正是这种“活法”艺术的典型。以活法写生机既不是破坏诗所固有的“规矩”,又能腾挪变化,更是诗人生命意识与自然的契合。具体讲,其活法艺术可以“快”、“圆”、“曲”、“俗”四字概括。四者与... 吕本中主张“学诗当识活法”。试斋诗正是这种“活法”艺术的典型。以活法写生机既不是破坏诗所固有的“规矩”,又能腾挪变化,更是诗人生命意识与自然的契合。具体讲,其活法艺术可以“快”、“圆”、“曲”、“俗”四字概括。四者与“活”密切相关,“活”是四者的归宿,四者又是“活”的具体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法艺术
下载PDF
诚斋诗“活法”探析
8
作者 李军 《呼兰师专学报》 1995年第1期45-49,共5页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宋人项安世对诫斋诗的评价可谓精当至极.诚斋诗,常给人以一种与传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谈及诚斋诗,特别是言及诚斋体,不能不提到诚斋诗之“活法... “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宋人项安世对诫斋诗的评价可谓精当至极.诚斋诗,常给人以一种与传统诗歌大异其趣的独特感受,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奇魅力,令人耳目为之一新,谈及诚斋诗,特别是言及诚斋体,不能不提到诚斋诗之“活法”,然历来对活法的理解却见仁见智,令人莫衷一是.笔者不揣浅陋,试对其谈点个人见解,以就教于方家学者.“活法”一词,最早见于吕本中《夏均父集序》:“所谓活法者,规矩备具而能出于规矩之外,变化莫测,而又不背规矩也.”首先指出诚斋诗“活法”特点的是杨万里的诗友张镃:“造化精神无尽期,跳腾踔厉即时追.目前名句知多少,罕有先生活法诗。”周必大亦云:“诚斋万事悟活法,”葛天民也说:“参禅学诗无两法,死蛇解弄活鲅鲅;气正心空眼自高,吹毛不动会生杀.”诗人刘克庄则称:“后来诚斋出,真得所谓活法,所谓流软圆美如弹丸者,恨吕紫微公(本中)不及见耳.”元人方回在评及诗人《南朝集》时也说:“端能活法参诚叟.”对于诚斋诗之“活法”,其同时代人就注意到了并特地摘出加以品评,但都语焉未详,或囿于直觉,或借禅托喻,或浅尝辄止,或人云亦云,使得“活法”的概念笼统含混,内涵模糊不清.后人论之,更是各执一端.有说其“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或言其“以俚俗白话人诗,形成通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法” 杨万里 探析 江西 创作技法 《苕溪渔隐丛话》 刘克庄 《随园话》 活法
下载PDF
诚斋诗源流论略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守国 《中州学刊》 1988年第4期90-93,共4页
如果说文学是以不断创新的成果来书写它的历史的,则每一页新的文学史的写就无不以对以往文学遗产的继承为前提。没有继承,便没有创新,正如没有丰厚的土壤,便没有烂漫的百花一样。诚斋以嘎嘎独造,别出机杼的“杨诚斋体”而饮誉于南宋诗坛... 如果说文学是以不断创新的成果来书写它的历史的,则每一页新的文学史的写就无不以对以往文学遗产的继承为前提。没有继承,便没有创新,正如没有丰厚的土壤,便没有烂漫的百花一样。诚斋以嘎嘎独造,别出机杼的“杨诚斋体”而饮誉于南宋诗坛,并以此而获取了执诗坛牛耳的地位和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桂冠.那么,这位“雄吞诗界前无古,新创文机独有今”的天才诗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源流 南宋四大家 文学史 文学遗产 说文学 江西 天才 晚唐体
下载PDF
童心构筑的世界——论诚斋诗的童真童趣 被引量:2
10
作者 蒋海英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65-67,共3页
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诚斋体诗风与当时诗坛的风气迥然不同。他以一颗童心去观察世界、体验生活 ,因此 ,儿童的生活情趣成为诚斋诗关注的焦点 ,诗人的思维方式、心理动态和审美趣味也无不染上了浓厚的儿童色彩。
关键词 童心 童真 童趣 思维方式 心理动态 审美趣味 生活情趣
下载PDF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农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61-63,共3页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顾农很晚才发现因此未及收入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鲁迅1923年12月28日致胡适的信(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2期)内容相当丰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关于《水浒后传》作者陈忱的一段———至... 乌程陈忱与秀水陈忱●顾农很晚才发现因此未及收入十六卷本《鲁迅全集》的鲁迅1923年12月28日致胡适的信(载《鲁迅研究月刊》1990年第12期)内容相当丰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关于《水浒后传》作者陈忱的一段———至于陈忱后书,其实倒是可印可不印。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后传 《鲁迅全集》 胡适 《中国小说史略》 《三侠五义》 《四库提要》 文学价值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研究成果
