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乐府诗集》看古代诗的传播与音乐之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徐明 《河北学刊》 2002年第5期104-107,共4页
本文参稽《乐府诗集》等著作,在总体观照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上窥先秦,下连宋明,对以乐传诗的过程做了历史的分期;并以两汉到南朝这一时期为重点,论述了乐府诗在传播过程的演变,使用的... 本文参稽《乐府诗集》等著作,在总体观照中国古代诗乐合一的普遍存在的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运用现代传播学的观点,上窥先秦,下连宋明,对以乐传诗的过程做了历史的分期;并以两汉到南朝这一时期为重点,论述了乐府诗在传播过程的演变,使用的乐调的性质及前人关于音乐对乐府流布的作用的理论概括;论述了乐府官署发挥的传播机构的职能和作用,以及产生的传播效应,从而寻绎并解释了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诗以音乐为介质进行传播的颇具特色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诗集》 音乐 诗歌传播 古代诗歌 乐府诗
下载PDF
论《河岳英灵集》初选及其诗史意义 被引量:9
2
作者 戴伟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6,共4页
殷璠《河岳英灵集》第一次定稿在天宝四载,开始编纂应在储光羲开元末辞官归隐之时。入选的诗人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天宝初以前开元时期的,綦毋潜的作品当作于同时同地,由储光羲协助一次性收入。殷璠"删略群才"主要是对入选作者... 殷璠《河岳英灵集》第一次定稿在天宝四载,开始编纂应在储光羲开元末辞官归隐之时。入选的诗人作品绝大多数都是天宝初以前开元时期的,綦毋潜的作品当作于同时同地,由储光羲协助一次性收入。殷璠"删略群才"主要是对入选作者的选择,对某位诗人的作品拣选反而是次要的。其在诗史上意义在于:新兴的进士群体出现,要求在诗坛上的话语权,并想发出群体的声音;编纂的公平公正,承担着诗歌指向的责任;诗作初选的时间制约,有助于认识开元、天宝间诗歌演进时间层次;编纂过程对研究诗歌传播具有了认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岳英灵集》 意义 诗史 初选 诗歌传播 编纂过程 时间层次 辞官归隐
原文传递
当代诗歌有效传播范式中地域文化元素的优势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梁笑梅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1-15,共5页
诗歌的现实和未来都期待更加多元有效的传播策略。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从考察地域文化与诗歌传播的关系,去揭示诗歌生存与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是一个值得探求的视角。文化经由传播表现自身,丰饶鲜活的地域文化之存在使得文... 诗歌的现实和未来都期待更加多元有效的传播策略。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从考察地域文化与诗歌传播的关系,去揭示诗歌生存与发展的某种客观规律是一个值得探求的视角。文化经由传播表现自身,丰饶鲜活的地域文化之存在使得文化互动成为可能,而传媒技术越是发达,地域文化越是无法滞守于它的故土,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地域文化可以借助现代传媒被更多的群体所接触接受,以更具活力的方式进行传播、扩散,最终实现文化地域的明朗化;同时,诗歌传播也能从地域文化中汲取创新元素,综观当代诗歌有效传播的各种范式,其中几种所蕴含的地域文化元素让诗歌传播呈现出更有竞争力的状态,地域文化元素的优势效应具体表现为:地域命名的诗群、诗社与诗刊的集结效应,地域诗年鉴、诗集与诗史的溢出效应,"诗性地理"生成和演化的视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地域文化 集结效应 溢出效应 视域效应
下载PDF
郑小琼诗集《在机器的轰鸣声中》(顾爱玲/译)评论三题
4
作者 彼得·戈登 +1 位作者 汪辉燕(译) 《作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9,共7页
诗歌能传播多远?在物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上它能传播多远?有些人喜欢把诗歌说成是一种共情的实践,一种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方式,但如果这种鸿沟不仅仅是存在的,如果我们想用诗歌与那些在身体、文化和经济上与我们差异极大的人们建立联系,... 诗歌能传播多远?在物理距离和社会距离上它能传播多远?有些人喜欢把诗歌说成是一种共情的实践,一种跨越人与人之间鸿沟的方式,但如果这种鸿沟不仅仅是存在的,如果我们想用诗歌与那些在身体、文化和经济上与我们差异极大的人们建立联系,应该怎么办?所有的诗歌都能传播一通常来说,翻译能比其他类型的诗歌传播得更远一但有些诗集能够传播得相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物理距离 轰鸣声 郑小琼 诗集 鸿沟
原文传递
传媒视角下诗歌类文化产品的发展对策——以PoemsForYou为例
5
作者 宋湘绮 翟曼琪 《北方传媒研究》 2023年第3期29-33,共5页
分析PoemsForYou的诗歌传播案例,总结诗歌从“一站式”走向“IP品牌”的传播策略:创意上,要将诗意语言与多样化的媒体形式融合,以日常意象创造独特意境;传播上,要充分发挥媒介平台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的三大功能,改变“一站式... 分析PoemsForYou的诗歌传播案例,总结诗歌从“一站式”走向“IP品牌”的传播策略:创意上,要将诗意语言与多样化的媒体形式融合,以日常意象创造独特意境;传播上,要充分发挥媒介平台聚合资源、响应需求、创造价值的三大功能,改变“一站式”的传播格局;管理上,诗歌传播主体要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故事,打造四位一体的超级IP,形成全产业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传媒经济 文化产品 创意传播管理
