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琴道文化与乐教理想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新民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2-176,161,共6页
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符号化象征。透过琴音的演奏和传达,既可以显示形上之"道体",又能够开出形下的感性审美世界,给予我们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境域,并呈现出广阔的人文价值理想。只是古琴音声及内... 古琴是中国古代艺术殿堂的瑰宝,也是传统人文精神的符号化象征。透过琴音的演奏和传达,既可以显示形上之"道体",又能够开出形下的感性审美世界,给予我们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境域,并呈现出广阔的人文价值理想。只是古琴音声及内涵于其中的"道"的意义,必须通过人才能显示,离不开人的领悟和体会,不能缺少人的"人文性"活动。"乐教"的目的便是要陶冶人的心灵,谐和人的情感,因而进入"乐"的境域才算个体人格的完成,也才算人类群体共同理想的达致。如果说琴道象征着中国文化特殊的美感经验和艺术才情,那么"乐教"则表明中国文化始终对人有着强烈的诗兴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 乐教 琴道文化 诗性关怀 艺术智慧
下载PDF
水成岩——浅谈方方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高峰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3期69-74,共6页
通过细察方方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深入发掘出方方作品文体中独有的"生命质感"内在地隐含着"诗性温度",兼与卞之琳《水成岩》一诗相比照,进行互文解读,并追溯方方之前的创作经验,体悟小说中奇巧地运用两类技巧... 通过细察方方长篇小说《水在时间之下》,深入发掘出方方作品文体中独有的"生命质感"内在地隐含着"诗性温度",兼与卞之琳《水成岩》一诗相比照,进行互文解读,并追溯方方之前的创作经验,体悟小说中奇巧地运用两类技巧:错位模式与平行模式,如何促生了小说的诗性锋芒。在归纳方方"诗性写作"的基本特质的同时,理解方方创作中一贯保有的"生命温度"和"诗性关怀",追问《水在时间之下》超验般诗性姿态之上,作者所寄予的历史情境中人类个体生命意识蕴藏的普遍情感与反察生命存在本身的精神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 方方 长篇小说 时间 诗性写作 个体生命意识 温度 诗性关怀 普遍情感 历史情境 精神向度 基本特质 存在本身 创作经验 行模式 位模式 卞之琳 作品 姿态 追溯
下载PDF
论于坚创作的精神立场
3
作者 杨绍军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24-27,共4页
在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深刻的社会转型中 ,作家于坚恪守自己的信仰与追求 ,在众多洋溢着自然色彩、充满了人文关怀的作品中 ,深刻地袒露了他亲近自然、回到事物本身。
关键词 于坚 诗性关怀 精神立场
下载PDF
诗性的人文关怀——试论张炜《九月寓言》的民间书写 被引量:1
4
作者 乔雪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九月寓言》相对于张炜此前的其他创作是一次重大的变化,他由对道德与历史的批判意识转向了对于乡村本真状态和生命激情的诗性书写,由此变得更加朴素和深刻。对于整个当代文坛来讲,他的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民间理念也是丰富的,呈现出诗意... 《九月寓言》相对于张炜此前的其他创作是一次重大的变化,他由对道德与历史的批判意识转向了对于乡村本真状态和生命激情的诗性书写,由此变得更加朴素和深刻。对于整个当代文坛来讲,他的这部作品所传达的民间理念也是丰富的,呈现出诗意化和浓郁的民间情调,是一部内涵丰富的力作。而在传达朴素的民间情感时,透露出的是对野地世界与乡村生命力深切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月寓言 民间 野地 诗性关怀 灵魂回归
下载PDF
生态隐忧与诗性关怀——阿来《山珍三部》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魏春春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4期69-74,105,共7页
阿来的生态关怀在早年的文学创作中已见端倪,近来创作的《山珍三部》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切入点,通过儿童、乡老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境况折射消费文化语境中高原自然生态的窘局,并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考察,体现出浓重... 阿来的生态关怀在早年的文学创作中已见端倪,近来创作的《山珍三部》以青藏高原特有的植物为切入点,通过儿童、乡老和知识分子的现实生存境况折射消费文化语境中高原自然生态的窘局,并将视角延伸到社会生态和文化生态的考察,体现出浓重的生态隐忧和鲜明的诗性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来 《山珍三部》 生态隐忧 诗性关怀
下载PDF
时间经纬下的生命叩问与存在之思--李瑾诗歌艺术探析
6
作者 张丽明 《艺术评论》 CSSCI 2020年第5期85-98,共14页
目前,诗歌创作受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涌现出大量语言俗白、内容空洞、把诗歌视为分行游戏的"口水诗"。诗歌的高雅性与"形而上"的美学追求逐渐式微。李瑾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其诗歌实践中有着高度生命... 目前,诗歌创作受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和冲击,涌现出大量语言俗白、内容空洞、把诗歌视为分行游戏的"口水诗"。诗歌的高雅性与"形而上"的美学追求逐渐式微。李瑾作为一个学者型诗人,其诗歌实践中有着高度生命叩问与存在之思的终极关怀的创作自觉。他自觉采用客观冷静的旁观者口吻,在不动声色的诗意叙述中,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自我和世界、把握历史和当下的独特视窗,充满了清明的理性与诗性的关怀,构建了属于李瑾个性诗歌的独特精神向度,具有启迪心智的生命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意识 生命叩问 存在之思 此在 诗性关怀
原文传递
野地神话的危机与缔造——谈高更艺术旨归对张炜小说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张高峰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4期107-112,共6页
工业技术文明挤兑下"单向度的人",成为"城市食物"、"机械零件"的标识。难能可贵的是,张炜小说内在的对话性构成对现下时代的有力发声。怀有"生命温度"与"诗性关怀"的"在场性&qu... 工业技术文明挤兑下"单向度的人",成为"城市食物"、"机械零件"的标识。难能可贵的是,张炜小说内在的对话性构成对现下时代的有力发声。怀有"生命温度"与"诗性关怀"的"在场性"表达,成为对"远逝的风景"最艰难的指认。法国后期印象派大师高更"逆行的归程"人生艺术旨归与张炜小说创作中"野地神话"缔造的对话相契相合。论文从"逆行归程式流浪汉"形象,文体肌理中"月亮"隐喻意象两方面来捕捉两者微妙的内在艺术关联。他们寂寞的"逆向归程"之旅,本质上正是审美现代性原始情愫根柢下人与自然的生态整体主义美学观。从此点切入也许可以更深入地体认张炜缘何执著近乎顽守地一再诉说出有关野地的神话,贡献出一系列"大溪地"式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炜 逆行归程式流浪汉 月亮重生 生命温度 诗性关怀
下载PDF
浅谈地铁公共艺术的诗性关怀——以北京地铁站为例 被引量:1
8
作者 王鹤蓉 《设计》 2012年第2期132-132,共1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今,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精神的代言,以其理解、尊重、平等交流的姿态,朴素、隐喻、启迪的方式赋予公众最真切的人文关怀和审美...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轨道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如今,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精神的代言,以其理解、尊重、平等交流的姿态,朴素、隐喻、启迪的方式赋予公众最真切的人文关怀和审美体验。本文以北京地铁站的公共艺术为例,抛砖引玉,探讨当下地铁公共艺术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 公共艺术 诗性关怀 人文关怀 互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