下载PDF
吟咏滋味 流于字句——诚斋诗味论探微
12
作者 王守国 《殷都学刊》 1993年第1X期45-48,共4页
重“味”在中国文学理论尤其是诗学理论中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早在《礼记·乐记》中,就有“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的论语。汉代以降,以“味”论诗者代不乏人... 重“味”在中国文学理论尤其是诗学理论中有着十分悠久的传统。早在《礼记·乐记》中,就有“清庙之瑟,朱弦而疏越,一唱而三叹,有遗音者矣;大飨之礼,尚玄酒而俎腥鱼,大羹不和,有遗味者矣”的论语。汉代以降,以“味”论诗者代不乏人。但至诚斋之前,就主要倾向言诗味论大多讨论的是诗歌艺术尤其是含蓄蕴藉的诗歌艺术方面的问题。 诚斋的诗味论当然也包括这层“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审美内涵。《颐庵诗稿序》云:“夫诗何为者也?尚其词而已矣;曰:善诗者去词,然则尚其意而已矣?曰:善诗者去意。然则去词去意,则诗安在乎?曰:去词去意,而诗有在矣。然则诗果焉在?曰:尝食夫饴与荼乎?人孰不饴之嗜也,初而甘,卒而酸;至于荼也,人病其苦也,然苦未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探 以“味”论 味外之味 已矣 味论 江西 《国风》 歌艺术 《小雅》
下载PDF
诚斋诗论管窥
13
作者 王守国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21-27,共7页
一个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的艺术大师,不可能没有自觉的理论追求——尽管这种追求的表现未必都是自觉的。南宋四大家之一、“诚斋体”的创立者、“性灵派”的开山鼻祖杨诚斋,就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理论追求却缺乏自觉的理论表述的诗坛巨匠。... 一个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的艺术大师,不可能没有自觉的理论追求——尽管这种追求的表现未必都是自觉的。南宋四大家之一、“诚斋体”的创立者、“性灵派”的开山鼻祖杨诚斋,就是一位有着自觉的理论追求却缺乏自觉的理论表述的诗坛巨匠。这既决定了本文的意义:建构诚斋诗论大厦的物质材料散见于洋洋八十余万言的百余卷诚斋集中,披沙拣金,求本溯源的专论尚不多见。笔者做一番篳路蓝缕的工作,尽可能将其系统化、理论化,对研究诚斋诗、评价其在诗歌发展史上的地位不无帮助;也决定了本文的缺憾:物质材料的零碎,可鉴成果的匮乏,都使得这座大厦的建构特别困难,需要建构者胆、识、才、学的丰厚齐全。显然,笔者距此有相当大且一时很难缩短的差距。惟愿笔者的努力能对精致的七宝楼台的落成起一点“来吾导夫先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质材料 艺术风格 南宋四大家 歌发展史 性灵派 理论表述 艺术大师
下载PDF
从“师法自然”看“诚斋体”的童心童趣
14
作者 郑全蕾 《岳阳职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51-53,共3页
诚斋诗跟前代及同时代许多山水诗人一样,都取法自然,但他的诗却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他将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不着痕迹地摄入自己的诗中,并运用儿童式的思维方式独树一帜地来观察思考自然风物,使童稚心态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 诚斋诗跟前代及同时代许多山水诗人一样,都取法自然,但他的诗却具有独创性。这种独创性主要表现在他将天真烂漫的童心童趣不着痕迹地摄入自己的诗中,并运用儿童式的思维方式独树一帜地来观察思考自然风物,使童稚心态与人生哲理巧妙结合,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诚斋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南宋 师法自然 童心 童趣 人生哲理 独创性
下载PDF
中考文言文课内外比较阅读系列训练(五):青山绿水类篇目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庆中 《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2009年第12期17-21,36,共6页
【甲】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
关键词 系列训练 比较阅读 课内外 文言文 篇目 中考 线
原文传递
诚斋诗的诙谐艺术(上篇)
16
作者 张福勋 《阴山学刊》 1996年第1期22-28,共7页
