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代文论诗性言说的生成语境和主体用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建中 吴中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4,共5页
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言说,与其所处具体语境和主体用心密不可分。或三五亲朋,酒边烛外;或赋闲独居,尘氛退避,悠闲的环境和轻松的心情,有一种松散的、随笔式的言说与之适应。言说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入兴贵闲的心态促成古代文论言说方式... 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言说,与其所处具体语境和主体用心密不可分。或三五亲朋,酒边烛外;或赋闲独居,尘氛退避,悠闲的环境和轻松的心情,有一种松散的、随笔式的言说与之适应。言说者宠辱不惊,去留无意,入兴贵闲的心态促成古代文论言说方式的诗性和鲜活。当然也有立志高远者,独立著述,欲成一家之言,自然形成相对严谨、自成体系的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诗性言说 语境 用心
下载PDF
青春版《文心雕龙》的当代价值
2
作者 李建中 Li Jianzhong 《文史知识》 2024年第1期5-11,共7页
笔者于本世纪初提出“创生青春版《文心雕龙》”的命题。何为“青春版”?青春的文心青春的梦,青春的诗性青春的(文)体。青年刘对青春文心的唯美言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乏的。五世纪末,青年刘在上定林寺的文化持守与吸纳,在中国文坛的... 笔者于本世纪初提出“创生青春版《文心雕龙》”的命题。何为“青春版”?青春的文心青春的梦,青春的诗性青春的(文)体。青年刘对青春文心的唯美言说,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乏的。五世纪末,青年刘在上定林寺的文化持守与吸纳,在中国文坛的诗性言说和话语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诗性言说 文心 话语建构 青春版 上定林寺 唯美 当代价值
原文传递
汉语批评的文体问题 被引量:4
3
作者 李建中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84-87,共4页
中国古代的批评家为何可以不遵守文体规范?谁赋予他们文体自由?汉语批评之诗性言说的文体根据、美学渊源以及主体缘由何在?汉语批评之文体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又何在?读者从这一组笔谈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汉语批评的文体问... 中国古代的批评家为何可以不遵守文体规范?谁赋予他们文体自由?汉语批评之诗性言说的文体根据、美学渊源以及主体缘由何在?汉语批评之文体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其当代意义又何在?读者从这一组笔谈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汉语批评的文体问题是失体:从言说内容的层面讲,是对“宜宏大体”、“贵乎体要”的丢失:从言说方式的层面考察,则是对汉语批评所固有的诗性传统的丢失,后者包括批评家自在的精神气质和自由的人格诉求,批评话语的心灵性、点悟性、游移性和理论张力,批评文本的对话精神以及支撑这一精神的人性基础与现实品格,批评语体的比兴、秀隐、骈俪以及批评风格的玄远、清虚、奇崛。这组笔谈的四篇文章,对上述问题均有自己独到而精深的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批评 文体规范 自由 诗性言说 精神气质 美学渊源 文体研究 言说方式
下载PDF
论张晓风散文的神性情怀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本朝 《河北学刊》 2002年第6期98-102,共5页
张晓风是汉语文学里很有个性风格的散文家 ,她延续了汉语文学的人文性与诗性写作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她的思想和散文创作与基督教的复杂联系 ,认为张晓风立足于个人的精神立场 ,既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又蕴涵有“基督徒... 张晓风是汉语文学里很有个性风格的散文家 ,她延续了汉语文学的人文性与诗性写作之路。本文主要探讨了她的思想和散文创作与基督教的复杂联系 ,认为张晓风立足于个人的精神立场 ,既表现了鲜明的“中国人”的人文精神 ,又蕴涵有“基督徒”的悲悯情怀 ,在自然与历史、自我与神性之间消融了汉语文化和基督教的矛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晓风 基督教 诗性言说 神性关怀
下载PDF
论老子直觉思维与诗性言说方式 被引量:4
5
作者 刘占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95-98,共4页
为了研究老子的直觉思维、诗性言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字和文献研究以及思想和文论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老子的直觉思维及其诗性话语表现,揭示了直觉思维特征和诗性言说方式在老子智慧中的紧密关系。结论为:直觉... 为了研究老子的直觉思维、诗性言说与中国古代文论的诗性特征之间的关系,运用文字和文献研究以及思想和文论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老子的直觉思维及其诗性话语表现,揭示了直觉思维特征和诗性言说方式在老子智慧中的紧密关系。结论为:直觉思维是老子诗性言说的内在诉求,而诗性言说则是其直觉思维的外在表现形式。老子的诗性言说方式,成为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特征的一个重要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思维 诗性言说