原文传递
边缘化?全民化?——新媒体时代新诗与公众世界的关系 被引量:4
6
作者 罗小凤 《南方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1-106,共6页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边缘化”便成为一个关乎诗歌的毋庸置疑的定论。但90年代末新世纪初,随着网络、手机、户外媒体等新媒体全面介入人们生活,中国新诗的发展格局、生态都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诚如吴思敬指出的:“诗歌传播新...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边缘化”便成为一个关乎诗歌的毋庸置疑的定论。但90年代末新世纪初,随着网络、手机、户外媒体等新媒体全面介入人们生活,中国新诗的发展格局、生态都随之发生巨大变化,诚如吴思敬指出的:“诗歌传播新媒体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中国新诗 边缘化 全民化 20世纪80年代 世界 公众 诗歌传播
原文传递
诗歌APP的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恒军 《传媒》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43-44,共2页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生产与传播的生态格局,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带火了如“诗词中国”“为你读诗”等众多诗歌APP,以“诗词中国”APP为例,其自上线之日起仅用了两年时间,下载量就高达3600万次,有一万多名诗人在该平台上存诗近四万余条,其... 互联网改变了诗歌生产与传播的生态格局,催生了一大批网络写手,带火了如“诗词中国”“为你读诗”等众多诗歌APP,以“诗词中国”APP为例,其自上线之日起仅用了两年时间,下载量就高达3600万次,有一万多名诗人在该平台上存诗近四万余条,其中50%的受众在35岁以下,30%在18岁以下,受众结构的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可以说,自媒体的发展,尤其是诗歌APP的兴起,对诗歌传播的影响十分广泛。目前,诗歌APP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学习型,如“诗词中国”“古诗词典”等;视听型,如“为你读诗”“全民K诗”等;综合型,如“飞地”“八步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APP 现状 受众结构 网络写手 “飞地” 互联网 中国
下载PDF
建构文学接受史研究的范式——尚永亮《中唐元和诗歌传播接受史的文化学考察》的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兆鹏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1-154,共4页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接受研究,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比较丰厚的成绩,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增长点。但时至今日,文学传播接受研究似乎走到了瓶颈地带,进入了一片盲区,研究理路模式化,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传播接受研究,走过了20多年的历程,取得了比较丰厚的成绩,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大增长点。但时至今日,文学传播接受研究似乎走到了瓶颈地带,进入了一片盲区,研究理路模式化,研究方法单一化,研究成果同质化。长此以往,不免会让人怀疑文学传播接受研究还有没有出路、有没有意义。文学传播接受研究亟待突破和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文学接受史 20世纪80年代中期 方法论 文化学 接受研究 元和 中唐
原文传递
抒发中国情感,凝聚中国精神,努力创造中国诗歌新的辉煌 被引量:1
9
作者 吉狄马加 《诗歌月刊》 2019年第2期62-64,共3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界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世界发展的现实需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进程,对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科学判断。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稳步发展的阶段,国家总体实力从站起来、富起来向强起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中国诗歌 西方诗歌 诗歌创作 当代诗歌 古代经典 公众号
原文传递
摇滚、伪朋克与新红颜:青年亚文化与先锋诗人的形象塑造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强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54-58,共5页
