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略论勃洛克文学批评的特色
1
作者 郑体武 刘涛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4-68,共5页
俄罗斯诗人勃洛克的文学批评具有三个总体特征:诗文呼应、抒情品格、意义变奏。勃洛克的文学批评与他的诗歌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涉及同一个问题,彼此补充,相互阐释,合力构建出勃洛克文学... 俄罗斯诗人勃洛克的文学批评具有三个总体特征:诗文呼应、抒情品格、意义变奏。勃洛克的文学批评与他的诗歌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有机联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涉及同一个问题,彼此补充,相互阐释,合力构建出勃洛克文学思想的大厦。勃洛克文学批评的语言是充满象征的诗化语言。勃洛克排斥概念和理论,喜欢用直观的感悟来阐发自己的思想。因而,在他的文学批评中,"音乐"、"原生力"、"文明-文化"等概念展开了灵性的翅膀,翱翔在诗歌技巧、文学理论、文化哲学、社会思想等领域,从而形成了意义变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洛克 文学批评 诗文呼应 抒情品格 意义变奏
原文传递
让“文包诗”在诗文呼应中走向高效
2
作者 王春平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版)》 2016年第5期56-56,共1页
"文包诗"是借助一个故事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诗人心境、基本大意等多种元素,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文体。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大意的对照中理解故事大意、在核心字词的对照中感知语言... "文包诗"是借助一个故事将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古诗产生的历史背景、诗人心境、基本大意等多种元素,有机地整合起来的一种文体。对于"文包诗"课文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大意的对照中理解故事大意、在核心字词的对照中感知语言风格、在关键语句的对照中体悟故事情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包诗 诗文呼应 阅读教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