下载PDF
《老子》的象喻言道方式及其诗学意义
6
作者 王悦 《唐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87-92,共6页
面对“道”难以言明的困境,《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的方式。“象喻”是《老子》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譬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 面对“道”难以言明的困境,《老子》采用了“以象言道”的方式。“象喻”是《老子》特殊的言道方式,具体表现为:取譬引喻,以水、谷等自然之“象”形容“道”;执象悟道,由草木、婴儿等“象”体悟“道”;以物观物,通过对“象”的整体直观抵达“道”之本质。这种言道方式是诗性的,对后世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催生了意象论及“以象喻文”话语方式,开启了对澄明本真之境的审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象喻 诗性言说
下载PDF
诗性言说何以为女性正名?——评《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
7
作者 郭萍 《国际儒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76-83,188,共9页
王堃《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立足儒家对女性进行伦理正名,乃是以儒家的诗性言说完成对传统伦理规范的批判与重构,这不仅使女性伦理正式成为儒家哲学研究的主题,而且开启了从语言哲学的维度探讨儒家伦理正名问题的理论进路。... 王堃《坤道与空阙:“女性”的诗性正名》立足儒家对女性进行伦理正名,乃是以儒家的诗性言说完成对传统伦理规范的批判与重构,这不仅使女性伦理正式成为儒家哲学研究的主题,而且开启了从语言哲学的维度探讨儒家伦理正名问题的理论进路。然而,这两方面都存在值得商榷的问题:就诗性言说的女性意象而言,王著在“坤道”“空阙”两个层面上强调了女性之于男性的奠基地位和主导作用,其中偏离了当今两性平等和谐的伦理诉求;就诗性言说的伦理正名而言,王著从“道言”“人言”两个层面上强调了伦理正名的渊源以及“道德交谈”本身的“诗性言说”特质,然而在跳脱“说理”的“诗性言说”中,伦理正名问题并无法得到有效解答。总之,王著给我们留下了不少有待澄清和讨论的问题,这正是一部新著作对于当代儒学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女性 诗性言说 正名
原文传递
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性言说
8
作者 陈晓东 《中学语文》 2023年第23期110-111,共2页
所谓“诗性言说”,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诗意化。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语文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性言说主要体现在导入语言简洁激趣、讲述语言以情动... 所谓“诗性言说”,即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诗意化。语言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最主要工具,而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因此,语文教学艺术首先是语言艺术。语文课堂教学的诗性言说主要体现在导入语言简洁激趣、讲述语言以情动人、提问语言切中肯綮、评价语言温情巧妙四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性言说 导入语言 讲述语言 提问语言 评价语言
下载PDF
隐喻与诗性言说 被引量:3
9
作者 余松 《当代文坛》 CSSCI 2006年第2期76-78,共3页
关键词 诗性言说 隐喻 文本结构 感性世界 诗人 语言 至情 诗学 狂欢 沉醉
下载PDF
李建中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研究蠡议
10
作者 李锋 《天中学刊》 2012年第1期16-19,共4页
李建中对于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研究,主要是从发生、思维和言说三个维度展开的。通过对传统文论寄生并初成于先秦元典的考察,以及对先秦元典文学性生成的分析,说明中国文论肇始之初的诗性特质;通过将传统文论思维方式与原始思维的对比,... 李建中对于中国文论诗性特征的研究,主要是从发生、思维和言说三个维度展开的。通过对传统文论寄生并初成于先秦元典的考察,以及对先秦元典文学性生成的分析,说明中国文论肇始之初的诗性特质;通过将传统文论思维方式与原始思维的对比,从诗性隐喻、诗性逻辑和诗性文字三个方面,论证中国文论思维方式的诗性特征;通过对传统文论言说方式中文体样式、话语风格和范畴构成的梳理,突显中国文论言说方式的诗性特色,并揭示了传统文论诗性特征对当下文论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建中 中国文论 诗性发生 诗性思维 诗性言说
下载PDF
从“兴于诗,立于礼”看诗性智慧——试论《诗》礼合一的成德之学a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子洵 《哲学分析》 CSSCI 2019年第4期87-102,198,共17页