诚斋诗诙谐艺术的总特征,是将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形象,与充满生活情趣的诗意氛围,与蕴含哲理思辨的深远意味三者相互融合。其具体手法可概括为误会法、重复法、谐音法、反常法、打诨法、调侃法、对比法、颠倒法、疑问法、数字法.其... 诚斋诗诙谐艺术的总特征,是将表现诗情画意的意境形象,与充满生活情趣的诗意氛围,与蕴含哲理思辨的深远意味三者相互融合。其具体手法可概括为误会法、重复法、谐音法、反常法、打诨法、调侃法、对比法、颠倒法、疑问法、数字法.其形成原因,与作者的气质修养、理学家的内质、佛禅的影响、当时审美时尚的熏染,都不无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诙谐艺术 误会法 重复法 谐音法 调侃法 反常法
下载PDF
杨诚斋诗初论
17
作者 戴武军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98-102,共5页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诗人。其诗每独出机杼,新鲜活泼,时人目为“新体诗”,诗史上称之为“诚斋体”。本文拟对其诗歌内容方面的特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抒发童心未泯的情怀 清人吴乔说杨诗中有“儿童语”。的确,诚斋诗有...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著名诗人。其诗每独出机杼,新鲜活泼,时人目为“新体诗”,诗史上称之为“诚斋体”。本文拟对其诗歌内容方面的特色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抒发童心未泯的情怀 清人吴乔说杨诗中有“儿童语”。的确,诚斋诗有一个很显著的特色,就是细细娓娓地描写儿童的美妙与真挚。阅尽人世艰辛坎坷的诗人,何以对孩子们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万里 儿童生活 梅花 歌内容 谢家湾 绝句 儿童语 天地
下载PDF
诚斋诗趣简论
18
作者 王守国 《中州学刊》 1985年第6期70-74,共5页
富有情趣是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很难想象毫无情趣,味同嚼蜡的文学作品会不为时间和读者所淘汰。清人黄周星论制曲说:“曲为诗之流派,虽被之弦歌,自当专以趣胜。今人遇情景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可以感... 富有情趣是对文学作品的基本要求。很难想象毫无情趣,味同嚼蜡的文学作品会不为时间和读者所淘汰。清人黄周星论制曲说:“曲为诗之流派,虽被之弦歌,自当专以趣胜。今人遇情景之可喜者,辄曰‘有趣!有趣!’则一切语言文字,未有无趣可以感人者。”梁启超论美术说:“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美术的功用,在把这种麻木状态恢复过来,令没趣变为有趣。”诗对趣也有同样的要求,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尤其是抒情诗,离开了“感人之趣”,便无异是汉字符号的简单排列。正因为如此,前人早巳注意到了对“趣”的探讨。南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录各家论诗趣者,就有“天趣”、“奇趣”、“野人趣”、“登高临远之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趣” 理趣 朱光潜 文学作品 水晶 游戏态度 民族 比喻
下载PDF
诗意识的沉醉与孤独——诚斋诗之“诗”及“诗人”意象疏议
19
作者 王峰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9-23,47,共6页
诚斋诗中大量出现的"诗"及"诗人"意象,充分透示着诗人诗意识的存显状态。这种状态可谓之"感心",此"感心"包含着"沉醉"与"孤独"两个方面的意蕴。通过频繁使用醉、颠、癖、... 诚斋诗中大量出现的"诗"及"诗人"意象,充分透示着诗人诗意识的存显状态。这种状态可谓之"感心",此"感心"包含着"沉醉"与"孤独"两个方面的意蕴。通过频繁使用醉、颠、癖、催、觅句、诗债、苦吟,以及瘦、愁、苦、病、闷、穷等一系列极富暗示性的词语,诗人深入地表现了自我精神世界在"沉醉"与"孤独"之间所呈现的巨大矛盾与痛苦。此种精神状态不仅映证着诗人艰苦的诗歌创作之路,更传示出其沉重而丰厚的社会人生经验与个体生命感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意象 沉醉 孤独
下载PDF
宋代钱塘江的弄潮与观潮
20
作者 徐吉军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5期57-63,共7页
(一)钱江弄潮风的由来 钱江潮波涛汹涌,蔚为壮观,自古以来闻名天下。《武林旧事》描述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 (一)钱江弄潮风的由来 钱江潮波涛汹涌,蔚为壮观,自古以来闻名天下。《武林旧事》描述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自古以来,不知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写下无数诗篇名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塘江 宋代 钱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