在新诗日渐边缘化的背景下,一些先锋和新锐诗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青年亚文化的阵营,摇滚、伪朋克与新红颜成为部分先锋诗人的醒目标识。大众传媒以商业逻辑对亚文化群体形象进行塑造,将之纳入消费文化的偶像制造和明星生产环节当中。... 在新诗日渐边缘化的背景下,一些先锋和新锐诗人或主动或被动地进入青年亚文化的阵营,摇滚、伪朋克与新红颜成为部分先锋诗人的醒目标识。大众传媒以商业逻辑对亚文化群体形象进行塑造,将之纳入消费文化的偶像制造和明星生产环节当中。先锋诗人的形象和声名由亚文化群体向外扩散,为中国新诗传播提供了新契机,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新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 先锋诗人 青年亚文化 消费文化 诗歌传播
下载PDF
诗歌传播引论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墅 《诗刊》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48-49,共2页
就像传播现象历史悠久一样,诗歌的传播也是与诗的起源同步的、自远古即已有之的现象,但对它的热切关注与系统研究却是一个比较新的热门话题。这与传播学在当代的崛起并成为显学是密切相关的。正如众多有识之士已经感受到的那样,近些年... 就像传播现象历史悠久一样,诗歌的传播也是与诗的起源同步的、自远古即已有之的现象,但对它的热切关注与系统研究却是一个比较新的热门话题。这与传播学在当代的崛起并成为显学是密切相关的。正如众多有识之士已经感受到的那样,近些年来新诗发展中涌出、凸显了一系列令人困惑和焦虑的问题,而在这诸多问题中,有不少就属于诗歌传播问题;或者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现代诗
原文传递
世纪之交诗歌传播之考察与思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延文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 世纪之交的中国社会经历一个大的社会转型期,诗歌传播有了一个全新的语境,其中最大的变化来自于传播媒介的改变。大众文化、消费文化、信息文化等新的社会文化特征都为诗歌的传播带来了新鲜的质素,影响了诗歌写作的状况和诗歌文体从形式到内容各个层面。这些合力最终使得诗歌写作出现了一种求真的美学倾向,这种"求真"的美学导致了诗歌写作当中"善"的纬度的缺失。而如何让诗歌写作在真善美之间找到平衡是当前诗歌写作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大众文化 消费文化 信息文化 求真
下载PDF
视觉转向与当代诗人的自我塑形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强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81-86,127,共6页
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当代诗人谋求以新的方式建构自身形象。一些诗人积极利用绘画、摄影,甚至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介展示和传播自身形象,以"袪魅"或"返魅"的修辞,试图提供一种视觉模式的"诗人的阐释学"... 在视觉文化转向的背景下,当代诗人谋求以新的方式建构自身形象。一些诗人积极利用绘画、摄影,甚至电视、电影等视觉媒介展示和传播自身形象,以"袪魅"或"返魅"的修辞,试图提供一种视觉模式的"诗人的阐释学"。诗界正尝试一种倚重诗人视觉形象的"泛化"传播策略,通过重塑诗人形象来改变中国新诗的边缘化处境。但在诗人的"明星化"塑造过程中,诗歌文本可能面临被视觉形象"僭越"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象塑造 诗人 视觉文化 诗歌传播
下载PDF
论自媒体时代的诗歌传播——以余秀华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立峰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61-69,共9页
2015年年初,余秀华凭借《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一夜爆红,可谓是微信圈捧红的第一位诗人。余秀华的走红与传统诗人的成名路径完全不同,它依赖于微信、微博等典型的自媒体平台,甚至于为余秀华事件推波助澜的沈睿和沈浩波之间的论争... 2015年年初,余秀华凭借《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的诗一夜爆红,可谓是微信圈捧红的第一位诗人。余秀华的走红与传统诗人的成名路径完全不同,它依赖于微信、微博等典型的自媒体平台,甚至于为余秀华事件推波助澜的沈睿和沈浩波之间的论争也是发端于微博。从余秀华的走红可以发现自媒体时代诗人成名的典型症候,"农妇""脑瘫""诗人"这些词语的反差背后构成了消费时代的媒体奇观,网络媒介和传统媒体共同设置的新闻议程与公众的审美需求之间达成的某种共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诗歌传播 余秀华
下载PDF
“数码诗人”与新诗的新媒体传播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强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1-6,共6页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诗的生产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变革,"数码诗人"应运而生。"数码诗人"是中国新诗新媒体传播的主导者,他们遵从数字媒介的技术法则和游戏规则,实践"自己动手"的美学,由此生成多路径、交互性... 新媒体时代,中国新诗的生产和传播生态发生了变革,"数码诗人"应运而生。"数码诗人"是中国新诗新媒体传播的主导者,他们遵从数字媒介的技术法则和游戏规则,实践"自己动手"的美学,由此生成多路径、交互性、复合式的超文本诗歌。在给予读者自主性的同时,"数码诗人"让渡了建构经典文本的权利。数码诗歌的游戏倾向可能构成消解诗性的力量,超媒体的表现形式靠拢了大众的趣味,交互式的嬉戏也逗引了局外人猎奇的目光,但诗歌本身的处境并未改变。对于浸淫于大众文化中的网络受众来说,诗歌的智性挑战足以令他们敬而远之,因此,数码诗歌难免沦为诗人圈子内部的"游戏"。新诗的"数字化生存"由此陷入了进退失据的尴尬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诗人 中国新诗 超媒体诗歌 诗歌传播