诗所言之志可以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其中,采诗、献诗与编诗之志使《诗》完成了从个人领域到伦理政治领域的转向。《诗》浸润在先秦礼乐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中,是礼的精神在言说。不通礼,无以言《诗》。《诗》与礼既有同一,又有差异。《诗》... 诗所言之志可以从多重层面来理解。其中,采诗、献诗与编诗之志使《诗》完成了从个人领域到伦理政治领域的转向。《诗》浸润在先秦礼乐文明的时代背景之中,是礼的精神在言说。不通礼,无以言《诗》。《诗》与礼既有同一,又有差异。《诗》与礼都源于人情,目的在于导养人的道德情感,使其止乎礼义。但两者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方式。《诗》的独特性在于“兴”,由有限的言辞与意象通达无限的道,兴起好善恶恶之心。礼的独特性在于“立”,通过一系列节文度数使人心念纯正、行为周旋中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情感 诗教 诗性言说
下载PDF
《文心雕龙》的诗性言说
12
作者 昊中胜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3期147-149,共3页
诗性智議《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经典著作,其思维结构和话语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与诗性相结合。《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是由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决定的。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用“文化遗存”的观念来解释这种文化的... 诗性智議《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论的经典著作,其思维结构和话语方式最富于民族特色--理性与诗性相结合。《文心雕龙》的诗性智慧是由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所决定的。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用“文化遗存”的观念来解释这种文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它可能长期地影响到这些习俗或者技艺如涓涓细流,绵延不绝,从这一代继续传到下一代。它们像巨流一样,一旦为自己冲开一道河床,就成世纪地连续不断流下去。这就是文化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 诗性智慧 诗性言说 中国文论 话语方式 思维结构 绵延不绝 文化遗存
原文传递
论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性言说方式及意义生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赵国乾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7期29-33,共5页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这就是用诗性言说方式来传达鉴赏者和批评者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判。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为古代批评提供了诗性言说的理论范式,古代文学批评又呈现出这一特有方式。具体表现在...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在语言表达上有着自己的突出特点,这就是用诗性言说方式来传达鉴赏者和批评者对审美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审美评判。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为古代批评提供了诗性言说的理论范式,古代文学批评又呈现出这一特有方式。具体表现在文学批评中批评主体运用“诗性思维”、“比物取象”的诗性言说方式和体现出的批评的诗性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文学批评 审美感受 诗性言说
下载PDF
中国文论的诗性言说 被引量:2
14
作者 褚燕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08年第7期74-79,共6页
中国传统文论的诗性言说,可以归纳为“以诗言诗”——以诗的语言、诗的思维、诗的情感来讨论文学对象。在具体的文论话语中,则主要体现为文论范畴的经验性,以及言说话语的文学性。
关键词 诗性言说 中国文论 中国传统文论 文论话语 文学性 经验性 情感
下载PDF
论孔子君子人格观的诗性言说方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占祥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2期37-41,共5页
"君子",是孔子理想的现实人格;"君子"人格观,成为其伦理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君子人格,孔子使用了理性言说的方式进行理性阐释,从而体现了先秦时代的哲人所具有的理性高度。同时,他还使用了诗性隐喻... "君子",是孔子理想的现实人格;"君子"人格观,成为其伦理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君子人格,孔子使用了理性言说的方式进行理性阐释,从而体现了先秦时代的哲人所具有的理性高度。同时,他还使用了诗性隐喻的言说方式阐述君子的人格、评价和教育弟子,从而使其言说呈现出一种原始"诗性(智慧)"的特征,并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君子 人格观 理性言说 诗性言说