下载PDF
21世纪传播新格局下的诗歌生态
16
作者 罗麒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CSSCI 2017年第3期373-384,共12页
传播方式之于文学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从创造和使用文字直到进行文学创作的起源,其实都不是简单的主观上的某种灵感忽现,而是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能动性之间科学的聚合结果,中国诗歌当然也不例外。从口口相传、需要... 传播方式之于文学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从创造和使用文字直到进行文学创作的起源,其实都不是简单的主观上的某种灵感忽现,而是外在客观条件与内在能动性之间科学的聚合结果,中国诗歌当然也不例外。从口口相传、需要官方遍寻采风的诗经,到以隽永字迹流转在细长竹简上的楚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传播 诗歌创作 诗歌选本 《诗刊》 诗歌文本 诗歌传播
原文传递
从传播学角度看诗歌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志学 郑笑平 《诗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3期70-71,共2页
1.诗歌信息在生活中的位置按照传播学原理,简单说,传播就是指信息的传递。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它高悬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空间,既区别于人的日常生活信息,也区别于一般的文化消息。按人的需求来说,与人的生存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日... 1.诗歌信息在生活中的位置按照传播学原理,简单说,传播就是指信息的传递。诗歌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它高悬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空间,既区别于人的日常生活信息,也区别于一般的文化消息。按人的需求来说,与人的生存和物质利益密切相关的日常生活信息最重要,一般的文化消息次之,特殊的文化信息又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传播
原文传递
信念之曲与祖国之歌——读杨志学诗集《在祖国大地上浪漫地行走》
18
作者 张永权 《海内与海外》 2022年第10期106-108,共3页
作为诗论家、编辑家和诗人的杨志学,过去虽然不时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诗歌作品,但他影响更大的,还是其诗学论著《诗歌:研究与品鉴》《诗歌传播研究》,以及他主编的《新中国颂》《太阳要永远上升》《中学生朗诵诗100首》《小学生朗诵诗10... 作为诗论家、编辑家和诗人的杨志学,过去虽然不时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诗歌作品,但他影响更大的,还是其诗学论著《诗歌:研究与品鉴》《诗歌传播研究》,以及他主编的《新中国颂》《太阳要永远上升》《中学生朗诵诗100首》《小学生朗诵诗100首》《中国年度优秀诗歌》等各种诗歌选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作品 诗歌传播 诗论家 朗诵诗 诗歌选本 诗学 祖国之歌
原文传递
诗歌传播与文学政治——论《诗刊》的发展与政治话语的关联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友峰 《百家评论》 2018年第5期9-21,共13页
《诗刊》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诗刊》上发表的作品,还是通过《诗刊》而获得身份认同的诗人,《诗刊》对于当代诗歌的发展和传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刊》进行研究,可以拓宽当代文学期刊史的研究,可以从... 《诗刊》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无论是《诗刊》上发表的作品,还是通过《诗刊》而获得身份认同的诗人,《诗刊》对于当代诗歌的发展和传播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诗刊》进行研究,可以拓宽当代文学期刊史的研究,可以从制度和细节等方面观察当代诗歌的发展脉络,还能够揭示在特定年代的诗歌话语与政治话语之间的相互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史 《诗刊》 政治话语 诗歌传播 关联 当代诗歌 身份认同 诗歌话语
下载PDF
构建诗歌的命运共同体
20
作者 邹建军 《诗刊》 2019年第3期57-59,共3页
文学与诗歌的传播,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了现在的形态。眼下的文学传播与诗歌传播,基本上是一种同步传播,即我们所说的“即时传播”,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从印刷... 文学与诗歌的传播,并不是一开始就达到了现在的形态。眼下的文学传播与诗歌传播,基本上是一种同步传播,即我们所说的“即时传播”,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全新时代。在人类历史上,从口头传播到文字传播,从文字传播到印刷传播,从印刷传播到音像传播,从音像传播到数字传播,从数字传播到眼下的网络传播,经历了多个重要进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传播 共同体 文学传播 文字传播 数字传播 即时传播 人类社会 人类历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