下载PDF
诗:源始的语言——海德格尔的诗学启示 被引量:1
16
作者 余虹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2-69,共8页
“首先,十分明显的是,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就必得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尔后,以下情形就了然大白了;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之本质的第一次命名。诗并不是随便任何一种言说,而是特殊的言说,这种言说第一次将我... “首先,十分明显的是,诗的活动领域是语言,因此,诗的本质就必得通过语言的本质去理解。尔后,以下情形就了然大白了;诗是给存在的第一次命名,是给万物之本质的第一次命名。诗并不是随便任何一种言说,而是特殊的言说,这种言说第一次将我们日常语言所讨论和与之打交道的一切带入敞开.因此,诗决非把语言当作手边备用的原始材料,毋宁说,正是诗第一次使语言成为可能。诗是一个历史的民族的源始语言。因此,应该这样颠倒一下:语言的本质必得通过诗的本质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言说 本真言说 荷尔德林 启示 原始材料 海德格尔 诗性言说 波德莱尔 重复性 民族
下载PDF
两爻之间的诗性诉求——以周易、老庄、孔孟的诗性言说为中心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建中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0-154,共5页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易之两爻是先秦文论的思想场域和言说框架。在两爻之间,先秦诗哲安放着各自的"道"与"文":《周易》"况之太极"的象喻、直觉和整体言说,老庄"人法自然"的诗性之思和诗性之方,孔孟"天何言哉"的人伦体悟和人文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爻 诗性言说 先秦文论
下载PDF
论“醉卧”事象的诗性言说与诗意世界
18
作者 郭子心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5-130,共6页
“醉卧”事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且典型的范畴之一。相较于耳熟能详的意象,事象具有特殊的诗性言说机制,叙事与动感是其独特之处与优势所在。事象不仅紧密联系着事件本身与叙事主体,而且或明或暗地表明动作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进而缘... “醉卧”事象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且典型的范畴之一。相较于耳熟能详的意象,事象具有特殊的诗性言说机制,叙事与动感是其独特之处与优势所在。事象不仅紧密联系着事件本身与叙事主体,而且或明或暗地表明动作所发生的时间与空间,进而缘事生情,传递出丰富的情感意蕴;缘事成境,勾勒出生动的诗歌境界。通过对“醉卧”事象源与流、意与情、时与空、体与用的分析与论述,我们得以走进新颖别致的诗意世界,体会诗人的心理状态与时代风貌。同时,也使“事象”这一尚未得到普遍关注的诗学现象得以呈现,为当下诗歌创作与诗学研究提供新视角、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卧 事象 诗歌 诗性言说 诗意世界
下载PDF
诗风与策略:口语化的叙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姜耕玉 《诗刊》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0期85-87,共3页
新诗形式重建,是对切入诗性本质的现代汉语形式的探寻.从诗性言说的方式考察,八九十年代发生了由传统抒情向个人化抒情与口语化叙述的转变.尤其是口语化的叙述日渐成风,盛行开来. 诗风总是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着商品经... 新诗形式重建,是对切入诗性本质的现代汉语形式的探寻.从诗性言说的方式考察,八九十年代发生了由传统抒情向个人化抒情与口语化叙述的转变.尤其是口语化的叙述日渐成风,盛行开来. 诗风总是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化,随着商品经济占据社会生活的中心之后,人们时尚实际,诗人激情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语化 诗性言说 叙述者 现代汉语 八九十年代 现代诗 语言策略 现代口语 个人化 新诗形式
原文传递
历史记忆的诗性言说——以迟子建《白雪乌鸦》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艳荣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7-99,共3页
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走进历史深处并对其作还原、解构或重构式的表达,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存在。那些关乎历史的再叙述,激活了人们对已逝年代的多重想象。我们看到,在这些作品极端描写叙事的背后,作家们建构起来的恰恰是对那些历史... 新世纪以来,文学创作走进历史深处并对其作还原、解构或重构式的表达,已经成为令人瞩目的文学存在。那些关乎历史的再叙述,激活了人们对已逝年代的多重想象。我们看到,在这些作品极端描写叙事的背后,作家们建构起来的恰恰是对那些历史有意的模糊性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记忆 诗性言说 迟子建 乌鸦 白雪 文学创作 模糊性 解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